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司马光传》阅读答案及译文.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347158 上传时间:2023-10-1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史·司马光传》阅读答案及译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宋史·司马光传》阅读答案及译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宋史·司马光传》阅读答案及译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宋史·司马光传》阅读答案及译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宋史·司马光传》阅读答案及译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宋史·司马光传》阅读答案及译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史·司马光传》阅读答案及译文.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宋史司马光传阅读答案及译文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年甫冠。性不喜华靡,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列语之曰:君赐不行违。乃簪一枝。从庞籍辟,通判并州。麟州屈野河西多良田,夏人蚕食其地,为河东患。籍命光按视,光建:筑二堡以制夏人,募民耕之,耕者众则汆贱,亦可渐纾河东贵汆远输之忧。籍从其策。而麟将郭恩勇且狂,引兵夜渡河,不设备,没于敌,籍得罪去。光三上书自引咎,不报。籍没,光升堂拜其妻如母,抚其子如昆弟,时人贤之。改直秘阁、开封府推官。交趾贡异兽,谓之麟,光言:真伪不行知,使其真,

2、非自至不足为瑞,愿还其献。又奏赋以风。修起居注,判礼部。有司奏日当食,故事食不满分,或京师不见,皆表贺。光言: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从之。仁宗始不豫,国嗣未立,天下寒心而莫敢言。谏官范镇首发其议,光在并州闻而继之,且贻书劝镇以死争。至是,复面言:“臣昔通判并州,所上三章,愿陛下坚决力行。帝深思久之,曰:得非欲选宗室为继嗣者乎?此忠臣之言,但人不敢及耳光曰:“臣言此,自谓必死,不意陛下开纳。帝曰:此何害,古今皆有之。光退未闻命,复上疏曰:臣向者进说,意谓即行,今寂无所闻,此必有小人言陛下春秋鼎盛,何遽为不祥之事?小人无远虑,特欲仓卒之际,

3、援立其所厚善者耳。定策国老门生天子之祸,可胜言哉?帝大感动曰:送中书。光见韩琦等曰:“诸公不及今定议,异日禁中夜半出寸纸,以某人为嗣,则天下莫敢违。琦等拱手曰:敢不尽力。未几,诏英宗判宗正,辞不就,遂立为皇子,又称疾不入。光言:皇子辞不觉之富,至于旬月,其贤于人远矣。然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愿以臣子大义责皇子,宜必入。英宗遂受命。(节选自宋史司马光传)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籍命光按视按:巡查B.光三上书自引咎,不报报:批复C.又奏赋以风风:使知道D.不费之富费:计算,估量5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左氏春秋,简称左传,相传

4、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B.甫冠指刚刚20岁。古代男子20岁行成年礼,束发戴冠,表示已成年。古代表示年龄的词语还有总角豆蔻耄耋等。U昆弟指兄弟,这里是指司马光抚养庞籍的儿子就像自己的兄弟一样。成语义结金兰琴瑟和鸣就特指兄弟情深。D.故事有多种含义,文中的意思是先例,用以表示旧日的典章制度。现多指一种叙述类的文学体裁。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司马光性情不喜华靡,禀赋迥异。七岁时,就能说出左氏春秋的大意;“闻喜宴独不戴花,体现了他别出心裁的胆识和品性。B.司马光做事坚持原则,见解独到。在异兽和日食事务中,他设譬引喻,据理劝

5、谏,朝廷最终听从了他的看法。C.司马光为人忠厚笃诚,重情重义。在庞籍因事受牵连后,他能连续上书担当罪责,庞籍死后又能善待其家人。D.司马光为臣鞠躬尽瘁,尽忠尽职。在关乎国嗣的问题上,他与范镇等人一起劝告天子为国家长远考虑,早立储君。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筑二堡以制夏人,募民耕之,耕者众则汆贱,亦可渐纾河东贵汆远输之忧。(5分)臣向者进说,意谓即行,今寂无所闻,此必有小人言陛下春秋鼎盛,何遽为不祥之事?(5分)参考答案4. C(风:讽谏。)5. C(琴瑟和鸣特指夫妻感情。)6. B(设譬引喻错;异兽事务并没有提至广听从他的看法。)7. (10分)修筑两个城堡来抵挡西

6、夏人,招募老百姓去耕种土地。耕种的人多,买入粮食价格就低,也就可以渐渐缓和河东粮食价格昂贵而依靠远处供应的忧虑。(制汆纾各1分,大意2分,共5分。)我从前所说,心想马上就会施行,现在却没听到什么,这中间肯定有小人说陛下正值壮年,怎么马上做不祥瑞的事呢?(向春秋鼎盛遽各1分,大意2分,共5分。)司马光,字君实,是陕州夏县人。他的父亲司马池,曾任天章阁待制。司马光七岁的时候,肃穆犹如成年人,听别人讲左氏春秋,他特殊宠爱,回家后将所听到的讲给家人,竟能说出其中的大意。此后,他成天手不释卷。宋仁宗宝元初年,司马光考中进士,这年他刚二十岁。他不宠爱华丽,闻喜宴唯独司马光不戴花,一位同中进士的人告知他说君

7、王赏赐的花,不行违反。于是司马光才戴上一枝。司马光跟随庞籍,担当并州判官。麟州屈野河西良田颇多,西夏人蚕食这一带土地,已成为河东的祸害。庞籍吩咐司马光去巡察,司马光建议说:修筑两个城堡来抵挡西夏人,招募老百姓去耕种土地。耕种的人多,买入粮食的价格就低,也就可以渐渐缓和河东粮食价格昂贵而依靠远处供应的忧虑。庞籍听从了他的计策。麟州将领郭恩英勇却有点傲慢,率兵在夜间渡河,不设防备,被敌方歼灭,庞籍因此获罪,离开了麟州。司马光三次上书陈述郭恩覆灭是自己的过失,但没有得到答复。庞籍死后,司马光上堂拜见他的妻子,待她像母亲一样,抚养他的儿子就像自己的兄弟一样,当时的人都很赞扬他。后来,司马光改任直秘阁、

8、开封府推官。这时,交趾贡纳一种惊奇的野兽,说是麟,司马光说:真假不得而知,即使是真的,不是自己来的也不能说明是祥瑞之兆,希望送还他们的所献之物。他又写了一篇赋进行讽谏。他又修撰起居注,供职礼部。有关部门说有日食,按惯例,日食不满度数,或京师看不见,都应当上表庆贺。司马光说四方都看得见,京师看不见,这说明君王被阴险邪恶的小人所蒙蔽;天下的人都知道,唯独朝廷不知道,它所带来的灾难会更厉害,不应当庆贺。朝廷听从了他的看法。仁宗身体不好,可国家的继承人还没有确定,天下的人都很忧虑却不敢说话。谏官范镇首先发表自己的看法,司马光在并州听说后,也发表看法,并且赠送书信给范镇,劝他以死抗争。到这时,司马光又对

9、皇上当面说:我过去在并州作通判,所上的文书三章,希望陛下坚决笃行。皇帝深思了好久,然后说:莫非想要选择宗室后代作为继承人吗?这的确是忠臣说的话,只是别人不敢说罢了J司马光说:我说这个,自己认为肯定会招来死罪,没想到皇上如此开明,竟然接受了J皇上说这有什么不好,古今都有这类事。司马光退朝后没有听说有诏令,就又上书说:“我前面所说,心想马上就会施行,现在却没听到什么,这中间肯定有小人说陛下正值壮年,怎么马上(就)做不祥瑞的事?那些小人没有长远的考虑,只是想在仓猝之间,拉拢他们所着重的和友善的。定策国老门生天子之祸,能说得完吗?皇帝大为感动,说:将司马光的上书送到中书省。司马光见到韩琦等说:诸公趁早商定,他日宫中半夜传出寸纸,把某人作为继承人,全国的人不敢违反。韩琦等双手作揖说:“不敢不尽力J不久,下诏让英宗负责宗正事务,英宗一再推辞,不愿答应,于是被立为皇子。英宗又说自己有病,不愿入宫。司马光说:皇子推辞富贵,已经快一个月了,可见他比一般人贤惠得多。然而,对父亲的呼唤不答应,君王征召,却不愿应征,希望以臣下的道义来责怪皇子,想必他肯定会入宫。英宗果真接受了征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