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基础分钟.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332113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2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络基础分钟.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经络基础分钟.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经络基础分钟.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经络基础分钟.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经络基础分钟.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络基础分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络基础分钟.ppt(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经络基础,一、经络的概念,经-直行主线者络-支而横者,二、经络的组成,人体内侧走的是阴经外侧走的是阳经,十二经脉,阳经,阴经,手三阴-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手三阳-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三阳-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三阴-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三、经络的表里和络属关系,1、手阳明经属大肠络肺,为表。手太阴经属肺络大肠,为里,2、足阳明经属胃络脾,为表。足太阴经属脾络胃,为里,3、手太阳经属小肠络心,为表。手太阳经属心络小肠,为里,4、足太阳经属膀胱络肾,为表。足少阴经属肾络膀胱,为里,5、手少阳经属三焦络心包,为表。手厥阴经属

2、心包络三焦,为里,6、足少阳经属胆络肝,为表。足厥阴经属肝络胆,为里,四、经络的流注次序,肺寅肠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膀申酉肾心包戍、亥焦子胆丑肝通,35、57、79 911、1113、1315,1517、1719、1921、2123、231、13,五、经络的分布规律,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阴从足走腹、足之三阳从头走足,手,足,头,胸腹,手 三 阴,手 三 阳,足 三 阴,足 三 阳,六、经络的作用,1、生理作用,1)沟通内外,联系肢体,2)运行气血,营养肌体,3)抗御外邪,反映症候,4)调节阴阳,维持平衡,2、病理作用,外邪,脏腑,经 络,气 血,3、诊断作用,通过经

3、络反映症候,红肿热痛为实热,酸麻胀冷为虚寒,4、治疗、康复、保健的作用,腧穴的基础知识,一、腧穴的概念,腧-有输注、转运的意思,穴-有聚集、空隙的含意,腧穴是内在疾病在体表的反应点和治疗点,也是点穴手法的刺激部位,二、腧穴的分类,人体的腧穴很多,大致可分为三类,1、十四经穴,1)固定的名称,2)固定的位置,3)固定的经络,365个穴位,2、经外奇穴,1)固定的名称,2)固定的位置,2000多个,3、阿是穴,以痛点为穴,三、腧穴的作用,1、近治作用,多用于治疗穴位邻近疾病,适合新发病、急性病,2、远治作用,多用于治疗慢性、顽固性 的疾病,3、双向调节作用(可补可泻),大部分 穴位都有双向调节作用,四、特定穴的治疗作用,1、井穴:五脏六腑的井穴均分布于指趾端,主要用于急救、清热、保健,特别适合精神神志方面的疾病,是人体的四大保健区之一,2、原穴:五脏六腑的原穴基本分布于腕、踝关节附近,相当于每条经脉的总开关,主要加强脏腑经脉气血循环的作用,补泻皆可,是直接调理脏腑的重要穴位,3、合穴:五脏六腑的合穴分布于肘膝关节部,合穴主要有清热解毒、疏通经脉的作用,4、络穴:络穴有沟通表里两经气血的作用,可治疗表里两经疾病的作用,5、郄穴:临床上郄穴多用于治疗所属脏腑的急症和顽固性疾病,6、募穴:募穴是脏腑经气聚集在胸腹部的穴位,多用于治疗急性病、新发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