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原理第四章 教师与学生第二节.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6318677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3.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原理第四章 教师与学生第二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教育原理第四章 教师与学生第二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教育原理第四章 教师与学生第二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教育原理第四章 教师与学生第二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教育原理第四章 教师与学生第二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原理第四章 教师与学生第二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原理第四章 教师与学生第二节.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节 学生,本节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学习,了解学生的本质特点及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2、明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其身心发展的时代特点。重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其身心发展的时代特点难点:学生的本质特点及其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一、学生概述(一)学生的内涵1.学生的概念分层次界定对象复杂的“学生”广 义:泛指一切受教育的人。狭 义:各种教育机关受教育的人。特狭义:学校中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2.学生的属性第一,学生是三种属性的统一,学生是自然人与社会人的统一 学生是教育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学生发展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第二,学生是发展中的人,首先,学生是人具有能动性,有思想,有情感;其次,学生是发展中

2、的人具有不成熟性,有较大发展潜力,具有独立性与依赖性的双重性特点。,3.学生的社会权利,一是作为一般社会成员的权利公民权:生存,言论;二是作为特殊社会成员的权利学习的权利。,一般自由与教育约束;学习权利的保障与获得,教育权利的选择与给予。,学生双重权利间的冲突,代表人物:赫尔巴特 主要观点:教师主导教育过程。教师熟悉教育内容、了解学生身心,完全有资格、有能力主宰教育过程。,4.学生的地位,教师中心论,赫尔巴特,代表人物:杜威主要观点:学生对自己最了解(教师不完全了解),最好的教育、教学是由学生自己作主,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助手,儿童是教育中的太阳。,学生中心论,(二)学生的本质特点1学生是现实社

3、会的成员我国宪法明确规定青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主要有:(1)生存的权利;(2)受教育的权利;(3)受尊重的权利;(4)安全的权利。因此,青少年儿童同样是社会各项权利的主体,他们在各项社会活动(包括教育活动)中应该具有独立的地位,他们的人格应该受到成人的尊重。,2学生是以系统间接经验为主的学习者 主要原因有:(1)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解决学生的认识问题,即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尽可能缩小与人类认识的差距,所以就要先掌握人类文明的精华;(2)学生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凡事都经过实践来获得直接经验;(3)可以缩短个体的不成熟期,加快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进程。,3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学生具有发展

4、性、整体性和主体性的特点(1)学生的发展性是指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都处于发展变化状态下的特点;(2)学生的整体性是指学生以整个身心来感知、体验、享受和创造教学生活的特点;(3)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具体包括独立性、目的性、选择性、创造性和自我调节性。,理解,所谓“生命的整体性”,“是指人的生命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整合体。生命有多方面的需要: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物质的、精神的、行为的,认知的、价值的、信仰的。任何一种活动,人都是以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的方式参与和投入,而不是局部的、孤立的、某一方面的参与和投入。”,人是一种非特定化、未完成的存在物,人就意味着生成,永远在发展的过程中。美

5、国著名哲学家赫舍尔(A.J.Heschel)说:“对动物而言,世界就是它现在的样子;对人来说,这是一个正在被创造的世界,而做人就意味着处在旅途中。”,理解,(三)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 1学生是教育的对象(1)学校的教育成果表现在学生身上;(2)从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看,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任务,是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领导者,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方向和质量负责,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3)从教师具备的条件看,作为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专门的培训,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具有教育理论与业务能力素养(4)从学生的任务与条件看,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特别是小学阶段,他们的知识和经验都比较少,

6、他们的健康、顺利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培养帮助。,2学生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育实践的层面上)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教师的教学水平高低或所传授内容的难易,主动地加以选择、加工、整合之后作出反馈。认识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一方面要肯定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学生应该接受教育,学校和教师不可放松教育的职责,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也要明确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社会化是一个双重性的过程,社会化发展不当时,可能出现的现象:一是“过分社会化”;二是社会化失败。,二、学生的基本特性(一)学生的年龄特征,1、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1)小学生的生理发展特点:身高体重由相对平稳到迅

7、速增加身体各部分发育不均衡性意识的萌芽和发展(2)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认知能力发展特点情感、意志发展特点自我意识发展特点,2、初中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1)生理发展特点:身高体重迅速增加身体各部分生长发育不均衡性成熟的开始与性意识的发展(2)心理发展特点:认知能力发展特点情感、意志发展特点自我意识发展特点,传统教育的缺陷在于只看到学生现有的静态的发展,看不到学生潜在的动态的发展。而现代教育认为每个学生作为一个指向未来的无限变化体,都具有无限的发展潜能,尤其是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更具发展的可能性,可塑性也更强。,意义,(二)学生身心发展的时代特点,1、生理成熟期提前2、价值观念的多元化3、自我

8、意识增强4、心理问题增多,(三)学生的差异,1、性别差异及原因(1)性别差异智力差异非智力差异(2)原因生理上传统观念学校教育,2、城乡学生差异城市学生(优点、不足)农村学生(优点、不足)3、独生子女学生(优点、不足、原因),教育应该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着眼点,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把学生存在的多种潜能变成现实。,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需要的是完整的人的教育,它的真正功能在于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还应该有人格的完善、灵感的启迪、情感的交融,从而让学生得到生命多层次的满足和体验。,意义,学生的差异不仅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最终的追求目标。,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丰富的差异性,并拒绝运用同一标准来评价学生,力图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充满个性魅力的生命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