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四个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四个暗.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诗词鉴赏中的四个“暗示”,意象,是情感的承载。诗人选定特定的意象,以暗示诗歌特定的思想或情感。,意象暗示,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菊花 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学生答案】诗歌表达出诗人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情感。,得0分,菊:隐逸、高洁、脱俗。它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获得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其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其清高的气质。诗人此之咏菊,实为托物言志,暗示与寄寓自己的生命追求。【参考答案】表达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诗中首联“一雁声”起着什么作用?(2分),月夜忆
2、舍弟 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学生答案】以雁声的单调勾画出苍茫凄冷的意境。,得1分,因为这大雁是递书传情的使者,古人常是瞩目大雁而心生对远人的牵挂与思念。在这首怀人诗歌中,可见还有这特定意象引出思念的暗示作用。【参考答案】加上:引出自己对舍弟的思念。,启示:诗歌有特定的情感表达与思想意象,我们复习时,也就要有意归纳柳、月、竹、菊、松、桥、大雁等意象所承载的情感与思想。,背景暗示,诗人写作的背景,直接影响着诗人情感的积蓄与导向,我们分析诗人形象或情感时,却往往无视命题者提供的背景注解,以致无法准确体味思想或情感。,诗中
3、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柳 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注李商隐年轻时就考中进士,朝气蓬勃,充满信心,然而由于党争倾轧,使他长期沉沦下僚。诗人写此诗时,妻子刚病故,自己又将只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涯。【学生答案】表达作者清秋冷落的孤寂之情。,得1分,文章是在表达清秋冷落的孤寂之情,但仅点至此,还未分析到位。作者写柳树,实则写自己的心境,是托物言情的手法,注释有道:写此诗时,妻子刚病故,自己又将只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涯。可知,注释暗示了“寂寥”之源:抱负难全,命运坎坷。【参考答案】表达作者壮志难酬、命途多舛的伤感心情。,作者
4、最后以沙鸥作喻,表达什么情感?(3分),旅 夜 书 怀 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注765年正月,杜甫辞去严武幕府职务,生活失去依靠。五月,杜甫率家人离开成都,乘舟东下,途经渝州、忠州时,写下这首诗。【学生答案】表达摆脱官场世俗的羁绊后的自由独立的喜悦之情。,得0分,这是无视其背景(生活失去依靠)与诗歌风格(沉郁)而想当然得出的答案。此句诗中前两句也表达了自己的不平与悲愤:我的名气,难道是因为文章著称?年老体弱,想必我为官也该罢休。以苍茫的天地间的沙鸥比喻自己的漂泊,如何可见喜悦之情?【参考答案】表达了自己漂泊无依的那种
5、凄凉寂寞之情。,启示,:复习时,我们要有关注背景、关注注解的意识,要从注解与背景中体味命题者的提醒暗示,如此才能正确把握、深入体味诗歌的情与思。,标题暗示,诗歌的标题不仅交代了事件,往往暗示文章的中心或情感,而我们的学生在揣摩语句时,往往无视标题的暗示,而就具体诗句片面分析领悟。,颈联颇有韵味,请揣摩表达的情感。(2分),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学生答案】自己被贬沉沦处境不佳,感到对不起亲人,诗中表达辛酸惭愧之情。,得1分,作者是写了自己被贬沉沦而惭愧心酸之情,因为有标题“喜外弟卢纶见宿”,可见作者
6、对表弟相见频的感激,自己有“喜”亦有悲。【参考答案】因为被贬沉沦,亲人还来探望,诗人自己感激而喜;而因为处境不佳,诗人自己面对亲人频见而愧。,请赏析“万里黄河绕黑山”中“绕”字的妙处。(3分),征 人 怨 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学生答案】生动形象写出了地域之广阔“万里黄河”环绕“黑山”的情景,以此状征途之回转曲折。,得2分,文章的标题是“征人怨”,而考生只分析到征途之回转曲折,显然是忽视了题目的主题暗示。文章四句,不着一个“怨”字,但处处扣之。四句分别是:怨征调之频繁,怨战争之紧张,怨戍边无归期,怨征途无尽头。可见“绕”字不仅状景,还有言厌之情
7、的作用。【参考答案】加上:表达了征人对战争不止的迷惘与厌恨。,启示,:标题的动词暗示了文章的事件,而形容词往往暗示了作者的情感与思想,我们在阅读诗歌时,要注意标题的暗示意义。,题目暗示,题目往往还有暗示性。如“此句情感丰富,请揣摩之”,也就暗示此中蕴含的情感肯定不止一种。可我们的学生往往无视暗示而简单揣测。,诗歌最后以景作结,有何作用?(3分),从 军 行 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学生答案】以景结情,映衬出边愁之缭乱之浓郁。,得1分,题目提问“最后以景作结,有何作用”,而这答案就没有回答“最后景结所起”的作用,因为以景衬情,不是诗句“最后”才有的。诗中写战士“边愁”、“听不尽”,诗人在结尾处轻轻宕开一笔,推出一幅“月照长城”画面。此不仅为衬情,更是引发读者想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对此,读者也许会生发什么感想?是无限的乡愁?是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忧怨?于是,诗歌也就有了绵长的韵味。【参考答案】加上:为读者留置广阔的想象空间,使文章更加韵味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