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经费最新管理办法篇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研经费最新管理办法篇5.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科研经费最新管理办法篇5一、高校纵向科研间接成本的界定与内涵科技部、财政部、国家计委和国家经贸委联合的关于国家科研计划实施课题制管理规定(2002)2号)中明确界定了科研项目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费用是指课题研究过程中耗用的可以直接计入课题成本的费用;间接费用是指依托单位为组织和支持课题研究而发生的难以直接计入课题成本的各项费用。由此可见,纵向科研项目间接成本是众多纵向科研项目共享的、为完成项目及日常工作而产生的、必不可少且难以归集到具体项目的成本。纵向科研项目的成本管理不仅需要界定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在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过程中,更需要明确的是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构成及内涵。关于国家科研计划
2、实施课题制管理规定中规定,科研项目的直接费用一般包括人员费、设备费及其他研究经费等;间接费用一般包括支付依托单位课题服务的人员费用和其他行政管理支出、现有仪器设备和房屋的使用费或折旧费等。3二、高校纵向科研间接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高校对纵向科研项目间接成本管理的重视不足长期以来,高校对纵向科研项目的间接成本管理缺乏重视。根据课题研究需要,本课题从“985工程”“211工程”建设大学中选取了七所高校,调研样本具备相对较多的纵向科研项目,通过实地调研和座谈访问形式,赴北京、南京、西安等地了解高校纵向科研项目间接成本管理情况。调研结果显示,在责任中心设置方面,调研单位中设置成本中心的高校仅占2
3、8.57%,未设置成本中心的高校占71.43%o划分和设置责任中心,是实施责任会计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划分责任中心意味着单位责任会计的相关理论方法还没有得到应用;在成本管理方法应用方面,成本动因分析(占57.14%)在部分高校有一定应用,但基本都没用过本量利分析方法,说明各高校基本都不太关注业务量(工作量)、成本(费用开支)和利润(产出效益)之间动态关联关系以及业务量(工作量)变化对成本(费用开支)的影响;纵向科研项目的问接成本管理在所调研的高校中均停留在按照经费管理办法执行的层面,且缺乏对科研成本和教学成本的严格划分。通过实地调研,发现高校纵向科研间接成本管理的问题:对纵向科研项目间接成本管理
4、的重视不足。会计人员对间接成本管理的应用基本处于无压力、无动力、无意识的状态,对间接成本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更是知之甚少;高校为了保护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避免因政策差异造成的经费流失,各高校制定和执行经费管理办法都较为宽松,象征性提取少量管理费,纵向科研项目间接成本管理流于形式,尚未形成体系。(二)现行纵向科研间接成本提取比例低于实际高校现行管理费提取办法,通常根据各项目经费相关管理办法按照一定比例提取。针对民口重大专项、国防科技工业科研项目、863计划、973计划等纵向科研项目,各项经费管理办法均规定了提取管理费比例及经费支出范围,详情见表1。相比之下,如表2所示:美国、英国及欧盟各大学的间接成
5、本率相对较高,而且有健全的成本补偿机制。高校有序开展科研工作需要房屋、基础设施、设备仪器等多方面人力物力保障,较低的科研管理费提取金额不足以弥补高校纵向科研项目进行中所产生的间接费用,诸多高校未明确区分科研成本和教学成本,将其混为一谈,科研间接成本挤占教学成本的现象较为普遍,直接导致教育经费紧张。4(三)绩效支出未充分发挥激励作用间接成本中的绩效支出部分一直以来都是国家关注的重点之一,自2011年起,建立了科研人员的绩效激励机制。2016年的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16)50号)明确提出“加大对科研人员的激励力度,取消绩效支出比例限制。项目承担单位在统
6、筹安排间接费用时,要处理好合理分摊间接成本和对科研人员激励的关系,绩效支出安排与科研人员在项目工作中的实际贡献挂钩”。国家出台相关政策,从制度层面对科研人员进行绩效激励,如何让政策落实,达到理想的执行效果,就是高校应该思考的问题。现阶段,高校的纵向科研项目绩效评价体系不健全,不能综合考量科研人员的实际贡献,更不能据此进行安排绩效支出。缺乏健全的绩效评价体系,让绩效支出不能发挥出最大的功效,不能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四)纵向科研项目间接成本管理成果缺乏评价标准目前,中国高校对纵向科研间接成本管理按照国家的各项经费管理办法严格执行,除按照办法执行外,高校普遍对纵向科研的间接成本管理成效没有提
7、出明确的考核评价标准。通过调研发现,高校对间接成本管理很难提出明确的信息需求,普遍在会计工作管理上偏重合规性、合法性和真实性,忽视效率性、经济性和合理性。学校层面没有明确的考核标准和信息需求,各相关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得不到调动,纵向科研项目间接成本管理工作的推进势必会受到影响。缺乏评价标准的间接成本管理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更不利于缓解、解决高校目前普遍存在的教育经费不足、办学资源紧张等的问题。长此以往,对高校的发展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三、建议及对策(一)提高对纵向科研间接成本管理的重视一套兼顾效率性、合理性和经济性的间接成本管理体系对大学的教育事业和科研事业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美国政府自上世纪
8、开始,就在积极进行大学科研项目的间接成本管理探索,1958年了A-21公告,明确间接成本构成及核算方法。经过不断的推敲、完善和修订,最终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间接成本管理体系,为美国研究型大学的长远发展奠定了雄厚的财政基础。5中国的纵向科研项目间接成本管理起步较晚,高校普遍聚焦于直接成本,轻视间接成本管理。提升纵向科研项目间接成本管理水平,首先就是要提高高校的重视程度,转变管理思维,转换管理模式,运用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才能真正解决现存间接成本管理中的问题。(二)合理提高纵向科研项目间接成本补偿比例美国、英国及欧盟分别通过A-21公告、OransparenceReview和FP7对本国高校的
9、科研项目间接成本管理做出明确详细的规定:间接成本率二允许的科研总间接成本/修正的科研总直接成本*100%,美国、英国及欧盟高校的间接成本提取比率高于中国经费管理办法中要求的管理费提取比例。同时,各国还建立相应的成本补偿机制,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比国外高校的间接成本管理情况,中国高校的纵向科研项目管理费提取比例相对较低。存在科研项目消费、教育经费买单等情况,用教学经费支付纵向科研项目的间接成本,导致教学经费不足。教学经费不足,势必会影响高校的各项建设和长远发展。因此,适当提高纵向科研项目的间接成本补偿比例,能够推进建设高水平大学的进程。(三)加强绩效评价体系构建中发办2016)50号
10、文件明确要求处理好合理分摊间接成本和对科研人员激励的关系,绩效支出安排与科研人员在项目工作中的实际贡献挂钩。绩效支出制度正在不断完善,与此同时,绩效评价体系建设作为政策落实的重要手段,势在必行。现阶段,高校科研人员的绩效支出主要是由项目负责人进行分配。这种方式缺乏系统性,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需要各高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设计一套公平、公开、公正的判定校内纵向科研项目工作贡献的绩效评价体系,据此分配绩效,能够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推进项目进度。6(四)建立、完善高校的纵向科研项目间接成本管理制度高校的间接成本管理不应当只停留在执行各项经费管理办法的层面,需要高校结合自身
11、实际情况,形成一套有针对性的、系统的纵向科研项目间接成本管理体系。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可以建立合理的房屋、水、电、气、暖等公共资源的补偿机制。各高校需加强基础统计、计量工作,严格区分科研成本及教学成本。高校可以通过完善房屋、设备使用原始记录等方式区分科研成本和教学成本;对水、电、气、暖等,则要尽快改造计量手段,准确计量纵向科研能源耗用情况。在此基础上建立成本补偿机制,对教学使用及日常办公以外的房屋及设备使用收取相应的补偿费用,7对纵向科研项目间接成本消耗做一定的成本补偿。同时,高校还需要建立纵向科研项目的间接成本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对间接成本管理成果做出相应的绩效评价。纵向科研项目的间接成本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不仅能够对间接成本管理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评价,还能够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管理方式。纵向科研项目间接成本管理,是各高校科研、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校需要明确其重要性,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间接成本管理体系,才能进一步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