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急性阑尾炎患者护理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急性阑尾炎患者护理常规.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医院急性阑尾炎患者护理常规【概述】阑尾位于右骼窝部,外形呈蚯蚓状,长5IOCm,直径0.50.7cmo阑尾起源于盲肠根部,其体表投影约在脐与右骼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该点称为麦氏点,是阑尾手术切口的标记点。绝大多数阑尾属腹膜内器官。阑尾为一管状器官,管腔容积仅0.Ind,远端为盲端,近端开口于盲肠,位于回盲瓣下方23cm处。阑尾系膜为两层腹膜包绕阑尾形成的一个三角形皱裳,其内含有血管、淋巴管和神经。阑尾的组织结构与结肠相似,阑尾黏膜由结肠上皮构成。黏膜上皮细胞能分泌少量黏液,黏膜和黏膜下层含有丰富的淋巴组织,是阑尾感染常沿黏膜下层扩散的原因。此外,阑尾黏膜深部有嗜银细胞,是发生阑尾炎癌变
2、的组织学基础。急性阑尾炎是临床最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青壮年最多见,老年人和婴儿较少。急性阑尾炎是各种原因引起的阑尾急性感染。其原因可由阑尾管腔梗阻、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和厌氧菌。临床分为单纯性、化脓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及阑尾周围脓肿四种。阑尾一旦发炎,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危及生命。【病因及病理分型】1.病因阑尾管腔梗阻,阑尾管腔细,开口狭小,弯曲成弧形,易于梗阻。淋巴结增生占60%,粪石占35%,异物、炎性狭窄、食物残渣、蛔虫、肿瘤等少见。管腔阻塞后,阑尾黏膜分泌黏液积聚,腔内压力上升,血供发生障碍,使阑尾炎症加剧。2.病理分型(1)单纯性阑尾炎:
3、阑尾轻度肿胀,浆膜表面充血,失去正常光泽并有少量纤维素性渗出物,各层组织均有充血、水肿和中性多核白细胞浸润,以黏膜和黏膜下层最为显著,黏膜上可出现小的溃疡,腔内可有少量炎性渗出液。(2)化脓性阑尾炎:又称蜂窝织炎性阑尾炎。阑尾明显肿胀,浆膜面高度充血,并有脓性和纤维素性渗出物附着。各层组织除充血、水肿和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外,常有壁间小脓肿,黏膜面可有溃疡和坏死,腔内常有积脓。腹腔内有少量浑浊渗液。(3)坏疽性阑尾炎及穿孔:阑尾管壁已完全或部分坏死,外观呈暗紫色或黑色,表面及其周围有大量脓性、纤维素性渗出物,阑尾腔内积脓。如为嵌顿梗阻,则嵌顿远端坏死;如炎症或阑尾系膜血管血栓形成,则整个阑尾坏死
4、,并为大网膜包裹。2/3病例可见穿孔,细菌和脓液通过坏死区或穿孔进入腹腔。3.急性阑尾炎的转归(1)炎症消退:单纯性阑尾炎在黏膜尚未形成溃疡前,及时药物治疗可能使炎症消退而不遗留病理改变。早期化脓性阑尾炎如经治疗即使炎症消退,也将是瘢痕性愈合,致阑尾腔变狭窄、壁增厚,阑尾发生扭曲,易复发。(2)炎症局限化:化脓或坏疽、穿孔后,阑尾被大网膜包裹形成阑尾周围脓肿或炎性包块,炎症被局限化、如脓液不多,可被逐渐吸收。(3)炎症扩散:如机体防御功能差,或未予及时治疗,炎症扩散而致阑尾化脓、坏疽穿孔乃至弥散性腹膜炎,化脓性肝门静脉炎等,极少数患者细菌栓子可随血流进入门静脉在肝内形成脓肿,出现严重的脓毒血症
5、,伴有高热、黄疸、肝大及感染性休克。【临床表现】1.症状(1)腹痛:多起于脐周和上腹部,开始疼痛不甚严重,位置不固定,呈阵发性,这是阑尾阻塞后,管腔扩张和管壁肌收缩引起的内脏神经反射性疼痛。数小时后,腹痛转移并固定在右下腹部疼痛呈持续性加重,这是阑尾炎症侵及浆膜,壁腹膜受到刺激引起的体神经定位疼痛,70%80%的急性阑尾炎具有这种典型的转移性腹痛特点,但也有一部分病例发病开始即出现右下腹疼痛。不同位置的阑尾炎,其腹痛部位也有区别,如盲肠后位阑尾炎痛在右侧腰部;盆腔位阑尾炎痛在耻骨上区,肝下区阑尾炎可引起右上腹痛;极少数左侧腹部阑尾炎出现左下腹痛。不同病理类型阑尾炎的腹痛亦有差异,如单纯性阑尾炎
6、是轻度隐痛;化脓性呈阵发性胀痛和剧痛;坏疽性呈持续性剧烈腹痛,穿孔性阑尾炎因阑尾管腔压力骤减,腹痛可暂时减轻,但出现腹膜炎后,腹痛又会持续加剧。(2)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最常见。早期呕吐多为反射性,常发生在腹痛的高发期,晚期呕吐则与腹膜炎有关。1/3的患者有便秘或腹泻症状,腹痛早期排便次数增多,可能是肠蠕动增强的结果。盆腔位阑尾炎时,炎症刺激直肠和膀胱,引起排便里急后重和排尿疼痛,并发腹膜炎、肠麻痹,则出现腹胀和持续性呕吐。(3)全身症状:初期有乏力、头痛。炎症加重时可有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体温多在37.539。(2。化脓性、坏疽性阑尾炎或腹膜炎时可出现畏寒、高热,体温可达3940。C或以上
7、。肝门静脉炎时可出现寒战、高热和轻度黄疸。2.体征(1)强迫体位:患者就诊时常见弯腰行走,且往往以手按在右下腹部。在床上平卧时,其右髓关节呈屈曲位。(2)右下腹压痛:是急性阑尾炎常见的重要体征,压痛点通常在麦氏点,可随阑尾位置变异而改变,但压痛点始终在一个位置上。病变早期腹痛尚未转移至右下腹时,压痛已固定于右下腹部。当炎症扩散到阑尾以外时,压痛范围也随之扩大,但仍以阑尾部位压痛最为明显。(3)腹膜刺激征象:有腹肌紧张、反跳痛(BlUmberg征)和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这是壁腹膜受到炎症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常提示阑尾炎已发展到化脓、坏疽或穿孔的阶段。但小儿、老年人、孕妇、肥胖、虚弱患者或盲肠后位
8、阑尾炎时,腹膜刺激征象可不明显。(4)其他体征1)结肠充气试验(RoVSing征):用一手压住左下腹部降结肠部,再用另一手反复压迫近侧结肠部,结肠内积气即可传至盲肠和阑尾部位,引起右下腹痛感者为阳性。2)腰大肌试验(Psoas征):左侧卧位后将右下肢向后过伸,引起右下腹痛者为阳性,说明阑尾位置过深或在盲肠后位靠近腰大肌处。3)闭孔内肌试验(Obturator征):仰卧位,将右骸和右膝均屈曲90。,病侧右股向内旋转,如引起右下腹疼痛者为阳性,提示阑尾位置较低,靠近闭孔内。4)直肠指检:当阑尾位于盆腔或炎症已波及盆腔时,直肠指检有直肠右前方的触痛。如发生盆腔脓肿时,可触及痛性肿块。5)腹部包块:阑
9、尾周围脓肿形成时,右下腹可触到有触痛的包块。早期(尤其阑尾腔有梗阻时)可出现右下腹皮肤感觉过敏现象,范围相当于第10-12胸髓节段神经支配区,位于右骼幡最高点、右耻骨棘及脐构成的三角区,也称Sheren三角,它并不因阑尾位置不同而改变。如阑尾坏疽穿孔,则该三角区皮肤感觉过敏现象消失。3.辅助检查(1)血常规检查:多数急性阑尾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但升高不明显不能否定诊断,应反复检查,如逐渐升高,则有诊断价值。(2)尿常规检查:尿检一般无阳性发现,但盲肠后位阑尾炎可刺激邻近的右输尿管,尿中可出现少量红细胞和白细胞。(3)粪常规检查:盆位阑尾炎和穿孔性阑尾炎合并盆腔脓肿时,粪便中
10、也可发现红细胞。(4)X线检查:胸腹透视列为常规。急性阑尾炎在腹部X线平片上也可出现阳性结果:5%6%的患者右下腹阑尾炎部位可见一块或数块结石阴影,1.4%的病变阑尾腔内有积气。急性阑尾炎合并弥漫性腹膜炎时,为除外溃疡穿孔、急性绞肠梗阻等,立位腹部X线平片是必要的,如出现膈下游离气体,阑尾炎基本上可以排除。(5)腹部B超检查:病程较长者,应行右下腹B超检查,了解是否有炎性包块存在。在决定对阑尾脓肿切开引流时,B超可提供脓肿的具体部位、深度及大小,便于选择切口。【治疗原则】1 .急性阑尾炎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切除阑尾。因早期手术既安全、简单,又可减少近期或远期并发症的发生。如发展到阑尾化脓坏疽或
11、穿孔时,手术操作困难且术后并发症显著增加。即使非手术治疗可使急性炎症消退,日后有3/4的患者还会复发。2 .非手术治疗仅适用于不同意手术的单纯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尚未确定,以及发病已超过72h或已形成炎性肿块等有手术禁忌证者。主要措施包括选择有效的抗生素和补液治疗等。【护理】1 .评估(1)健康史及相关因素1 )一般情况: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营养状况等,尤其注意与现患疾病相关的病史和药物应用情况及过敏史、手术史、家族史、遗传病史和女性患者生育史等。2)发病特点:患者是否有明显的腹部包块,有无腹痛,腹痛的特点,有无压痛、反跳痛,是否伴有发热。(2)身体状况1)局部:
12、疼痛位置、特点等。2)全身:重要脏器功能状况。3)辅助检查:包括特殊检查及有关手术耐受性检查的结果。2 .护理要点及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措施1)按普通外科疾病术前一般护理常规。2)全面评估患者:包括健康史及其相关因素、身体状况、生命体征,以及神志、精神状态、行动能力等。3)心理护理:通过交流和沟通,了解患者及其家属情绪和心理变化,采取诱导方法逐渐使其接受并正视现实;医护人员应热情、耐心、服务周到,对患者给予同情、理解、关心、帮助,告诉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会降低机体的抵抗力,不利于疾病的康复。解除患者的紧张情绪,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4)术前护理:备皮,上至乳头连线,下至耻骨联合,两侧至腋后
13、线,并剃去阴毛。腹腔镜手术时应清洁肚脐。5)术前指导:嘱患者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焦虑,备皮后洗头、洗澡、更衣,准备好术后需要的各种物品,通知患者立即禁食水,术前取下义齿,贵重物品交由家属保管等。(2)术后护理1)按普通外科术后一般护理常规。2)患者术后清醒返回病房后,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麻醉完全清醒后,可取半卧位,以利于伤口引流及减轻疼痛。麻醉清醒后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预防肠粘连。3)术后6h内持续低流量吸氧。4)病情观察:术后密切观察患者血压、脉搏等变化,注意观察患者的主诉,及时发现可能发生的内出血。5)密切观察伤口有无渗血,一旦发现,应观察出血量、速度、血压、脉
14、搏;有无呼吸困难等征象,及时报告医师,及时进行处理。除药物止血外,必要时准备手术止血。6)引流管的护理: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或阑尾炎合并穿孔的患者,术后需留置腹腔引流管,活动、翻身时要避免引流管打折、受压、扭曲、脱出等。保持引流通畅,定时挤压引流管,避免因引流不畅而造成感染,如腹腔引流管引流出血性液应每日更换引流袋以防感染。7)引流液的观察:术后引流液的观察是重点,每日记录和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如在短时间内引流出大量血性液体,应警惕发生继发性大出血的可能,同时密切观察血压和脉搏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给予处理。8)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腹腔出血:术后6h内每30min测生命体征一次,如病情平稳后改46h测一次,如患者出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需立即报告医生,做好紧急处理准备。切口感染:术后35d每日测量生命体征4次,同时密切观察伤口情况,协助医师定时换药并注意无菌原则。【健康教育】1 .保持心情舒畅,注意劳逸结合,生活有规律,适量运动,勿过度劳累。2 .饮食注意少量多餐,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禁止吸烟、饮酒。3 .注意保暖,避免感冒。4 .保持伤口清洁,待伤口完全愈合后洗澡。5 .给予有关疾病、手术及康复知识的指导。6 .定期门诊复查,如有腹痛、发热,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