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第一节.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326062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系统-第一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神经系统-第一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神经系统-第一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神经系统-第一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神经系统-第一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神经系统-第一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系统-第一节.ppt(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九章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 概述神经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中枢神经系统 脑 脊髓 分析和综合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 接受信息 脊神经 传递冲动,神经系统疾病是指神经系统和骨骼肌因感染、血管病变、肿瘤、外伤、中毒、免疫障碍、遗传因素、先天发育异常和代谢障碍等所致的疾病。护理目标:挽救生命、预防并发症、减轻痛苦、促进康复,一、头痛(headache),头痛:各种原因刺激颅内外的疼痛敏感结构都可引起头痛。表现为额、顶、颞及枕部的疼痛。头痛敏感结构,颅内:血管、神经、脑膜等颅外:头皮、皮下组织、帽状腱膜和骨膜等,牵拉、挤压、移位、炎症、血管扩张、肌肉收缩,头痛,一、头痛(

2、headache),分类偏头痛高颅压性头痛颅外因素所致头痛神经性头痛,一、头痛(headache),偏头痛 原因:颅内外血管收缩 与舒张功能障碍表现:一侧颞部痛 两侧伴恶心、呕吐 视觉先兆(闪光、火花)但多数并无先兆缓解方式:在暗处休息 睡眠 服用止痛药物,一、头痛(headache),高颅压性头痛 原因:颅内肿瘤、血肿、脓肿、囊肿等特点:持续性整个头胀痛 呈阵发性加剧 伴喷射状呕吐 及视力障碍。,一、头痛(headache),神经性头痛特点:无固定部位 持续性闷痛、胀痛 伴失眠、多梦等精神症状,一、头痛(headache),颅外局部因素所致头痛 眼源性耳源性鼻源性,护理评估:1.健康史 颅内

3、疾病 头颅临近器官、组织 全身性疾病 神经症、癔症,一、头痛(headache),一、头痛(headache),护理评估:2.身体状况,2.身体状况,头痛的部位、性质与程度 颅外因素 病灶附近,浅表和局限 颅内因素 弥散而深在 偏头痛 一侧颞部搏动性剧痛 三叉神经痛 阵发性电击样短促剧痛、放射 高血压性 额部或整个头部,搏动性,2.身体状况,发生的时间与持续时间 突发的剧烈头痛 蛛网膜下腔出血 晨间加剧进行性加重 颅内占位病变 规律的晨间头痛 鼻窦炎 长时间阅读后头痛 眼源性疾病 周期性发作 偏头痛,2.身体状况,伴随症状喷射性呕吐 颅内压增高高热 颅内感染眩晕 小脑肿瘤、椎基底供血不足脑膜刺

4、激征 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癫痫发作 脑血管畸形、脑肿瘤,一、头痛(headache),护理评估:3.心理-社会状况,一、头痛(headache),护理评估:4.辅助检查 脑脊液检查 CT或MRI检查 脑血管造影,一、头痛(headache),护理诊断:疼痛:头痛 与颅内外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或脑部器质性病变等有关。,一、头痛(headache),目标1病人能叙述引起或加重头痛的因素,并能尽量设法避免。2能正确运用缓解头痛的方法,合理使用止痛药,头痛发作的次数减少或程度减轻。,一、头痛(headache),护理措施一般护理:避免刺激 休息和睡眠 器质性病变者卧床,抬高床头 呕吐者防窒息,一、头痛(

5、headache),护理措施病情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频率、程度及伴随症状;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一、头痛(headache),护理措施避免诱因缓解头痛的方法心理支持用药护理,情绪紧张食物:巧克力、酒药物:扩血管药等,一、头痛(headache),护理评价 病人头痛是否减轻或缓解,二、感觉障碍,感觉:指各种形式的刺激作用于人体各种感觉器后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感觉障碍:指机体对各种形式的刺激(如痛、温、触、压、位置、振动等)无感知、感知减退或异常的一组综合征。,二、感觉障碍,感觉分类,内脏感觉,特殊感觉,一般感觉,浅感觉,深感觉,复合感觉,视、听、嗅味觉,痛觉、温度觉、触觉,运动觉、位

6、置觉、振动觉,实体觉、图形觉、两点辨别觉,二、感觉障碍,护理评估1.健康史神经系统感染、血管病变、药物、毒物中毒、脑肿瘤、脑外伤;全身代谢障碍性疾病;情绪、睡眠、疲劳、意识不清、暗示等诱发因素,二、感觉障碍,护理评估2.身体状况,二、感觉障碍,2.身体状况感觉障碍表现1、抑制性症状 完全性感觉缺失:在同一部位各种感觉都缺失。分离性感觉障碍:若在同一部位仅有某种感觉障碍而其他感觉保存者。2、刺激性症状,感觉障碍表现,表现,抑制性症状,刺激性症状,感觉过敏,感觉过度,感觉异常,感觉倒错,疼 痛,放射性疼痛,局部疼痛,扩散性疼痛,灼性神经痛,牵涉性疼痛,感觉障碍的类型和范围,末梢型:呈手套、袜套样分

7、布,常为多发性神经炎后根型:呈节段性带状分布。脊髓型:受损平面以下所有感觉消失脑干型 延髓中部病变:只引起对侧肢体深感觉障碍,而痛温觉正常,称分离性感觉障碍 延髓外侧病变:引起病变侧面部感觉障碍和对侧肢体的 痛温觉障碍,称交叉性感觉障碍内囊型:偏身感觉障碍皮质型:因皮质感觉区域范围广,病变只损害其中一部 分,故只出现对侧单肢体感觉障碍。,二、感觉障碍,护理评估3.心理-社会状况4.辅助检查 脑脊液检查、诱发电位 CT或MRI检查,二、感觉障碍,护理诊断 感觉紊乱:与神经系统病变致感觉传导受损有关。,二、感觉障碍,护理目标:病人能适应感觉障碍的状态,感觉障碍减轻或消除,无损伤发生。,感觉障碍护理

8、措施,消除感觉异常,防止意外发生加强与病人沟通,进行必要解释指导病人及家属进行自我护理防止冻伤和烫伤,使用热水袋水温不易超过50深感觉障碍的病人,病床低,使用扶手,有人陪伴防跌伤衣服、被褥要松软,保持床单整洁、无渣屑防止感觉障碍的身体部位受压或机械性刺激对感觉过敏的病人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刺激,感觉障碍护理措施,知觉训练 每天用温水擦洗感觉障碍部位以促进血液循环知觉训练,刺激触觉可进行肢体的被动运动、按摩、理疗及针灸,感觉障碍护理措施,心理护理,三、运动障碍,随意运动(自主运动):由锥体系统及其支配的肌肉来完成。不随意运动:由锥体外系和小脑系统控制,三、运动障碍,指因神经系统执行运动功能的部分发生

9、病变而引起的异常,分瘫痪、僵硬、不随意运动及共济失调。,瘫痪:肢体因肌力下降而出现运动障碍,局限性瘫痪,单 瘫,偏 瘫,交叉性瘫痪,截 瘫,四肢瘫痪,瘫痪的类型,大脑皮质运动区局限性病变 对侧单瘫内囊病变 对侧偏瘫一侧脑干病变:交叉性瘫痪脊髓横贯性病变 颈段:四肢瘫 腰段:截瘫神经肌肉病变:肌病性瘫痪,瘫痪的性质,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整个肢体为主 肌张力 腱反射 病理反射(+)肌萎缩(-)肌束颤动(-),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以肌群为主 肌张力 腱反射 病理反射(-)肌萎缩(+)肌束颤动(+),三、运动障碍,僵硬:指肌张力增高所引起的肌肉僵硬、活动受限或不能活动的一组综合征。不随意运动:由椎体外系病

10、变引起的不随意控制的无目的、无规律的面、舌、肢体及躯干等骨骼肌的不自主活动。,三、运动障碍,僵硬,不随意运动,痉 挛,僵 直,强 直,震 颤,舞蹈样运动,手足徐动,扭转痉挛,投掷运动,三、运动障碍,共济失调:由本体感觉、前庭迷路、小脑系统损害引起的身体平衡和协调不良所产生的临床综合征。,小脑性共济失调,大脑性共济失调,脊髓性共济失调,三、运动障碍,护理评估1.健康史 脑实质及脑脊髓膜感染、脑外伤、脑血管病变、脑肿瘤、脑先天畸形、神经脱髓鞘等病史;药物、毒物中毒史。,三、运动障碍,护理评估2.身体评估:瘫痪僵硬不随意运动共济失调,(肌力评估),0级:完全瘫痪。1级:肌肉可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2

11、级:肢体能在床面上移动,但不能抵抗自身重力即无能抬起。3级:肢体能抵抗重力离开床面,但不能抵抗阻力4级:肢体能作抗阻力动作,但未达到正常。5级:正常肌力。,三、运动障碍,护理评估3.心理-社会状况4.辅助检查 CT或MRI检查 肌电图 神经肌肉活检,三、运动障碍,常用护理诊断1躯体移动障碍 与大脑、小脑、脊髓病变及神经肌肉受损、肢体瘫痪或协调能力异常有关。护理目标:病人在他人协助下能定时翻身、更换体位或参与生活自理活动。2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 与肢体运动障碍、长期卧床有关。护理目标:病人能够参与或最终达到生活自理。,运动障碍护理措施,躯体移动障碍 一般护理:生活护理:指导和协助病人洗漱、进食、如

12、侧和穿脱衣服及个人卫生,学会使用便器。安全护理:地面防湿、防滑、走廊有扶手,行走不稳用拐杖等;防肺部、泌尿系感染并发症。肢体功能位:心理护理:鼓励、尊重病人,适当解释康复护理:,运动障碍护理措施,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 1.重视患侧刺激和保护 1)患侧刺激:视听刺激 在患侧与病人交谈、握手 生活护理、测血压、脉搏 2)患侧保护:避免患侧的损伤 不在患侧输液 慎用热水袋,运动障碍护理措施,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2、正确变换体位,床上卧位,定时翻身,避免不舒适的体位,鼓励病人尽早坐起,定时翻身 刺激全身反应与活动 重要体位:患侧卧位 少用体位:仰卧位,运动障碍护理措施,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3.指导选择性运动

13、,十指交叉握手的自我辅助运动,桥式运动(选择性伸髋),垫上运动,运动障碍护理措施,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4.综合康复治疗,三、运动障碍,护理评价:病人能否适应运动障碍的状态,情绪稳定,能否配合和坚持康复训练,日常生活能力是否逐步增强。,四、意识障碍,意识:指人对外界环境和自身状态的 识别及观察能力。意识障碍:对外界环境刺激缺乏反应 的一种精神状态。,四、意识障碍,护理评估 1.健康史:颅内疾病 全身感染性疾病 心血管疾病 代谢性疾病 中毒性疾病,四、意识障碍,护理评估2.身体状况:(1)以觉醒度改变为主的意识障碍嗜睡:能被唤醒,醒后能配合检查昏睡:强刺激唤醒,醒后不能配合检查浅昏迷:生理反射存在,

14、生命体征平稳 深昏迷:生理反射消失,生命体征不平稳,四、意识障碍,护理评估2.身体状况:(2)以意识内容改变为主的意识障碍意识模糊较嗜睡为深,患者能保持简单的精神活动,但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能力发生障碍。谵妄是一种以兴奋性增高为主的高级神经中枢急性活动失调状态,是在意识清晰度降低的时,表现有定向力障碍,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定向力及自身认识障碍,并产生大量的幻觉、错觉。幻觉以幻视多见,内容多为生动、逼真而鲜明的形象,如看到昆虫、猛兽、鬼神、战争场面等。,四、意识障碍,护理评估2.身体状况:,(3)特殊类型意识障碍,去皮质综合症 大脑皮质损害特点:对外界刺激无反应 无意识睁闭眼、眼球活动 姿势

15、:上肢屈曲下肢伸直 存在睡眠觉醒周期,特殊类型意识障碍,无动性缄默征(睁眼昏迷)损害部位:脑干上部 网状激活系统特点:注视周围人,貌似觉醒 存在睡眠和觉醒周期,四、意识障碍,护理评估3.心理-社会状况4.辅助检查 脑电图 血液生化检查 CT或MRI检查,四、意识障碍,常用护理诊断 意识障碍 与脑组织受损、功能障碍有关护理目标:病人意识障碍无加重或意识逐渐清楚,无压疮、感染发生。,四、意识障碍,护理措施:1.保持呼吸道通畅2.病情监测3.日常生活护理 预防褥疮、肺部、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安全、保暖4.饮食护理 给予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补充足够的水分;鼻饲流质者应定时喂食,保证足够的营养供给。5心

16、理护理,四、意识障碍,护理评价:病人意识障碍是否减轻,有无出现压疮、感染及营养失调等并发症。,五、语言障碍,分为失语症和构音障碍。失语症:由于大脑语言中枢的病变使病人的听、说、读和写能力丧失或残缺 构音障碍:是因神经肌肉的器质性病变,造成发音器官的肌肉功能障碍而无法正常发音。,五、语言障碍,失语征Broca失语:运动性Wernicke失语:感觉性传导性失语:复述不成命名性失语 完全性失语,五、语言障碍,失语征 失写 失读,五、语言障碍,构音障碍:发音含糊不清 而用词准确,五、语言障碍,常用护理诊断 语言沟通障碍 与大脑语言中枢病变或发音器官的神经肌肉受损有关,五、语言障碍,护理措施1.心理支持 2.康复训练 感觉性失语口语 运动性失语听说复述 传导性失语听写复述 构音障碍早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