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并发症如何发现与防治.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330512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2.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糖尿病并发症如何发现与防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糖尿病并发症如何发现与防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糖尿病并发症如何发现与防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糖尿病并发症如何发现与防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糖尿病并发症如何发现与防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糖尿病并发症如何发现与防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尿病并发症如何发现与防治.ppt(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抽丝剥茧糖尿病并发症如何发现与防治?,九三医院内分泌科 陈曦,认识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并发症累及全身,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大血管病变 心脑血管病变 下肢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性肾病神经病变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性自主神经病变,慢性并发症,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糖尿病性高渗 均可导致昏迷、甚至死亡低血糖各种感染,急性并发症,并发症是如何发生发展的?血糖不达标,糖尿病引起的血管病变累及心、脑大血管,导致心脑 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加速发展,主要表现为冠心病、脑卒中等。,Clinical Science(2005)109,143159(Printed in Great Bri

2、tain),什么是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Clinical Science(2005)109,143159(Printed in Great Britain),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危害,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糖尿病患者:,引发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是由糖尿病引起的血管病变累及视网膜、肾脏以及神经中的微小血管导致的疾病,最常见的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什么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什么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微小血管病变,肾脏微小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视网膜微小血管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神经微小血管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高血糖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会发生微

3、血管并发症?,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会发生微血管并发症,唐玲,等.中国卫生经济 2003;22:21,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及不良后果发生率,微血管并发症危害触目惊心,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不能小看我引起的眼睛损害,20%-40%将引起视网膜病变,其中8%会失明,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视网膜病变是导致成人失明的主要原因,手术平均住院费用15万元左右术后第一年服药抗排斥药物约需1015万元,单次平均住院费用21285.39元,肾移植,单次平均住院费用14550.79元,王晋豫 广东医学;2007,28(9),糖尿病肾病的患病率为34.7%,肾病未透析,肾病透析,糖尿病肾病是造成肾功能衰竭的

4、最常见原因,血糖控制差的患者感染更为常见且更为严重感染可诱发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感染也是糖尿病的重要死因之一,感染,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糖友易并发各种感染,泌尿系感染肺炎肺结核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口腔感染、外耳炎、胆道感染,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常见的感染,抽丝如何发现糖尿病并发症,出现以上症状要警惕糖尿病并发症,应尽早到医院进行检查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但有时候,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悄无声息,没有症状,因此,自我血糖监测及定期到医院做并发症筛查十分重要。,常见的不典型表现,肢端麻木,视物不清,尿蛋白,下肢疼痛、疲倦乏力,皮肤瘙痒、蚁行感,出现以下症状要警惕糖尿

5、病并发症,全方位监测以早期发现并发症,其他监测指标,各点血糖谱糖化血清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尿酮体,体重指数血压血脂肝肾功肾病指数ACR眼科检查心电图及心脏彩超足部检查四肢多普勒血流图,血糖监测,血糖监测,血糖监测时间,血糖控制目标值,空腹、午餐前、晚餐前早餐后、午餐后、晚餐后睡前夜间有低血糖时剧烈运动前后,空腹7.0mmol/L非空腹 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监测,监测频率:治疗之初至少每3个月一次控制目标:7.0%,糖化血红蛋白每降低1%显著减少,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的好处,1型糖尿病的强化治疗使1:视网膜病变减少76%白蛋白尿减少54%神经病变减少60%,N Engl J Med.200

6、5;353(25):2643-532.Diabetes Res Clin Pract 1995;28(2),2型糖尿病的强化治疗使2:视网膜病变减少69%肾脏病变减少70%,DCCT/EDIC研究,并发症风险,并发症风险,Kumamoto研究,严格控制血糖可大幅减少微血管并发症,体质指数(BMI)法:反映全身肥胖程度BMI=体重(kg)/身高(m)2,正常值18.5-23.9kg/m,记得每月测一次呦!,体重控制目标:24kg/m2,腰围控制目标:90/85cm(男/女),腰围法:反映中心型肥胖的程度,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体重指数的监测,监测频率: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每天早晚

7、测量血压;待血压控制平稳后,可每周测量1天血压糖尿病无合并高血压:每月检查一次血压,血压监测,血压很高,要注意了!,控制目标:130/80mmHg,高血压可导致和加重视网膜病变高血压可导致和加重肾脏病变糖尿病肾病也会加剧血压升高,糖尿病患者中约有30-80%合并高血压,二者并存会明显加速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高血压也会加重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展,严格控制血压的好处,糖尿病,高血压,并发症组合:心、脑、肾、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血压,会降低下列风险:,中风44,心肌 梗死21,微血管 病变29,研究显示,严格控制血压可使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减

8、少37%,-37%,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严格控制血压(130/80mmHg),Tight blood pressure control and risk of macrovascular and 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in type 2 diabetes:UKPDS 38.UK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 GroupJ.BMJ,1998,317(7160),微血管并发症防治尤以控制血糖和血压为重,控制血压可有效减少微血管并发症,血脂的监测,监测频率:每半年年至少查一次(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用

9、调脂药物治疗者,需要增加检测次数妊娠期间每三个月查一次,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9年科普版),控制血脂的好处,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脑、肾、视网膜病变、死亡率,糖尿病容易伴发血脂异常,严格控制血脂的好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微量白蛋白尿,心血管疾病肾功能衰竭,控制目标:ACR(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男性 2.5mg/mmol(22mg/g)女性 3.5mg/mmol(31mg/g)尿白蛋白排泄率 20g/min(30mg/24小时),检查频率:每次随诊时查尿常规(1-3个月一次)每三个月检查ACR每半年检查肾功,肾脏的检查:肾功能和ACR的监测,每半年到一年年检查一

10、次眼底妊娠期间每三个月查一次眼底,检查频率:,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导致成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2型糖尿病成年患者中大约有2040%出现视网膜病变,眼底检查,筛查:至少每年评估心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评估内容包括:当前或以前心血管病病史 年龄 有无腹型肥胖 吸烟 血脂异常 家族史 尿白蛋白排泄率 房颤 静息时心电图情况,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心脏筛查,心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健康威胁,胸闷、胸痛、压迫沉重感,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警惕:很多患者无胸痛症状!,心脏筛查的重要性,应每天自查足部每三到六个月到医院进行足及相关检查每半年到一年进行四肢多普

11、勒血流图检查,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检查频率:,加强足部的检查,糖尿病足治疗困难,但预防则十分有效,足部检查,40倍,预防和治疗足溃疡可以明显地降低截肢率,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相对危险性,非糖尿病患者,VS,足部检查的重要性,全方位的监测是早期发现并发症的重要措施,剥茧如何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综合防治总原则:,防治对策:,全面控糖为基础,综合干预危险因素,针对病因,积极防治,常规防治之外,糖友还应注意:积极接受糖尿病并发症防治教育重视不典型或轻微症状有心脑血管疾病时更应重视对低血糖的防治考虑自身疾病及承受能力,合理安排运动,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防治注意事项,突然一只眼或双眼短暂

12、发黑或视物模糊突然看东西双影或伴有眩晕突然一侧手、脚或面部发麻或伴有肢体无力突然舌头发笨、说话不清楚等没有任何预感突然跌倒,或伴有短时神志不清,脑卒中的早期症状,脑卒中患者最好在发病3小时内得到有效治疗若有人发生脑卒中,身边的人应将患者放平,仰卧位,不要枕枕头,头偏向一侧切忌给患者服用药物在没有确诊前,随意用药可能会加重病情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简单叙述病情,让急救医生做好抢救准备,不要选择自驾车或出租车转运,病友及家人均需牢记!,脑卒中急救常识,注意控制血压、血糖及血脂戒烟,戒酒,低脂饮食注意预防低血糖注意预防感染康复治疗中需注意预防直立性低血压,训练应循序渐进,糖尿病脑血管疾病护理要点,劳累

13、或紧张时突然出现胸骨后或左胸部疼痛体力活动时有心慌、气短、疲劳和呼吸困难感饱餐、寒冷、看惊险影片时感到心悸、胸痛少量运动即感胸闷、心悸、呼吸不畅和空气不够夜间需高枕,夜间呼吸不畅、憋醒长期发作的左肩痛,经一般治疗反复不愈反复出现脉搏不齐,过速或过缓,冠心病的早期症状,休息停止一切活动,减少心肌耗氧量通畅呼吸开窗通风解开衣领清除口内呕吐物硝酸甘油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片心肺复苏打开气道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冠心病急救要点,打开气道清理呼吸道采用仰头举颏法,使气道充分打开人工呼吸口对口密封吹气,每分钟吹气1216次胸外心脏按压一掌根置于胸骨中下1/3,另一手掌重叠于前一手背上向下按压,深度为3.54.

14、5厘米,频率为每分钟80100次,如何现场抢救猝死患者,定期做心电图等心脏相关检查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往往无临床症状或症状轻微有症状时,立即进行心脏相关检查无症状时,需36个月复查心电图,必要时做冠脉造影治疗中要尽量避免低血糖避免空腹运动加强血糖监测谨慎选择降糖药避免使用有心脏不良影响的降糖药物,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护理要点,定期做眼部检查控制饮食积极戒烟慎起居、调情志注意用眼卫生,避免熬夜及长时间的近距离用眼一旦出现视网膜出血时,禁激烈运动,减少头部活动,适当卧床休息视力有严重障碍者不宜单独行动,眼病护理要精心,环境“洁”“静”劳逸结合多观察勤监测按比例定量进食限钠安慰解释,常规护理,饮食护理,心理

15、护理,肾病护理三要素,血糖控制良好加强自身卫生必要的免疫接种,严格控制血糖有不适尽早就医重视早期感染的治疗,预防,治疗,防治感染的总原则,多喝水,注意个人卫生,洗澡选淋浴,毛巾不混用,泌尿系感染,肺结核,肺炎,预防感冒,必要时接种流感和肺炎疫苗,每年进行1-2次胸部X线,早发现早治疗,注意皮肤清洁,不用刺激性香皂和沐浴液,轻微损伤别忽视,皮肤感染,注意事项,注意个人卫生,提高身体的抵抗力,有不适应早就医,预防感染的关键还是要控制血糖长期达标,预防感染 关键要控糖,避免低血糖的小窍门:谨慎调整胰岛素剂量定时定量进餐,避免误餐避免突然运动量增加避免酗酒和空腹饮酒,多种方法可以避免低血糖,中国2型糖

16、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有了糖尿病并发症如何饮食运动,低盐、低脂,饮食要清淡,多摄入膳食纤维,禁止饮酒,合并心脑血管病,合并糖尿病肾病,合并视网膜病变,蛋白质摄入以优质动物蛋白为主,每日宜限制在0.8g/kg体重以下 选择热量高而蛋白质含量低的主食,如土豆、红薯、山药等 选择低钾、高钙的食物,切忌辛辣食品,如辣椒、生葱、生蒜,合并并发症的饮食注意,血糖波动较大明显的低血糖症合并各种急性感染合并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严重糖尿病肾病严重糖尿病足严重眼底病变伴有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且活动后加重新近发生的血栓高血压未被控制经常出现脑供血不足症状,运动的禁忌症,急性期:避免活动亚急性期:必要的床上局部

17、活动和尽可能的做被动活动,且需要家属协助完成慢性恢复期:针对需要加强(尤其是瘫痪部位)的功能进行训练,必要时用辅助器械,合并脑梗死如何运动,轻度供血不足:可选择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避免举重等闭气的无氧活动偶有心绞痛或陈旧心梗:可选择步行、做操、打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频繁心绞痛或急性心梗:应避免运动,运动时要带好急救药品,如硝酸甘油。,合并冠心病如何运动,神经病变足(无知觉足):选择合适的鞋每次运动前要注意检查鞋内有无异物,鞋内有无破损运动后,要仔细检查足部有无红肿或受压的痕迹,如果有,说明鞋不合适一旦发现有皮肤破溃,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有足畸形或足肿胀时尤其要注意,决不能赤足或穿凉鞋运动,以散步为

18、宜,不宜选择较剧烈的运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9年,科普版),合并糖尿病足如何运动,血管病变足:运动后如出现下肢疼痛,提示血管病变较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如果足部有坏疽、急性溃疡合并感染、严重神经病变时,应卧床,不能行走有慢性溃疡但没有感染时,在使用特殊的鞋或鞋垫以保证溃疡处不受到压迫的情况下,应该适当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改善 下肢和足的血液循环,但要注意保护足,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9年,科普版),轻度 可选择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避免举重等闭气活动。中度 可选择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避免头部向下等用力活动。重度 有眼底出血的危险,需严格限制运动。建议仅做一些低强度 运动。如

19、果进行激光治疗后,病情稳定了,才可以进行一 些中强度的运动。,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何运动,运动时特别注意以下事项:做好眼部的防护:日光强烈或冬季雪地里,应佩戴防护镜 选择适合的场地:地面平坦,光线充足,建议在室内进行 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剧烈震荡引起眼底新生 血管破裂和视网膜脱落,糖尿病肾病病友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度的运动:轻微蛋白尿:可进行中低强度运动 中度蛋白尿:可进行低强度运动当出现以下症状时禁止运动:持续大量的蛋白尿 反复出现水肿 血压控制不良 严重的肾功能不全、尿毒症,合并糖尿病肾病变如何运动,运动方式:运动量:逐渐增加,严重骨质疏松患者可进行间歇运动场地:特别注意场地的平整,预

20、防跌倒,尽量在阳光充足的地点运动,但不要选择在正午不适情况处理:一旦出现骨痛、抽筋等症状,应立即休息,若无缓解则应及时就医,合并骨质疏松变如何运动,选择有氧耐力运动,如慢跑、快走、骑车等,不宜选择高强度短时间的运动 适当进行肌力的训练,如哑铃 进行平衡和灵活性训练是预防跌倒的重要运动方式,如体操、舞蹈、太极拳等,治疗的注意事项,药物不同,作用机制各异,在一般用药原则基础上,还需注意:随着细胞功能的减退需要不断调整药物治疗方案随着并发症的发生发展需要不断调整药物治疗方案药物治疗中注意平衡收益和风险遵医嘱,科学用药,个体化用药,如果发生并发症,请咨询医生,调整您的治疗方案。,用药原则,糖尿病是终身

21、疾病,糖友应定期复诊定期复诊能帮助您:更好地调整用药剂量以便血糖达标预防和及时发现并发症,定期复诊也是自我管理中的重要一项,帮助患者认识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科学预防和护理增强患者防治疾病的信心指导日常生活、科学饮食和配合医生合理用药消除对疾病与治疗的错误认识,糖尿病健康教育有下列益处,疾病管理靠教育,远期目标:预防慢性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近期目标:全面降糖,防止急性并发症,治疗目标,享受幸福生活,预防并发症是终极目标,我们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参加糖尿病教育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全面参与自己的糖尿病管理,那些对糖尿病知识了解得最多的糖尿病患者,活得最长!美国著名的Joslin糖尿病中心创办人Dr.Elliott P.Joslin,全面参与糖尿病教育和管理管理,坚持全面治疗,春季是放飞希望的季节,糖友们应放飞心情,轻松抗糖,等待秋天的收获!,放飞心情 轻松抗糖,谢谢您走进健康大讲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