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研究的类型与一般程序.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323986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4.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调查研究的类型与一般程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社会调查研究的类型与一般程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社会调查研究的类型与一般程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社会调查研究的类型与一般程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社会调查研究的类型与一般程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调查研究的类型与一般程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调查研究的类型与一般程序.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讲 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类型和一般程序,第一节 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类型,一、社会调查研究的分类,1.根据调研任务的性质,3.根据调查研究作用和目的,2.根据调查研究对象的范围,4.根据调查的时间性,一、社会调查研究的分类,5.根据调查的基本方式方法,6.根据调查研究的层次,7.根据调查的区域性,8.根据调研题目的范围,一、社会调查研究的分类,9.根据调查研究的领域,家庭调查,企业调查,人口调查,舆论调查,社会调查研究,10.根据资料分析方法,犯罪调查,劳动问题调查,教育问题调查,社会福利调查,市场调查,民族问题,二、应用性调查研究和理论性调查研究,1.应用性调查研究,2.理论性调查研究,三

2、、普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和个案调查,(一)普查(entire population survey),1.定义 普查也成为整体调查或全面调查,它是为了了解总体的一般情况而对较大范围的地区或部门中的每个对象都无一例外地进行调查。,2.特点(1)资料的准确性、精确性和标准化程度较高(2)结论具有很高的概括性和普遍性(3)普调查项目较少,资料缺乏深度(4)所需要的时间、人力和经费很多(5)一般是周期性的,它通常由政府的统计部门出面主持,三、普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和个案调查,(一)普查(entire population survey),4.方法与原则普查的具体方法逐级普查快速普查原则调查时间要统一

3、。调查的期限不宜过长。普查项目必须简明。普查应尽可能按一定周期进行。,3.意义与应用范围可以取得有关国情的最基本的数字资料。可以取得为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某一方面政策所需的专门性资料。普查常用于行政统计工作普查可应用到统计部门以外的政府部门普查还可以用于某个领域的专项调查,建立统一的领导机构制定和颁发普查方案培训普查人员进行普查试点着手普查登记,并将资料及时送报受表机关资料汇总与分析公布资料和撰写调查报告总结普查工作,三、普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和个案调查,(一)普查(entire population survey),5.程序,普查汇总,此次普查约需要10万名普查人员,7月底全部到位,

4、北京将对他们开展普查业务、相关法律法规、入户调查技巧等培训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据国家普查项目和周期安排的有关规定,国务院决定于2010年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的指导思想。主要目的。人口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为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二、内容和时间人口普查主要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

5、。三、组织和实施人口普查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国务院决定成立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负责人口普查的组织和实施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统计局,具体负责人口普查的日常组织和协调。四、经费保障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所需经费,由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共同负担,五、工作要求坚持依法普查。,制定方案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成员:翟卫华 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李金章 外交部副部长朱之鑫 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袁贵仁 教育部副部长杨健强 国家民委副主任郝明金 监察部副部长姜力 民政部副部长陈训秋 司法部副部长李勇 财政部副部长孙宝树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鹿心社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齐骥 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陈晓华 农业

6、部副部长尹力 卫生部副部长钟攸平 工商总局副局长胡占凡 广电总局副局长张为民 统计局副局长(兼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周波 港澳办副主任宋大涵 法制办副主任江小涓 国研室副主任郑立中 台办副主任钟志明 总参谋部军务部部长何映华 武警部队副司令员,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人员名单 组长:李克强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党组书记副组长:尤权 国务院副秘书长(2013年1月,被免去国务院副秘书长职务)马建堂 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新枫 公安部副部长江帆 人口计生委副主任,李克强就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发表电视讲话,国务院新闻办2011年4月28日(星期四)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务院第六次

7、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发布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并答记者问,公布资料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发布,三、普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和个案调查,(二)抽样调查,1.定义 抽样调查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抽取某些单位(或个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以样本的状况来推论总体状况。抽样调查的目的是从许多“点”的情况来概括“面”的情况。,2.特点以足够数量的样本来说明总体按随机原则抽取调查单位以样本推断总体的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3.应用抽样调查在政治领域中的应用如选举预测。抽样调查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 如消费状况调查、产品

8、质量调查、企业形象调查。最典型的是抽样检验产品合格率。抽样调查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如教育投资、科技成果的开发与应用、青少年犯罪等问题的调查。,三、普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和个案调查,(三)典型调查和重点调查,(1)定义 典型调查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选取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2)特点调查对象是有意识地主观选取的,他们要具备代表性节省时间、人力、经费;调查内容比较深入、全面,调查方式较为灵活。得出的结论并不一定能适用于总体或全局定性调查;是一种面对面的直接调查,1.典型调查,三、普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和个案调查,(三)典型调查和重点调查,(1)定义 重点调查是从调查对象

9、的总体中主观选取少数单位进行调查,并通过这些单位的情况来反映总体的情况。,(2)特点调查的目的主要是要掌握和了解调查总体的数量状况。调查对象不一定要有代表性或典型性,但必须要在总体中占有重要地位或在总体的数量总值中占有较大比重。调查比较省时、省力,调查结果可反映全局情况。使用范围较小,调查项目较少且缺乏深度。,2.重点调查,三、普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和个案调查,(四)个案调查,1.定义 个案调查是从总体中选取一个或几个调查对象进行深入研究。,3.分类各类人员的个案调查各类社会团体的个案调查各类社会问题的个案调查,2.特点研究对象的单一性与典型性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综合性研究内容的深入性研究结果

10、的应用性,三、普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和个案调查,(四)个案调查,4.适用范围了解某一调查对象的生活史或发展过程。分析人们的行为或生活方式与其社会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的关系。了解某些独特因素或事件对人们特定行为的影响。研究特定文化背景下的群体行为,三、普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和个案调查,(四)个案调查,5.优点推论是由对整个情况、整个个体的调查研究分析得来的,并非任意由挑选过的单一方面或少数情形而来。是对真实的状况或事实加以描述可以得到更正确的资料。,6.局限性缺乏客观性每一个个案中的现象不能完全保证它具有一般性的特质。花费时间,四、探索性、描述性与解释性调查研究,(一)探索性调查研究,探索性研

11、究是采用“走马观花”和查阅资料的方式对社会现象进行初步考察。,四、探索性、描述性与解释性调查研究,(一)探索性调查研究,先导性调查研究,四、探索性、描述性与解释性调查研究,(二)描述性调查研究,描述性调查可以解答社会现象“是什么”的问题,它能对现象状况、特点和发展过程作出客观、准确的描述。,案例:中国离婚问题的一般状况,描述性调查研究一般是从观察入手,而不是从理论或假设入手。“中国离婚问题的一般状况”,那么在调查方案中,首先要确定下列项目:1.描述的重点(或主题)2.调查范围 3.调查对象 4.描述的时间范围 5.是仅仅做总体描述还是要作分类描述 6.描述的目的,四、探索性、描述性与解释性调查

12、研究,(二)描述性调查研究,四、探索性、描述性与解释性调查研究,(三)解释性调查研究,解释性研究可以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它能说明社会现象发生的原因,预测事物的发展后果,探讨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解释性研究一般是从假设出发,然后再通过观察、调查来系统地检验假设。解释性研究的方案设计首先要明确提出所需要检验的假设,提出假设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1.列出现象的原因或后果2.提出主要原因(或后果)和次要原因(或后果)的假设3.建立因果模型,案例中国离婚问题,(三)解释性调查研究,四、探索性、描述性与解释性调查研究,原因:(1)妇女参加工作比例增高(2)人们的婚育观念发生了变化(3)传统的伦理道德对

13、人们的束缚减弱,后果:(1)家庭对子女的教育作用减弱(2)青少年违法率增加(3)社会风气败坏。,四、探索性、描述性与解释性调查研究,(三)解释性调查研究,案例中国离婚问题,四、探索性、描述性与解释性调查研究,(三)解释性调查研究,案例中国离婚问题,图2-4:假设的因果模型,五、横剖研究与纵贯研究,(一)横剖研究,横剖研究是在某一时点对调查对象进行横断面的研究。,优点:调查的面较大,调查资料的格式较统一,标准化程度较高,资料都是在同一时间收集的,未受到时间变化的影响,因而可供比较分析。局限:由于调查时间较短、调查内容较少因此收集的资料缺乏深度和广度,无法对社会现象的产生、发展过程,对人们的行为动

14、机作深入的分析。,五、横剖研究与纵贯研究,(二)纵贯研究,1.定义 纵贯研究是较长时期的不同时点收集资料,并对社会现象做纵向研究。,2.类型(1)趋势研究趋势研究一般是对较大规模的调查对象总体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的研究(2)同期群研究同期群研究是对在某一时期具有同一特征的人群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变化的研究。(3)追踪研究追踪研究是对同一批人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的研究。(4)回溯研究回溯研究是在这一次调查中要求被调查者回想他们过去的态度或行为是怎样的,而现在又起了哪些变化。,趋势研究,同期群研究,五、横剖研究与纵贯研究,(二)纵观研究,3.优点:它能够了解事物的变化过程能够对社会现象作动态分

15、析,并通过这种分析发现现象之间的联系,由于能够掌握现象之间的或现象变化的时间顺序,因而也能确定出各种因素的因果联系。4.缺点:比较费时、费力,需要较多的经费。调查范围一般较小,调查结论的概括性程度不高,尤其是追踪调查。,六、统计调查与实地调查,2.特点(1)利用标准化、结构化的调查方法收集资料。(2)调查资料可以精确地分类或转换为数据形式。(3)可以对资料进行数量分析。,(一)统计调查,1.定义 统计调查是一种量化的调查方式,它利用结构化(或标准化)的调查方法,调查大量样本、收集数据资料、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的调查研究方式。,表2-3:统计调查资料汇总格式,总计:2000人,六、统计调查与实地

16、调查,(一)统计调查,3.作用(1)广泛了解情况,概括一般状况。(2)客观、精确地解释社会现象。(3)较精确地调查人们的意见、态度。(4)收集资料迅速、资料较精确、可靠。(5)调查结论的概括性较高4.局限性(1)很难获得深入、详细的信息(2)它无法了解具体的社会生活环境或行为过程。(3)统计调查不适于了解“点”的情况,不适于深入解剖一个单位或一个事件,表2-4,六、统计调查与实地调查,2.特点(1)只调查少数个案(2)对每一个案的各种特征和各方面作长期深入、细致的调查。(3)主要是依靠无结构的、非标准化的观察记录和访问记录了解社会事实,调查资料无法汇总统计。(4)依靠主观的、洞察性的定性分析得

17、出研究结论。,(二)实地研究,1.定义 实地研究也称为“实地调查”,其调查方式是深入到调查现场,利用观察、访问、座谈等方法收集少数单位的各方面的信息,以便对调查对象作深入的解剖分析。,六、统计调查与实地调查,(二)实地调查,3.适用范围(1)解剖一两个有代表性的或独特性的社会单位;(2)了解社会现象发展变化的具体过程;(3)了解人们行为、态度的具体表现以及行为动机;(4)研究独特的事物或人物,,4.类型,实地调查,参与观察,个案研究,蹲点调查,六、统计调查与实地调查,(二)实地调查,4.类型(1)参与观察:定义:“调查者本人加入调查对象的团体中生活,扮演其中的一员的角色,对这里所发生的现象和情

18、况进行多方面的长期观察的方法”作用:调查某一团体(如犯罪团伙)、组织(如企业)或社区(如村庄)的详细情况,在自然状态下了解人们是怎样生活的,他们是如何组织起来的、如何从事社会活动的。,六、统计调查与实地调查,(二)实地调查,4.类型(2)个案研究定义:“通过对个体发展过程的调查来洞察个体为什么会具有特定的行为方式以及她或它的行为趋向。”方法论思想:个体在其生长过程中必然经历一些作为“转折点”的重大事件,这些事件决定了个体的生活道路。个体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也是受这些重大事件影响的。,六、统计调查与实地调查,(二)实地调查,4.类型(2)个案研究适用范围:了解某一调查对象的生活史或发展过程;具体详

19、细得分析人们的行为或生活方式与其社会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的关系;了解某些独特的因素或事件对人们特定行为的影响;具体研究个人生活及其社会需求、动机、兴趣,以及特定文化背景下的群体行为。,六、统计调查与实地调查,(二)实地调查,4.类型(3)蹲点调查定义:是下到一个有代表性的社会单位(如企业、农村、机关、学校)中,进行长期的、系统的调查研究,对现行的政策、计划、措施的效果进行检查,从中发现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探索新的政策、措施的可行性,借以指导全局的工作。主要方法:观察、走访、座谈、咨询、收集和分析统计资料与文献资料等。,六、统计调查与实地调查,(三)统计调查与实地研究的比较,六、统

20、计调查与实地调查,(三)统计调查与实地研究的比较,第二节 社会调查研究的一般程序,社会调查研究路线图,左循环,右循环,研究阶段,准备阶段,调查阶段,总结应用阶段,问题,社会调查研究的四个阶段,一、准备阶段,1.定义,准备阶段的全部工作即指为实现调查目标而进行的道路选择和工具准备。道路选择,指的是为达到调查的目标而进行的调查设计工作,它包括从思路、策略到方式、方法和具体技术的各个方面。工具准备,主要指的是调查所依赖的测量工具或信息收集工具的准备,当然,同时还包括调查信息的来源调查对象的选取工作。,一、准备阶段,2.主要任务,(1)通过对现实问题的探讨,来选择、确定研究课题,明确调查任务。(2)经

21、过初步探索和文献考察(或探索性研究)明确课题的目的、意义和要求。(3)确定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澄清研究的基本概念。(4)提出研究设想,按照调查研究的目的要求,明确调查内容和调查范围。(5)确定调查研究的类型和方式方法。(6)将调查内容具体化和操作化,确定分析单位和调查指标。(7)制定抽样方法,明确调查地区、单位、对象、选择抽样方法。(8)制定调查方案和调查大纲、表格,培训调查人员。,二、调查阶段,调查阶段也称作收集资料阶段或调查方案的实施阶段。是整个调查研究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它的主要任务是利用各种调查方法收集有关资料。原始资料:由调查得来的第一手资料次级资料:当地已有统计资料、档案、文

22、献等,应注意几个问题:(1)获得被调查的地区、单位与个人的支持与协助;(2)熟悉被调查者及他们的生活环境;(3)采取适当、有效的调查方式和具体方法。,三、研究阶段,研究阶段也称为分析阶段,主要任务是在全面地占有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分类、统计和分析。,资料整理对资料进行系统、科学的加工,使资料能反映研究对象的总体特征。核对、检查原始资料,发现错漏,及时修补,使之保持客观、完整、可靠。进行科学分类,使之系统化、符号化(可编码),便于总结、分析和应用。,资料分析出成果最重要的一步。通过分析,揭示发现研究对象的总体特征、事物之间的联系,揭示数量特征,并推论总体。分析方法包括两种:理

23、论分析、统计分析。理论分析:在充分占有和研究材料及统计分析基础上,对研究对象作出客观的描述、详尽的分析、明确的结论或判断(体现在调查报告中)。统计分析:应用统计手段(如SPSS)对研究对象(或样本总体)进行数量分析,发现各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总和、最大数、最小数、中数、比率等),四、总结阶段,总结与应用阶段的主要任务,(1)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说明调查结果或研究结论,并对研究过程、研究方法、政策建议以及研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或下一步研究的设想等进行系统的叙述和说明。调查报告是整个社会调查成果的集中体现,一般包括描述、解释、预测、提出对策建议和理论贡献等五个层次。(2)将调查报告中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实践领域或理论领域。应用的方式主要有公开出版、学术讨论和交流、政策论证、内部简报会汇编等。(3)总结本次调查和研究工作中的优缺点,为今后的社会调查研究提供正反两方面的经验。(4)对调查研究报告及其成果进行评估。,本讲结束,谢谢配合!,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