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教学的系统化研究-程建钢.pps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311944 上传时间:2023-10-15 格式:PPS 页数:58 大小:4.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合教学的系统化研究-程建钢.pps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混合教学的系统化研究-程建钢.pps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混合教学的系统化研究-程建钢.pps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混合教学的系统化研究-程建钢.pps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混合教学的系统化研究-程建钢.pps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混合教学的系统化研究-程建钢.p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合教学的系统化研究-程建钢.pps(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混合教学的系统化研究与实践,一、混合学习研究综述,二、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三、混合教育教学的初步研究,结论与建议,教育技术研究所,程建钢,韩锡斌博士、副院长、教育研究院王玉萍博士、副教授、格里菲斯大学莫昀博士、在站博士后(From VT,USA)申灵灵博士、在站博士后(From 南师大),B-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电子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宏观,Face-to-Face,+,e-Learning,微观,学习方法的混合,学习资源的混合,学习环境的混合,.,学习媒体的混合,教育技术研究所,一、混合学习研究综述,1.混合学习概念,1.混合学习概念,教育技术研究所,一、混合学习研

2、究综述,1.混合学习概念,混合学习概念Blended Learning 理念(Philosophy):在“适当的”的时间,通过应用“适当的”学习技术与“适当的”学习风格相契合,对“适当的”学习者传递“适当的”能力,从而取得最优化的学习效果与学习方式。Singh&Reed,教育技术研究所,从学习者的角度:“混合学习”是一种能力,指选择与自身知识和学习风格相匹配的设备、工具、技术、媒体和教材中进行选择,有助于自己达到学习目标。从教师和教学设计者的角度:“混合学习”是指组织和分配可用资源(例如工具、技术、媒体和教材),通过选用合适的资源来达到教学目标。从教育管理者的角度:“混合学习”是指有效地组织和

3、分配有价值的资源(如设备、工具、技术、媒体和教材),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主要是从成本效益的角度来考虑有效地组织和分配资源。Michael Orey,一、混合学习研究综述,1.混合学习概念回顾2.混合学习十年文献分析,教育技术研究所,混合学习研究文献分析,分析内容,每年的发文数量 发文国家地区和机构 文献来源出版物 文献研究领域 文献作者 高引频文献 关键词的频次统计,一、混合学习研究综述,1.混合学习概念回顾2.混合学习十年文献分析,教育技术研究所,混合学习研究文献分析,分析结果,混合学习研究整体呈增长趋势。教育和教育技术相关领域具有影响力的期刊居多;医学领域内的混合学习研究较多;混合学习研究以

4、课程层面的研究为主。跨学科人员开展混合学习研究成为趋势。与教育教学改革关联密切以高校混合学习为主,文献(Halverson,et al.,2012)统计了2000-2011年间引用率最高的50篇英文论文,结果如下:,2003-2008年间的论文主要聚焦于B-Learning定义和概念的澄清,这之后才开始有一些实证的研究;2009-2011年间的高引论文作者与2003-2008年间高引论文作者几乎没有重复。,一、混合学习研究综述,1.混合学习概念2.混合学习十年文献分析3.混合学习研究存在的问题,教育技术研究所,混合学习研究存在的问题,混合学习的研究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其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很不成熟,

5、需要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长期跟踪研究。研究论文较多,但从理论到实施等系统性有待加强;学术研究面向课程的教学设计较多,但从促进教育教学变革的战略性高度不够;理解片面化,没有促使教育管理者和办学机构高度重视。,一、混合学习研究综述,1.(如何)确保参与者能够能够成功地使用技术2.(如何)抵制盲目使用技术的冲动,技术挑战,教育技术研究所,附1:混合学习的十大挑战,3.(如何)克服“混合学习不如传统课堂培训有效”的想法4.(如何)重新定位教辅人员的角色5.(如何)管理和监测参与者进程,管理挑战,6.(如何)重视如何教,而不是简单的教什么7.(如何)匹配最佳的传播媒介和最佳的性能目标8.(如何)保持在线服

6、务互动,而不仅仅回复参与者9.(如何)确保参与者的承诺和后续的“非实况直播”10.(如何)确保混合教学的各个元素相互配合,教学挑战,一、混合学习研究综述,教育技术研究所,附2:混合式学习在高等教育机构层面采纳和实施的架构,该研究基于美国高校的调查,分别从策略、结构和支持三个方面分析实施的三个不同阶段,即:意识/探索阶段;采用/早期实施阶段;成熟实施/增长阶段,,一、混合学习研究综述,1.混合学习概念回顾2.混合学习十年文献分析3.混合学习研究存在的问题4.GU和PSU基于混合学习的教学改革实践浅析,教育技术研究所,Griffith University 的混合教学实践,格里菲斯大学的是澳大利亚

7、公认的Blended Learning 开展最好的大学,他们拥有整套的混合学习规划、战略等,从目标、设计到实施、评价等,系统而完善。相关文件:“Griffith University Blended Learning Implementation Plan,2009-2011”“Getting started with blended learning”“Griffith Blended Learning Strategy:2008-2010”“Blended Learning at Griffith Strategies for teaching and curriculum design”

8、,二、B-Learning研究综述,教育技术研究所,Griffith University 的混合教学实践,(1)混合学习设计指南-GU的混合学习实践(2007-2012),混合学习的概念 混合学习的优势 混合学习的模式 混合学习研究与实践,二、B-Learning研究综述,教育技术研究所,Griffith University 的混合教学实践,(2)混合学习教改工程,二、B-Learning研究综述,教育技术研究所,Griffith University 的混合教学实践,一、混合学习研究综述,教育技术研究所,Griffith University 的混合教学实践,二、B-Learning研究

9、综述,教育技术研究所,Griffith University 的混合教学实践,(2)混合学习教改工程,评价,自我评价同行评价学生的学习反馈学生的经验,二、B-Learning研究综述,教育技术研究所,Griffith University 的混合教学实践,(3)混合学习的策略,策略1:评估混合学习在你的班级、课程和专业中的可适性。策略2: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差异学生的学习反馈。策略3:选择恰当的混合方式。Blending technology|Blending time|Blending the locus of learning|Blending participants|Blending te

10、aching approaches|Blend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activities|Blending roles策略4:使用技术建构社区,建立职责并完成目标。策略5:开展混合学习时要从简单开始,循序渐进。策略6:监测、评估、复审和修订。,二、B-Learning研究综述,教育技术研究所,Griffith University 的混合教学实践,(4)混合学习的实施规划方案,二、B-Learning研究综述,教育技术研究所,Griffith University 的混合教学实践,(5)混合学习论坛(2012),研讨会:Griffiths Blended Le

11、arning Symposium 主办方:Griffith Institute for Higher Education(GIHE)and Information Services 时 间:2012.10.29 主讲人:Professor John Boyer 主 题:简单有效的混合学习解决方案(Simple and effective blended learning solutions for fostering engagement and learning),报告专业模板:见下页!,一线教师报告:见下页,一、混合学习研究综述,教育技术研究所,PPT模板设计,提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何使

12、用B-Learning解决问题,解决的结果是什么,开始B-Leaning前需要准备什么,二、B-Learning研究综述,混合教学试点项目-PSU的混合教学实践(2005-2010),教育技术研究所,二、B-Learning研究综述,混合教学试点项目-PSU的混合教学实践(2005-2010),教育技术研究所,通过混合教学提升关键课程的教学设计效力,打破跨校区教学的限制,增强课程在师生两个层面上的灵活性;寻找online与F2F教学在学时分配上的最优点采用Replacement Model(替换型)混合教学模型,压缩面授学时。穿插使用数字资源利用网上、课外、交互式教学活动代替课堂教学活动,二、

13、B-Learning研究综述,混合教学试点项目-PSU的混合教学实践(2005-2010),Steering Committee指导委员会(e-learning理事会):由分管继续教育的副校长、助理副校长兼本科教学的副教务长领导。Coordinating Council协调委员会(负责全校范围的协调工作)领导:助理副校长兼本科教学的副教务长、分管继续教育的助理副校长兼执行理事;成员:技术关注、教学设计与技术、学生成就关注、评估与评价、教职工管理与专业建设专职部门。E-Learning Advocate数字化教学实施部门(在校内及学院内设立的项目实施的管理部门),教育技术研究所,一、混合学习研究

14、综述,混合教学试点项目-PSU的混合教学实践(2005-2010),主导机构:World Campus(WC)协同机构:E-Learning Cooperative(ELC)SITE:The Schreyer Institute for Teaching ExcellenceTLT:Teaching and Learningwith TechnologyUE:Undergraduate Education工作内容:(遵从数字化教学实施的部门的教学指导方针)与各学院合作设计开发网络教学、混合教学课程处理教务与教学数据的配合问题,教育技术研究所,一、混合学习研究综述,混合教学试点项目-PSU的混合

15、教学实践(2005-2010),学校总体目标课程访问方式多样化增强学生学习的灵活性与便捷性增强学习质量与效率实践并评价混合式学习这种新的教学方法节省学校开支,应对在宾州各地的宾州州立大学职工的高需求及经济发展的需求。分项目标以学院为单位制定目标及策略以校区为单位制定目标及策略,教育技术研究所,一、混合学习研究综述,混合教学试点项目-PSU的混合教学实践(2005-2010),实施单位Schreyer Institute for Teaching Excellence宾州州立大学的各学院、部门代表评价内容混合式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师生对于混合方式教学的认识程度试点课程验收数据收集方式调查问卷对学生:

16、混合课程开展前+混合课程开展2学期后对教师:混合课程开展2学期后,教育技术研究所,一、混合学习研究综述,教育技术研究所,1.混合教学的提出,二、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教育技术研究所,2.研究的技术路线框架,二、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教育技术研究所,2.研究的技术路线框架,逻辑关系:AND,OR,NOT,建立文献库,重要字段,确定关键词,四大检索工具网页检索,检索渠道,文献属性,论文下载网站收藏,下载全文,二、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教育技术研究所,2.研究的技术路线框架,逻辑关系:AND,OR,NOT,建立文献库,重要字段,确定关键词,四大检索工具网页检索,检索渠道,文献属性,论文下载网站收藏,下载全

17、文,重要性标准等级划分,分级,按主题按研究方法按地域按结论,归纳、分析、凝练,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发展趋势,总结、推论,二、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教育技术研究所,2.研究的技术路线框架,逻辑关系:AND,OR,NOT,建立文献库,重要字段,确定关键词,四大检索工具网页检索,检索渠道,文献属性,论文下载网站收藏,下载全文,重要性标准等级划分,分级,按主题按研究方法按地域按结论,归纳、分析、凝练,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发展趋势,总结、推论,研究意义技术可行性组织可行性风险可能及对策,可行性分析,任务目标研究方法人员安排,制定项目计划,1.混合教学研究,研究案例,二、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教育技术研究所,2.研究

18、的技术路线框架,逻辑关系:AND,OR,NOT,建立文献库,重要字段,确定关键词,四大检索工具网页检索,检索渠道,文献属性,论文下载网站收藏,下载全文,重要性标准等级划分,分级,按主题按研究方法按地域按结论,归纳、分析、凝练,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发展趋势,总结、推论,研究意义技术可行性组织可行性风险可能及对策,可行性分析,任务目标研究方法人员安排,制定项目计划,1.混合教学研究,研究案例,组织跨院校、跨国研究团队,聘请国际顾问,系统化、工程化、科学化、合作化、,系统研究,数据、文档、论文、专著、软件系统,输出研究成果,二、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教育技术研究所,3.混合教学研究的框架设计,三、研究方法

19、与研究框架,教育技术研究所,3.混合教学研究的框架设计,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教育技术研究所,3.混合教学研究的框架设计,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教育技术研究所,3.混合教学研究的框架设计,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递进式混合教学研究与实践,可持续混合教学改革与研究,教育技术研究所,未来教学模式:Bricks+Clicks深度融合,4.可持续混合教学研究框架,二、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混合教学7个要素学生(数字时代的原住民)目的(混合学习环境下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能力素质和伦理道德)课程(面授与网上结合的课程内容)方法(多种方法混合)环境(教室、实验室、网络、工厂等)反馈(面对面反馈、网络反馈

20、)教师(传统教学技能、信息化教学能力),教育技术研究所,1.面向课程改革混合教学研究,Face-to Face driver:F2F为主,online为辅Online driver:远程的在线学习为主Rotation:F2F和online交替进行;Flex:教学内容online,小组或个人辅导F2F;Online lab:在教室或机房在线学习所有课程,教师现场指导;Self-blend:完全的自主化选择online或F2F。,混合教学6种模式,三、混合教学(教育)的初步研究,混合课程教学活动的组成要素及其关系,教育技术研究所,课程,教师,学生,方法,目的,环境,混合学习环境下的专业知识、专业技

21、能、能力素质和伦理道德,反 馈,三、混合教学(教育)的初步研究,混合课程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设计与实施的主要内容:,教育技术研究所,1.面向课程改革混合教学研究,教学内容(多媒体教学资源与传统教材、教学材料等)教学方法(研究式学习、启发式学习、讨论式学习等)教学组织形式(班级、个别、协作等)教学环境(教室、实验室、网络等)教学管理(课堂管理、网上跟踪)教学评价(课堂学习效果、网上学习效果),三、混合教学(教育)的初步研究,教育技术研究所,案例:某大学公共必修课形势与政策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对象:全校学生共计2万余人;分布在4个年级,26个院(系、部),77个本科专业。面临的问题:10多名教师难

22、以应对。改革的思路:从传统的完全F2F转向Online为主、F2F为辅(Online Driver)教学。,一、学习目标分析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3.信息技术素养目标,二、学习资源设计1.学习指导与说明(网上学习)2.教学录像和辅助学习材料(网上学习)3.测试题(网上测试)4.讨论主题(教室集中讨论+网上讨论),三、混合教学(教育)的初步研究,教育技术研究所,案例:某大学公共必修课形势与政策教学模式的改革,三、学习活动设计总体组织:网上学习+辅导讨论:讨论以班级为单位,由辅导员组织。辅导讨论采用教室集中讨论和网上异步讨论相结合的方式。2.学生自主学习(上网学习)3.学生学习情况测试(上网测试

23、)4.学生答疑讨论(教室集中讨论)5.学生小论文(上网提交与评阅),四、教师配备学科教师:辅导员(助教):教学观察员。,五、网上学习条件准备,三、混合教学(教育)的初步研究,教育技术研究所,案例:,2009年至今,共有21门网络选修课,学生全程网上学习,考核分为四个方面:在线时间、阅读教学材料时间统计;完成在线课程作业情况;参与在线答疑讨论情况;期末统一考试。,三、混合教学(教育)的初步研究,教育技术研究所,2.面向专业改革混合教学研究,三、混合教学(教育)的初步研究,教育技术研究所,面向专业改革混合教学研究,三、混合教学(教育)的初步研究,教育技术研究所,2.面向专业改革混合教学研究,专业人

24、才培养方案的重新设计:围绕相应专业改革目标,确定混合教学方法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体现形式。确定课程体系的结构,提出对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原则。重新制定人才培养效果评价标准和办法。,专业人才培养的条件保障:政策与管理措施技术环境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与服务支持体系,三、混合教学(教育)的初步研究,教育技术研究所,案例: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分析专业特点 提出改革思路 修订培养方案 规范化教学改革文档,改革思路:面向数字化知识经济时代,以“信息化职业能力素养”为主要培养目标:将信息素养培养的要求加入专业培养方案的知识、技能与能力要求中。针对理论课程:以“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探索混合式教学模

25、式”为目标。增加网络教学学时,探索不同类型课程的传统教学、网络教学及实践教学,三种教学活动的学时分配最佳比例。针对实践环节:以“全面开展基于网络的学习反思和分享,加强对学生实践活动,尤其是校外学习活动的跟踪与指导”为目标。,三、混合教学(教育)的初步研究,教育技术研究所,案例: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改革实践探索,修订培养方案:培养标准及实现矩阵:知识要求:明确对学生技术知识掌握程度的要求;能力要求:明确对学生信息素养、沟通能力及社会责任的要求。课程体系及实施措施:课程教学环节:从教学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全面开展混合教学,探索最优化的混合模式;实践实训环节:以全面开展基于网络

26、的反思与分享为切入点,探索混合教学实施方式。,分析专业特点 提出改革思路 修订培养方案 规范化改革文档,三、混合教学(教育)的初步研究,教育技术研究所,案例: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改革实践探索,规范化教学改革文档:信息化环境下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修订)信息化环境下人才培养效果评价标准和评价办法(试行)基于信息化教学的课程分类标准(试行)教室和学生数字化自主学习中心配置要求(试行)实训实习基地信息化配置要求(试行)校园网络支持服务要求(试行)教育技术支持服务要求(试行)学校相关配置政策和管理要求,分析专业特点 提出改革思路 修订培养方案 规范化教学改革文档,三、混合教学(教育)的初步研究,教育

27、技术研究所,3.面向办学机构的系统化教学 改革研究,大学人才培养战略的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竞争力和声誉的提升目标学生需求的重新定位教师教学能力的重新定位大学组织结构和运行模式的重构教学管理与服务体系的重新定位信息化保障能力的建设,自上而下重构大学混合教学的模式:学校层面、专业层面、课程层面,三、混合教学(教育)的初步研究,教育技术研究所,1.面向课程改革混合教学研究2.面向专业改革混合教学研究3.面向办学机构的系统化教学 改革研究,四、B-Instruction的初步研究,教育技术研究所,1.面向课程改革混合教学研究2.面向专业改革混合教学研究3.面向办学机构的系统化教学 改革研究,四、B-In

28、struction的初步研究,教育技术研究所,1.面向课程改革混合教学研究2.面向专业改革混合教学研究3.面向办学机构的系统化教学 改革研究4.混合教学研究评价体系框架,三、混合教学(教育)的初步研究,系统研究和构建E-Portfolio是信息社会和终身学习的要求教与学评测与评价的跨学科开展将步入常态化阶段学科课程专家、认知心理学专家、统计学专家、信息学科专家、教育管理专家等。大规模评测与评价项目的开展成为核心(Big Data)大数据是基于在真实环境下的全量数据采集,整合似乎发散的数据资源,多元分析和挖掘数据特性,注重时域数据积累和分析。4.融合教学改革的基于过程的形成性评测与评价成为趋势,

29、4、评测与评价研究的四大趋势,三、混合教学(教育)的初步研究,多层次、多维度、过程化、综合化、大数据源,评价对象,教育评价与研究综合平台,评价维度,F2F教学,Online教学,传统评价,电子评价,在线评教,跟踪评教,状态监测,教师档案,学生档案,纸笔考试,实验,访谈,电话调查,问卷调查,在线考试,观察,实践,F2F 教学评价Online 教学评价教学事务评价活动历程评价,学生教师课程专业办学机构,评价内容,教学态度教学行为自我效能学习情感学习投入学习态度个人学习行为群体学习行为学习效果网上学习状态监测网上教学状态监测学习资源监测培养过程,混合教学研究的评价体系框架,教育技术研究所,混合教学评

30、价,三、混合教学(教育)的初步研究,教育技术研究所,三、U-MOOCS的初步研究与实践,2.以往研究基础,百人研究与开发团队,结合教育技术学科建设,13年坚持研究、设计开发与应用,逐渐取得了一些成绩。学科建设成绩明显带出一支复合型团队研发六套软件系统支持约400所合作院校,清华教育在线平台,解决方案,1、反转教学的概念,“反转”指反转常规课堂教学和家庭作业的内容、方式、目的。,3、反转教学的特征,反转课堂真正使学生学习超越时空限制反转课堂里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自己的学习中;反转课堂里所有的学生更易于得到个别化的指导。,4、反转教学的实践成效,(1)反转教学是个别化教学的一个有益实践模式,(2)反

31、转教学促进教师教学技能的发展,(3)反转教学提升了学生学习成就,2、反转教学的步骤,步骤1:观看视频前的学习讨论并提出问题 步骤2:观看视频时的学习寻找答案。同时风格各异的在线互动 步骤3:应用并解决问题的学习深入探究。课堂与在线,附:反转教学简介,教育技术研究所,五、小结,希望在真实信息化环境下教学改革实践中,采用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开展混合教学实践、教学评价、教育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和相关学习科学问题的综合型、可持续研究;从B-Learning转向B-Instruction,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建议研究工作中重视开展系统化的顶层设计。,教育技术研究所,抛砖引玉、敬请指正,谢谢大家!,程建钢,韩锡斌博士、副院长、教育研究院王玉萍博士、副教授、格里菲斯大学莫昀博士、在站博士后(From VT,USA)申灵灵博士、在站博士后(From 南师大)姜 蔺助理、海归教育技术硕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