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进标准宣贯稿.最新版.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364151 上传时间:2023-10-21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215.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掘进标准宣贯稿.最新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掘进标准宣贯稿.最新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掘进标准宣贯稿.最新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掘进标准宣贯稿.最新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掘进标准宣贯稿.最新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掘进标准宣贯稿.最新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掘进标准宣贯稿.最新版.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 第3部分:掘进,本标准掘进部分修订的背景 本标准掘进部分修订的原则 本标准掘进部分修订的特点 掘进质量标准化标准修订的难点 掘进质量标准化标准修订有重点 掘进质量标准化标准执行说明,一、本次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修订的背景 1、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开展时间长、经验多,是控制安全生产的有效手段,已被其他行业所借鉴,国家安全总局在2011年出台非煤行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而煤炭行业还没有自己的行业标准,掘进标准在这种大背景下进行修改。2、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变化。内涵不仅仅是原来的工程质量、文明生产的内容,在现场实施的过程中还增

2、加了职业卫生、安全培训、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外延向工作质量、管理质量、效率等方面延伸。凡是涉及安全生产方面的工作都纳入到了安全质量标准化方面来。,3、掘进的支护技术、工艺、设备有了较大的发展,需要有新的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指导掘进工作的发展。4、原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废止,新煤矿井巷工程施工规范(GB50511-2010)及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3-2010)自2010年12月1日实施。基于以上因素,掘进标准修订势在必行。,二、本标准掘进部分修订的原则 本标准体现了“以人为本,简洁实用,过程控制,强化验收,提高效率,保证安全”的原则。文明生产中新要求的掘进工作面要有规范的

3、运输方式、要建立职工健康档案、无加班延点现象等都是以人为本的集中体现;要求使用目前掘进领域先进设备,这是提高效率的体现;验收时要求工序验收这是过程控制的体现;这次修订提高了可操作性,这是实用性的体现。,三、本标准掘进部分修订的特点 特点是继承和发展。继承了2004版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及考核评级办法适合安全生产的内容以及工程质量检查的方法;发展是指丰富了内涵和扩大外延。丰富了内涵是指增加了集约化生产、变化管理等,四、掘进质量标准化标准修订的难点 掘进的支护方式较多,依照2004版标准中检查表的做法,罗列内容太多,使标准结构庞大。如何能延2004版标准的检查办法,又不能有太多的篇幅这就是一个矛盾。

4、2004版标准掘进部分仅有工程质量和文明生产这两项,本标准内涵又增加了很多,这给编制工作增加了难度。,五、掘进质量标准化标准修订的重点 掘进标准如何实施、方便检查、计算分值方法简单,这一条在下面的内容有重点的介绍。,六、掘进质量标准化标准执行说明 该部分阐述了掘进安全质量标准化的主要标准。针对近年来我国掘进技术有了较大发展,开采技术条件日趋复杂,安全质量准入门槛提高的现状,本次标准修订对掘进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内容作了较大的修改。增加了生产组织、设备配备、技术保障、岗位规范、变化管理五个部分,加上2004版掘进标准的工程质量、文明生产两部分内容,共有七大部分。这也是新旧标准区别所在,是本次宣贯的

5、重点内容。,掘进标准内容分为以下四大部分:(一)、基本条件(二)、基本要求(三)、评分方法(四)、煤矿掘进安全质量标准化评分表,标准内容:(一)、基本条件 生产矿井不应存在以下情况: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回采量不满足规定要求;使用明令禁止使用或淘汰的设备、工艺。【释义】上述两种情况中有一不符合要求的掘进专业不打分。【检查方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集团公司(局)规定检查开拓煤量(3-5年以上)、准备煤量(12月以上)、回采量4-6月以上);检查矿井是否使用明令禁止使用或淘汰的设备、工艺。返回,标准内容:(二)、基本要求 1 生产组织 按采煤工作面相对集中、效能发挥最大的生产布局进行组织,实行集约生产

6、。科学进行劳动组织。采掘关系合理。掘进工作面的生产运输系统简单、合理,【释义】掘进的生产组织方式与矿井的生产布局、采掘接续、掘进单进等息息相关。掘进生产组织直接影响矿井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率。因此,本标准增加了该项内容。,标准内容:2设备配置 无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设备;运输系统设备配置合理,系统不应有制约因素,材料应采用机械运输;具备条件的应使用综合机械化掘进。,【释义】1综合机械化掘进作业线:掘进机、转载机、运输设备、锚杆机、激光指向仪、瓦斯断电仪、除尘器、辅助运输设备和电气系统;2掘进工作面后运输配套系统,设备设施配置应满足出煤(矸)要求;材料、设备应采用机械运输,人工运

7、料距离不应超过300m。3原则上岩巷岩石普氏硬度小于6,巷道长度大于500m,倾角小于8;煤巷、半煤巷普氏硬度小于5,巷道长度大于600m,倾角16以下;均应采用机械化施工。鼓励研究和创新掘进工艺和方法。,标准内容:3技术保障 技术管理体系健全,有矿压观测、分析、预报制度;按规定设置机构和人员,配齐仪器仪表;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针对性、可操作性强,审批手续完备,贯彻、考核和签字记录齐全,作业规程每两个月至少组织一次复审并有复审意见;作业场所应有规范的施工图牌板;在支护、生产组织等方面应开展技术创新。【释义】(3)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要符合现场实际情况,确能解决现场安全生产问题,具有可操作性

8、。(5)对矿山压力显现大的矿井在支护上要进行探索研究,找出适合本矿井的施工方法和劳动组织。,标准内容 4岗位规范 应进行岗位人员培训,其能力符合相应岗位要求。操作规范,无违章指挥、无违章作业、无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管理和技术人员应掌握专业技术,作业人员应熟知本岗位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作业前进行隐患排查,并实行闭合管理。,标准内容:5工程质量(1)临时支护措施到位,安全设施齐全可靠;(2)无不合格工程;(3)规格质量、内在质量、附属工程质量、工程观感质量按GB 50213中对应的支护方式或施工形式验收,未明确规定的支护方式或施工形式参照执行。【释义】工程质量按GB 50213附录B中对应的支

9、护方式或施工形式设点验收。,【释义】煤矿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操作技能决定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次修订专门增加了煤矿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术要求,并单列考核。随着煤矿掘进工艺的进步和装备水平的提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现场操作人员应相应提高水平,适应掘进发展的需要。,6文明生产 作业场所卫生整洁,照明适度,工具、材料等放置整齐,设备设施保持良好状态。作业范围内支护有效,无失修巷道。,标准内容:(三)评分方法 按表评分,总分为100分。全部掘进工作面按所检查存在的问题进行扣分(不同工作面中出现的同样问题不重复扣分),小项扣完为止。项目内容中有缺项时按下列计算公式进行折算:式中:A本项折合分数

10、;B本项标准分数;C缺项分数;D本项检查实得分数。,【释义】1、“不同工作面中出现的同样问题不重复扣分”是指考核矿井相关指标(生产组织中的生产接续、设备配置中的机械化程度、技术保障中的管理体系、人员机构、变化管理中的管理制度)时,统一考核评分。2、工程质量检查中出现不合格掘进工作面,该掘进工作面按零分计算。3、工程质量检查不同支护形式可参照执行。,(四)煤矿掘进安全质量标准化评分表【释义】煤矿掘进专业安全质量标准化评分按表5-1实行单个掘进工作面检查考核,专业得分取平均分。表中涉及考核矿井相关指标(生产组织中的生产接续、设备配置中的机械化程度、技术保障中的管理体系、人员机构、变化管理中的管理制

11、度)的统一考核评分。,煤矿掘进安全质量标准化评分表内容分为以下七个部分:一)生产组织 二)设备配置 三)技术保障 四)岗位规范 五)工程质量 六)变化管理 七)文明生产,表中第一大项内容:一)生产组织 1、生产接续 2、劳动组织 3、运输系统,1、生产接续 1)符合集约、规模生产的要求;【释义】掘进工作面要按照资源合理进行配置,按安全高效的规定组织生产,使煤矿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检查评分方法】检查采掘工程平面图及相关资料,一项不符合要求不得分。2)完成进尺计划,采掘关系合理,保证正常接续。【释义】1.完成检查期内进尺任务;2.煤量满足接续要求。【检查评分方法】检查有关图纸、资料,一项不符

12、合要求不得分。,2、劳动组织 1.组织科学,循环作业图表编制规范;2.交接班时工作面无隐患、无积煤(矸),不拖班延点,工时利用率高。【释义】在现有的设备、人员和作业条件下,科学组织,实现正规循环作业。【检查评分方法】检查现场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职工是否有加班延点现象等,一项不符合要求扣0.5分。,3、运输系统 运输能力与掘进进度相匹配,系统简单、合理。【释义】综掘能力应以掘进机的生产能力为主要依据,其他配套设备的生产能力应稍高于掘进机的生产能力。【检查评分方法】查现场和设计,一项不符合要求不得分。,二)设备配置 1、运输配置 2、掘进机械 3、机械化程度,1、运输配置 1.后运配套系统设备设施配

13、置合理、能力匹配,无制约出煤(矸)的因素;2.材料、设备应采用机械运输,人工运料距离不应超过300m【释义】一、掘进工作面各种设备之间能力排矸要配套,后边设备的运输能力应大于前边;工作面的运输系统应减少环节、设备。二、掘进工作的材料运输及系统要适应掘进的进度,保证材料、设备、人员的运输。【检查评分方法】检查现场、图纸。,2、掘进机械 使用机械装运煤(矸),掘进施工机械、机具应齐全可靠。【释义】不允许有人力出煤(矸)现象;锚喷巷道顶部施工应使用锚杆机施工,在不允许使用耙装机的地方应使用装煤机等机械施工。,3、机械化程度 综掘机械化程度不低于30%【释义】按综掘进尺与综合进尺之比计算。,三)技术保

14、障 1、管理体系 2、人员机构 3、现场图牌板 4、规程措施,1、管理体系 1.建立健全技术管理体系,岗位责任制健全;2.有矿压观测、地质水文分析预报制度。【释义】矿、区(队)设有分管掘进的技术管理人员,并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有矿压观测制度和人员,并能及时分析和预报;地质水文部门及时提供的掘进工作面地质、水文预测预报。【检查评分方法】查相关制度及记录。不符合要求不得分,2、人员机构 按规定设置机构和人员,配齐仪器仪表。【释义】按规定设置部门、机构和各种技术人员;配齐必要的矿压等所需的仪器仪表。,3、现场图牌板 作业场所应悬挂规范的巷道平面布置图、施工断面图、炮眼布置图、爆破说明书(断面截割轨迹

15、图)、正规循环作业图和避灾路线图等。【释义】作业场所悬挂的各种图纸,必须与现场、作业规程等一致。,4、规程措施 1.作业规程和措施针对性、操作性强,支护参数合理,现场应按要求落实,审批手续完备,贯彻、考核和签字记录齐全,作业规程每两个月至少组织一次复审,并及时贯彻;2.开掘、贯通应组织现场会审,应有专项设计和措施。【释义】开掘、贯通是掘进施工中安全的关键,矿井相关负责人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现场勘查会审,在作业规程、措施中明确规定施工工艺、支护参数、安全措施等相关事宜。【检查评分方法】查规程、措施及贯彻记录。一处不符合要求不得分,四)岗位规范 1、持证上岗 2、规范作业 3、专业技能 4、隐患排查

16、,1、持证上岗 管理人员按规定要求取得安全资格证,新工人应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释义】井下班长以上的人员应取得相应的资格证。【检查评分方法】查资格证。一人不符合要求不得分。,2、规范作业 1.现场作业人员操作规范,按操作规程及相关的作业规程、措施施工;【释义】现场操作能力与岗位相符合,应了解本责工作的基本知识。2.无“三违”行为;3.零星工程施工有会审、有针对性措施、有跟班干部。【释义】“零星工程”是指不在生产的主要过程或工序中,可不连续、零散、应急、单独作业的一次性工程。由现场跟班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现场制定针对性技术措施,并贯彻执行。【检查评分方法】查现场和资料。一项

17、不符合要求扣1分。,3、专业技能 管理和技术人员掌握掘进专业技术,作业人员掌握本岗位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内容。,4、隐患排查 作业前进行隐患排查,并实行闭合管理。,五)工程质量【释义】本标准工程质量部分也作了较大的改动,共有7个部分。增加了保障机制、附属工程2个部分,把规格质量、内在质量、材料质量、顶板管理和工程观感五部分内容进行了量化考核。归纳了GB 50213中列举的支护方式。工程质量检查项目中扣分原则:属GB 50213主控项目的权重大,属 GB 50213一般项目的权重小。工程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1 规格质量中1、2条(如主要巷道包含第3条)、内在质量中1、4条、锚杆、锚索抗拔力、锚

18、杆扭矩经抽样检验,每个检验项目的检查点均应符合合格质量规定;检查点中有75%及其以上的测点符合合格质量规定,其余的测点不得影响安全使用;2 上 1条款中没有涉及的项目经抽样检验,每个检验项目的测点合格率应达到70及其以上,其余测点不得影响安全使用;3 各种支护材料本身符合设计要求;4 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质量检查记录。,工程质量分以下七大部分:1、保障机制 2、顶板管理 3、规格质量 4、内在质量 5、材料质量 6、附属工程 7、工程观感,1、保障机制 1.工程质量考核、检查制度健全,各种检查有记录;2.有班组检查验收记录。2、顶板管理 1.掘进工作面控顶距符合作业规程规定;2.不应空顶作

19、业,临时支护数量、形式符合作业规程要求;3.架棚支护巷道应使用拉杆或撑杆,炮掘工作面距迎头10m内应采取加固措施;4.无空帮、空顶现象,煤巷锚杆支护应建立监测系统。,3、规格质量 1.巷道净宽误差范围符合GB 50213的要求:锚网(索)、锚喷巷道有中线的0100mm,无中线的-50200mm;刚性支架巷道有中线的050mm,无中线的-3050mm;可缩性支架巷道有中线的0100mm,无中线的-50100mm;裸体巷道有中线的0150mm,无中线的-50200mm;,2.巷道净高误差范围符合GB 50213的要求:锚网背(索)、锚喷巷道有腰线的0100mm,无腰线的-0200mm;刚性支架巷道

20、有腰线的-3050m5m,无腰线的-3050mm;可缩性支架巷道有腰线的-30100mm,无腰线的-30100mm;裸体巷道有腰线的0150mm,无腰线的-30200mm【释义】上述列举的巷道的净宽、净高的误差标准是指主要巷道,一般巷道由各省煤炭行业主管部门参照GB 50213标准制定;【检查评分方法】查现场。按GB 50213附录B取不少于3个检查点检查,测点1处不符合要求但不影响安全使用的扣0.5分,影响安全使用的扣3分。,3.巷道坡度等符合GB 50213的要求,掘进坡度的偏差不得超过1。4.巷道水沟误差应符合以下要求:中线至内沿距离50mm,腰线至上沿距离20mm,深度30mm,宽度3

21、0mm,壁厚-10。,4、内在质量 1.锚喷巷道喷层厚度不低于设计值(现场每25m打一组观测孔,一组观测孔至少打3个且均匀布置),喷射混凝土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基础深度不小于设计值的90%;,2.光面爆破眼痕率:硬岩不应小于80、中硬岩不应小于50、软岩周边成型应符合设计轮廓;煤、半煤岩巷道超(欠)挖不超过3处(直径大于500mm,深度:顶大于250mm、帮大于200mm。【释义】关于眼痕率的规定是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中光爆规定,当炮眼眼痕大于孔长的70时算一个可见眼痕,眼痕率为可见炮眼数与不包括底板的周边眼总数之比。,3.锚杆(索)安装、螺母扭矩、抗拔力、网的铺设

22、连接符合设计要求,锚杆(索)的间、排距偏差100100mm,锚杆露出螺母长度为1040mm,锚索露出锁具长度为150250mm,锚杆应与井巷轮廓线切线或与层理面、节理面裂隙面垂直,最小不应小于75。【释义】锚杆露出螺母长度、要求比较严格,GB50213中锚杆露出螺母长度为不应大于50mm,主要考虑行业标准要高于国家标准。锚索露出锁具长度GB50213中没有规定,按实际使用经验取值。4.刚性支架巷道偏差,支架间距50mm、梁水平度40mm、支架梁扭距50mm、立柱斜度1。,5、材料质量 1.各种支架及其构件、配件的材质、规格,背板和充填材质、规格符合设计要求;2.锚杆(索)的杆体及配件、网、锚固

23、剂、喷浆材料质量等材质、品种、规格、强度等符合设计要求。【释义】支护材料是有效支护的必备条件。因此,支护材料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查评分方法】检查资料中有缺陷或现场有个别材料不符合,1处不符合扣1分;支护材料本身不符合设计要求,该工程不合格。,六)附属工程 附属工程混凝土、砂浆地坪、木质地板、砌台阶等工程质量符合GB 50213的要求。七)工程观感 井巷轮廓成形、支护表面、水沟盖板、地坪等工程观感质量符合GB 50213的要求。,六)变化管理 1、管理制度 2、现场管理 3、技术管理,【释义】变化管理就是在掘进施工过程中,当施工水文地质、施工工艺和方法、施工队伍和人员等生产技术条件发生变化

24、时,要及时采取针对性应对措施,保证施工安全。,1、管理制度 建立变化管理工作制度,根据变化情况建立分级响应机制并落实;【释义】根据现场变化的情况,规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由哪一级进行响应处理,这样处理的机制叫分级响应机制;比如掘进工作面出现地质变化,应由矿井的技术部门、地质部门响应。2、现场管理 管理部门、区队和班组定期排查人员、时段、工艺、工具、工序、系统和环境等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释义】管理部门应至少一个月排查一次,区队至少每旬排查一次,班组应每班排查一次。,3、技术管理 设计和地质、水文、冲击地压、通风、运输、设备、人员等发生变化,应超前分析并采取措施。【释义】巷道在开掘前要对设计

25、和地质、水文、冲击地压、通风、运输、设备、人员进行超前分析,分析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其他时间发生变化时及时分析并采取措施。,七)文明生产 1、作业环境 2、外围巷道 3、灯光照明,1、灯光照明 转载点、休息地点、车场、耙装机、综掘机、侧卸式装载机及硐室等场所照明符合要求。2、外围巷道 无构成隐患的失修巷道,运输设备完好、斜巷的各种安全设施齐全可靠。【释义】在作业范围内和现场人员行走的路道上不得有失修巷道;各种运输设备必须完好;安全设施齐全,包括轨道、“一坡三挡”等。3、作业环境 1.现场整洁,无浮渣、淤泥、积水等杂物,设备清洁,物料分类、集中码放整齐,管线吊挂整齐;2.材料、设备标志牌齐全、清晰、准确,机电设备完好,安全间隙等符合规定;3.掘进工作面内的温度不应超过26,噪声符合要求,有防尘措施。【释义】规定了掘进工作面安全生产的内、外部环境的基本条件,即为掘进工作服务的各种条件均可在考核范围内。,谢谢!各位领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