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运行过程.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323131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3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运行过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运行过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运行过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运行过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运行过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运行过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运行过程.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的运行过程,第二章 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的运行过程,第一节 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的制定一、社会需要与社会政策二、社会政策的基本要素第二节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的执行一、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执行的意义二、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执行的一般过程三、影响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执行的主要因素第三节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的评估一、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评估的意义二、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评估的内容三、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评估的标准四、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的评估方法第四节 社会工作者与社会工作政策一、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工作政策过程中的角色二、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工作政策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方式,一、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的制定1

2、、社会需要的含义 社会需要是指社会整体的需要,也即社会整体生存、运行和发展所必需的条件。2、社会需要与社会政策的关系 在当代社会中,政府通过实施社会政策而干预市场经济,用资源再分配的形式,部分地消除了工业化带来的消极后果,以维持社会的整合、秩序、稳定和发展。尤其是在实行“福利国家”社会政策的国家中,社会政策在满足社会需要方面的确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第一节 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的制定,第一节 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的制定,社会政策满足社会需要的有效性表现在:第一,合理的社会政策规划和实施在满足个人基本需要的基础上,能有效调节社会成员之间的社会关系,从而满足社会的整合需要;第二,社会政策已经成为社会政治

3、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有效组成部分,能够规范社会成员的社会行动,从而满足社会的秩序需要;第三,社会政策通过资源的再分配,缩小了不同利益群体和地区之间的不平等,从而有效地消除了社会群体之间的紧张状态,从而满足了社会稳定及和谐的需要;第四,通过规划和落实社会政策,可以有效地调节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平衡问题,使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能同步进行,使人类社会日益接近既追求“效率”也追求“公平”的社会目标,从而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要。,第一节 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的制定,社会政策在满足社会需要过程中的局限性首先,通过社会政策而调节人们的社会关系,总是会影响到原来的利益格局,从而可能引发新的社会冲突。其次,仅靠社会

4、政策往往并不能保证社会成员行动上的一致性,社会秩序的实现还需要其他社会控制制度的配合。再次,在现代高度分工合作、信息发达的社会中,很容易由个人风险引发社会系统风险,影响社会稳定及和谐,但仅靠社会政策并不能完全控制个人的社会风险。最后,社会政策是通过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而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同发展。,第一节 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的制定,二、社会政策的基本要素(一)社会政策的主体1、社会政策的直接主体 社会政策的直接主体是指直接参与社会政策的制定者,主要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担保、执政党。2、社会政策的间接主体 社会政策的间接主体,虽然不直接参与参与社会政策的制定,但却以这样或那样的间接方式影响社会

5、政策的制定。主要包括:利益集团、公民和其他政党。,第一节 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的制定,(二)社会政策的对象 社会政策的对象是指社会政策的接受者。社会政策对象在社会政策过程中主要扮演三个角色,即政策诉求者、政策接受者和信息提供者。(三)社会政策的资源 社会政策的资源是指社会政策过程尤其是政府实施社会政策所需要的物质的或有形的基础,其内容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第一节 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的制定,三、社会政策的制定过程 社会政策制定是指社会政策主体为了满足全体或部分社会成员需要,或者解决某些社会问题而制定相应的社会政策的过程。1、社会政策的内容,即社会政策主体要做出的决定(1)确定社会政策的优先顺序;

6、(2)确定社会政策的对象;(3)确定社会政策的标准;(4)确定社会政策的资源;(5)确定社会政策的运行机制。2、社会政策制定的主要步骤(1)确定社会政策议程(2)设计社会政策方案(3)审查社会政策方案(4)审议及批准社会政策,第一节 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的制定,3、影响社会政策制定的主要因素(1)社会问题;(2)政策资源;(3)社会成本;(4)社会事件;(5)社会精英;(6)传播媒介;(7)执政理念。,一、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执行的意义1、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的执行是实现社会政策与法规目标的关键。2、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的执行是检验社会政策与法规的试金石。3、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的执行是沟通社会政策主体

7、和对象的桥梁。二、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执行的一般过程 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的执行是一个过程,包括政策宣传、政策分解、资源准备、组织准备、先行试点、全面推进、协调与监控等环节。,第二节 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的执行,第二节 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的执行,三、影响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执行的主要因素(1)机构的因素,即政府的组织机构。(2)人的因素;(3)政策本身的因素;(4)政策以外的因素。,第三节 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的评估,一、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评估的意义1、发现问题,2、了解效果,3、监控过程。二、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评估的内容1、政策方案,2、实施过程,3、实施效果。三、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评估的标准1、价值

8、标准,2、事实标准,3、行动标准,4、收效标准,5、效率标准。四、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的评估方法1、定性研究,2、定量研究,3、整合研究,4、个案评估,5、制度分析,6、比较分析。,第四节 社会工作者与社会工作政策,一、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工作政策过程中的角色 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工作政策过程中的角色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1、倡导者 所谓倡导者,是指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工作政策制定过程中提出意见或建议的角色。2、实施者 社会工作者是政府推行社会工作政策可以借助的力量之一。把社会政策或具体社会服务与社会政策对象连接起来的一支重要力量,就是社会工作者。3、评估者 在社会工作政策评估过程当中,社会工作者扮演的是具体

9、操作的“评估者”角色。,第四节 社会工作者与社会工作政策,二、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工作政策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方式1、典型示范 社会工作者可以身体力行、投身实践,创出某些服务模式,引起政策直接主体的注意,进而影响社会工作政策的制定。2、建言献策3、间接服务 所谓“间接服务”,是指社会工作者把社会政策转化为具体的社会服务过程。也就是说,社会工作者还尚未直接为社会工作政策对象提供具体的社会服务,而只是为提供这些具体的社服务做好了前期准备。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把这种方式称为间接服务,亦即间接地为社会工作政策对象提供具体的社会服务。,第四节 社会工作者与社会工作政策,4、直接服务 所谓“直接服务”,社会工

10、作者把具体的社会服务提供给社会工作政策对象的过程。也就是说,社会工作者依据已经转化来的社会服务方案,直接为社会工作政策对象提供具体的社会服务。5、外部评估 社会工作者尤其是资深社会工作者,有时会被社会工作政策制定部门、实施部门或服务机构等聘为专家,对某项社会工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或者某个与社会工作政策执行相关的服务项目进行评估。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工作者作为评估专家就是以外部评估的方式发挥对社会工作政策的影响。6、内部评估 一方面,绝大多数社会工作者受雇于政府或民间机构,另一方面这些政府或民间机构又是在一定社会政策框架下运行的。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社会工作者所从事工作本身即是在实施某项或某些社会政策。因此,他们是这些社会政策的内部当事人,对这些社会政策有着直接的亲身感受,也对这些社会政策的优劣最有发言权。,本章小结,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的运行包含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的制定、执行和评估等阶段。社会需要促进了社会政策的产生和发展。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的执行受机构、人和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可以运用定性、定量、比较等研究方法来评估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的运行效果。社会工作者是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的倡导者、实施者和评估者,可以通过典型示范、建言献策、直接和间接服务、评估等方式在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的运行中发挥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