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园生活化课程实施的策略 论文.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347920 上传时间:2023-10-1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7.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幼儿园生活化课程实施的策略 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关于幼儿园生活化课程实施的策略 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幼儿园生活化课程实施的策略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幼儿园生活化课程实施的策略 论文.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幼儿园生活化课程实施的策略摘要:在基础教育领域,我们一直提倡的理念之一就是“让教育回归生活”,幼儿阶段是人的一生之中的萌芽阶段,对幼儿身心发展的教育相对于其他年龄阶段的教育,更加需要和生活密切结合,对此,我们要通过幼儿园课程这一重要手段来实现幼儿园教育的目的。本文就幼儿园生活化课程实施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并提出若干策略,以期为其他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关键词:幼儿园;生活化;课程;实施;策略一、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重要意义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全面发展包括五大领域的全面发展,即健康领域、社会领域、语言领域、科学领域和艺术领域。而生活化的课程设置重视物质环境的生活化,注

2、重在幼儿园硬件环境上凸显生活化,使环境温馨、美观,贴近于幼儿生活,类似于“家”的感觉,可以使幼儿生活在其中感觉舒适,生活化的课程追求幼儿心理环境的宽松与自由,注重让幼儿自主地游戏,主动地参与活动,可以使幼儿感觉到心理的安全与舒适,生活化的课程注重幼儿与自然环境的接触,鼓励幼儿对自然环境主动地、充分地探索,注重引导幼儿建立与周围人的良好的关系;生活化的主题课程还注重利用社区资源和家庭资源,提倡引导幼儿在主题课程中走出幼儿园,走进大自然、走向社会,在与大自然和社会的物质环境、人文环境等的互动中感受自己生活的周围环境,感受社会文化,感受人际交往的特点,从而可获得社会性的发展。生活化的课程还追求主题活

3、动区域的多元化和生活化,通过教师创设生活化的区域环境,提供生活化的活动材料,使幼儿在与真实的、贴近生活的材料的互动中获得发展,比如角色区投放的生活化的材料(锅、榨汁机、削苹果器等等)可以提高幼儿的生活技能;娃娃家的生活化的角色模拟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角色意识,提高交往能力;科学区提供的贴近幼儿生活的材料,比如磁力、电、光、声音等可以使幼儿感知到生活中的科学原理;美工区提供的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可以供幼儿旧物利用,在操作中提高动手能力在生活化的主题课程中,教师组织的一日活动内容也是从幼儿生活出发的,关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关注幼儿的生活习惯的养成,学习习惯的养成,注重利用生活环节提高各个方面的能力

4、,在主题课程的集体活动中,教师通过选择生活化的学习方式,提供生活化的学习内容,通过师幼互动,使幼儿在真实的生活中获得认知、情感和能力的提高。因此,生活化的课程可以促进幼儿五大领域的全面发展。二、幼儿园生活化课程实施的策略1 .确立生活化的课程观在实现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过程中,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程目标的设计应当不仅仅注重知识技能的学习,还应当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并进一步探究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其自身的知识储备,让幼儿亲自体验各种各样的活动。在选择课程内容的过程中,要从抽象的文本转向幼儿本身,为幼儿和知识之间构建一条坚实而快乐的纽带。另外,还要为幼儿提供自主探索、合作游戏、亲身体会的教育环境

5、。在课程评价方面,应当从片面、单一的评价标准转变为以发展性、过程性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从而彰显对幼儿生活品质和生命意义的关注。2 .基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有效地实施生活化课程3至6岁的幼儿,他们的身心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身体各大系统逐步协调,心理也在不断发展和成熟中,记忆力、语言能力、运动能力等都处于快速成长的关键期。幼儿是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兴趣爱好,在主题课程开发和实施中,教师如果能关注幼儿的身体和心理特点,关注幼儿的生活经验,尊重幼儿的想法,选择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的主题教育内容,并采用幼儿喜欢的学习方式开展主题课程,可以使幼儿获得很好的发展。幼儿对自己周围的事物感兴趣,他

6、们喜欢探索生活中真实的事物,在主题课程内容的选择时,教师如果能根据幼儿的这一心理特点,选择贴近生活的主题课程内容,就会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比如,小班幼儿对车感兴趣,开展大马路的主题课程时,孩子们通过到马路边观察车,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车玩具,请爸爸进课堂讲车的知识、参观车行等活动,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如:中班幼儿运动能力和技巧不断提高,喜欢参与各种运动,很多幼儿在特长班学习轮滑、乒乓球、小篮球等,但是在冬天里很多幼儿怕冷不喜欢参加体育锻炼,开展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主题课程,可以使幼儿了解冬天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好处,引导幼儿到户外参加体育锻炼,感受运动的乐趣,这也是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主题活动3 .区域

7、游戏主题突显生活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方式。”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围绕幼儿园实施的课程总体目标,从幼儿实际出发精心设计科学的区域活动主题。需要理解的是,不同主题区域的游戏对于幼儿成长的价值应该有重点。教师要注意主题应鲜明,体现生活化的主题,有利于激发幼儿参与区域游戏的积极性,能够唤醒幼儿的生活经验,发掘其想象创造力,促使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有益的生活体验。例如:在区域游戏的设计时,我们贴近生活,以“健康”领域为主题开展了”我是小小厨师”的区域游戏活动。在实施前,可带幼儿到附近的餐厅或食堂,了解可口饭菜大厨是怎么做出来的,当然,在进行区域游戏之前,引导幼儿回顾家长最拿手的菜,爸

8、爸妈妈是如何做出色、香、味俱全的菜的,此外,教师还要为幼儿预备一些与主题区域游戏相贴切的游戏活动素材,模具:塑料小刀、剪刀、蔬菜、水果,或是橡皮泥等材料,以供幼儿在区域游戏中任意选用,进行摆弄、操作、展开游戏活动,这样,幼儿感到活动贴近生活,且有趣,自然会主动参与到游戏中,他们在此过程中乐此不疲,兴致盎然,同时,通过此活动深化幼儿的生活化体验,让他们感受到身为厨师、家长为做出美食付出的辛勤劳动,从而懂得尊重劳动者,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实现“健康”主题的教育目的,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总之,教育是要为幼儿生活做准备的,教育既要源自于幼儿的生活,又要落实在生活中,教育的目的也要指向于幼儿的生活。因此,幼教要回归本真生活,去积极地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更好地践行生活化课程,使其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唯有如此,才能使幼儿在生活化课程中更好地感受自己周围的生活,感知生活中的事物、人际关系、感受大自然、大社会的美好,了解社会,感受人际关系的美妙,在生活中的教育中获得生活认知,体验生活的乐趣。参考文献:1印小青,李娟.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意蕴,误区与实施策略J.2021(2016-2):64-66.2徐美娟.幼儿园生活化课程研究J.启迪与智慧:上,2022(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