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生态科技园区推动计画.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314086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338.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保生态科技园区推动计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环保生态科技园区推动计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环保生态科技园区推动计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环保生态科技园区推动计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环保生态科技园区推动计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保生态科技园区推动计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保生态科技园区推动计画.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環保生態科技園區推動計畫,報告人:陳明德,中華民國 九十二 年 十 月 三 日,桃園縣永續發展願景國際研討會,1,目 錄,壹、計畫緣起貳、國外發展概況參、計畫目標肆、園區設置理念伍、園區推動模式,陸、計畫內容柒、獎勵優惠措施捌、南北區環保科技園區玖、結論,3,壹、計畫緣起,國際間基於永續發展目標暨建立循環型社會體系之趨勢,選擇適當之區域推動生態化的產業園區。環保署規劃籌設環保生態科技園區的開發建設,營造綠色產業發展的環境,呼應世界潮流,提升環保經濟效益。園區由環保署與地方共同合作,完善的基礎設施及管理制度,提供適當之經濟誘因,吸引綠色產業進駐。產業共生、資源共享、資訊互通、風險分攤,5,丹麥科

2、倫堡生態化工業區(Eco Industrial Park)為企業之經濟發展而發展形成,成員間形成一個類似生物鏈,成員間廢棄物互為原料,有效降低生產成本,附帶解決環保問題。美國環境保護署(USEPA)在1993年執行一項編列在環境技術提案計畫下的生態工業區計劃,進而在1995年美國總統之永續發展委員會中建議接納為示範計畫。目前北美、歐洲、日本、亞太地區,已有生態工業區計畫約60項推動中,日本截至2002年底已發展十七個生態化園區。,貳、國外發展概況,6,日本北九州與丹麥科隆堡案例,貳、國外發展概況,7,美洲案例,貳、國外發展概況,9,參、計畫目標,整合地方政府及相關部會行政資源,設置三處環保生態

3、科技園區,總面積約一百公頃吸引國內外廠商進駐園區,每年二百五十萬公噸資源物料之循環永續利用透過推動綠色產業,引進國內外廠商,結合研究機構,提昇環保技術層次,帶動綠色產業的發展創造兼具環境品質的社區總體經濟效益,提升產業之生態化、增加資源與物質循環、促進地方發展達成資源循環與低污染排放,並提供國民優質生活環境,以創造循環型永續生態城鄉。,11,肆、園區設置理念,高級資源回收再生產業,再生資源,再生原料或產品,生態化產業,高級環保/能源技術產業,資源再利用,解決環保問題及發展潔淨能源,建構資訊網路,資訊公開,循環型生態城鄉效益擴展區域市場機能循環型永續生態城鄉提升綠敷地率與資源回收率節省水資源與能

4、源耗用經濟利益與環境利益並重,環保科技園區建設基礎建設引進綠色產業引進先進技術及研究人才,循環型城鄉建設物質循環再利用淨潔能源利用城鄉建設,環保科技園區特色低污染、低(零)排放生態化園區綠色產業發展環保技術研究創新與發展行政管理一元化園區資訊公開化,13,伍、園區推動模式,15,陸、計畫內容,園區規模總面積約一百公頃預計設置三處環保科技園區分期設置總容納廠商六十家量產廠商,每處約容納二十家一百五十家次之研究機構,每處約容納五十家次。,16,陸、計畫內容,園區佈局量產實證區:以環境友善之生產程序與製品量產為主研究發展區:以新技術、新產品之研發、基礎實驗與分析為主支援設施區:提供各種公用及污染防制

5、設施為主管理中心及教育展示區:產品展示、交易中心,人才培訓及教育訓練中心。,17,陸、計畫內容,園區特質(1/2)首次由環保署規劃設立之科技園區低污染排放產業互補結合,總體污染降低資源循環再利用產業生態化連結,產物相互利用研發與生產並重研發引領生產,生產帶動研發引進技術與人才提升生產效能,創造高經濟效益產業與城鄉生態化之建設將產業投入與產出之關聯性連結擴展至都市生活園。,18,陸、計畫內容,園區特質(2/2)行政管理一元化 行政程序簡化,行政效率高環保產業生態化的技術需求,如:有效率的能源及資源傳輸技術。對生態友善的綠色技術。再生循環技術。教育訓練紮根落實,技術本土化。創造兼顧生產、生活、生態

6、,三生一體之生活 環境遠景。,19,陸、計畫內容,園區基本運作原則連接個別企業進入生態工業系統之原則在園區內能源、物質再利用及回收為一循環系統物質及能源使用效益最大化產生的廢棄物最小化所有廢棄物均視為潛在的商品,並積極尋求市場通路輸入及輸出自然生態系統之平衡原則減少能源及物質進入自然環境中,以減少環境負荷避免或減少製造具有毒性或危害性的物質設計工業區與獨特或敏感之自然環境間緩衝區域能源及物質於園區之再利用原則重新設計省能源之操作原則引進替代技術及減少原料之設計以少量的物質及能源製造完成大量的產品,20,陸、計畫內容,環保生態化基礎建設規劃(1/4)設計原則能源與資源使用最小化。設計時選擇耐久性

7、材質,資源使用效益最大化,如中水道系統之設計。使用可復原或可回收資源。創造健康、無毒之環境。整合構造物與基本設施融入自然環境及人類環境。,21,陸、計畫內容,環保生態化基礎建設規劃(2/4)景觀綠美化與生態工法:景觀綠化計畫可分為景觀意象構想與植栽計畫構想。隔離綠帶、公園與退縮建築。綠建築:綠建築九大指標,包含生物多樣性指標、綠化量指標、基地保水指標、日常節能指標、二氧化碳減量指標、廢棄物減量指標、室內環境指標、水資源指標、污水及垃圾改善指標共九項。,22,陸、計畫內容,環保生態化基礎建設規劃(3/4)污(廢)水回收再利用:水質低於放流水標準,訂定回收率。資源回收處理廠:區內妥善處理率100%

8、,訂定資源回收率。空氣污染排放:訂定空氣總量管制,低於排放標準。節能措施與潔淨能源利用:訂定能源節省率與潔淨能源利用率。通信系統電腦資訊網站架構。廢棄物交換網絡建置。環境監控系統建置。,23,陸、計畫內容,環保生態化基礎建設規劃(4/4)研究發展區設置先期研發研究室。設置試量產試驗廠。管理中心及教育訓練展示區設置國際會議場所與環保教育及產品展示空間。設置分析儀器實驗室、研究機構研究室。參觀路徑規劃不得影響進駐廠商的操作營運為原則。注重人員交通設施安排、參觀人員安全衛生、環境標示及標誌。,24,陸、計畫內容,量產區產業範圍,25,陸、計畫內容,引進產業考量原則配合國內環保推動政策,解決目前國內環

9、保問題,例如:空氣汙染改善技術:針對空氣總量管制問題,引進高科技降低空氣排放污染物。水資源問題:台灣缺水嚴重,必須引進水回收再利用高級技術,包括製程水回收、污(廢)水回收再利用、高級水回收薄膜製造技術之引進等。非核家園再生能源的發展:急須尋找替代性能源,引進再生能源、生質能源、風力發電及太陽能光電等高科技技術。零廢棄目標減廢、資源化:引進先進資源回收、再利用、再生技術。創新技術以彌補國內環保技術之不足,例如高級資源回收技術、超微量物質之檢測分析技術。提昇台灣環保技術,例如高級回收水之膜薄製造技術。促進產業生態化,以尋求有利之商業先機。,26,陸、計畫內容,引進資源再生產業的關鍵課題原料(貨源)

10、來源公告核准再生資源機制再生資源項目輸出輸入機制再生資源/產品規範與銷售通路再生資源/再生產品之國家標準資源再法及政府採購法優先採購,27,陸、計畫內容,研究發展範圍,28,陸、計畫內容,循環型生態城鄉建設(1/3)生態城鄉建設內容 硬體建設方面降低環境負荷之環境基礎設施,引進生態科技與工法,進行道路、公園、橋樑、綠地、學校等建設。軟體措施 保育必要的生態系統及生物多樣性的措施。潔淨與再生能源之開發利用措施。廢棄物之減量回收再利用措施。鼓勵生產與使用可回收及再生品之推廣工作。,29,陸、計畫內容,循環型生態城鄉建設(2/3)生態城鄉建設原則 保護自然資源環境為基礎,要求自然資源與環境保護相協調

11、,維護不同生態系之維生功能。鼓勵經濟合理成長,但在發展的過程要提高效益、清潔生產減少廢棄物及提倡綠色消費。全面改善生活環境品質,有效的土地利用與平衡,強化地方產業發展。,30,陸、計畫內容,循環型生態城鄉建設(3/3)逐年達成資源循環與低(零)排放之成效評估由綠敷地率、資源回收率、節水率、二氧化碳減少率等總指標項目中,選擇區域內具代表性的項目作為成效評估的總指標,為達成總指標所規劃項目應明確具體可行,並訂定逐年達成的目標。,32,柒、獎勵優惠措施,設置三個園區,預定提供之獎勵措施總經費約五十億八千萬元。縣市政府獎勵措施不同階段及方式之獎勵,其項目分別如下:單一園區建設:五億一千四百二十萬元。規

12、劃作業費:一千萬元。園區工程建造費:四億八千零二十萬元。營運管理費:二千四百萬元。循環生態城鄉建設獎勵費:四億元。,33,柒、獎勵優惠措施,補助入區廠商/研究機構之營運獎勵土地租金補助費:入區廠商實際承租或購地之土地面積,以土地租金百分之五十,補助額度至民國一百年為止。生產補助費:每廠初設資本額之十分之一為原則,並以貳仟伍佰萬元為上限,逐年補助至民國一百年為止。研究補助費:補助申請經費百分之五十為原則,屬先期研發者每案補助五百萬元為上限,每年補助研發案十案為原則;屬試量產者每案補助一千萬元為上限,每年補助試量產案五案為原則。,34,柒、獎勵優惠措施,財稅優惠依據促進產業升級條例之相關財稅優惠。

13、依據資源回收再利用法之相關財稅優惠。依據空氣污染防制法之相關財稅優惠。依據廢棄物清理法之相關財稅優惠。單一窗口,落實行政服務一元化,提升服務品質。,36,捌、南北區環保科技園區,目前推動情形環保署已核定二座園區基地:北部環保科技園區:位於花蓮縣鳳林綜合開發區,總面積22公頃,擬引進產業包括生物科技與石材資源化等,正進行園區規劃建設。南部環保科技園區:位於高雄縣本洲工業區,總面積40公頃,預定引進產業主要為再生能源、環保關鍵零件及資源化技術等,正辦理招商工作。,38,玖、結論,國內推動與設置環保生態科技園區,符合世界生態工業發展趨勢開拓綠色產業,達到資源永續使用的長遠目標。生態化工業區與循環型城鄉互相結合,成為永續發展的城市。,簡報完畢 敬請指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