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脑胶质瘤患者护理常规.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307178 上传时间:2023-10-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脑胶质瘤患者护理常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医院脑胶质瘤患者护理常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医院脑胶质瘤患者护理常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医院脑胶质瘤患者护理常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医院脑胶质瘤患者护理常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脑胶质瘤患者护理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脑胶质瘤患者护理常规.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医院脑胶质瘤患者护理常规脑胶质瘤(脑胶质细胞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6%,在1996年第三届(悉尼)国际肿瘤控制大会总结的资料中统计,脑胶质瘤的发病率为310/10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3%,手术加放化疗的平均生存期仅为811个月。脑肿瘤中胶质细胞瘤发病率最高,综合发病年龄高峰在3040岁,或1020岁。大脑半球发生的胶质瘤约占全部胶质瘤的51.4%,以星形细胞瘤为最多,其次是胶质细胞瘤和少枝胶质细胞瘤,脑室系统也是胶质瘤较多的发生部位,占胶质瘤总数的23.9%,主要为管膜瘤,髓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小脑胶质瘤占胶质瘤总数的13虬主要为星形细胞瘤。手术切除是临床上治疗脑功能区胶质瘤的主要手段,但

2、由于肿瘤位置特殊,手术不能彻底切除干净,风险较高,术后易出现颅内出血、肢体功能障碍等并发严重并发症。术中损伤组织、止血不彻底、局部水肿、牵拉脑叶、损伤小丘脑、头部敷料包扎过紧等因素都有可能造成以上并发症。随着神经影像学、神经导航、术中神经电生理学监测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与发展,神经外科手术正在由传统的解剖学模式向现代解剖一一功能模式进行转变。术中唤醒状态下行脑功能区肿瘤切除术运用术中唤醒全麻(asleep-awake-asleep)技术使全麻患者术中清醒,运用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在患者清醒状态的配合下进行脑功能区精确定位、实施病灶切除,实现最大程度切除病变、有效保护患者脑功能。患者唤醒期与医务人员的

3、良好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后病情观察和及时的干预治疗对保证手术效果也是十分必要。一、常规护理1 .医师和护士盯嘱患者卧床休息,并根据患者的情况指导其进行适当的恢复性训练;盯嘱患者要多饮水,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且要少量多餐;盯嘱患者要及时换药,保持心情愉悦,并向其讲解疾病恢复相关知识;确保病房干净、卫生、通风、安静。2 .注重观察患者语言功能,及时发现失语。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严密观察患者语言变化,加强巡视病房,在巡视过程中加强与患者的沟通,鼓励患者说话、写字等,及时发现患者的语言障碍,如说话不流利、失读等,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患者术后由于脑水肿压迫神经,除有表现失语外,还出现颅内压增高的症

4、状,遵医嘱快速静脉滴注20%甘露醇,并抬高床头15。30。,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脑水肿减轻,患者暂时的语言障碍得到缓解。本组部分患者由于术后脑血管痉挛引起语言功能障碍,患者表现为突然的语言表达障碍和肢体功能障碍。遵医瞩使用尼莫地平注射液静脉注射泵24h不间断泵入。使用尼莫地平注射液时注意观察患者血压情况,及注射部位皮肤,防止液体渗漏并注意预防静脉炎的发生。患者在使用该药物后症状逐渐减轻,后改用口服尼莫地平片。3,手术前后加强心理护理,鼓励患者沟通交流入院后护士开始施行语言康复的训练,同时告知患者失语是因为肿瘤压迫神经引起的,肿瘤切除后症状有可能消失或明显好转。给患者足够的信心与接受手术的

5、勇气。术后虽然肿瘤切除,但是患者对于突然出现的失语造成与他人沟通困难,难以表达自己心中的感受,产生特殊的心理反应,烦躁多虑,痛苦失望甚至不再愿意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和意愿表现出来。护士根据患者的失语程度和症状,结合患者的文化程度、年龄、职业等的差异,因人施护。向患者的家属详细解释患者的病情,要求家属配合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加强与患者的非语言沟通,使患者感觉自己得到了比以往更多的关怀。4.指令性语言对话训练是术中唤醒下功能区定位的关键。术中唤醒中,护士不仅要与患者进行文字语言交流或看图识物,还要求患者用肢体语言正确回答提问,以确保定位准确。因此,术前必须对患者进行指令性语言训练,了解其正确辨认的程度

6、,通过边说、边示范、边模仿的方法,达到训练目的。如:护士说“1”,让患者跟着数”1“,说握拳,让患者做“握拳”动作;将术中需辨认的图片,让患者提前熟悉,告之其意义、重要性。图片力求简单、直观,易于辨认。5,适时检查与调整固定体位是手术安全的保障。手术体位摆放原则是舒适、固定、安全、充分暴露术野,必须加强术前、唤醒期间、再次全麻后体位的检查与固定。术前在双肘/腕、骼前、肩背、臀后分别置挡板,并在挡板与患者身体之间加软垫片紧,保持身体稳定,可抵挡一定的反抗力;但不应过度用力绑扎,尤其不能用约束带环扎肢体,以免躁动中造成肢体缺血;一旦出现躁动或因医疗操作移动了患者身体时,要及时检查和调整固定之体位。

7、若因手术需要使用了电极回路板时,更要常规检查身体部位不要与金属部件接触,防止灼伤。手术铺巾后,将患者头面部区域的布巾适当牵开,给予一定的空间和透亮度,以减轻唤醒状态下患者的心理不适,也便于术中交流、观察和再次麻醉。保护手术物品,防止因患者躁动污染无菌物品或碰翻器械台。唤醒和再次麻醉期间,备好吸痰物品,保持呼吸道通医师和护士盯嘱患者卧床休息,并根据患者的情况指导其进行适当的恢复性训练;盯嘱患者要多饮水,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且要少量多餐;盯嘱患者要及时换药,保持心情愉悦,并向其讲解疾病恢复相关知识;确保病房千净、卫生、通风、安静。畅,积极配合麻醉医生工作。本组1例再次插管全麻时,由于患者头前倾,喉

8、罩前端顶在会厌处,盖住了声门,反复调整体位均不能顺利置管,最终只好松开头架取仰卧位。遇到这种情况,巡回护士必须床旁协助麻醉医生工作,及时与手术医生沟通,迅速松开头架,转换体位,尽快完成插管。特别要注意为患者进行静脉穿刺时,应选择手术同侧的肢体,一方面,方便术中皮层刺激引出的肢体运动,便于唤醒时观察患侧脑功能区支配肢体的运动情况;另一方面,防止患者术中唤醒躁动时把套管针脱出。二、针对性护理措施1.颅内出血全身麻醉未清醒者应保持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避免误吸;全身麻醉清醒者应保持头高脚低位,以促进颅内静脉回流。给予患者常规吸氧23Lmin,避免因缺氧而加重脑水肿或诱发癫痫。观察记录患者的瞳孔、生命体

9、征的变化,病情稳定之前观察次数为1次h,稳定后可调整为每46小时1次。躁动不安患者要约束四肢,避免意外发生。2 .肢体功能障碍密切观察患者是否躁动不安或肢体运动是否受限,测上下肢肌力,并做好记录,及时将异常情况报告给医生,行MRI或者CT复查头颅,对出现短暂性肢体活动障碍患者采取相应的康复训练、推拿、针灸等护理。3 .语言功能障碍对运动性失语患者,护理人员要放慢语速,表达简明,通过口型示范发音开始训练;对于感觉性失语患者,护理人员要保持耐心,通过口型或者手势帮助患者充分了解其意思;对于命名性失语的患者,护理人员可通过事物图片、眼神、微笑进行非语言交流,给予患者关心和鼓励,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10、通过向患者家属讲解进行语言功能锻炼相关知识,使其积极配合护理工作。4 .癫痫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记录癫痫发作的次数、强度以及发作的部位等并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物。患者一旦出现癫痫大发作应及时通知医生并快速静脉注射丙戊酸钠,整个过程中患者应保持平卧,头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分泌物,为避免脑组织缺氧,保持中流量吸氧。5 .高热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记录患者体温变化,术后早期每2小时1次测量体温,体温在39。C以下,可给予物理性降温,超过39。C应给予药物治疗,在降温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意识状态,根据病情的变化做出及时的处理。6 .眼部肿胀对眼部出现肿胀的患者,护理人员可将马铃薯切成约3mm厚、直径约5cm的圆片,并将其敷在眼部周围,更换56次d,连续敷23d,可消肿止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