检测方法总结.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302196 上传时间:2023-10-15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354.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检测方法总结.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检测方法总结.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检测方法总结.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检测方法总结.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检测方法总结.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检测方法总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测方法总结.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TEG培训,第四部分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第一部分 凝血四项,第五部分 D-二聚体(D-Dimer),第二部分 激活凝血时间测定(ACT),第三部分 血小板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定量(FBG),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方法 凝固试验;发色底物法 原理 为在确定量的血浆样本经过一定时间的加温后,加入APTT试剂及CaCl2,观察其凝固所需要的时间。,正常值范围:单位s;25-37秒。临床意义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主要反映内源性凝血是否正常。协助诊断术前常规检查,监测肝素治疗。,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2、,PT凝血酶原时间测定,方法:凝固法、底物显色法、免疫法、乳胶凝集法正常:11-13秒原理:将凝血活酶和钙离子,加到枸橼酸钠抗凝血浆中,37 保温,测定血浆凝固时间激活剂:凝血活酶和钙离子,PT凝血酶原时间测定,通过参数计算得出凝血酶原活动度及INR值。INR:为国际标准化比率(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的缩写 临床意义 协助诊断术前常规检查检测口服抗凝药(香豆素类)治疗的主要手段。,TT-凝血酶时间测定的原理及临床意义,TT测定主要用于检测有无纤维蛋白原的异常、以及是否发生纤溶、存在抗凝的情况。,凝血酶时间异常的常见原因,延长,缩短,常见于肝素增多或类肝素

3、抗凝物质存在,DIC,FDP增多,SLE(系统性红斑狼疮),肝病,肾病,低或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等疾病。,标本可能有微小凝块或有钙离子存在。,FIB纤维蛋白原测定,方法:凝固法正常值:2-4g/L原理:将凝血酶加到血浆中,使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使出现凝固激活剂:凝血酶临床意义:协助诊断术前常规检查,预防血栓形成,检测肿瘤化疗。,第四部分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第一部分 凝血四项,第五部分 D-二聚体(D-Dimer),第二部分 激活凝血时间测定(ACT),第三部分 血小板检测,ACT激活凝血时间测定,方法:单管法原理:离体静脉血与普通玻璃试管接 触后,因子被激活

4、,启动了内源凝血系统,加入陶土最后生成纤维蛋白而使血液凝固。正常值:70130秒激活剂:硅藻土或白陶土临床意义:检测肝素,第四部分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第一部分 凝血四项,第五部分 D-二聚体(D-Dimer),第二部分 激活凝血时间测定(ACT),第三部分 血小板检测,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指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血小板数目(血小板计数是临床反映患者止血与血栓疾病的一种常用指标)。方法原理:血小板计数仪一般需使用PRP(富血小板血浆)血浆进行,即使用特殊的离心速度将红细胞和白细胞进行沉淀,使上层血浆中尽量保存最为丰富的血小板,然后应用这种PRP血浆进行血小板计数。正常值:1003

5、00X109/L 1030万/立方毫米临床意义:血小板计数有助于临床上止血和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血小板聚集,比浊法 流式细胞术 全血电阻抗法,血小板聚集,血小板聚集的检测对于评价血小板功能,以及对出血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临床意义:血小板聚集功能低下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尿毒症、巨球蛋白血症、严重肝脏病等。,第四部分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第一部分 凝血四项,第五部分 D-二聚体(D-Dimer),第二部分 激活凝血时间测定(ACT),第三部分 血小板检测,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的测定,原理,用抗FDP的单克隆抗体包被的胶乳颗粒可与被检血标本中的FDP形成可见

6、的凝集。,正常值,定性:阴性定量:5mg/L,临床意义,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测定主要反映是否存在纤溶亢进的临床现象或疾病。增高见于:原发纤溶症、DIC、恶性肿瘤、肝脏疾病、溶栓治疗等。,第四部分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第一部分 凝血四项,第五部分 D-二聚体(D-Dimer),第二部分 激活凝血时间测定(ACT),第三部分 血小板检测,人体纤溶系统及D-二聚体生成,纤溶酶原激活剂,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纤溶酶,纤溶酶原,纤溶酶抑制物,当纤维蛋白凝结块形成时,在t-PA(纤溶酶原激活剂)的存在下,纤溶酶原激活转化为纤溶酶,纤维蛋白溶解过程开始,纤溶酶降解纤维蛋白凝结块形成各种可溶片段,

7、形成纤维蛋白产物(FDP),FDP由下列物质:X-寡聚体、D-二聚体(D-Dimer)、中间片段、片段E组成。其中,X-寡聚体和D-二聚体均含D-二聚体单位。,D-二聚体的测定方法,乳胶凝集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NycoCardD-二聚体测定,原 理,被检血浆中D-二聚体与包被在乳胶颗粒上的单抗相作用,产生絮状沉淀反应。,采用2个针对D-二聚体的单抗建立的抗原为中心,两种抗体夹心法,并加入辣根过氧化酶的底物以作显色反应。,优点:快速 缺点:定性实验 半定量测定须多次倍比稀释测定费试剂,且结果重复性差。,缺点:抗体与纤维蛋白(原)的D片断有部分反应;操作步骤复杂、费时,抗原抗体反应受温度时间影响;每次实验需带标准曲线,因此需留一批标本同时测定,不适用于临床病人及时诊断及治疗的需要。,采用同种抗体夹心,即以包被的抗体捕获血浆中抗原(D-二聚体),加入偶联有胶体金的同种抗体显色。因此也是以抗原为中心,抗体为三明治两侧,但为同种抗体。,优缺点,优点:快速(2min);定量检测,灵敏度高;无挂钩,不高温溶。缺点:特异性不强;受脂质颗粒干扰;肉眼比色不可信影响,但阅读仪结果与ELISA结果可比美。,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End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