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rheuma.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329531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379.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类风湿关节炎rheuma.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云南同仁新华医院 疼痛科,风湿性疾病概述,1.风湿性疾病(rheumatic diseases)是泛指影响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如肌肉、滑囊、肌腱、筋膜等的一组疾病。它包括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干燥综合征(SS)类风湿关节炎(RA)、系统性硬化症(SSc)、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血管炎等;脊柱关节病,如强直性脊柱炎(AS)赖特综合征(Reiter syndrom)等;骨关节病(OA)及软组织病等百余种疾病。风湿性疾病受累可以是全身性的,也可以是局限性的;可以是器质性的,也可以是精神性的。,风湿性疾

2、病概述,2.风湿性疾病有如下特点:病因多样,如感染性(病毒、细菌、螺旋体等),免疫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血管炎等),代谢性(痛风性关节炎),内分泌性(甲亢、肢端肥大),退化性(骨关节炎),地理环境性(氟中毒、大骨节病),反应性(赖特综合征、结核风湿病、莱姆病),遗传性(粘多糖病、先天性软骨发育不全、进行性骨化性肌炎)和肿瘤性等都与其相关。,风湿性疾病概述,不仅关节肌肉软组织病变,尚有多器官、多系统受累。临床表现复杂,分类困难,易误诊、漏诊。属多学科(内科、骨科、皮肤科、神经科、眼科、耳鼻喉科、内分泌科、妇产科、儿科、涉及放射科、理疗科、病理科和基础医学等交叉重叠)的边缘学科。,风湿性

3、疾病概述,病程大多呈慢性、进行性、反复发作。缺乏特异性治疗,不能根治。患病率高(RA:0.32%;AS:0.11-0.26%:SLE:0.33-0.77%:OA:40岁以上10-20%,60岁以上75%),致残性强,影响劳动力和生活质量,造成社会经济负担。西方医学将风湿性疾病称为5D疾病:痛苦(discomfort)、残疾(disability)、死亡(death)、药物中毒(drug toxity)、经济损失(dollar lost).,概念,RA:是一个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性病;其特征性的症状为:慢性、对称性、多个周围性关节的慢性炎症病变和关节外病变;临床表现:受累关

4、节疼痛、肿胀、功能下降,病变呈持续、反复发作的过程;病理表现:慢性滑膜炎,侵及下层的软骨和骨,造成关节破坏,60%-70%的患者活动期血清出现类风湿因子(RF)。,病因,类风湿关节炎病因尚不明确。现代医学认为类风湿关节炎是一个与环境、细胞、病毒、遗传、性激素及神经精神状态等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一:感染因子 如病毒(EB病毒)、细菌(A组链球菌)、支原体等;二:遗传倾向 流行病学调查示RA的家族及同卵双胞胎中RA的发病率约15%,他们之间存在着RA遗传基因的共同表位,共同表位的量又与病情严重程度成正比。,病因,三:神经精神状态因素:包括 竞争与压力生活无节纵情色欲现代污染滥用药物肾精自衰邪毒犯

5、肾他病及肾,发病机制,抗原,机体,巨噬细胞吞噬抗原,消化、浓缩,与细胞膜上的MHC-分子结合,T辅助淋巴细胞被激活,主要是CD+4淋巴细胞,分泌多种细胞因子、炎症介质,B淋巴细胞激活分泌大量免疫球蛋白,其中有RF和各种抗体,关节出现炎症反应和破坏,抗原,抗原,抗原,病理,RA的基本病理改变是滑膜炎;急性期滑膜炎主要以渗出性和细胞侵润性表现;慢性期表现是滑膜变厚,形成绒毛样突起,绒毛有很强的破坏性,它又称血管翳,是造成关节破坏、关节畸形、功能障碍的病理基础;血管炎发生在RA关节外的任何组织中,它主要累及中、小动脉和静脉。,临床表现,一.关节表现(一)晨僵:至少一个小时以上,出现在95%以上的患者

6、,晨僵持续时间和关节炎症的程度成正比。晨僵是指病变关节在夜间静止不动后,晨起时出现较长时间的受累关节僵硬和活动受限。晨僵常是关节受累的第一个症状,大多出现在关节疼痛之前,病情严重时全身关节均可出现僵硬感。起床后经活动或温暖后晨僵症状可减轻或消失。晨僵常伴有肢端或指(趾)发冷和麻木感。,临床表现,(二)痛与压痛:关节痛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多成对称性和持续性,受累关节的皮肤有褐色色素沉着。绝大多数患者是以关节肿胀开始发病的。肿胀是由于关节腔内渗出液增多及关节周围软组织炎症改变而致,表现为关节周围均匀性肿大,手指近端指关节的梭形肿胀是类风湿患者的典型症状之一。关节疼痛的轻重通常与其肿胀的程度相平行,关

7、节肿胀愈明显,疼痛愈重,甚至剧烈疼痛。,临床表现,(三)关节 肿胀:凡受累的关节均可出现肿胀,关节肿胀提示炎症较重。典型的表现为关节周围均匀性肿大,例如近端指间关节的梭形肿胀。关节肿胀在四肢小关节最易检查出来,而肩髋等大关节肿胀却不易发现。(四)关节畸形:多见于较晚期患者。,临床表现,(五)特殊关节:颈椎的可动小关节及周围腱鞘受累出现颈痛、活动受限;肩、髋关节局部痛和活动受限。髋关节多表现为臀部及下腰部疼痛;1/4患者颞颌关节受累。(六)关节功能障碍:分为四级 级:能照常进行日常生活和各项工作;级:可进行一般日常生活和某种职业工作;级:可进行一般的日常生活,但参与某种职业工作或其他项目活动受限

8、;级:日常生活自理和参与工作的能力均受限。,临床表现,二.关节外表现(一)类风湿结节:是本病较特异的皮肤表现,多出现在关节隆突部及受压的皮肤。,临床表现,(二)类风湿血管炎:可出现在患者任一系统。(三)肺:1.肺间质病变:最常见的肺部病变。见于30%患者,高分辨CT可早期诊断。2.结节样改变:为肺内类风湿结节的表现 3.胸膜炎:为单侧或双侧少量胸水,偶见大量胸水。,关节外表现,(四)心包炎:最常见心脏受累表现。(五)胃肠道:患者有上腹部不适,腹痛,恶心、呕吐等。(六)肾:(七)神经系统:脊髓受压、周围神经因滑膜炎受压。(八)血液系统:出现小细胞低色素贫血。(九)干燥综合征:约30%-40%患者

9、出现。,实验室检查,一.血象:多数活动期患者有轻至中度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白细胞数大多正常,有时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可升高,血清补体水平多数正常或轻度升高。二.血沉:是一个观察滑膜炎症的活动性和严重性的指标。三.C反应蛋白:是炎症过程中出现的急性蛋白之一,它的升高说明本病的活动。四.自身抗体:类风湿因子(60%80%患者有高水平类风湿因子(RF),但RF阳性也见于慢性感染(肝炎、结核等)、其他结缔组织病和正常老年人。)、抗角蛋白抗体谱。,实验室检查,五.免疫复合物和补体:70%患者血清中出现各种类型的免疫复合物。六.关节滑液:正常人关节滑液不超过3.5ml,

10、在关节炎是滑液增多,滑液中白细胞显著增加,且与中性粒细胞占优势。七.关节X线检查:本检查对本病的诊断、关节病变的分期、监测病情演变起着重要作用,临床应用最多的是腕关节及手指的X片。,实验室检查,为明确本病的诊断、病期和发展情况,在病初应摄包括双腕关节和手及(或)双足X线片,以及其他受累关节的X线片。RA的X线片早期表现为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附近轻度骨质疏松,继之出现关节间隙狭窄,关节破坏,关节脱位或融合。根据关节破坏程度将X线改变分为期:I期(早期)1*X线检查无破坏性改变 2 可见骨质疏松,实验室检查,II期(中期)1*骨质疏松,可有轻度的软骨破坏,有或没有轻度的软骨下骨质破坏 2*可见

11、关节活动受限,但无关节畸形 3 邻近肌肉萎缩 4 有关节外软组织病损,如结节和腱鞘炎 III期(严重期)1*骨质疏松加上软骨或骨质破坏 2*关节畸形,如半脱位,尺侧偏斜,无纤维性或骨性强直 3 广泛的肌萎缩 4 有关节外软组织病损,如结节或腱鞘炎IV期(末期)1*纤维性或骨性强直 2 III期标准内各条 标准前冠有*号者为病期分类的必备条件,实验室检查,八.影像学:CT,MRI。九.类风湿结节的活检:其典型的病理改变有助于该疾病的诊断,诊断标准,早期发现以预防类风湿关节炎的不可逆病变是诊断的第一要务,但可能必须由医师数次诊查之后才能确定诊断。有鉴於此,美国风湿病学院(American Coll

12、ege of Rheumatology,简称为ACR)于一九八七年集合专家重新拟定一套简单而准确的诊断标准,目前,很多国家都采用这一标准。另外,国内也提出了有关本病的诊断标准。(1)美国风湿病学会关于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标准:,诊断标准,晨僵。至少一个关节活动时疼痛或有压痛(为医生所看到)。至少一个关节肿胀(软组织肥厚或积液而非骨质增生,为医生所看到)。至少另一个关节肿胀(为医生所看到,两个关节受累所间隔的时间应不超过3个月)。对称性关节肿胀(为医生所看到),同时侵犯机体两侧的同一个关节(如果侵犯近侧指间关节、掌指关节或趾关节时不需要完全对称)。远侧指间关节的累及不能满足此项标准。,诊断标准,骨

13、隆起部或关节附近伸侧的皮下结节(为医生所看到)。标准的X线片所见(除骨质增生外,必须有受累关节附近的骨质疏松存在)。类风湿因子阳性。滑膜液中粘蛋白凝固不佳。具有下述滑膜病理学改变中三个或更多:明显的绒毛增生;表层滑膜细胞增生及呈栅栏状;明显的慢性炎细胞(主要为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及形成淋巴结的趋势;表层或间质内致密的纤维素沉积;灶性坏死。,诊断标准,皮下结节中的组织学改变应显示中心区细胞坏死灶,围绕着栅状增生的巨噬细胞及最外层的慢性炎细胞浸润。典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其诊断标准需上述项目中的7项。在15项中,关节症状至少必须持续6周。肯定类风湿性关节炎:其诊断需上述项目中的5项。在15项中,关节

14、症状至少必须持续6周。可能类风湿性关节炎:其诊断需上述项目中的3项,15项中至少有1项。其关节症状至少必须持续6周。,诊断标准,可疑类风湿性关节炎:其诊断需下列各项中的2项,而且关节症状的持续时间应不少于3周:晨僵。压痛及活动时痛(为医生所看到),间歇或持续至少3周。关节肿胀的病史或所见。皮下结节(为医生所看到)。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阳性。虹膜炎(除非在儿童类风湿性关节炎,否则价值可疑)。,诊断标准,(2)国内诊断标准(1988年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修订通过)症状:以小关节为主,多为多发性关节肿痛或小关节对称性肿痛(单发者须认真与其他鉴别,关节症状至少持续6周以上),晨僵。体征:受

15、累关节肿胀压痛,活动功能受限,或畸形,或强直,部分病例可有皮下结节。实验室检查:RF(类风湿因子)阳性,ESR(血沉)多增快。X线检查:重点受累关节具有典型类风湿性关节炎X线所见。,诊断标准,对具备上述症状及体征的患者,或兼有RF阳性,或兼有典型X线表现者均可诊断。并有如下分期。早期:绝大多数受累关节有肿痛及活动受限,但X线仅显示软组织肿胀及骨质疏松。中期:部分受累关节功能活动明显受限,X线片显示关节间隙变窄及不同程度骨质腐蚀。晚期:多数受累关节出现各种畸形或强直,活动困难,X线片显示关节严重破坏、脱位或融合。,鉴别诊断,一.强直性脊柱炎:多见于青壮年,以非对称性下肢大关节炎为主,骶髂关节炎具

16、典型X线表现,血清RF阴性。二.骨性关节炎:多见于50岁以上患者,关节痛以运动后痛为主,休息后减轻,累及负重关节如膝、髋关节,血清RF阴性。三.系统性红斑狼疮:本病有关节外表现如:面部蝶形红斑、脱发、蛋白尿等,抗核抗体及抗双链DNA抗体阳性,血清RF阴性。四.其他病因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肠道感染后或结核感染后关节反应等。,治疗,一.一般治疗 休息、关节制动(急性期),关节功能锻炼(恢复期)、物理治疗等二.药物治疗(一).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如:布洛芬、双氯芬酸、塞来昔布等。(二).改变病情抗风湿药(DMARD)1.甲氨蝶呤: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使嘌呤含量受抑,同时有抗炎 作用。2.柳

17、氮磺吡啶 3.还有来氟米特、硫唑嘌呤、环孢素、肿瘤坏死因子等。(三).糖皮质激素 本类药物有强大的抗炎作用,可使关节炎症得到迅速的而明显的缓解,改善关节的功能。但本药物不能根治本病,停药后可出现症状复发。,治疗,三.外科治疗 1.关节置换:适用于晚期有畸形并失去功能的患者。2.滑膜切除术,缓解标准,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缓解标准有 晨僵时间低于15分钟 无疲劳感 无关节痛 活动时无关节痛或关节无压痛 无 关节或腱鞘肿胀 血沉(魏氏法)女性小于30mm/小时,男性小于20mm/小时。符合五条或五条以上并至少连续2个月者考虑为临床缓解;有活动性血管炎、心包炎、胸膜炎、肌炎和近期无原因的体重下降或发热,则

18、不能认为缓解。,调理3环节,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疾病患,病程长、难调理,而要全面贯彻长时间多阶段的调理方案,对病人的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必须做到医患结合共同防治,否则一个好的调理方案,可能会因为来自病人方面的失误而不能显现出预期的效果,或短期收效却得不到巩固而前功尽弃,因此必须十分注重对于病人的管理,主张做好如下3个环节的工作,即:加强教育,认真指导,主动追综。,调理3环节,加强教育就是要对病人进行疾病知识的教育,为此必须提供必要的宣传资料、科普读物,并举办健康宣教讲座,使病人对此病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便于理解调理方案、落实调理方案、有效地进行自我管理。认真指导是指应详细地向病人解释调理方案、用药的方法,而再利用回信、电话回答等形式解答病人提出的各种疑问,给予病人针对性的指导,使患者能结合其已掌握的知识,在调理的每一阶段更好地理解用类风湿药物的目的和意义,积极贯彻调理方案。主动追综必须建立完整的病患者档案资料,定期主动地追综随访,既可不断了解调理效果,总结有益经验,又可给患者提供不间断的调理信息服务,使患者得到有针对性的指导,取得最佳调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