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油田提高采收率工作会议报告.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338739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2.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胜利油田提高采收率工作会议报告.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胜利油田提高采收率工作会议报告.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胜利油田提高采收率工作会议报告.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胜利油田提高采收率工作会议报告.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胜利油田提高采收率工作会议报告.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胜利油田提高采收率工作会议报告.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胜利油田提高采收率工作会议报告.ppt(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解放思想 科学开发努力开创提高采收率工作新局面,2008年7月,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汇报人 孙焕泉,中国石化2008年提高采收率工作会议,二、胜利油田提高采收率做法及成果,一、胜利油田采收率状况,三、胜利油田提高采收率工作部署,汇 报 内 容,油田开发现状,可采储量11.46亿吨,动用地质储量39.72亿吨,采收率28.9%,采出程度22.8%,累积产油9.1亿吨,可采储量采出程度79.0%,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9.6%,开油井17327口 日液水平79.3万吨/天 日油水平7.45万吨/天 单井日油水平4.3吨/天 综合含水90.2%开注水井5659口 日注水平60.1万方/天 累积注采比

2、0.79,投入开发油田69个,2008年6月,一、胜利油田采收率状况,注:不含八面河,胜利油区为典型陆相复式油气区,具有“油藏类型多,构造复杂,油藏埋深分布广,储层、原油性质变化大”的特点。,油藏类型多,共有4大类15种油气藏类型,(一)开发地质特征,一、胜利油田采收率状况,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断裂展布图,东,构造复杂,断层多,断块小,郝,田,家,油,田,油,含油面积92.2km2,二级至四级断层252条,其中四级断层196条。把油田分割成195个断块,小于0.5km2的占86%,最小断块0.03km2。,现,河,庄,辛,油,田,(一)开发地质特征,一、胜利油田采收率状况,储层类型多,非均质严重

3、,胜利油田不同沉积类型储量构成图,(一)开发地质特征,一、胜利油田采收率状况,原油性质差异大,粘度普遍较高,胜利油田不同原油粘度(地下)储量构成图,(一)开发地质特征,一、胜利油田采收率状况,胜利油田不同开发方式油藏采收率状况表(2007.12),不同开发方式油藏采收率状况,(二)采收率状况分析,一、胜利油田采收率状况,水驱不同类型油藏采收率状况,水驱开发不同类型油藏采收率状况表(2007.12),(二)采收率状况分析,一、胜利油田采收率状况,化学驱不同开发阶段项目采收率状况表(2007.12),化学驱项目采收率状况,(二)采收率状况分析,一、胜利油田采收率状况,热采稠油油藏不同原油性质储量采

4、收率状况表(2007.12),热采稠油油藏采收率状况,(二)采收率状况分析,一、胜利油田采收率状况,胜利油田不同采收率级别储量现状表(2007.12),(二)采收率状况分析,采收率分级状况,一、胜利油田采收率状况,采收率20%的单元主要为稠油、特低渗透、极复杂断块和受环境条件限制的海上油藏。,(二)采收率状况分析,稠油,特低渗透,极复杂断块,海上,特殊岩性,4.26,3.59,3.31,2.48,0.94,14.4,14.3,15.4,19.0,15.0,一、胜利油田采收率状况,(二)采收率状况分析,采收率40%的单元主要为整装和中高渗断块油藏,胜利油田采收率大于40%单元储量分布状况图,ER

5、=51.8%,ER=50.8%,ER=51.8%,一、胜利油田采收率状况,二、胜利油田提高采收率做法及成果,一、胜利油田采收率状况,三、胜利油田提高采收率工作部署,汇 报 内 容,阶段投入储量采收率%,胜利油田“八五”以来采收率变化曲线,“九五”老区年均增加可采储量1079万吨年均提高采收率0.4%,“十五”以来老区年均增加可采储量1066万吨年均提高采收率0.3%,“八五”老区年均增加可采储量1147万吨年均提高采收率0.5%,“九五”新区(5.1亿吨),“十五”以来新区(5.0亿吨),“八五”新区(4.1亿吨),“八五”老区(23.1亿吨),油田采收率%,年均0.44%,年均0.37%,年

6、均0.5%,年均0.1%,年均0.2%,年均0.3%,地下与地面一体化治理提高采收率接替储备技术攻关试验,“十五”以来,不断加强提高采收率技术发展应用,实现了“三项突破”、“三个转变”、“三个扩大”、“两个强化”,三项突破,二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技术高温高盐油藏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技术鱼骨状水平井提高采收率技术,三个转变,三个扩大,稠油热采油藏井网优化调整规模不断扩大化学驱应用领域和规模不断扩大应用水平井技术提高采收率规模不断扩大,两个强化,注采完善由层段向层内韵律层转变层系划分由分段组合为主向层系井网重组转变普通稠油油藏由低效水驱向注蒸汽热采转变,二、胜利油田提高采收率做法及成果,突破之一:二元

7、复合驱提高采收率技术,三 项 突 破,复合驱技术发展历程,三元复合驱室内试验“七五”,三元复合驱先导试验1992年,三元复合驱扩大试验1997年,已实施三元复合驱项目效果,胜利油田87%的化学驱资源地层水钙镁离子含量100mg/L,结垢严重,2000年开始进行二元复合驱技术研究,配方:0.17HPAM0.3SLPS0.1助剂1#降低界面张力程度与三元配方相近,折算吨聚增油基本相当,二元复合驱配方与目的层原油界面张力曲线,不同配方室内驱油效果对比,孤东小井距三元复合驱,孤岛西区 三元复合驱,孤东七区西二元复合驱,三 项 突 破,2003年9月开展了国内首例二元复合驱先导试验,孤东七区西二元复合驱

8、先导试验构造井位图,地质储量:277 万吨注入井10口,生产井16口注采井距:300m注聚前综合含水:98.0%注聚前采收率:36.5%注聚前采出程度:35.2%注聚前累积注水:2.5PV,中心井区二元复合驱先导试验生产曲线,117,中心井区已累增油9.2万吨,已提高采收率13.5,预计可提高采收率18%。试验区已累增油17.8万吨,提高采收率6.4,三 项 突 破,二元复合驱已应用5个项目,覆盖地质储量4024万吨,累积增油139万吨,已提高采收率3.5%。,二元复合驱与单一聚合物驱产油量对比,无因次采油量,PV,三 项 突 破,研究开发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满足类油藏耐温抗盐要求,不同分子量

9、聚合物在类油藏条件下粘浓关系,合理粘度比区间,化学驱政策界限研究,合理粘度比区间0.150.5,25mPa.s,试验温度80,矿化度21000mg/L,DVIII粘度计UL转子 6rpm,突破之二:高温高盐油藏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类高温高盐油藏地质储量2.7亿吨,是化学驱资源接替的重要阵地,但地层温度高(80)、地层水矿化度高(30000/),二价离子含量高(400/)。,三 项 突 破,胜一区注聚扩大区井位图,胜一区注聚试验区开发曲线,地质储量:1746万吨地层温度:80地层水矿化度:21000mg/L二价离子:311mg/L,已累增油76.9万吨,已提高采收率4.4%,吨聚增油36.2

10、t/t预测最终提高采收率6.6%,吨聚增油58t/t。,已投入4个单元,覆盖地质储量5136万吨,累增油152万吨,已提高采收率3.0,吨聚增油37/;预计可提高采收率6.9,吨聚增油70/。年增油19万吨,占化学驱年增油的11。,2002年开展了类高温高盐油藏聚合物驱试验,94.7%,87.1%,91.2%,264t/d,687t/d,509t/d,三 项 突 破,海上鱼骨状分支水平井:埕北26B-支平1,位于埕北26块馆上段:高孔(33.9)高渗(394610-3um2)常规稠油疏松砂岩油藏(地层油粘度41.1 mPa.s)层位:Ng1+2油层厚度:6.9m 地质储量:206万吨,馆上段(

11、1+2)1砂体有效厚度图,控制含油面积0.34km2动用地质储量59万吨,突破之三:鱼骨状水平井提高采收率技术,三 项 突 破,窄时窗储层预测技术,精确刻画油砂体的空间展布,储量控制最大化,关 键 技 术,井眼悬空侧钻技术,防止各分支井眼的再进入;保证分支井眼与主井眼之间快速形成夹壁墙;新的主井眼形成后,确保钻具从分支侧钻点处顺利进入主井眼中。,钻井轨迹控制技术,利用国产化地质导向技术,准确判断地层岩性及地层界面,为水平段轨迹调整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主井眼:悬挂大通径精密微孔滤砂管裸眼防砂分支井眼:裸眼完井,完井技术,无固相甲基葡萄糖甙钻井液完井液,钻井完井液技术,三 项 突 破,埕北26B

12、-支平1井设计与实钻情况,149,149,154,120,26B平台,26A平台,设计情况,实钻情况,方案设计和实钻情况符合程度达到93,三 项 突 破,埕北26B-支平1井开采效果,至2008年6月27日,已累产油5.6万吨。生产稳定,技术优势明显:生产压差小(0.4MPa),初期产能为直井的3.3倍。单井控制储量59万吨,初期采油速度4.8%,单井增加可采储量18.9万吨。,日液t/d,日油t/d,含水%,埕北26B-平1井开发曲线,鱼骨状分支水平气井,动用储量:1亿方单井增加可采储量:0.66亿方,两分支,水平段总长630m,动用储量:26万吨单井增加可采储量:8.5万吨,垦东34C-支

13、平1,四分支水平段总长856m,垦东34C-支平2,气井,营451-支平1,两分支,水平段总长285m,沾18-支平1,6月份日产油52吨,是同区常规水平井的2.4倍,累油3612吨。,鱼骨状分支水平井应用领域实现油气并举,由海上扩展到陆上,由新区扩大到老区,由稀油拓展到稠油。已完钻6口。,第一口稠油热采鱼骨状分支水平井,第一口天然气鱼骨状分支水平井,四分支水平段总长888m,三 项 突 破,动用储量:19万吨单井增加可采储量:7.5万吨,动用储量29万吨单井增加可采储量5.4万吨,三角洲反韵律沉积油藏厚层内隔夹层发育,韵律层之间物性差异大。特高含水期,薄层和渗透性差的韵律层注采井网完善程度低

14、,动用程度差。,转变之一:注采完善由层段向层内韵律层转变,三 个 转 变,胜坨油田胜二区835单元油藏剖面图,开展了韵律层及其非均质性研究,建立精细地质模型。利用小层中的泥(灰)质隔夹层将83小层细分为9个韵律层。,83-5单元韵律划分表,精细储层对比,细分韵律层,自然电位,微电极,82(3),82(2),83(2),83(1),83(6),83(3),82(4),82(5),83(4),83(5),83-5单元韵律层综合划分图,胜坨油田二区835单元,动用储量2297万吨,调整前含水96.6、可采程度93,83上,83下,三 个 转 变,83-5层细分韵律层前后注采对应状况对比表,细分韵律层

15、后,反映出非主力韵律层水驱控制程度低,三 个 转 变,调整对策:,非主力韵律层:通过打新井、转注、射孔层段归位完善注采井网,提高水驱控制程度。,主力韵律层:立足老井治理和局部剩余油富集区挖潜,改善水驱开发效果。,部署油水井工作量47井次,其中油井工作量22井次,水井工作量25井次,65.8,79.4,水驱控制程度%,调前,调后,区块,39.6,41.6,非主力层,采收率%,21.6,65.8,“十五”以来,已覆盖储量1.25亿吨,新钻井71口,油水井措施210井次,增加可采储量206万吨,平均提高采收率1.6%。,自然递减率%,13.9,7.1,调前,调后,调前,调后,调前,调后,三 个 转

16、变,转变之二:层系划分由分段组合为主向层系井网重组转变,多层砂岩油藏细分层系后,同一层系内各小层物性差异仍然较大,辛47-14-辛47-3井南北向油藏剖面图,含油小层89个含油井段638m,辛47断块含油面积图,含油面积:1.1km2地质储量:693万吨综合含水:93.6可采程度:87.1%含油层段:沙二1-14砂层组,三 个 转 变,特高含水期,相邻相近的层系组合方式难以适应层间精细挖潜的需要,重组前,沙二1-7,沙二8-10,沙二11-12,重组后,沙二1-7一类层,沙二1-7二类层,沙二8-10一类层,沙二11-12一类层,沙二11-12二类层,沙二8-10二类层,沙二13-14,沙二1

17、3-14,层系重组技术政策界限,渗透率级差,原油粘度,油层厚度,压力保持水平,同一组合井网的油层厚度不超过12m,保持在饱和压力附近,级差不超过2倍,控制在3倍以内,部署:新钻油井7口,大修、层系归位等油井措施19口 新钻水井6口,转注、分注、增注等水井措施17口,重组原则:纵向上,打破原层系界限,将储层物性、流体性质和潜力相近的同类油层进行重组,重点是二类层重组,实现一类层与二类层的分采,减少层间干扰。,三 个 转 变,层系井网重组调整效果显著:,增加可采储量 23.8万吨提高采收率3.4%,已经对坨30等7个区块进行井网重组调整,覆盖储量1.28亿吨,新钻井119口,油水井措施349井次,

18、增加可采储量239万吨,提高采收率1.9%。,三 个 转 变,转变之三:普通稠油油藏由低效水驱向注蒸汽热采转变,地下原油粘度大于80mPa.s,目前实施注水开发的稠油油藏,储量3.08亿吨,采收率17.3。,普通水驱稠油,三 个 转 变,孤岛南区Ng56低效水驱转吞吐井位图,Ng56吞吐,细分开发,新钻井42口,调整对策,Ng34水驱,采出程度,地面2000,地面5000,24.5,4.3,Ng34,Ng56,调整前,粘度 mPa.s,Ng34,Ng56,地下75,地面130,三 个 转 变,孤岛南区Ng56:,2.1,7.8,0.8,11.2,6.8,19.7,调前,调后,调前,调后,调前,

19、调后,单井日油 吨/天,年油 万吨,采收率,提高12.9,三 个 转 变,扩大之一:稠油热采油藏井网优化调整规模不断扩大,三 个 扩 大,机理研究和矿场资料表明:稠油老区具有井网优化调整的潜力,80m,生产井24-533井吞吐5周期,累油3.2万吨,取心井24-检33井含油饱和度52.2%驱油效率21.6%基本未动用状态,中二北Ng5:动用储量:1028万吨油藏埋深:1300m地层粘度:521mPas渗透率:230010-3m2油层温度:65,2002年对中二北Ng5热采区进行加密,2003年对东区Ng5热采区进行加密,2004年中二中Ng5稠油加密,孤岛油田Ng5稠油环井网加密井位图,200

20、283m 141200m,增加可采储量198万吨平均单井增加可采储量1.3万吨,新钻井149口,覆盖储量:2435万吨,21.3%,29.4%,8.1%,采收率%,井网井距:,三 个 扩 大,扩大之二:化学驱应用领域和规模不断扩大,1.8,地质储量亿吨,阵地扩展:由常规油藏向高温高盐油藏扩展,聚合物用量万吨,驱油体系扩展:由单一聚合物向系列化复合体系扩展,三 个 扩 大,提高采收率效果显著:,5个结束单元,13个后续水驱,16个正注单元,不同单元吨聚增油对比图,5个结束单元,13个后续水驱,16个正注单元,提高采收率状况,已结束单元采收率达到52.5%,三 个 扩 大,胜利油田化学驱年增油变化

21、曲线,化学驱累积覆盖地质储量3.56亿吨。至2008年6月,累增油1535万吨,已提高采收率4.32%,吨聚增油41.1t/t。,年增油万吨,三 个 扩 大,扩大之三:水平井技术提高采收率应用规模不断扩大,水平井技术适应性进一步增强,厚层块状油藏,薄油层正韵律厚油层顶部剩余油,缝洞型基岩油藏,单层开发,低渗透多层油藏水平井分段压裂分层分支水平井,砂岩油藏,普通稠油油藏,特超稠油油藏(原油粘度10万-30万mPa.s),常规水平井,大位移水平井(位垂比1.7)阶梯状水平井鱼骨状水平井,油藏类型,技术领域,固井射孔完井,水平井裸眼防砂完井一体化,滤砂管防砂,水平井砾石充填防砂,三 个 扩 大,水平

22、井应用力度不断加大,水平井占新井比例对比图,“九五”,2.5%,“十五”,2006,5.0%,6.7%,2007,11%,2008预计,17%,三 个 扩 大,水平井单井增加可采储量效果显著,三 个 扩 大,不同油藏类型水平井单井增加可采储量统计表,2008年6月,共设计水平井1206口,完钻1049口,形成190万吨年产油能力,累油1072万吨,实现应用井数、累产油量“双过千”。,扩大之三:水平井技术提高采收率应用规模不断扩大,三 个 扩 大,含油面积:31.8km2地质储量:4468万吨采出程度:34.7%含水:96.0%采收率:38.3%,一是井网损坏严重。报废井152口,开井率27.4

23、%,水驱失控储量占40.9%;二是注水系统不适应。地层压降大(12.22MPa)。注水系统压力低(10.2MPa),腐蚀严重(0.4mm/a,标准0.076mm/a)。,广利油田,两 个 强 化,一是强化地下与地面一体化治理,2006-2007年以井网和地层能量恢复为中心,配套水质改造、套管防腐、管网更新、注水系统升压、调水工程。钻新井26口(其中油井14口,水井12口),油井措施54井次(大修10口)、水井措施65井次(大修24口,转注16口),一体化治理思路:,两 个 强 化,投产油田首座玻璃钢污水处理站,污水预氧化装置2套,采用天然气密闭,联氨除氧。,采用“水产品”管理模式确保注水水质稳

24、定达标(B2级标准),污水处理系统改造:,由辛3站新建玻璃钢管线调水至广利1000方/日,注采比由0.55提高到1.0。,实施有效注水:,悬浮物固体含量(mg/l),污水含油量(mg/l),管网腐蚀率(mm/a),12.3,2.1,11,2,治理前,治理后,治理前,治理后,0.23,0.03,治理前,治理后,200512,200806,60.2,84.0,水驱控制程度提高,恢复和增加水驱储量1063万吨,增加(恢复)可采储量223万吨,同工同层井动液面上升,-1272m,200512,-949m,200806,38.3%,治理前实际采收率%,40.1%,原标定采收率%,43.3%,目前测算采收

25、率%,323m,可采储量增加,采收率提高,1.8%,有完善的开发系统,才有高的采收率,5.0%,两 个 强 化,自然递减率由治理前的24.4%控制到6%,二是强化提高采收率接替储备技术攻关试验,解决类、聚合物驱后油藏提高采收率问题,埕东西区泡沫复合驱先导试验,胜坨坨11南高温高盐聚合物驱,解决类高温高盐油藏提高采收率问题,孤岛中一区Ng3聚合物驱后复合驱先导试验,解决类、聚合物驱后油藏提高采收率问题,化学驱,探索强水敏油藏提高采收率新途径,王庄郑408块敏感性稠油油藏火烧驱油先导试验研究,解决特超稠油有效动用问题,单56超稠油吞吐后转蒸汽驱先导试验,解决超稠油吞吐转蒸汽驱提高采收率问题,特超稠

26、油HDCS技术开发先导试验,稠油热采,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分段压裂增产增效先导试验,解决特低渗透油藏提高储量动用率和采收率问题,樊29块特低渗油藏N2驱提高采收率先导试验,解决低渗透油藏注气大幅度提高采收率问题,水驱,解决、类剩余油藏、聚驱后提高采收率问题,孤东七区西二元复合驱先导试验,盐22块砂砾岩体油藏注水开发先导试验,解决砂砾岩油藏注水提高采收率问题,高89特低渗油藏CO2驱提高采收率先导试验,气驱,两 个 强 化,认 识 和 体 会,精细构造研究技术,储层测井精细解释技术,夹层精细描述及预测技术,精细数值模拟技术,剩余油定量综合描述技术,可描述长度小于100m、断距小于10m低级序断层;幅

27、度1-5m的微构造,实现了平面上每口井,纵向上每米8个点,每点解释十个参数,可精确识别0.25m厚的夹层,网格节点达到百万以上采用不规则网格设计、并行模拟技术,地质建模数模一体化技术,1、精细地质研究是提高油田采收率的基础,根据开发阶段性特征,明确不同类型油藏精细描述的重点,配套完善关键技术,提高构造储层刻画和剩余油定量描述精度。,整装油藏研究河流相储层单砂体建筑结构,建立层内夹层分布模式,在单井夹层精细解释基础上,利用随机模拟技术预测井间夹层空间分布。,认 识 和 体 会,孤岛油田中一区馆53:在夹层以上的剩余油富集区新钻水平井9P511,初产日油23.7t,含水31.7%(老井含水95.9

28、%),已累油1.35万吨。,未认识夹层时剩余油分布图,描述夹层后剩余油分布图,认 识 和 体 会,修改,修改,修改,投产油井9口、水井3口,转注3口,增加可采储量32万吨,提高采收率4.4%。,临盘临13沙二下,以断层力学成因和断裂组合样式为指导,通过精细地震解释、相干体分析和井间地震等技术,结合动态分析验证,精雕细刻低级序断层。,相干分析技术判断地区的构造应力,高精度三维资料处理技术的应用,新构造图,删除8条小断层新增4条小断层修改3条断层断层组合更合理油水关系更准确,认 识 和 体 会,已描述单元135个,覆盖地质储量20.37亿吨,应用描述成果,增加可采储量5900万吨,提高采收率2.9

29、%。正描述20个区块,覆盖储量3.95亿吨。,研究制定精细油藏描述规范,明确不同类型油藏描述重点和关键技术,认 识 和 体 会,2、基础研究和理论创新是提高油田采收率的关键,“十五”以来针对油田开发对象、开发形势的变化,围绕提高老油田采收率,不断深化油田基础理论认识,指导和促进了提高采收率关键技术的发展应用,提高了油田开发效益。,陆相水驱剩余油富集理论,聚合物加合增效理论,稠油非达西渗流理论,低渗透非达西渗流理论,深化四项基础理论研究,认 识 和 体 会,形成了以“分割控油、弱驱富集”为核心的剩余油富集理论;建立了断层分割、夹层分割、优势通道三种控油模式及其定量预测模型。,夹层分割控油,断层分

30、割控油,优势通道控油,陆相水驱剩余油富集理论,认 识 和 体 会,应用:指导特高含水期老区高效挖潜,找到断层分割形成的剩余油富集区1132个,夹层、优势通道分割的剩余油富集区305个。,新井初产t/d,初含水%,老区调整井效果变化曲线,低于老井平均含水25-30个百分点,新井挖潜效果得到改善,平均单井增加可采储量1.2万吨。,认 识 和 体 会,3、工艺技术配套是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支撑,海上油藏配套工艺技术,稠油热采开发配套技术,热采井防砂技术热采高效注汽隔热技术高温测试技术,地面流程优化技术采油工艺设计,水平井测井技术水平井完井防砂技术水平井分段卡封、分段采油技术,大斜度长井段防砂技术螺杆泵、

31、电泵油气举升配套工艺技术,化学驱配套工艺技术,水平井配套工艺技术,分层注水工艺技术水质改性技术,注水工艺配套技术,认 识 和 体 会,分层注水工艺技术,形成了适合不同类型油藏及特殊井况的分层注水工艺技术,获国家专利21项(发明专利3项),高温高压油藏,防蠕动长寿命分层注水工艺技术,疏松砂岩油藏,防砂井分层注水工艺技术,液控分层注水工艺技术,海上油田,高温高压油藏分层注水示意图,疏松砂岩油藏分层注水示意图,分注层数:3-4层 工作压差:3540MPa 工作温度:160 测试工艺:配水器间距2米以内,目前胜利油田分注工艺技术水平,认 识 和 体 会,水平井裸眼防砂完井一体化技术,完井、防砂一体化完

32、成,工艺简便,完井成本低;大通径精密微孔滤砂管裸眼防砂,防砂寿命长,可满足大排量生产及稠油开采;管外封隔器进行水平段有效封隔,为选择性生产、后期措施提供条件;采用酸洗+暂堵段塞工艺解除全井段泥饼堵塞,有效提高了油层渗流能力。,已应用148口,单井初期产能比固井射孔方式提高2030%。,认 识 和 体 会,4、优化决策和过程管理是提高油田采收率的保障,二是加强开发技术经济政策优化论证,一是加强提高采收率战略综合研究。根据油田开发阶段性特征,明确不同油藏类型、不同开发阶段提高采收率的方向性、主导性潜力。,不同油价下聚合物驱经济政策界限不同类型水驱油藏单井经济极限可采储量政策界限不同类型油藏新井经济

33、极限初产界限不同油藏类型水平井开发技术经济政策界限不同油价下老井措施扶停经济极限增油界限等,认 识 和 体 会,优化调整化学驱开发技术经济政策界限,提高增油效果,聚合物用量与提高采收率幅度关系,聚合物合理用量与油价关系,不同油价经济极限吨聚增油对比图,适时延长了9个项目的注入段塞,预计比原方案多增加可采储量160万吨,采收率提高1.03%,增加部分吨聚增油31吨/吨。,经济极限吨聚增油(t/t),用量,(PV.mg/L),认 识 和 体 会,三是强化精细注采管理,增注台帐,洗井台帐,大修台帐,转注台帐,分层台帐,加强洗井管理,月度预警,旬度预警,日度预警,创建五个台帐,深化四项工作,加强重点注

34、水井监控和管理,加强分注井测调管理,加大油井调参力度,建立三级预警,强化油井工况分析,强化水井工况分析,完善了注水例会制度,完善一项制度,强化两项分析,细化油藏分级分类目标化管理,建立注水管理“54321”工作法,广泛开展“长寿井、稳升井组培养”活动,为提高可采储量的质量发挥基础保障作用。,认 识 和 体 会,营6沙三2等厚图,“油上出题目,水上做文章”,营6P4井可采储量由6.4万吨增加到7.7万吨。,营6斜6井组注采曲线,二、胜利油田提高采收率做法及成果,采收率大于40%的储量,1995年,2007年,5.9亿吨,7.5亿吨,1.6亿吨,高采收率储量增加,强化采油技术增加可采储量比例上升,稠油热采、化学驱增加可采储量比例,“九五”,“十五”以来,16.9,33.4,944万吨,1813万吨,提高采收率工作效果,储采平衡系数,剩余可采储量 万吨,年产油 万吨,二、胜利油田提高采收率做法及成果,原油产量、剩余可采储量稳定增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