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排运聚史分析.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304970 上传时间:2023-10-15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气排运聚史分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油气排运聚史分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油气排运聚史分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油气排运聚史分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油气排运聚史分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油气排运聚史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气排运聚史分析.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 油气的排、运聚史分析,一、油气初次运移的机理及动力二、正常压实和欠压实三、油气初次运移量(排烃量)的数值模拟四、油气二次运移的机理与相态五、油气区地下流体动力学分析六、油气二次运移聚集的数值模拟,一、油气初次运移的机理,石油初次运移的相态水溶相比例较小:水源、溶解度、化学成分游离相(独立相或油相)-连续油相、微裂隙运移模式扩散相气溶(载)相有一定比例,运移临界饱和度,油气初始运移的动力压实水较大的瞬间剩余地层压力异常高压或欠压实有机质网络中烃类的浓度差气体运移动力:地层压力、浮力、扩散作用油相运移-盆地沉降形成压力及沉积物成岩及源岩生烃高峰形成的异常高压,二、正常压实与欠压实作用,(一

2、)正常压实在压实的任一时刻,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剩余流体压力 E1=(bf)ghE1-剩余流体压力,kg/(m.S2),即Pab上覆沉积物密度,kg/km3a孔隙流体的密度,kg/km3 h上覆沉积物厚度;g-重力加速度,981m/S2,剩余流体压力梯度,深部流体剩余压力总比浅部大,故流体是向上运移排出的。,沉积盆地地层的横向变化也使剩余流体压力在横向上存在梯度,hB,hA分别是B,A两点地层厚度,X是两者间的水平距离,返回幻灯片 8,因为沉积盆地大都从沉降中心向沉积盆地边部地层厚度减薄。因此对正常压实盆地而言,流体总是由下而上,由盆地中心向盆地边缘运移。,(二)欠压实及异常高流体压力,形成原因

3、 Pov=Pf+Pov上覆地层负荷压力,Pa Pf孔隙流体压力,Pa 欠压实与异常高压是相伴而生的,但并非具有异常高压的地层一定是欠压实的 沉积速率高、地层渗透率低、沉积厚度大、有机质向油气的转化、粘土物质的脱水、构造挤压等因素,异常压力大小的计算和测量:钻井过程中的压力测量、地球物理资料的间接计算 常见的超压带预测方法等效深度法(平衡深度法)预测异常压力,等效深度法速度比值法地震压力测井法地震层速度预测法,地震层速度预测异常压力,三、油气初次运移量的数字模拟,(一)排油史计算 地层埋藏过程中的压实作用、压实排水、异常高压及生油岩与储集层间的压力差是造成油初次运移的主要动力。压实排油法正常压实

4、地区,排出系数,排油强度,排油量,排出系数,2、压差法适合于正常压实,考虑了生油岩及储层之间的压差,对砂泥交互地层较适合,(二)排气史计算,天然气运移相态:水溶相、油溶相、游离相、扩散相天然气在源岩中的赋存状态:溶解于水中 溶解于油中 呈吸附状态被源岩吸收,天然气物质平衡运移原理,天然气在水中的溶解规律,天然气在油中的溶解规律,天然气岩石中的吸附规律,残余水溶解气量的计算,四、油气二次运移的机理与相态,油气二次运移的相态石油以游离相运移天然气可以以扩散相、水溶相、油溶相和游离相油气二次运移动力与运移相态有关 游离相-自身的浮力和同方向的水动力、分子扩散力(气)水溶相-水动力,二次运移的阻力毛细

5、管力,二次运移的时期 油气二次运移的开始时期与初次运移的时期是基本相当的二次运移的通道与方向 沿阻力较小的方向运移,垂直于等势面由高势区指向低势区。断层运移通道体系、长距离运移通道体系、分散运移通道体系 断层运移通道模型、不整合运移通道模型、储集层连通孔隙运移通道模型,五、油气区地下流体动力学分析,盆地的水动力环境静水环境与动水环境测量地下流体的压力参数及水头值可确定地下的水动力环境压实流盆地重力流盆地滞流盆地,流体势分析,势-单位质量物质所具有的机械能的总和流体势-单位质量流体所具有的机械能的总和流体势-将单位质量的流体从基准点(相对压力为零)向上或向下移动一段距离所作的功,流体势=重力势能

6、+弹性势能+界面能+流动动能,基准面一般取海平面,参数的求取计算点的海拔高度Z或h,如果研究的对象是地质历史时期中的任一时刻的流体势,因为求取当时的古海拔高度很困难,一般把剥蚀区的海拔高度定为正,其值取剥蚀厚度;沉积间断区海拔取0,沉积区的地表海拔定为负,其值定为古水深。,地层流体压力,利用压力系数或压力梯度换算流体压力,利用潜水面位置换算流体压力,利用等效深度求取地层压力利用地震资料求取地层压力,六、油气二次运移聚集的数值模拟,二次运移数值模拟的主要难点在于运载层或储集层的构造发育史模拟以及合理的运移模式目前常用的运移聚集模拟方法很多,但成熟的方法较少。三相现今流体势分析法二维两相(油、气)历史模拟法二维三相(油气水)历史模拟差分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