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常识专题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常识专题二.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经济常识专题二:企业和产业 青海昆仑中学 张清华,考点一:企业是市场的主体 主干知识:1、企业及其作用2、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3、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4、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5、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6、企业兼并与破产7、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8、企业经营者的素质考点二:主干知识: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2、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3、积极发展第三产业4、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5、扩大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6、劳动合同制度和社保制度4,知识点拨:1、盈利是企业的唯一目的吗?2、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都可以发行股票吗?3、股票价格和股票的票面金额是一回事吗?4、企业生产中的关键
2、因素(效益问题和资本问题)5、经济发展速度快、劳动生产率高、利润多、质量好,经济效益就一定好吗?6、降价竞争属于不正当竞争吗?7、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决定因素吗?8、如何认识进一步扩大就业工作?,理论依据: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和要求;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需要;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深化改革的需要;维护劳动者权利的体现。途径:1、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2、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更多的就业增长点;3、要继续落实就业和再就业的各
3、项优惠政策;4、加强政府就业指导和服务,抓好就业培训;5、劳动者应该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己的技能和本领,自主就业和创业,积极采用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等。,9、我国社保制度的基点、目的和对象分别是什 么?它是扩大就业的重要举措吗?10、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持续降低表明农业 的基础地位受到削弱了吗?11、如何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提示:稳定粮食需求。如:杜绝粮食浪费、限制工业用粮、减少或禁止粮食出口、完善粮食储备制度。从长远看,应该采取措施增加粮食生产。如:依法保护耕地、坚守18亿亩农业耕地底线;依靠科技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加大农业投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
4、改革,建立粮食储备和风险基金制度;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12、重视“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依据是什么?,理论依据: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关系着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独立自主的地位;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13、发展第三产业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形式、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吗?(有利于转移、主要形式是发展乡镇企业)14、如何区分GDP和GNP?15、新型工业化道路和科学发展观是何关系?提示(1)、只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经济效益,减少资源消耗、保护环
5、境,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体现。(2)、我国当前应对金融危机,大力发展经济,不能偏离“调结构”的主线,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提升高新技术产业,使之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22B卷14题(2)提示:,表格问题及解题方法:2008年全国卷2 38(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取得的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之一,就是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材料二
6、 注:劳动者报酬指劳动者因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的全部报酬,包括工资、奖金、津贴、上下班交通补贴、单位支付的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营业盈余指单位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它相当于企业的营业利润加上生产补贴。(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材料三据统计,1998年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资总额是企业利润的2.4倍,到2005年降到了0.43倍;1998年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是4.3%,到2006年提高到21.36%。(1)从认识与实践关系的角度,说明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哲学依据。
7、(10分)(2)指出材料二、三反映的经济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14分)(3)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所学政治常识,分析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基本道理。(8分),38(32 分)答案要点:(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这一关于分配的原则要求源于实践的需要,顺应了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这一要求体现党在实践基础上对公平与效率关系认识的深化;这一要求将继续得到实践的检验(6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的这一要求,对于提高效率、促进公平、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具有重要作用
8、(4分)。(2)劳动者报酬占初次分配的比重下降,利润占初次分配的比重上升。这表明在我国初次分配中存在利润比重过大的问题(4分)。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利,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3分)。如,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工资随劳动生产率增长而增长。严格执行劳动合同法。保证企业为劳动缴纳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险金。在政府引导下,建立健全工会组织,提高劳动者在与企业谈判中的地位。落实企业的社会责任。(7分。答出3项及3项以上者可得7分;答出2项者得5分;答出1项者得3分。有其他合理答案者亦可酌情给分)(3)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4分)。党和政府有
9、责任妥善解决分配领域中的不合理现象,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进一步调动人民群众的生产和改革的积极性(4分)。,2009年全国卷2 38.(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全面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局,尊重农民首创精神,率先在农村发起改革。废除人民公社,确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全面放开农产品市场,取消农业税,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初步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粮食生产不断跃上新台阶,农产品供应日益丰富,农民收入大幅增加,扶贫开发成效显著,
10、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十三亿人口吃饭问题;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小城镇蓬勃发展,农村市场兴旺繁荣,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就业,亿万农民工成为产业工人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极大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极大改善了广大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据统计,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在1978乃约有2.5亿,到2007年末减少为1479万;农民人均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140元,实际增长6.3倍。,1、根据表2描述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指出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6分)2、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途径是大力发展农业,根据所学经济学知识,提出发展农业的有效经济措施。(6分)3
11、、结合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从党的宗旨出发解决农民脱贫致富问题的。(10分)4、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原理,结合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农村改革发展中为什么要坚持以人民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10分),38(32分)(1)从长期趋势看,食品支出比重下降,交通通讯支出、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比重上升。这说明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生存资料消费的比重下降,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的比重提高,说明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结构改善,消费质量提高。(2)稳定与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经济政策;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增加农业投入;发展 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国家保持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等。(
12、3)中国共产党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出发,关注“三农”问题,制定了农村改革发展战略;通过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多项措施,调动农民积极性,发展农业生产,推动农民脱贫致富;通过加大农业投入等措施减轻农民负担,让农民分享改革发展成果。(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两个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是内在统一的。坚持以人民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体现了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与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的一致性。党通过农村经营制度、分配制度、税收制度等改革,调整了生产关系,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使人民群众分享生产力发展的成果,践行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标准。
13、,数据表格试题一般由提示语、表格材料、表脚注、解答要求和设问5部分组成,可以说能否找出问题的答案就在于能否对各种文字和非文字信息源进行准确解读。一般步骤如下:1、读标题语。标题往往是图表的中心,对理解试题的核心观点有重要的提示和导向作用。这些标题往往是解题的关键和突破口,有时甚至是答案的组成部分。2、读图表内容。图标所反映的各种现象都是通过数据的变化反映出来的,只有通过横向或纵向比较纵观数据的起点或终点,形成总体印象,才能结合标题提示语和脚注来说明问题的态势、变化的程度或趋势。关注时间,如1978年标志着改革开放的开始,往往成为答案的内容。3、读“注”。表脚注与表格有必然联系,是图表材料的必要
14、补充和延伸。如果忽视它,就无法全面、辩证的分析问题。4、读图表的内在联系。图表间有现象与本质、现象之间、前后相继、正反两方等的联系,最常见的是因果联系。5、读图表材料,要求与设问相结合。因为设问规定着答题思路和方向,有很强的指导性,偏离任何一方,都不能得出准确的答案。,对数据表格试题的回答是一个阅读思考、提取有效信息,并对试题进行现象描述、揭示联系,然后提出对策的过程。只有把整个过程中的每一步骤都处理好,才能得出准确的答案。对此也可归纳为“三看”、“两比较”、“五忌”。“三看”:一看图表标题;而看图表内容,结合“两比较”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三看图表图例、注释“五忌”:一忌离开图表标题和设问谈图表,不知图表所云。二忌离开对图表的分析作答,答了一些与图表无关的书本知识。三忌审题不严,答题要点不全,观点不准。四忌词多意少,言语啰嗦。五忌字迹潦草,卷面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