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中叶诗文词.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312020 上传时间:2023-10-15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3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代中叶诗文词.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清代中叶诗文词.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清代中叶诗文词.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清代中叶诗文词.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清代中叶诗文词.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清代中叶诗文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代中叶诗文词.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 清代中叶诗文词 清代中叶的诗歌 清代中期的散文和骈文 清代中期的词,第八章 清代中叶诗文词,一、清中叶诗歌 清中叶政治高压、文化专制、汉学兴盛。诗歌向着拟古、形式化方向发展。出现了尊唐的“格调派”、宗宋的“肌理派”,继承晚明主情的“性灵派”。(一)沈德潜及其“格调说”1、沈德潜(16731769)著有归愚诗文集。其诗多歌功颂德粉饰太平,有封建卫道气。诗选、诗论影响颇大。有古诗源唐诗别裁集明诗别裁集国朝诗别裁集和说诗晬语。,2、“格调说”:,沈德潜的诗论主张。强调写诗须讲究格律声调,提出“诗贵性情,亦须论法”,认为诗歌应该“和性情,厚人伦,匡政治”。所谓“性情”是指符合封建正统观念的思想

2、感情,提倡含蓄蕴藉,“温柔敦厚”、“怨而不怒”;所谓“论法”,要求讲究格律、声韵,讲求比兴,提倡学古,但反对拟古。“格调说”对“神韵说”(王士祯)空疏浅陋的弊病有所补救,但它维护儒家“温柔敦厚”的传统“诗教”,基本属封建正统派诗论。,(二)袁枚及其“性灵说”,1、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与赵翼、蒋士铨并称“乾隆三大家”。存诗4000多首。著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等。其诗直抒感兴,清丽灵巧,流转自如,沙沟马嵬湖上杂诗皆名篇。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马嵬)2、“性灵说”袁枚的论诗主张,深受公安派的影响。提倡“提笔先须问性情”,“诗人者,不

3、失其赤子之心者也”,“作诗不可以无我”,认为“诗有性情而后真”。即主张诗歌应该抒写个人的性情遭际,写个人的灵感,直抒胸臆,辞贵自然。强调独创,既反形式主义,又反拟古主义,体现了一种革新精神,有一定进步意义。但是,它的所谓“性灵”实质上是士大夫的闲情逸致,缺乏深刻的社会内容。,(三)翁方纲及其“肌理说”,1、翁方纲(17331797)精金石考据之学。倡“肌理说”,诗作无成就。2、“肌理说”翁方纲的论诗主张。认为“为诗必以肌理为准”。“义理之理,即文理之理,即肌理之理也”(志言集序)。他把思想意义(义理)与组织结构(文理)、学问材料(肌理)统一起来,认为作诗不在力求神韵,不在死守格调,也不在空谈性

4、情,而在读书,有学问,有方法。要求作诗必须以学问为根底,做到内容质实而形式雅丽。这样,把诗歌创作引向“考据入诗”的故纸堆,成了令人生厌的学问诗。,(四)郑燮、赵翼,1、郑燮(16931766)字克柔,号板桥。诗书画被称为“三绝”,扬州八怪之一。其诗歌自成一家。推崇杜甫、白居易,反对模拟古人,要求直达肺腑。诗风质朴挥洒,多用白描,语言通俗流畅。但有时显得真率有余而锻炼不足。其诗篇多同情人民疾苦,憎恶贪官污吏。2、赵翼(17271814)文史学家。著有瓯北诗集瓯北诗话。更长于史学,代表作廿二史札记。强调诗歌的发展进化。其诗议论过多。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5、论诗),二、清中叶散文和骈文,(一)“桐城派”桐城派是清中叶最大的散文流派,因代表作家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而得名。“桐城派”文论:1、方苞首先提出“义法”主张。“义”即“言有物”,指文章的思想内容,实际是以程朱理学为基本出发点;“法”即“言有序”,指文章的形式技巧,包括结构条理,运用材料、语言等。他要求文章形式服从内容,语言“清真雅正”和“雅洁”,去掉“冗辞”,直到“一字不可增减”。狱中杂记通过作者在狱中的见闻,揭露了当时官吏的贪赃枉法。层次分明,文笔简洁,真实生动。左忠毅公逸事左光斗,左忠毅公逸事,左 忠 毅 公 逸 事 方 苞,课题:忠毅,谥号;公,尊称。逸事,散失没有经正史流

6、传的事迹。这类文章不像正史作传那样全面叙述人物的生平事迹,而是从一生行事中选取一小部分来表现人物。,作者 方苞,字灵皋,号望溪,人称望溪先生。清代安徽桐城人。与刘大櫆、姚鼐并称为“桐城三大家”,为三大家之首,桐城派创始人。著名散文家。,桐城文庙,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

7、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引入。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怒曰:“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史噤不发声,趋而出。后尝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左忠毅公逸事,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距而背

8、倚之,漏鼓移则番代。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或劝以少休,公曰:“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侯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结构特点,不辞辛苦,为国选才,身陷狱中,心系国事,爱国精神,影及后人,补写由来,记录传世,左光斗,爱国精神,文题是“左忠毅公逸事”,但课文第三段写的全是史可法在镇压农民起义中的表现,游离于课题之外,可以删去,你的看法怎样?,明确:本段写史可法镇压农民起义,是作者阶级局限性的表现,应分析批判。但在结构上,却是全文的有机组成部分。明写史,暗写左,写史的忠勤职守

9、,正是在表现左的言传身教对史的影响,从侧面丰富了左的形象。且处处与上文照应。,行动描写,微行视学,解貂覆生,面署第一,奋臂拨眦,摸械投击,深入民间,了解民情,善于发现人才大胆选拔人才,忠心为国,既忠且毅,语言描写,“吾诸儿碌碌”句,一心为公,提掖后人,“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句,忧国如焚,悲辞慷慨,肖像描写,面额焦烂,忠贞不屈,大义凛然,目光如炬,心怀国家,毫不颓唐,2、刘大櫆是方苞弟子,论文以“法”为主,主张模仿古人的“神(指文法高妙)气(文章气势)”、“音节”和“字句”,把其师的“义法”具体化,对桐城派理论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3、姚鼐是桐城派理论的集大成者,他提倡“义理”、

10、“考证”、“文章”三者相互为用。“义理”是程朱理学;“考证”是对古代文献、文义、字句的考据;“文章”是文章辞采。这些主张充实了散文的写作内容,是对方苞“义法”说的补充和发展。,姚鼐在美学上提出用“阳刚”、“阴柔”区别文章风格。“阳刚”即豪放,“阴柔”即婉约。两大风格相互配合,相互调剂,生出多样风格。姚鼐又发展了刘大櫆的“拟古”主张,提出“神、理、气、味、格、律、声、色”为文章八要。从掌握形式(格、律、声、色)进而重视精神(神、理、气、味),最终达到高的境界。姚鼐著有惜抱轩全集,所编古文辞类纂风行一时,有力扩大了桐城派的影响。,姚鼐代表作登泰山记:主要描绘泰山风雪初霁的壮丽景色。写作特点:以时间

11、为顺序,以游踪为线索,依次记叙作者游泰山的历程和所见到的景色,剪裁得体,详略分明。(二)阳湖派:以恽敬、张惠言为代表,是“桐城派”的分支。古文理论师承“桐城派”而有所突破,师法古人而不限一家。思想上也能突破程朱理学的限制。文章较有气势,不拘谨枯淡。但典雅凝练不如桐城派。,登泰山记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

12、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

13、不当道者,皆不及往。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桐城姚鼐记。,(三)汪中及其他骈文作家,清中叶骈文家:有胡天游、汪中、阮元、孔广森、洪亮吉等。清代骈文家主张骈散并重,人称“汉魏派”。其中,以汪中成就最高。汪中,骈文不拟古人,不堆辞藻,“长于讽谕”,气势浑厚,感情真挚,独具一格。传世名篇是哀盐船文广陵对等。“可谓惊心动魄,一字千金者矣”(杭世骏序),三、清中叶词,乾隆间浙派词兴盛。嘉庆初张惠言开创常州词派,词风为之一变。“常州词派”:清中叶以张惠言、周济为首的词派,以儒家诗教为理论基础,注重比兴寄托,主张意内言外,在当时直至晚清都有巨大影响。张惠言 论词主张取法风、骚,强调比兴寄托。其词作俊逸深沉,但有时流于晦涩 周济 常州词派代表作家,其词被认为是“意内言外”的典范,大抵写景咏物,有所寄托。,本章思考题:名词解释1、格调说2、肌理说3、性灵说4、桐城派5、阳湖派6、常州词派,下次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