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使用显微镜-说.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331177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练习使用显微镜-说.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练习使用显微镜-说.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练习使用显微镜-说.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练习使用显微镜-说.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练习使用显微镜-说.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练习使用显微镜-说.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练习使用显微镜-说.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七年级生物说课 题目:练习使用显微镜,一、教材分析。二、教法设想。三、学法指导。四、课前准备。五、教学过程。,一、教材分析:1、简析教材:本章标题是“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个标题就是本章的重要概念。要让学生构建这一概念,首先要认识细胞的基本结构,这就需要观察细胞。观察细胞必然要借助显微镜。因此本章第一节要介绍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最常用、最基本的观察工具,初步学会使用显微镜是初中阶段十分重要的生物技能之一。,2、教学目标: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的规定,以及新的课程理念的要求,确立本节课的三维目标为:(1)知识要求:使学生掌握显微镜

2、的结构和用法。(2)能力要求:初步学会规范操作显微镜,尝试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玻片标本。(3)德育要求:通过本节学习,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3、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显微镜的结构和用法。依据:认识显微镜的结构,能够独立操作使用显微镜是必须具备的生物技能。(2)教学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清晰的物象。依据:规范操作是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需要反复强化练习。,二、教法设想由于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让学生直接动手操作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实验指导法,通过教师的演示与指导使学生明确规范操作的方法。,三、学法指导1.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还处于一个活泼好动的年龄

3、,思维活跃,乐于动手,但实验操作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不是很强。2.学法运用 由于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所以确立的学法主要有:动手实践、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竞赛等形式。,四、课前准备1.显微镜2.永久玻片、写有“上”字的玻片2.多媒体课件3.视频,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让学生阅读课本P41“科学.技术.社会”中的素材,了解显微镜制造技术的发展历程,出示不同种类显微镜的图片,从而引入新课的学习。设计意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显微镜产生兴趣,从而有更进一步了解、学习显微镜使用方法的欲望。,罗伯特.虎克研制的显微镜,普通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是近几十年来研制

4、出来的大型精密工具,它利用高速运动的电子束代替光线,大大提高了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和分辨能力,可放大100万倍以上。许许多多的生命奥秘,被借助电子显微镜而提示出来。因此,研制出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的法国科学家恩斯特鲁斯卡于1986年获得了诺贝尔获。,自学指导:1、显微镜有哪些部件构成?2、显微镜的各部件有何作用?3、如何使看到的物像放大倍数更大些呢?怎样计算放大倍数?4、反光镜有两个面,何时使用平面镜,何时使用凹面镜?为什么?设计意图:给学生展示自我、交流与合作的机会,激发学生探究微观世界的欲望,使学生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使学生认识显微镜的构造,为显微镜的使用打好基础。,(二)、讲授

5、新课:(1)显微镜的结构(结合课本与实物自学),1,2,9,8,3,10,4,5,6,12,7,11,13,14,1、显微镜的结构填图(说出图中各标号所指的结构名称),目镜,镜筒,转换器,物镜,载物台,遮光器,反光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镜臂,通光孔,压片夹,镜柱,镜座,设计意图:学生自学后,通过填图来抽查学生掌握情况,2、连线题:显微镜的结构及作用稳定显微镜 镜臂手握镜的部位 镜座接近被观察物体的镜头 物镜玻片标本放置的部位 粗准焦螺旋能使镜筒迅速升降的结构 载物台光线较强时用 大光圈光线较弱时用 平面镜能调节通光孔进光量 遮光器,(2)显微镜的用法(本节的重点和难点)1、教学中运用“自

6、学+演示+探究”的方式突破重难点。在自学环节将使用显微镜的步骤口诀(一取二放,三安装。四转低倍,五对光。六上玻片,七下降。八升镜筒,细观赏。看完低倍,转高倍。九退整理,后归箱)与明确具体的方法步骤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简洁明快,利于学生掌握。通过学生自学,明确使用显微镜的四个步骤:(1)取镜和安放;(2)对光;(3)观察;(4)整理。,自学指导:1、显微镜的用法分哪几步?2、影 片中的观察包括了课本中显微镜用法的哪几步?3、使用显微镜时,每一步是如何操作的?4、在调焦操作时,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5、玻片标本与物像的关系怎样?,2、然后教师一步一步演示,强调注意事项,学生跟着一步一步练习,观察

7、写有“上”字的玻片。完成“拓展延伸”的第一题。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对学生进行爱护实验器材的教育,规范学生的操作要领。,拓展延伸:让学生进一步练习使用显微镜,根据实验操作,讨论并完成下列问题:(1)观察写有“上”字的玻片,从目镜中观察到的物像是。由此判断从目镜中观察到的物像是 像。移动玻片,观察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的移动方向_。(选择“一致”或“相反”),3、请学生借助口诀回顾方法步骤,然后要求观察细胞的永久装片,完成拓展延伸的第二题和第三题,注意看清题目要求。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养成探究学习,主动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以及对事物现象的观察进行分析,通过合作学习,体验成功与失

8、败,学会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拓展延伸:(2)观察“木本植物茎的横切片”,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观察到视野变(亮或暗),所看到的细胞数目变。(3)玻片标本上污点的判断:转动目镜时,污点也动,判断污点在_上;移动玻片标本时,污点也动,判断污点在_上;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时,污点不动,则判断污点在 上。,显微镜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1、取送显微镜时,必须保持镜身直立,轻取轻放。2、观察液体标本时,不要使显微镜倾斜,以免损坏显微镜。3、擦拭镜头只能用专用的擦镜纸。4、换用物镜时,不能用手扳推镜头,应用手指捏紧转换器的边缘使之转动。5、对光时,以灯光或自然光为好,不要利用直射的太阳光,以免损伤眼睛。6、转

9、动粗准焦螺旋时,眼睛要看着物镜,切忌不要使镜头接触标本,以免压碎玻片和损伤物镜。提醒和纠正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错误,4小组竞赛设计意图: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操作兴趣,并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谈收获,总结这节课所学的内容,加深学生对本堂课的理解及记忆。,一、填空(突出本节重点)1、决定一台显微镜放大倍数的部件是。2、能使镜筒迅速升降的结构是。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4、对光时光线过强应使用反光镜的,并用遮光器的 光圈配合。5、显微镜的用法可归纳为:、。,课堂巩固练习,4、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位时,高倍物镜与低倍物镜相比,其()A.物像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B.物像小、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C.物像大、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D.物像大、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D,C,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