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松弛药合理应用.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374616 上传时间:2023-10-21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2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肌肉松弛药合理应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肌肉松弛药合理应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肌肉松弛药合理应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肌肉松弛药合理应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肌肉松弛药合理应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肌肉松弛药合理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肌肉松弛药合理应用.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肌肉松弛药合理应用 的专家共识,概念及原理,概念: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前膜及后膜(终板)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的药物。原理:肌松药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后膜受体,阻滞了神经肌肉兴奋的正常传递,产生肌肉松弛。随着全身麻醉的增加,肌松药应用明显增加。为了肌松药的合理应用,确保患者安全,特制定肌松药临床合理应用的专家共识(2009)。,一、使用肌松药的目的,l、为气管插管提供肌松条件。2、满足各类手术或诊断、治疗对肌松的要求。3、减弱或终止某些骨骼肌瘁挛性疾病引起的肌肉强直。4、消除患者自主呼吸与机械通气的对抗。,二、肌松药的合理选择,(一)置入喉罩或气管插管(二)维持期的肌松药(三)ICU 患者应用肌松药,

2、(一)置入喉罩或气管插管,l、选用起效快的肌松药,缩短置入喉罩或气管插管时间,维护气道通畅、防止返流误吸是麻醉重要的安全因素。2、起效最快是琥珀胆碱,在非去极化肌松药中是罗库溴铵。应用琥珀胆碱时应权衡其产生去极化作用带来的不良反应并严格掌握其禁忌证。,3、常用的非去极化肌松药置入喉罩剂量为 l2倍ED95,气管插管剂量为 23倍 ED95,增加剂量可适当缩短起效时间,但会延长时效及增加不良反应。4、常用肌松药 ED95(肌颤搐被抑制 95%的剂量)及插管剂量、起效时间和临床作用时间见表 1 和表 2。,(二)维持期的肌松药,l、根据肌松药特性、患者病理生理特点、药物的相互作用及手术不同阶段对肌

3、松的要求,决定追加肌松药的时间和剂量。2、手术期间多选用中、短时效肌松药,便于肌松程度的调节及神经肌肉传导功能的恢复。对于长时间手术、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以及术后需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可选用长时效肌松药。,3、整个手术期间没有必要保持同等深度的肌松。术中维持肌松最常用的方法是间断静注肌松药,不提倡持续输注肌松药,长时效的非去极化肌松药更不应持续输注。通常间隔 30 min 追加中时效肌松药,60 min 追加长时效肌松药,非去极化肌松药维持剂量一般为初量的 1/51/3,应以最少量的肌松药达到临床肌松的要求。,4、麻醉维持期不主张多次注射或持续输注琥珀胆碱。5、常用非去极化肌松药插管剂量、补充剂量

4、和持续输注速率见表 2 和表 3。,(三)ICU 患者应用肌松药,1、ICU 患者应先给予镇静药和镇痛药,调整呼吸机通气模式和参数,如仍有自主呼吸与机械通气不同步才考虑使用肌松药。在给予镇静药后即可使用肌松药治疗破伤风或癫痫持续状态等痉挛性疾病。2、ICU 患者应用肌松药主张小剂量间断静注,当镇静药和镇痛药剂量不足或肺顺应性明显降低时,肌松药用量比术中增加。,3、ICU 患者给予肌松药可降低机械通气时的气道峰压,减少气压伤,但长期用药可产生耐药性,并可引起严重肌肉病变(肌肉萎缩和肌肉溶解),特别是合用大剂量激素时,以致脱机困难。,(四)影响 ED95 的因素,l、年龄不同年龄肌松药的 ED95

5、 有差别(表 1),老年患者非去极化肌松药的 ED95 比青壮年患者低。2、性别非去极化肌松药的 ED95 女性比男性低。,3、血浆蛋白各种肌松药在血液内与血浆蛋白结合的比率不相同,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低的肌松药,游离肌松药分子增多,该类肌松药的 ED95 低。要注意急性等容或高容血液稀释及低蛋白血症患者,游离肌松药约分子数量增加,肌松作用增强。,三、肌松药的相互作用,(一)去极化肌松药与非去极化肌松药的相互作用,l、给予小剂量非去极化肌松药对琥珀胆碱作用的影响临床上常预注小剂量非去极化松药以减少琥珀胆碱引起的不协调肌颤搐,但会削弱琥珀胆碱的肌松效应,延缓其起效时间,缩短其恢复时间。因此用小剂量非

6、去极化肌松药作前处理时时,琥珀胆碱剂量需增加 70%,预注间隔时间以 3min为宜。,2、作用消退中的非去极化肌松药对琥珀胆碱作用的影响术中给予大剂量非去极化肌松药维持肌肉松弛,当其作用减弱时有人试图追加琥珀胆碱,期望获得满意的肌松,以满足关腹的要求。但这种情况给予的琥珀胆碱可能产生难于预测地部分拮抗非去极化肌松药作用后,出现短暂肌松作用,甚至会出现相阻滞。,故不提倡上述给药方法,建议继续用小剂量同种非去极化肌松药。,(二)非去极化肌松药先后使用时的相互作用,1、诱导时采用预注法给予非去极化肌松药预注法(Priming Principle)是先静注 1/10 插管剂量的非去极化肌松药24min

7、 后,可以再静注 9/10 插管剂量,该肌松药的起效时间显著缩短。,2、作用消退中的长时效肌松药对随后给予的中、短时效肌松药作用的影响先用的肌松药可影响后用肌松药的药效学特性,后用肌松药的时效特性需待原先使用的肌松药 35 个半衰期之后才能表现出来。因此先用长、中时效肌松药,再给予中、短时效肌松药,后者临床作用时间延长。,(三)其他药物和不同病理生理状态对肌松药作用的影响,1、协同肌松药效应的药物及病理生理状态氨基糖甙类和酰胺类抗生素、抗癫痫药、氨茶碱衍生物、卤族吸入性麻醉药、局麻药、速尿、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硝酸甘油、普鲁卡因酰胺、奎尼丁、锂制剂;酸中毒、低血钙、低血钾、高血镁及重症肌

8、无力。合用上述药物或有上述病理生理情况时,应适当减少肌松药的用量并加强监测。,2、拮抗非去极化肌松药效应的药物及病理生理状态卡马西平、苯妥因、皮质激素、麻黄碱、去甲肾上腺素、雷尼替丁、氨茶碱;碱中毒、高血钙、高血钾、低血镁、烧伤在合用上述药物或有上述病理生理情况时可能需要适当增加肌松药的用量。,总之,为减少肌松药联合应用出现的复杂相互作用,除麻醉诱导外,提倡根据手术需要,恰当地确定剂量和给药时间,始终使用单一的非去极化肌松药;在合并使用多种影响肌松药作用的药物和合并某些病理生理情况时,宜在监测肌松药效应指导下给予肌松药。,四、特殊患者肌松药的选择,肌松药属于水溶性大分子药物,较少透过胎盘屏障。

9、应选择起效快、时效短的肌松药,防止产妇返流误吸及对新生儿呼吸的影响。建议使用琥珀胆碱气管内插管,待胎儿取出后给予中时效肌松药。,(一)剖宫产孕妇,(二)肝、肾功能衰竭患者,1.肝、肾功能障碍时,由于体内水钠潴留导致分布容积增大,较高的球蛋白结合了大量的肌松药,血浆胆碱酯酶活性降低所致突触间隙乙酰胆碱清除速率下降,表现为肌松药起效时间延长,初始剂量增加。,2.主要经肝脏生物转化和肾脏排除的维库溴铵、经胆汁排泄的罗库溴铵、经肾脏排除的哌库溴铵和经血浆假性胆碱酯酶代谢的琥珀胆碱的清除半衰期将明显延长,应延长给药间隔时间。术前已完成透析的肾功能衰竭患者对肌松药的反应近于正常。,3.经 Hofmann

10、消除(pH 和温度依赖性降解)的阿曲库铵和顺阿曲库铵作用终止很少依赖肝、肾功能,在肝、肾功能障碍时最好选择顺阿曲库铵。但是在肝、肾功能衰竭存在严重的内环境紊乱会影Hofmann 消除。阿曲库铵和顺阿曲库铵必须低温保存,防止降解,(三)神经肌肉疾病患者,1.琥珀胆碱可使脊髓损伤与中风引起肌肉无力或麻痹、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脊髓性肌萎缩、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急性感染性神经炎、肌营养不良症和横纹肌溶解症等患者发生致命性高钾血症,这些患者禁用琥珀胆碱。,2.重症肌无力患者对非去极化肌松药十分敏感,肌松作用增强,作用时间延长,用药剂量应减少至正常人的 1/101/2。术后确定无肌松药残留作用,通气功能

11、适当后方可停止辅助通气,拔出气管内导管。,3.强直性肌营养不良患者:对非去极化肌松药表现敏感,其它类型肌强直患者则表现耐药。一般认为可用中、短时效非去极化肌松药,但应在肌松药效应严密监测下给予肌松药。,五、肌松药残留阻滞作用防治,肌松药残留阻滞作用尽管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中、短时效肌松药,并对其药理作用的认识逐步深化,但术后肌松药残留阻滞作用仍时有发生,严重者可被致残或危及生命,1、肌松药残留阻滞作用的危害 呼吸无力,肺泡有效通气量不足,导致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咽喉部肌无力,导致上呼吸道梗阻,增加返流误吸的风险;咳嗽无力,无法有效排出气道分泌物,引起术后肺部并发症;颈动脉体缺氧性通气反应受抑制,

12、引发低氧血症。,2、肌松药残留阻滞作用的原因 未针对患者病情特点,合理选用和科学使用肌松药;给予长时效肌松药或多次应用肌松药,术后肌松药阻滞作用仍存在;肌松药肌松作用开始消退,肌力开始恢复时还有 75%左右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被肌松药分子占据,并存其他影响因素时,出现肌松阻滞作用;,个体差异,老龄、女性、肌肉不发达和慢性消耗患者肌松药作用时间延长;低体温、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延长肌松药的代谢和排泄,乙酰胆碱的合成和释放受损;,同时给予肌松药有协同作用的药物,使肌松药阻滞作用时间异常延长;肝、肾功能受损,使依赖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的肌松药阻滞作用延长;神经肌肉疾病。,3、肌松药残留阻滞作用的

13、评估 肌松监测仪:观测刺激尺神经时拇内收肌的颤搐反应,如 TOF0.9 提示存在肌松药残留阻滞作用;,临床体征:清醒、呛咳和吞咽反射恢复;头能持续抬离枕头 5s 以上 呼吸平稳、呼吸频率 1020bpm,最大吸气压-50 cmH2O;PetCO2 和 PaCO2 45 mmHg。上述体征表明不存在肌松药残留阻滞作用。,4、肌松药残留阻滞作用的预防 根据患者状态和手术需要,合理选择和使用肌松药(见肌松药的合理选择和肌松药相互作用);改善患者全身情况,维持电解质正常和酸碱平衡;,拮抗肌松药的残留阻滞作用。术毕无明确指征显示肌松药阻滞作用已完全消退,应进行肌松药残留阻滞作用的拮抗。拔除气管内导管后,

14、应在手术室或恢复室严密观测患者神志、保护性反射状态、呼吸道通畅度、肺泡通气量及氧合状态,至少 30min,确保患者安全。,肌松药残留阻滞作用的拮抗1、琥珀胆碱肌松残留阻滞作用的拮抗并无特异的琥珀胆碱拮抗药。反复或大剂量使用琥珀胆碱发生自主呼吸恢复延迟时,应进行有效地辅助通气或控制通气,直至自主呼吸恢复正常。同时应改善患者全身情况,纠正电解质与酸碱紊乱,尤其是纠正低血钾,给予钙剂和利尿剂,维持循环稳定;对胆碱酯酶功能异常者可输注新鲜冰冻血浆。,2、非去极化肌松药残留阻滞作用的拮抗 拮抗药 胆碱酯酶抑制剂胆碱酯酶抑制剂 新斯的明 抑制乙酰胆碱酯酶,增加神经肌肉结合部乙酰胆碱的浓度,竞争性拮抗非去极

15、化肌松药的残留阻滞作用;但同时会出现肠蠕动增强、分泌物增多、支气管收缩和心率减慢等毒蕈碱样乙酰胆碱受体兴奋的不利影响。因此,须同时给予阿托品。胆碱酯酶抑制剂拮抗残留肌松作用的效果与其剂量和拮抗时肌松强度密切相关。,拮抗时机:TOF 出现 2 个反应或开始有自主呼吸时拮抗肌松药残留肌松作用;拮抗药剂量:新斯的明静注0.04mg0.07mg/kg,总量不应超过 5mg。新斯的明起效时间 2min,达峰时间 715min,作用持续时间 2h。用量偏小,难以达到满意的拮抗效果,肌力恢复不充分。新斯的明的拮抗作用有封顶效应,如果已达到最大剂量,拮抗效果仍不满意时,不能够再给予拮抗药,应进行有效人工通气,

16、认真分析影响肌松药拮抗效果的原因,采取必要的措施。,须同一注射器给予阿托品,阿托品的剂量一般为新斯的明的半量,需根据患者心率调整阿托品的剂量。静注阿托品后 1030s 起效,达峰时间 1216min(尽管注药后 810min 阿托品血药浓度迅速下降,但阿托品引起心率最大变化与血药浓度无相关性,而与其组织浓度明显相关),作用持续时间可达 46h,故给予拮抗药后患者心率通常会增快。,拮抗药使用注意事项 下列情况下禁用或慎用新斯的明:支气管哮喘;心律失常、心动过缓,尤其是房室传导阻滞,心肌缺血、瓣膜严重狭窄;机械性肠梗阻;尿路感染或尿路梗阻;孕妇;对溴化物过敏等;,下列情况下禁用或慎用阿托品:婴幼儿

17、,特别是痉挛性麻痹与脑损伤的小儿;心脏疾病,特别是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冠心病、二尖瓣狭窄;返流性食管炎;食管与胃的运动减弱;青光眼;溃疡性结肠炎;前列腺肥大及尿路阻塞性疾患;,酸碱和电解质失衡、肾功能衰竭、高龄和同时接受肌松协同作用药物患者,新斯的明肌松残留作用的拮抗并不理想;婴幼儿胆碱酯酶抑制剂拮抗残留肌松作用较成人好;,胆碱酯酶抑制剂拮抗长时效肌松药残留阻滞作用,肌力恢复后发生再箭毒化几率较拮抗中、短时效肌松药多,给予拮抗药后须严密监测患者的肌力恢复情况,严防出现再箭毒化;凡禁用拮抗药者,须进行有效人工通气,直至自主呼吸恢复满意。,六、肌力监测,(一)应注意骨骼肌收缩力监测的患者1、

18、术中多次给予大剂量非去极化肌松药。2、肝、肾疾患及重症肌无力。3、神经外科、显微外科等要求绝对无体动的精细手术。4、需要拔出气管内导管但不宜用拮抗药或电解质失衡。5、手术结束无法确定肌松药肌松作用已完全消退。,(二)神经肌肉传导监测仪和神经刺激模式临床常用加速度测定仪或肌肉收缩力测定仪了解肌松药肌松作用起效、维持和消退情况。神经刺激的模式有单次颤搐刺激、四个成串刺激、强直刺激、强直刺激后计数和双短强直刺激。强直刺激后计数主要监测深度阻滞,四个成串刺激和双短强直刺激主要监测是否存在肌松药残留阻滞作用。,七、肌松药不良反应的防治,1、琥珀胆碱的主要不良反应防治 心律紊乱:可出现窦性心动过缓或室性逸

19、搏心律,可预防性静脉给予阿托品。婴幼儿不主张使用琥珀胆碱;肌束震颤:预先给予小剂量非去极化肌松药;,高钾血症:烧伤、大面积创伤、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患者可发生危及生命的血清钾浓度升高。高钾血症及上述患者禁用琥珀胆碱;眼内压、颅内压、胃内压升高:闭角型青光眼和颅内压升高患者禁用琥珀胆碱;恶性高热:恶性高热家族史或易感者禁用琥珀胆碱。,2、非去极化肌松药常见不良反应防治阿曲库铵大剂量及快速注射时,引起组胺释放,可诱发支气管痉挛、心率增快、血压下降。诱导剂量不适宜超过 3 倍ED95,且应分次、缓慢静注。国外文献报道肌松药过敏反应较高,但国内文献报道甚少。对一种肌松药过敏的患者有可能亦对另一种肌松药产生过敏。,八、肌松药临床应用的注意事项,1、严格掌握肌松药临床应用的适应证和禁忌证。2、应用肌松药前必须准备人工呼吸设备,术毕也必须进行人工呼吸直至肌松药作用消退,呼吸功能恢复正常。,3、高度重视术后肌松药残留肌松作用,术毕无明确指征表明肌松作用已消退,应进行肌松药残留肌松作用的拮抗。4、对不能进行面罩通气的困难气道患者禁止使用肌松药,其他困难气道患者使用肌松药的原则和方法详见困难气道管理专家共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