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旅客运输安全管理(王生昌)-南昌.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360594 上传时间:2023-10-20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3.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旅客运输安全管理(王生昌)-南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道路旅客运输安全管理(王生昌)-南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道路旅客运输安全管理(王生昌)-南昌.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道路旅客运输安全管理(王生昌)-南昌.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道路旅客运输安全管理(王生昌)-南昌.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路旅客运输安全管理(王生昌)-南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旅客运输安全管理(王生昌)-南昌.ppt(9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试行),第四章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2012年5月,主讲内容 客运驾驶人管理 车辆管理 动态监控 运输组织 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其他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一节 客运驾驶人管理,本节共8条,规定了客运驾驶人聘用,岗前培训,安全教育、培训及考核,从业行为定期考核,信息档案管理,调离和辞退,安全告诫,防止疲劳驾驶等。第十九条、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应当建立客运驾驶人聘用制度 统一录用程序:对客运驾驶人进行面试,审核客运驾驶人安全行车经历和从业资格条件,实施驾驶适宜性检测,明确新录用客运驾驶人的试用期。有如下情况之一驾驶人不得聘任:三年内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致人死亡且负同等以上责任的,三

2、年内交通违法记分有满分记录的,三年内有酒后驾驶、有超员20%、超速50%违法记录的,一个记分周期内有三次以上超速违法记录的。,驾驶人疲劳驾驶、超速行车、超载,措施不当,1、建立客运驾驶人聘用制度 客运企业要建立客运驾驶人聘用及管理制度,包括:企业相关部门在驾驶人聘用工作中的具体职责,驾驶人聘用(解聘)条件及程序,驾驶人的岗位职责与操作规程,驾驶人劳动报酬、福利和社会保险,驾驶人教育培训,驾驶人奖惩措施,驾驶人信息档案记录等。选择安全意识强,驾驶技能高驾驶人从事客运经营,保障源头管理。2、客运驾驶人的聘用 1)客运驾驶人的录用条件:(1)取得相应的机动车驾驶证1年以上;(2)年龄不超过6O周岁;

3、(3)3年内无重大以上交通责任事故记录(交通责任事故,是指驾驶人负同等或者以上责任的交通事故);(4)掌握相关道路旅客运输法规、机动车维修和旅客急救基本知识;(5)经考试合格,取得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件。,2)客运驾驶人录用程序(1)应聘者提出申请;(2)资格条件审查;(3)驾驶技能和综合素质测试;(4)审核备案;(5)正式录用,签订劳动合同;(6)岗前培训及试用期考察。3)资格审查 按照道路旅客运输从业资格条件的5项要求。核查驾驶证、身份证、从业资格证等;查询驾驶人的交通违法信息记录(交警部门);核查安全行车经历(原从业单位;新从业者:交警部门查询违章)。4)驾驶技能和综合素质测试 面试、理论知

4、识测试和驾驶技能测试通过,进行综合考核,择优录用。,5)驾驶适宜性检测 驾驶适宜性检测是指运用科学的手段对驾驶人的心理、生理状态进行检测,判断其是否适宜驾驶营运车辆。驾驶人群体中存在着一部分人较其他人更易发生交通事故,且发生过交通事故的驾驶人重复发生事故的概率较高的现象,一般将这部分人称为“事故多发者”,国家科技行动计划项目组,检测调查了5167人,三年内发生交通事故1620起,其中三年内无事故驾驶人3951人,发生2次以上驾驶人占总人数的6.38%,发生事故数占总事故数50.97%。这一现象也称为”事故倾向性”。这些驾驶人之所以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主要与他们的心理、生理素质有关。正因为事故倾向

5、性的存在,引出了“一些人适合于从事驾驶职业,另一些人则不适宜从事驾驶职业”的所谓“驾驶适宜性”,特别是以驾驶作为职业的道路运输驾驶人员,如果不适宜的人员进入道路运输驾驶人队伍,将给道路交通安全埋下了极大的隐患。通过驾驶适宜性检测,一方面可以避免不适宜性的人群进入客运驾驶人队伍,消除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可以对客运驾驶人开展有针对性的再教育和训练,指出他们生理、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开车应注意的事项,可以降低事故发生率。,根据新修订的道路运输驾驶员适宜性检测评价方法部颁标准,驾驶适宜性检测主要包括动体视力、暗适应、夜间视力、深度知觉、速度估计、周边风险感知、选择反应能力、紧急/连续紧急反应能力、

6、处置判断能力等9个指标。动体视力是驾驶人在一定运动速度下辨别物体的视觉能力。暗适应是指人眼在强光照射刺激后突然进入黑暗后视力的适应能力。夜间视力是指人在低亮度和低照度条件下的视力。深度知觉是指驾驶人在行车过程中对物体空间距离、障碍物的远近是否能正确判断的能力。速度估计是一种运动知觉,是人对运动物体速度的感知和判断能力。周边风险感知是指驾驶人集中注意同时,对周边潜在危险感知能力。选择反应能力是人体对外界刺激在一定时间内做出正确应答的能力,主要包括选择反应的快慢和选择反应的正确性。紧急/连续紧急反应能力主要是检测驾驶人对连续出现的紧急情况做出快速判断的能力。处置判断能力是指驾驶人在多种信息情况下注

7、意力的分配、转移能力及注意力的持续能力,动作协调性和动作圆滑性。,检测原理及检测方法,速度估计,(1)检测原理 采用计算机控制视标滑块在支架上的运动状态。仪器面板上有一横槽,横槽左侧被一定宽度的黑色挡板遮住。小灯泡以一定速度在横槽中自右向左移动,中途因黑色遮蔽而消失。受检者用眼睛跟踪灯泡移动速度,估计灯泡到达挡板左端时,同步按下应答开关。用估计时间与正确时间的差异,间接评判对速度估计的正确性。速度估计检测仪如图所示。,速度估计检测仪,(2)检测方法 被试者坐在距离仪器面板1.5m的地方,注意观察面板上指示灯移动的速度。指示灯进入遮挡区后,被试者估计到达遮挡区终点时按下应答开关,仪器记录指示灯进

8、入遮挡区到按下开关的时间。每个被试者练习三次,正式检测十次,用检测结果的变动率来评价被试者的速度估计能力和性格的焦躁性。,(3)检测结果与驾驶行为的相关性 如果被测者估计的时间比标准时间(2.08秒)偏差较大都说明被测驾驶员的速度感知觉能力较弱。若比标准时间偏快说明驾驶员性格属于急躁型,驾驶时易超速,强行变道;若比标准时间偏慢说明驾驶员性格属于安静迟缓型,驾驶时易导致规避不及。如果被测者估计的时间比标准的时间偏差忽快忽慢则说明驾驶员的情绪波动比较大,驾驶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稳定性。,选择反应,选择反应检测仪,(1)检测原理 采用计算机控制红、黄、蓝三种颜色刺激信号和蜂鸣器,要求受检者对不同刺激分别

9、由左手、右手和右脚做出不同反应。仪器记录每次反应时间及反应的正确性。选择反应检测仪如图所示。,(2)检测方法 被试者坐在距离仪器面板1.5m的地方,注意观察面板上随机呈现的红、黄、蓝三种灯光信号,并倾听蜂鸣声。要求被试者分别以左手、右手和右脚对不同信号做出反应。仪器记录反应时间及错误反应次数。每个被试者练习八次,正式检测16次,用反应时间的变动率和反应错误次数评价被试者的机敏性。,(3)检测结果与驾驶行为的相关性 如果反应时间的变动率大,且反应错误次数多,说明反应的赌博心理较重,对刺激的判断不准确,反应不稳定;如果反应时间的变动率小,反应错误次数多,说明被测者的判断能力较差,但反应速度比较稳定

10、;如果反应时间的变动率大,但反应错误次数少,说明驾驶员判断能力较好,但赌博心理较重,反应不稳定。同时由反应时间与错误次数可判定人的机敏性,若反应时间短,错误也少,属于机敏型;反应时间短,但错误也多,属于毛糙型;反应时间长,但错误少,属于稳重型;反应时间长,错误也多,属于迟钝型。毛糙型和迟钝型行车均不安全。,(1)检测原理 由微电脑控制的电机通过齿轮带动视标圆盘以一定的速度转动,受检者通过操纵方向盘,使两根指针从视标箭头后边通过,仪器自动记录左、右错误次数。检测仪如图所示。,处置判断,(2)检测方法 被试者通过操纵方向盘使两根指针左右移动,圆盘旋转时,要求被试者竭力使两指针均从箭头的尾部绕过,若

11、指针从箭头前方或箭头杆上通过,以及触碰圆盘边缘时均视为错误。圆盘匀速转动六圈,仪器记录错误次数,用来评价被试者的注意分配能力和动作的协调性。(3)检测结果与驾驶行为的相关性 根据错误次数判断被测驾驶员的左右注意力分配的能力,错误次数多的驾驶员往往在检测中顾此失彼,不能合理的分配注意力并作出必要的动作,驾驶过程中容易导致刮蹭或者碰撞行人,引发事故。,动体视力,(1)检测原理 采用计算机控制微型电子显示屏模拟视标“C”形环四个切口方向和运动状态(以一定的速度由远向近移动),原理图如图所示,在受检者看清视标环缺口方向的瞬间,用应答反应键和四位开关做出反应。检测仪如图所示。,动体视力检测原理,动体视力

12、检测仪,(2)检测方法 被试者坐在仪器前,双眼从窥视孔观察以一定速度由远而近移动的“C”形环视标。当刚看清视标的开口方向时,立即按下应答开关,并指出“C”形环的开口方向。每个被试者练习两次,正式检测五次(如果连续三次误答,应停止检测,待休息30min之后重新检测)。对检测数据求取均值,用来评价被试者的动体视力。(3)检测结果与驾驶行为相关性 动体视力差的驾驶员在高速行驶的过程中对物体的辨识能力差,容易引起事故的发生。,暗适应,(1)检测原理 采用计算机控制微型电子显示屏模拟视标“C”形环的四个切口方向,如图所示,配有白炽强光刺激源。被检者在接受强光刺激后,黑暗中辨认视标“C”缺口方向,并用应答

13、开关和四方位开关做出反应,仪器记录黑暗中正确辨认视标所需的时间。暗适应检测仪如图所示。,暗适应检测仪显示屏上C形视标,暗适应检测仪,(2)检测方法 被试者坐在仪器前,将头置于遮光罩内,双眼从窥视孔向内观察。强光刺激30s后,突然变暗。在微光中观察“C”形视标。当被试者刚看清视标开口方向时,立即按下应答开关。并指出开口方向,仪器记录暗适应时间。此项检测不做练习,每个被试者检测一次,用其读数表示暗适应时间,来评价被试者的暗适应能力。重检需休息30分钟以上。(3)检测结果与驾驶行为的相关性 暗适应时间长的驾驶员在明亮白天进入照明条件差的隧道或者夜间会车受到对向来车前照灯炫目时,对环境的事物辨识能力很

14、差,很容易引发事故。,深度知觉,(1)检测原理 仪器内有三根标杆,两侧的两根标杆固定不动,中间一根装在滑块上,滑块由微电脑控制往复运动,原理如图所示。背景照明采用冷光灯泡。深度知觉检测仪如图所示。,深度知觉检测原理图,深度知觉检测仪,(2)检测方法 被试者坐在距离仪器2m的地方。从观察窗判断三根标杆的位置,两侧标杆固定不动,中间标杆匀速往复运动,当三根标杆处于同一平面时,按下应答开关,仪器记录误差值。深度知觉每个被试者练习两次,正式检测三次。取均值,用来评价被试者的深度知觉能力。(3)检测结果与驾驶行为的相关性 检测结果较差说明驾驶员的空间物体的感知能力较差,位置感差,在会车或者超车时容易造成

15、事故。,夜间视力,(1)检测原理 依据国标视力4.4的“E”形视标在0.6米远处的尺寸大小,制作图片,图片上“E”形视标为纯黑色,背景为不同灰度的底色,它与黑色视标形成不同对比度,模拟夜间环境,原理如图所示。同一灰度底色图片以“E”形视标开口方向不同的四副组成,模拟一种夜间环境。夜间视力检测仪如图所示。,背景灰度(R,G,B)为(34,34,34)背景灰度(R,G,B)为(238,238,238)(相当于2级夜间视力)(相当于9级夜间视力),夜间视力检测原理图,夜间视力检测仪,(2)检测方法 被试者坐在仪器前,双眼从窥视孔观察以灰度从暗到亮依次呈现随机方向“E”形视标。当被试者看清视标“E”开

16、口方向时,按下应答开关,并指出开口方向,仪器记录此时夜间视力等级。每个被试者练习1次,正式检测1次,用所测等级来评价被试者夜间视力。(3)检测结果与驾驶行为的相关性 检测结果表示被测驾驶员在夜间或光线较暗环境行车时对物体的辨识能力,结果差的驾驶员在夜间或光线较暗环境行车时,对突发状况的预判较差,易引发交通事故。,周边风险感知,(1)检测原理 在计算机显示屏视野的中心部位,以一定时间间隔连续出现0到9的数字,在数字呈现中,出现重复(如出现4之后再次出现4)或数字缺位(如出现3之后出现5)时,立即进行左手反应;与此同时,在视野的周边部位有“、”的图形,以一定时间间隔在显示屏的四角位置随机出现,仅当

17、出现“”形图形时,立即进行右脚反应。周边风险感知检测仪如图所示。,周边风险感知检测仪,(2)检测方法 检测时,被试者坐在电脑前面,注意观察显示屏中心位置的数字变化规律及显示屏四角图形,当显示屏中心位置的数字出现重复或缺位时,立即进行左手反应,与此同时,当显示屏四角位置出现“”图形时,立即进行右脚反应。仪器自动记录手反应时间和错误次数、脚反应时间和错误次数。检测正式开始前,有一段练习程序,练习程序结束后进入正式检测阶段。检测时,中央数字出现184次,要求左手反应26次;周边图形出现36次,要求右脚反应12次。用手反应时间均值和反应错误次数、脚反应时间均值和反应错误次数来评价被试者的周边风险感知能

18、力。,(3)检测结果与驾驶行为的相关性 此检测主要要考察驾驶员在行车中把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前方的同时,对周边潜在风险的感知及反应能力。中心错误次数多的驾驶员说明其在行车中基本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周边次数多得驾驶员说明其在行车中对周边的潜在风险照顾不足;中心错误次数和周边错误次数数量不平衡说明驾驶员在驾驶时注意力的分配存在问题;手脚反应时间长说明被试者对刺激反应动作迟缓。以上情况的每一种均会引发交通事故。,紧急/连续紧急反应,紧急/连续紧急反应检测仪,(1)检测原理 对于一定的时间间隔、连续出现在计算机显示屏中央的圆形红色信号刺激进行右脚反应,检测简单反应时间及抗疲劳性。紧急/连续紧急反应原理图如

19、图所示,(2)检测方法 检测时,被试者坐在电脑前面,注意观察显示屏中央位置,出现圆形红色信号时,立即进行右手反应,仪器自动记录紧急/连续紧急反应时间。检测正式开始前,有一段练习程序,练习程序结束后进入正式检测阶段。检测时,紧急反应总共检测5次,连续紧急反应总共检测30次。用紧急反应时间的变动率来评价被试者的紧急反应能力,用连续紧急反应时间的极差来评价被试者的连续紧急反应能力。,(3)检测结果与驾驶行为的相关性 紧急反应是考察驾驶员在突然遇到紧急情况时的反应能力,如果反应时间的变动率较大说明驾驶员对突发状况判断不准确,反应过于敏感或者迟缓。连续紧急反应是考察驾驶员在连续出现突发状况或者出现要求连

20、续反应(如堵车时的连续启动刹车)的情况时作出正确反应的持续能力,如果结果较差说明反应持续能力不强,容易出现松懈的情况而引发事故。,6)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审核 客运驾驶人招聘和录用,必须有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参与,参与对招聘过程进行监督和对从业资格核准,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能录用。建立客运驾驶人信息库,利用卫星定位监控系统平台,实现对客运驾驶人信息、运输调度、交通违法记录等从业行为的管理。7)依法录用 客运企业在驾驶人录用过程中,应当遵守劳动合同法。客运企业应与正式录用的客运驾驶人签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8)新录用客运驾驶人的试用期 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关系处

21、于非正式状态,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是否合格进行考核,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是否符合自己要求进行了解的期限。试用期,劳动者不能享受正式员工应有的福利待遇。劳动合同法规定,合同期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合同期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第二十条、建立客运驾驶人岗前培训制度 理论培训内容包括:国家道路交通安全和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安全行车知识;典型交通事故案例警示教育;职业道德、安全告知知识;应急处置知识;企业有关安全运营管理的规定等。实操培训内容:熟悉车辆性能、客运线路,驾驶操作、服务要求等为主要内容。客运驾

22、驶人岗前理论培训不少于12学时,实操培训不少于30学时。客运驾驶人岗前理论培训内容及学时安排建议,第二十一条、建立客运驾驶人安全教育、培训及考核制度 定期开展法律法规、典型交通事故案例警示、技能训练、应急处置等教育培训。客运驾驶人每月接受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1小时的教育培训。企业应组织和督促客运驾驶人参加继续教育,保证客运驾驶人参加教育和培训的时间,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企业应在客运驾驶人接受教育与培训后,对客运驾驶人教育与培训的效果进行考核。教育与培训考核的有关资料应纳入客运驾驶人教育与培训档案。客运驾驶人教育与培训档案的内容应包括:培训的内容、培训时间、培训地点、授课人、参加培训人员的签名

23、、考核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的签名、培训考试情况等。档案保存期限不少于3年。企业应每月查询一次客运驾驶人的违法和事故信息,及时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处理。,1、建立客运驾驶人安全教育、培训及考核制度的必要性 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交通部2008年第10号)第五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客运经营者应当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知识、操作规程培训。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交通部2006年第9号)第四十条规定,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应当按照规定参加国家相关法规、职业道德及业务知识培训。通过安全教育和培训,可以使驾驶人牢固树立安全意识,认识和把握道路运输中事故因素及其发生规律,正确理解和掌握有关安全

24、制度,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和事故应急处置知识和方法,进而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及时发现事故隐患,保证道路运输安全。2、关于客运驾驶人的安全教育、培训 1)定期教育培训的内容和频率 定期培训内容:法律法规(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运输相关法规和规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典型交通事故案例警示、技能训练、应急处置等教育培训。频率:结合安全例会,每月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1小时。,2)继续教育 根据近年来发生的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特大交通事故统计分析显示:重特大交通事故肇事客运驾驶人的驾龄绝大部分在6年以上,1115年、610年、1620年三个驾龄段的客运驾驶人肇事较多,说明客运驾驶人的安全性并不是随驾龄增

25、加而相应的提高,与驾驶人生理、心理素质变化,是否接受安全教育有直接的关系。根据道路运输驾驶人继续教育办法的规定,道路运输驾驶人继续教育周期为2年,每个周期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累计应不少于24学时。可采取集中、网络等多种形式(日本办法是继续教育前接受适宜性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进行针对性训练)。继续教育结果要在县级以上备案。3)教育与培训档案 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规定,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建立道路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管理档案。从业资格管理档案包括:从业资格考试申请材料,从业资格考试及从业资格证件记录,从业资格证件换发、补发、变更记录,违章、事故及诚信考核、继续教育记录等。备案,便于行业管理部门监督

26、检查,尤其是在事故责任倒查。档案保存期限不少于3年,3)违法和事故信息查询 企业应每月查询一次客运驾驶人的违法和事故信息,及时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处理。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处理,是指给予存在安全隐患者,安全告诫、再教育等;对有重大安全隐患者,及时做出调离岗位或辞退处理。第二十二条、建立客运驾驶人从业行为定期考核制度 定期考核内容主要包括:驾驶人违法驾驶情况、交通事故情况、服务质量、安全运营情况、安全操作规程执行情况、参加教育与培训情况以及客运驾驶人心理和生理健康状况(可借助适宜性检测)等。考核周期:不大于3个月,考核结果应与企业安全生产奖惩制度挂钩。1、建立客运驾驶人从业行为定期考核制度的必要性

27、建立定期考核制度,开展定期考核,是加强源头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是客运驾驶人市场准入、动态监管和退出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建立内部考核机制,制定考核表,平时注重收集第一手资料。,2、将从业行为定期考核与诚信考核相结合 诚信考核是指对驾驶人在道路运输活动中的安全生产、遵守法规和服务质量等情况进行的综合评价,是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加强驾驶人素质和从业行为动态监管的有效手段。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印发道路运输驾驶人诚信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交公路发2008280号)规定的诚信考核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情况: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情况;遵守法规情况:违反道路运输相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

28、的有关情况;服务质量情况:服务质量事件和有责投诉的有关情况。诚信考核等级分为优良、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诚信考核结果作为培训、辞退道路运输驾驶人,调整其工资和奖励的重要依据,也是企业参加行业评优和申请新增运力的基本条件。因此,企业在开展客运驾驶人定期考核时,应当与客运驾驶人诚信考核工作有效结合。,3)关于客运驾驶人定期考核内容、考核周期 考核内容包括:违法驾驶情况是指客运驾驶人的违法驾驶行为记录,负次要或者以上责任的交通事故;服务质量是指与客运驾驶人相关的服务质量事件和有责投诉情况;安全运营情况是指客运驾驶人累计安全运行里程;安全操作规程执行情况是指车辆“三检”制度、开车前向旅客的安

29、全告知、规范行车、规范操作等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参加教育与培训情况是指驾驶人对日常安全教育培训、继续教育等的出席情况以及培训后考核情况;心理和生理健康状况包括身体健康状况、家庭变故情况等。考核周期通常分为月度、季度和年度几种。周期过长,会带来“近因效应”。周期太短,将增加考核成本,影响正常的运营工作。因此,本条款规定,考核的周期不大于3个月,即企业至少应一季度考核一次。考核结果与安全生产奖惩制度挂钩。,第二十三条、建立客运驾驶人信息档案管理制度 信息档案实行一人一档,内容驾驶人基本信息、体检表、安全驾驶信息、诚信考核信息等情况。1、建立客运驾驶人信息档案管理制度的必要性 企业建立客运驾驶人信息

30、档案,不仅便于企业开展驾驶人安全管理,而且还便于行业管理部门监督检查,尤其是在事故责任倒查时,能有效保护企业和驾驶人的合法权益。调离、辞退时,移交驾驶人信息档案。2、信息档案的内容 基本信息包括登记表、身份证、驾驶证、从业资格证、技术等级证等证件的复印件等;体检表应包括躯干运动功能健康信息和健康状况的信息。应聘时提交的体检报告和单位组织体检时的体检报告。(适宜性检测报告)安全驾驶信息包括原单位出具的安全驾驶经历证明、交警出具的信息查询记录、违章处理资料、事故处理资料、安全行驶里程统计资料等。诚信考核信息包括日常安全教育信息、继续教育培训计划和培训学时记录、违反道路运输相关法规的情况、服务质量事

31、件、投诉信息、诚信考核结果等。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应定期到查询并做好记录。,第二十四条、建立客运驾驶人调离和辞退制度 对交通违法记满分、诚信考核不合格以及从业资格证被吊销的驾驶人要及时调离或辞退。1、建立客运驾驶人调离和辞退制度 2010年,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安监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道路客运安全工作的通知(交运发2010210号),要求对驾驶客车超载20%以上、超速50%以上的违法行为;一个记分周期记满12分;多次违法记录未及时处理的驾驶人,交警部门要通知企业告知驾驶人接受处理,并通报交通运输部门,督促企业对其进行教育处理,情节严重的应调离驾驶岗位。对驾驶证被注销或者吊销的,应相应

32、吊销从业资格。从业资格证被吊销的,三年内不得重新参加从业资格考试。调离和辞退驾驶人时,应遵守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对符合辞退条件的驾驶人,企业有权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办理完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并在驾驶人从业资格证或服务证“签署“注销”意见,注明辞退日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企业不得解除劳动合同: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驾驶人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在本单位连续工作

33、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2、调离和辞退客运驾驶人的条件 1)交通违法记满分(指一个记分周期内交通违法计满12分)2)诚信考核不合格,在考核周期内,累计计分超过规定的,诚信考核等级为不合格。连续三个考核周期诚信考核等级均为B级或在一个考核周期内累计计分有三次以上达到20分。3)从业资格证被吊销,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规定,注销从业资格证件的行为:驾驶人身体健康状况不合格,没有主动申请注销从业资格的;营运驾驶人发生重大以上交通事故,且负主要责任的;发现重大事故隐患,不立即采取消除措施,继续作业的;机动车驾驶证被注销或者被吊销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吊

34、销驾驶证的违法行为有以下情形:酒驾被处罚,再次酒后驾驶;醉酒驾驶;酒后或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超速50%及以上;驾驶拼装的机动车或者已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上道路行驶的;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第二十五条、建立客运驾驶人安全告诫制度 安全管理人员对驾驶人出车前进行问询、告知,督促驾驶人做好对车辆的日常维护和检查,防止驾驶人酒后、带病或者带不良情绪上岗。1、建立客运驾驶人安全告诫制度的意义 实施客运驾驶人安全告诫制度是为了及时制止和纠正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规定要求的行为,督促整改存在的事故隐

35、患,达到警示教育责任人和群众,有效防范事故发生的目的。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理念,强化了安全行车源头管理和过程管理。告诫重点人员:在本公司驾驶车辆不足一年的;有严重违章行为记录,经常违法、违规驾车;家庭发生变故,思想情绪不稳定的。安全警示谈话教育时,要注意以下方面:突出针对性、人情化、朋友式的特点;应指出被谈话个人存在的问题、隐患或违规违纪事实,分析产生这些问题、隐患或发生违规违纪的原因及其危害,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和要求;对每一次安全警示谈话教育做好记录备查。,2、督促客运驾驶人做好对车辆的日常维护和检查 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GB/T 18344)的规定,车辆日

36、常维护由驾驶人在每日出车前、行车中和收车后负责执行,日常维护作业项目包括:对汽车外观、发动机外表进行清洁,保持车容整洁。对各部润滑油(脂)、燃油、冷却液、制动液、各种工作介质、轮胎气压进行检视补给。对制动、转向、传动、悬架,灯光、信号等安全部位和位置以及发动机运转状态进行检视、校紧,确保行车安全。3、防止客运驾驶人酒后、带病或者带不良情绪上岗 1)防止客运驾驶人酒后上岗 饮酒会影响驾驶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视觉能力变差,注意力、判断能力下降,反应变得迟钝,错误操作增多;易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不理睬他人的劝告,行为变得草率,倾向于采取冒险的驾驶行为,极易引发交通事故。,2)防止客运驾驶人带病上岗

37、 驾驶人在感冒、发烧等情况下开车,注意力和反应力会大大降低,动作不协调,动作准确性下降,会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为了确保行车安全,驾驶人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遇到患感冒等疾病时,应及时调整运营计划,安排休息。行车中,感到身体不适,要立即安全停车,进行必要的处置。使用药物前,询问医生或药剂师,以免误用、误食影响行车安全。3)防止客运驾驶人带不良情绪上岗 积极亢奋和消极低沉的情绪,都会影响行车安全。保持情绪的稳定,克服和控制不良情绪,需要驾驶人做到:增强法制观念,认清情绪波动对行车安全的危害,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增强自身修养,遵守职业道德,积极处理好工作、家庭生活和人际关系,保持高尚的情操和平常心态

38、;把“制怒勿躁”作为座右铭,经常告诫自己抑制愤怒和急躁,善于转移注意力,善于谅解和理解对方,自我调节和稳定情绪;保持经常学习,学习风险防范知识和技能,提高应激反应能力,遇险情时能够沉着果断,处变不惊,方可化险为夷,转危为安。【案例】,第二十六条、建立防止客运驾驶人疲劳驾驶制度 关心驾驶人的身心健康,定期组织驾驶人进行体检,为驾驶人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合理安排运输任务,防止驾驶人疲劳驾驶。1、建立防止客运驾驶人疲劳驾驶制度的意义 通过对近年来发生的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特大客运事故进行分析,重特大交通事故多发的时段分别是1415时段和67时段。在1415时段内,人正好处于一天中的生理疲劳期;67

39、夜间行车产生疲劳驾驶。疲劳驾驶对行车安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感知能力下降,不能正确、及时获取所需的信息,判断错误增多;注意能力下降,不能将注意力有效地分配注意力,注意力易分散;反应能力下降,导致驾驶人处理信息并做出反应的时间延长,遇到突发事件不能及时采取措施以回避可能出现的事故;操作能力下降,导致动作准确性和稳定性降低,操作错误率增加。驾驶疲劳后,注意力不集中或反应迟缓,操控能力下降。出现紧急情况时,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如果疲劳达到困倦状态时,将完全失去对车辆的控制,出现的意外不会采取任何措施,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案例】,2、防止客运驾驶人疲劳驾驶的措施 1)定期组织客运驾驶人

40、进行体检 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应注意驾驶人的身体和心理状况,及时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定期组织体检。与公安交通部门要求提交的有关身体条件的证明不同,对客运驾驶人的身体健康状况要进行更全面、更严格的检查,以帮助驾驶人及早发现病情,及时开展治疗,从而确保驾驶人的行车安全和提高工作效率。一般情况下,企业应每年度应对客运驾驶人组织一次体检。2)为客运驾驶人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企业应以人为本,尊重和关心驾驶人,减少责备和批评,与驾驶人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使驾驶人在工作时保持心情愉悦;在客运站内建立驾驶人专门的休息室,并为驾驶人做好后勤服务等。3)合理安排运输任务 合理安排运输任务,包括驾驶人的日行车里程和日累计

41、驾驶时间,驾驶人休息时间安排适当等。客运车辆日运行里程超过400公里(高速公路超过600公里),应配备两名以上驾驶人,最好落地休息。驾驶人连续驾驶不得超过4小时,休息20分钟;驾驶人24小时内,驾驶时间8小时内。,第二节 车辆管理,本节共10条,规定了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对营运车辆管理的要求,主要包括不得从事道路旅客运输的车辆技术条件、车辆技术管理机构的设置和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的配备、车辆技术档案、车辆维护、车辆应急装置及标识、车辆检测及审验、车辆改型及报废、车辆牌证管理及派车单制度等内容。第二十七条 客运企业应加强车辆技术管理,确保车辆的良好技术状况 客车是客运企业的生产工具,其技术状况直接影响行

42、车安全。对近年来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道路运输行车事故进行分析,由于车辆技术故障引发的交通事故占到30%。加强车辆技术管理,保障其良好的技术状况,对于保障运安全意义重大。营运车辆的技术管理应贯彻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适时更新与报废的原则。做好车辆技术管理,就是要坚持预防为主和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按照营运车辆管理的规定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选购符合标准要求的车辆,建立健全车辆技术档案,正确使用与维护车辆、定期进行车辆检测与审验、车辆等级评定、客车类型等级评定,视情进行车辆修理,按规定报废或转出车辆等。,第二十八条 企业不得使用达到报废标准、检测不合格、非法拼(改)装等不符合运行安全技术

43、条件的客车以及其他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车辆从事道路旅客运输经营 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规定,禁止使用报废的、擅自改装的、拼装的、检测不合格的客车以及其他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车辆从事道路客运经营。1、车辆的报废标准 关于实施关于调整汽车报废标准若干规定的通知有关问题的通知(公交管20012号)的规定,营运客车属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报废:累计行驶50万公里;车辆使用10年;因各种原因造成车辆严重损坏或技术状况低劣,无法修复的;车型淘汰,已无配件来源的;汽车经长期使用,耗油量超过国家定型车出厂标准规定值50%的;经修理和调整仍达不到国家对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要求的;经修理和调整排放污染物仍超过国家规定

44、的汽车排放标准的。,营运大客车延缓报废使用不超过4年,延长期间每年定期检验4次。旅游载客汽车延长使用年限最长不超过10年。延缓报废使用的旅游载客汽车每年定期检验4次。2006年商务部发布了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征求意见稿),规定根据机动车使用和安全技术、排放检验状况,国家对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实施强制报废,对达到一定行驶里程的机动车引导报废。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强制报废:达到规定的使用年限的;经修理和调整仍不符合机动车安全技术国家标准对在用车要求的;经修理和调整或者采用控制技术后,向大气排放污染物或者噪声仍不符合国家标准对在用车有关要求的;在检验有效期届满后连续3个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周

45、期内未取得机动车检验合格标志的。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还未正式发布,营运客车的报废标准仍按照2001年调整后的标准执行。,机动车使用年限和行驶里程参考值,2、检测不合格的车辆 机动车检测不合格主要是指机动车的技术条件不符合机动车的安全运行条件和尾气排放要求,检测依据的标准分别是强制性国家标准机动车安全运行技术条件、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汽车排放污染物限值及测试方法、压燃式发动机和装用压燃式发动机的车辆排气污染物限值及测试方法等。3、关于拼(改)装车辆 拼装车辆是指使用报废汽车的发动机、方向机、变速箱、前后桥、车架以及其他零配件组装的机动车。擅自改装车辆指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未经批准,随意

46、改变车辆的原车型(包括厢式改罐式、冷藏车、普通客车改卧铺客车等)和更换不同的主要总成部件(包括如发动机、车架、驾驶室、燃料种类等)以及变更载质量和乘员数。4、其他不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其他不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车是指不符合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燃料消耗量限值要求,车辆的技术等级和类型等级不符合相应班线的要求等规定的车辆。,第二十九条 企业应当设立车辆技术管理机构,配备专业技术管理人员 拥有10辆以上(含)营运客车的企业应设置车辆技术管理机构,配备专业技术管理人员;10辆以下客车的企业应配备专业技术管理人员。1、车辆技术管理机构的重要性和主要职责 相关法规的规定,车辆技术管理机构主要职责为:做好营运

47、车辆购置前有关车辆综合性能要求、车辆燃料消耗量达标及客车类型等级、车辆与道路的适应性的评估和论证;根据国家标准及车辆的结构性能、使用条件等因素,科学、合理制定车辆技术管理定额标准,包括维护周期、作业项目及燃料消耗量定额,轮胎行驶里程定额等。制定车辆定期维护计划并组织实施,向管理机构报送相关备案资料和二级维护、维修计划;组织车辆技术检测和年审;负责车辆技术档案建立和记录填写,保证档案的完整和准确。做好一级维护和安检工作。开展燃料消耗量考核监管工作和安全行车、节能降耗、车辆维护等业务培训、技术竞赛活动;定期开展车辆维护、使用培训。,落实营运车载安全应急设备的应用与监管工作;车辆的报废和转出。推广使

48、用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新结构的车辆等。开展油料、轮胎等易耗材料的定额考核。2、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应具备专业的技能水平,要定期进行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具备一般性故障的排除和诊断的水平,同时要掌握维护工艺,会对车辆进行简单的维护和保养。要对各类车型的结构、性能、工作质量都有所了解,具备保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的意识,同时具备较强的事业心,具有一定的职业道德。专业技术人员应执行执证上岗和年度审验制度 设置专门的车辆技术管理机构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目的是:确保每一辆营运客车的技术状况都要有专人负责,各项车辆管理的制度和规范都能够落实到位。,第三十条 企业应按照国家规定

49、建立营运车辆技术档案,实行一车一档,实现车辆从购置到退出市场的全过程管理 逐步建立车辆技术信息化管理系统,完善营运车辆的技术管理。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规定,客运经营者和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分别建立车辆技术档案和管理档案,并妥善保管。客运经营者车辆技术档案主要内容应当包括:车辆基本情况、主要部件更换情况、修理和二级维护记录(含出厂合格证)、技术等级评定记录、类型及等级评定记录、车辆变更记录、行驶里程记录、交通事故记录等。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车辆管理档案主要内容应当包括:车辆基本情况、二级维护和检测记录、技术等级评定记录、类型及等级评定记录、车辆变更记录、交通事故记录等。客运企业可在此基

50、础上建立更为详细的车辆技术档案。营运车辆档案是车辆生命全过程中的记载,可起到落实车辆技术管理和规范运营管理的作用。保存期为:自车辆办理道路运输证起,至车辆退出营运后止。,第三十一条 企业应当建立车辆维护制度,企业车辆技术管理机构应制定车辆维护计划,保证车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技术规范以及企业的相关规定进行维护 车辆的日常维护由驾驶人或专门人员在每日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执行。一级维护和二级维护应由具备资质条件的车辆维修企业执行。1、车辆维护制度 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规定,客运经营者应当依据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对车辆进行定期维护,确保客运车辆技术状况良好。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GB/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