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生物与环境-种群和生物群落.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357575 上传时间:2023-10-20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7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生物生物与环境-种群和生物群落.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二生物生物与环境-种群和生物群落.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二生物生物与环境-种群和生物群落.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二生物生物与环境-种群和生物群落.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二生物生物与环境-种群和生物群落.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生物生物与环境-种群和生物群落.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生物生物与环境-种群和生物群落.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 生物与环境,第二节种群和生物群落,学习目标,一、种群的特征:种群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 年龄组成 性别比例二、种群数量的变化 J型曲线 S型曲线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什么是种群?,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什么?,种群有哪些特征?,概念:生活在同一地点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种群密度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小范围内的水生生物可用单位体积内的数量表示;大范围及陆生生物一般用单位面积内的数量来表示。,种群特征:,同一环境中,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有无差异?同一环境中,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是

2、固定不变的吗?,图 1,图 2,图 3,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主要有哪些?,生存资源的供给能力生存资源丰富的地方种群密度高。周期性变化环境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引起种群密度周期性变化。如候鸟飞来时密度较高,飞走后密度为零。蚊子密度夏天高,冬天低天敌数量的变化如猫增多导致鼠密度下降;青蛙增多导致害虫减少,相关生物引起种群密度改变,2、出生率和死亡率。通常以a表示。出生率:种群中单位数量个体在单位时间内出生的新个体数。死亡率:种群中单位数量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和种群密度大小的重要因素。,3、年龄组成: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所占比例。一般分为幼年、成年和老年三个阶段。年龄组

3、成一般分三种类型:,增长型:特点是幼年个体数目多,老年个体少,出生的比死亡的多,种群的密度数越来越大。,稳定型:特点是各年龄期的个体数比例适中。在一定时期内出生的新个体数接近衰老死亡的个体数。种群中个体数目保持相对稳定。,3、年龄组成: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所占比例。一般分为幼年、成年和老年三个阶段。年龄组成一般分三种类型:,衰退型:特点是老年期个体数目较多而幼年期的个体数目偏少。新出生的个体不能补偿衰老死亡的个体数。种群密度越来越小。,3、年龄组成: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所占比例。一般分为幼年、成年和老年三个阶段。年龄组成一般分三种类型:,研究种群的年龄组成,对于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4、,4、性别比例: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种群密度。,雌雄相当型:特点是雌性和雄性个体数目大体相等。这种类型多见于高等动物。,种群数量(种群密度),迁入,年龄组成,性别比例,死亡率,迁出,出生率,种群数量的变化,例如某种动物种群的起始数量为N0,每年的增长率保持不变,第二 年的种群数量是第一年的倍,则一年后该种群的数量应为:N1=N0,二年后该种群的数量为:N2=N1=N0 2,t年后则为:Nt=N0 t,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当种群密度上升时,空间食物相对减少,以该种群为食的捕食者数量增加,会使这个种群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从而

5、使种群数量增长率下降。当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时,种群数量停止增长,将这种增长方式用坐标图表示出来,就会呈现“S”曲线。,大草履虫种群的增长曲线,生态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0.5ml培养液中放入5个大草履虫,然后每隔24小时统计一次大草履虫的数量。经过反复实验得出了如图所示的结果。,1、野生生物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鱼类 的捕捞2、害虫的防治蝗虫的防治,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呢?,研究种群数量变化有何意义?,直接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迁入、迁出,间接因素:食物、气候、传染病、天敌,重要因素:人类的活动,苍鹭的保护,云豹的保护,野猪的保护,救护被困的鲸鱼,全力防蝗减灾,1、在

6、什么条件下种群数量才会呈指数增长()A、当只有食物限制时 B、在物种适宜的环境中食物开始出现不足,但还不至于影响 到该物种在这里生存 C、只是没有捕食者 D、在实验室内的实验条件下2、下列因素能引起种群密度增大的有。A种群中幼年个体增多B种群性别比例改变C环境中水热条件适宜D种群中幼年个体减少E环境中天敌增多F环境中阳光不足G寄生生物增多H寄生生物减少,巩固练习,D,3、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分为下图A、B、C三种类型,据图回答:,老年中年幼年,A B C,(1)我国在5060年代出现生育高峰,因此造成70年代初期人口的年龄组成为图 所示类型。(2)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鱼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这将会使被捕捞的鱼的年龄组成为图 所示类型。(3)农业生产上应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的措施,有可能使该种害虫的年龄组成为图 所示类型。,A,C,A,先看后下,节省时间分类清晰,查找方便,专业收集豆丁网上免费资源http:/:8080,免费豆丁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