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创造补充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创造补充资料.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货币创造与货币供给调控,一、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二、存款货币的创造与消减过程三、货币供给调控模式四、货币供给调控机制,回本章,至下节,一、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所谓原始存款(Primary Deposit),是指银行吸收的现金存款或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所形成的存款。所谓派生存款(Derivative Deposit),它是相对于原始存款而言的,是指由商业银行以原始存款为基础发放贷款而引申出的超过最初部分存款的存款。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1)派生存款必须以一定量的原始存款为基础。(2)派生存款是在商业银行(或称存款货币银行)内直接形成的。(3)以原始存款为基础,通过商业银行内的存贷活动形成
2、的派生存款量,应是由贷款引申出的超过最初部分的存款。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还存在有相互转化的关系,但必须以贷款作为条件。,二、存款货币的创造与消减过程,1.不能创造存款货币的两个特例,第一个特例是全额现金准备制度,即以法律的形式要求银行对存款保持100%的准备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某一客户存入10 000元现金,则此时银行的简化资产负债表用T形账户表示为(单位:元):,这里没有多倍的存款创造,产生出的10 000元存款正好用作10 000元的现金准备,这时的比率是1:1,并没有扩大任何倍数。,该银行的资产负债仍处于平衡状态,它正好持有了法定的现金准备,其余的用作了贷款生息。这时仍没有多倍的存款创造
3、,存款与现金之比仍是1:1。,第二个特例是现金放款。即在部分准备金条件下,借款获得的贷款完全以现金取出,并长期持有这些现金。在这种情况下,上述T形账户中保留2 000元的存款准备金后,其余8 000元用于贷款或投资。T形账户可作如下表示(单位:元):,2.产生多倍存款的过程,为分析简便起见,我们拟作如下假设:(1)银行体系由中央银行及至少两家以上的商业银行所构成;(2)法定准备率为20%;(3)存款准备金由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及其存于中央银行的存款所组成;(4)银行客户将其一切收入均存入银行体系。,上表说明,甲银行的准备率为(20/100)100%=20%,符合法律规定,其余80万元用于放款,至
4、此,甲银行便处于均衡状态,无超额准备金,不能继续扩大贷款。,设甲银行在开始时的T形账户为(单位:元):,此时,甲银行的准备率为(30/110)100%=27.3%,高于法定准备率,拥有超额准备金8万元(3011020%)。这意味着甲银行的均衡被打破了。由于超额准备金不会给甲银行带来任何收益,所以,从盈利出发,甲银行势必将超额准备金用于放款。,假设,有一客户将其现金10万元存入甲银行,那么甲银行的原始存款增加了10万元,现金准备也增加了10万元,甲银行的T形账户变为账户B(单位:元):,在账户C中,甲银行的准备率为(22/110)100%=20%,符合法律规定,超额准备金消失,银行又处于均衡状态
5、。,假设,甲银行决定将8万超额准备金用于放款,甲银行的形账户则变为账户C(单位:元):,此时,乙银行的准备率为(15/75)100%=20%,符合法律规定,无超额准备金,处于均衡状态。,由甲银行贷款出来的8万元仍然流通于银行体系,假定流入乙银行。设乙银行在8万元未流入前的情况为(单位:元):,此时,乙银行的准备率为(23/83)100%=27.7%,高于法定准备率,拥有超额准备金6.4万元(238320%),均衡被打破。基于同一理由,乙银行从盈利出发,也势必会将超额准备金贷放出去,则乙银行账户变为(单位:元):,当甲银行流出的8万元存入乙银行后,乙银行的账户变为(单位:元):,乙银行贷出的6.
6、4万元又流入丙银行,丙银行在保留20%的准备金以后,同样又将其余的5.12万元贷放出去如此辗转存贷,直到超额准备金在整个银行体系中消失。结果最初由客户存入甲银行的10万元现金,经过银行体系的反复使用,将扩张至50万元,用几何级数来表示,这一扩张过程为:,100 000+80 000+64 000+=100 0001+(4/5)+(4/5)2+=100 0001/1-(4/5)=500 000,这一过程可用“多倍存款的创造过程示意表”来表示。,多倍存款的创造过程示意表,上表表明,在部分准备金制度下,一笔原始存款由整个银行体系运用扩张信用的结果,可产生大于原始存款若干倍的存款货币。此一扩张的数额,
7、主要决定于两大因素:一是原始存款量的大小;二是法定准备率的高低。原始存款量越多,创造的存款货币量越多;反之,越少。法定准备率越高,扩张的数额越小;反之,则越大。此一关系,如以D代表存款货币最大扩张额,A代表原始存款量,r 代表法定准备金比率,可用公式表示如下:如把上例代入公式,则为:,显然,这里的存款乘数是1/r=5,即包括原始存款在内的派生存款是原始存款的5倍。存款乘数的含义是每一元准备金的变动所能引起的存款变动。3.多倍紧缩存款的过程 其原理和前述的累积扩张过程完全相同,所不同者仅在于:在扩张过程中,存款的变动为正数;在紧缩的过程中,存款的变动为负数。,存款货币创造在量上的限制因素:,1.
8、法定存款准备率(r),2.现金漏损率(c),存款货币创造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其一是客观经济过程对货币的需求;其二是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限制因素主要有:,r 越高,商业银行创造存款的倍数越小;反之,越大。,现金外流,银行可用于放款部分的资金减少,因而削弱了银行体系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3.超额准备率(e),4.定期存款准备金,超额准备率大,则银行信用扩张的能力缩小;反之,则提高。,rtt 提高,银行信用扩张能力缩小;反之,则提高。综合四个因素的影响,存款乘数(K)的公式可修正为:1K=r+c+e+rtt,回本章,至下节,以上因素只是抽象分析,存款货币的扩张还得依据整个国民经济
9、发展状况和阶段而定。,指中央银行在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中,所确定的最终目标(如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降低失业率、稳定物价等),采取的有效政策工具(如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存款准备金等),选择的具体调控对象(或中间目标,即联系最终目标和政策工具之间的金融目标,如货币供给量、利率水平等),运用各种调控形式(如通过金融市场、计划手段、法律手段等)的方式。,三、货币供给宏观调控模式,1.货币供给宏观调控模式的涵义,以上诸部分相互间的密切联系和相关作用组成一个完整的调控系统。,图示货币供给的一般调控模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大多采用这种模式,如下图所示。,图示货币供给的间接型调控模式,四
10、、货币供给调控机制,1.调控主体,整个货币供给量调控机制的主体有三个:一是中央银行;二是商业银行;三是非银行经济部门。可以用下图表示。,图示货币供给调控模式的主体因素,货币供给量调控机制的基本因素也有三个:一是基础货币;二是货币乘数;三是货币供给量。见下图。,图示货币供给调控模式的基本因素,2.基本因素,影响货币供给调控模式的若干金融变量具体指现金漏损率、法定存款比率、超额准备金比率、定期存款比率、财政性存款比率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于倍数放大效应。如下图所示:,图示货币供给调控模式的若干金融变量,3.若干金融变量,综合上述三个层次的剖析,可将整个货币供给量调控机制各组成部分合为一体,如下图所示:,图示货币供给间接型调控总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