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与专业成长瑞安中学黄华伟.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346208 上传时间:2023-10-19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242.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研究与专业成长瑞安中学黄华伟.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课题研究与专业成长瑞安中学黄华伟.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课题研究与专业成长瑞安中学黄华伟.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课题研究与专业成长瑞安中学黄华伟.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课题研究与专业成长瑞安中学黄华伟.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题研究与专业成长瑞安中学黄华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研究与专业成长瑞安中学黄华伟.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题研究与专业成长 瑞安中学 黄华伟,一、为什么要做课题 1.教师是专业技术人员 1999年,中国出版权威性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第一次将我国职业归并为八大类。人民教师被划分为“专业技术人员”。定义为“从事各级各类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下分高等教育教师、中等职业教育教师、中学教师、小学教师、幼儿教师、特殊教育教师、其他教学人员等9小类。我们并非一开始就被视为“专业技术人员”。之前是“国家干部”,是“臭老九”。要么定位模糊,要么受到不公正待遇。,教师法中对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权利有如下规定: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这是教师最基本的权利,是教师这一职业所特有的活动

2、内容。教育教学活动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括课程、教材教法、考试和评价、课外活动、思想教育、劳动教育、校园文化、学校与家庭配合教育等方面。,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这是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一种基本权利。教师在完成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可以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著书立说、进行学术交流、参加学术团体等。但这种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其行使必须限定在学术研究活动中,而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则应遵循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核定的教学大纲的要求,不能任意发表个人意见。,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此项权利体现了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

3、位。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权根据学生的身心状况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学习、升学、就业等方面给予指导。教师通过考试、考查及其他方式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客观评定以及对学生的品行、能力等方面作出评价的权利,不受任何组织和个人的非法干涉。,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教师职业的特点,在于专业性较强,而且脑力和体力消耗较大,因此教师不仅享有作为劳动者所享有的获取工资报酬的权利,而且还享有国家规定的教师的福利待遇,其中包括寒暑假期间的带薪休假的权利。,“不可替代”是专业技术人员的突出标志,他应该是某方面技术的领先者、开创者。现实的状况是:大学生就可以进行家教活动,一些

4、学校物理老师也可以来上语文课,小学老师更是学科教学“通才”;同一学科里,A老师几乎可以无差别地代替B老师来上课。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教师本身专业素养还有待提高。,我们的专业能力主要并不在于“学科专业知识”。比如物理教师的物理学知识,语文教师的文学、汉语知识。这些知识任何一个该学科的大学生都可以具有,而不仅仅是师范生才有。这也是当年师范教育直接由学科教育替代的原因;即非师范的物理本科的毕业生,完全可以来教高中物理,而且教得一点不比师范毕业的差。反面例子是陈景润却教不好中学数学。,我国师范教育开始认识到“师范教育”本身就是一种重要专业能力。按国外师范生培育模式,我们很可能也会出现“学科专业+师范专

5、业”,即学科专业本科毕业后,再读两年的“师范专业”,高校毕业就是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不是学科专业研究生)。教师专业的核心能力在于“课堂教学”能力。,2.课堂教学能力来自实践 通俗地讲,我们的课堂教学能力可以描述为:把学科知识教给学生。关键在于“教给”,让教材、教师的知识让学生也拥有,同时讲求用时少、使学生负担轻、让学生掌握得到位、运用得准确、培养学生学科思维。这就是我们职业生涯孜孜以求的专业素养,学问很大。,不断变化发展,不断产生新的知识是实践突出特点。想要在实践中有效提高自己的能力,就要对实践进行有针对性反思,从中汲取智慧,避免同一水平的重复。这种“不长进”状态是许多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重要原

6、因。苏霍姆林斯基: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多获得乐趣,天天上课不会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应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育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现实是我们视教育研究为畏途,或以为那是专家学者的事;或不知从何入手。我们的专业自信来自:我们有教育教学专家们所没有的优势实践。离开了实践讲教育教学研究都是伪科学。课堂教学能力不能从老教师那“传授”而来。我们教育界名师众多,但他们的经验可以借鉴,却不能搬用,他们的优秀只属于他们。语文的教学名家最多,但教学状况似乎最不容乐观。,老教师的作用在于他们会告诉我们看似简单实则意义深远的经验、认识,但他们能帮你,你的课堂只能是“你自己的”课堂。教育教学真正繁荣

7、的标志不会是出了多少名师,而是每个教师都有“专业个性”。任何事业繁荣的时代都不应该是英雄的时代,而是“我们”的时代。课堂教学课题研究是走向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3.实践能力来自课题研究 如果把课题研究理解为教学实践中不断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这种观点并不狭隘。所谓教育教学课题是中小学教师根据研究目的,通过对研究对象主客观条件的分析而选定的未认识未解决的需要进行探求和研究的问题。它指向揭示教育教学规律,指向得出教育教学真知。我们的工作对象是“快速成长中的”高中生,他们的学习个性、能力各不相同,而三年后和三年前的学生们也有较大变化;教材的知识可能变化不大,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手段则不断更新;同时,我

8、们自身的认识、能力水平也在不断变化发展。,我们要不断调整自身才能适应这种变化。要作哪些调整呢?就要作研究。教育科学研究之树只有扎根于教育实践的大地上才能枝繁叶茂,教师只有投身于富有创造的教育课题研究活动中,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池方浩、池哲萍教育课题研究),陈宗造老师当年主持完成省级课题高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的研究、创新思维的培养与物理实验教学的研究和市名师课题高中物理小课题学习模式的研究。这三项课题分别获得浙江省一、二等奖和温州市二等奖。然后就出了两本书高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高中物理中的数学思想与方法。总结出一个“注重探究式课堂教学、数学与物理学科之间渗透”的物理教学策

9、略体系。这两本书为温州市及全省物理教师对探究式课堂教学和数学与物理学科之间渗透的研究提供了帮助。,语文组金晓涛老师主持完成过“过程呈现导读法”的著名课题。该课题就是从“语文读本”使用效果低下的现实问题出发的。其课题研究成果形成教育专著含英咀华。一次课题研究,就是对课堂教学实践问题的深入思考,它往往就成为我们专业成长的重要能力“点”,而其中某些点有可能就是教学能力的制高点。为什么要做课题?教师专业成长必由之路。,二、为什么要做小课题?大课题涉及面广,解决问题多,思考深入持久。但其不足处也很明显:需要大量人力、时间和精力投入;对教师能力水平提出很高要求;做得不好,容易做空,不能发挥实际作用。小课题

10、研究是近些年出现的热门话题。其研究者往往只有1人,其周期不超过1年。有“大课题”所没有的优点,尤其适合于年轻教师。,1.切口小做法实 新老师对高中三年教学的总体认识可能还不很全面、深入,贸然做大课题,比如“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研究”,“高中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研究”就容易做泛做空。与“大课题”研究每每关注宏观层面或中观层面的取向不同,小课题研究的内容是教师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碰到的某一问题、某种现象、某个想法。同时,小课题研究的过程是灵活的,研究成果也是形式多样的。,2.周期短效果快“大课题”研究一般需要一年或几年时间,而小课题研究的是教师在实践中遇到的急需解决的问题,慢则几个月,快则十几天便可完成。

11、它很快地就可以在实践中再运用,再改进。比如早自修语文朗读古诗文研究,一个月下来,我们或者就可以对其效果进行检测,对活动进行改进。对一篇文章的研读,我们马上就可以运用到备课中,在课堂上检测。比如对老王。,3.重个体草根化“大课题”常常需要团队合作,小课题研究则针对教师个体,由教师独自承担申报、研究、结题。它关注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反思与行为跟进、教师自身的问题解决与经验提升。教师个体是研究的主角,是真正实践者。小课题申报面向全体教师,不受教师职务、职称、教龄等限制。消除了课题研究的“专利权”及神秘面纱,实现了研究的草根化。,这和“专业的”都是“个体的”理念相符合。此外,小课题是大课题的积累。饭要一

12、口口吃,路要一步步。小课题做不好,大课题肯定做不好。为什么要做小课题?青年教师专业素养起点。,三、怎么进行小课题研究?其程序和“大课题”相同,有“选题”、“开题”、“研究”、“结题”等环节,但可以简省些。1.选题始于问题,小化入口 课堂内容构成主要有三:教师、教材、学生。“课堂教学”研究的内容也可以从这三方面入手;但这三者在课堂上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作用,于是内容就丰富起来;同时,课堂是动态过程,一堂课不同时段的状况会不一样,前后不同课堂的内容也会不同,于是情况就变得十分复杂。,整个高中范围过大,那就选择高一,高一太大,就选择必修一,必修一还太大,就选择其中一个专题,甚至一篇文章,甚至一篇文

13、章中的语句。比如“新教材雷雨中失而复得的内容”。为什么会“失而复得”?对课文有什么影响?学生会有怎样的反映?比如胡爱月教师“化学学困生开展反思实践取向学习活动的研究”,徐克老师“温度影响氯化钴溶液颜色变化实验的研究”。,2.开题理清思路,明确内容 小课题不需要开题论证,但要有简略的“开题报告”。为什么会提出这个问题(课题),并对问题(课题)内涵进行准确、简洁的表述。说明其他相关研究成果,说明课题研究内容和它们的区别、突出独特之处。研究的目标和内容,通过这个研究想要达到怎样的目的,并具体说明要完成哪些工作。再对研究方法、步骤、成果呈现方式作简要说明。开题报告作用相当于研究计划,它让研究方向清晰、

14、内容具体。,3.研究依于理论,解决问题 课题研究和工作总结、心得体会、经验介绍等不同处在于它的“科学研究性质”。课题立论要理论支撑,研究讲求规范,结论能经得起验证。最好不要讲“建构主义”、“素质教育”等“大而无当”的理论,否则内行人一看就觉得你的空虚。行文表述也不一定要出现什么什么理论,关键是把这种理论在实践中运用起来、体现出来。最应该去看课程标准、学科指导意见,它们是教育教学理论的“中学课程化”。,订几本期刊,看几本权威的教育教学专业理论,很有必要。教学实践永远新鲜,与时俱进。要有一个认识:教师是知识的创造者,而不仅仅是传递者。教师所创造的知识,就是“怎么教”的知识,它有一定延续性,却在不断

15、更新中。当然,我们从理论出发,但不能被理论束缚,不能止于理论。如果课题研究中没有新的知识产生,这个课题就没有研究价值。,小课题研究常用方法 行动研究法:基于实际问题的需要,经过调查研究,认真思考,将问题发展成为研究主题,进而进行有系统的研究,以求得实际问题解决的方法。这种方法较适用于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经验总结法:在不受控制的自然状态下,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对某种“经验”进行研究,以求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局部经验中发掘其普遍意义的一种方法。是获得效果后追溯过程、做法,得出规律;这种经验有先进性和科学性特点。,实验研究法: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观察分析实验因素与教育效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而探索教

16、育规律的一种方法。由假设出发,证明假设的正确。比较研究法:根据某一标准,把有联系的两个或多个教学现象放在一起进行考察,寻找其异同,辨析其优劣,得出教学规律。,个案研究法: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而具体的研究。常常用于对学生个体或类别进行研究。除此外,还有如调查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等,不一而足。不过,我们从实践出发,不一定拘泥于某种方法,更不必要方法在先。在“解决问题”的目标驱使下,选择适当的方法。,4.结题表述清晰,格式规范 研究者对研究过程、成果进行客观、准确的描述,是课题研究所有材料中最主要的材料,也是科研课题结题验收的主要依据。,要讲清楚三个问题。为什么要研究?课题提出背景、课

17、题研究意义、课题研究理论依据;怎样进行研究?研究目标、主要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步骤;(这里“开题报告”内容相近)取得怎样成果?这是结题报告主体、是课题研究的价值体现。要突出成果的创新性、有效性。,要注意表述理论成果。就是通过研究得到的新观点、新认识,或者新的策略、新方法等等。不能只是罗列开设了几节公开课,发表了多少篇论文,获得那一级奖,有多少学生参加什么竞赛获得了那些奖项。或者是泛泛而谈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获得了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得到了提升等等。也不能说理论成果见后面附的某某论文,而要把这篇或这几篇论文的观点进行提炼、归纳,用简洁、扼要的语言表述。最后说明课题存在的问题和带来的思考、下一步

18、研究的方向等。,结题报告文字要简洁流畅,表达格式要规范有序。文内层次标题要统一。题末不用标点符号(问号、叹号、省略号除外)。社科论文层次序号采用一、(一)1.(1)。可跳级使用。正文中的注释主要用于以文内某一特定内容作必要的解释或补充说明。注释可夹在文内(加圆括号),也可集中排在文末参考文献之前。序号用数字加圆圈的上角标标注,如、。,参考文献 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研究报告,S标准,P专利,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 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D

19、B数据库,CP计算机程序,EB电子公告 非纸张型载体电子文献,在参考文献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DB/OL联机网上的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M/CD光盘图书,CP/DK磁盘软件,J/OL网上期刊,EB/OL网上电子公告,比如: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陈送五四前后东西方文化问题论战文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怎么开展小课题研究?小而具体,解决问题,清晰规范,课题研究和教师专业成长 一、为什么要做课题 1.教师是专业技术人员 2.课堂教学能力来自实践 3.实践能力来自课题研究 二、为什么要做小课题?1.切口小做法实 2.周期短效果快 3.重个体草根化 三、怎么开展行小课题研究?1.选题始于问题,小化入口 2.开题理清思路,具化内容 3.研究依于理论,解决问题 4.结题表述清晰,格式规范,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且从小处做课题,待看专业大发展!谢谢大家的耐心!祝愿老师们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