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养老服务体系的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383519 上传时间:2023-10-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养老服务体系的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区养老服务体系的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区养老服务体系的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区养老服务体系的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区养老服务体系的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养老服务体系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养老服务体系的调研报告.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某区养老服务体系的调研报告我国是世界上总人口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预计到2050年,60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将达到4个亿,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按照国际标准,我国在1999已经成为一个“老年型”国家。随着老龄化人口不断增多,养老服务资源和社会需求的矛盾凸显,构建养老服务体系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亟待解决。一、X区养老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一是养老社区建设管理现状总体不容乐观。我区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未富先老的特征明显。目前,我区养老服务机构总量不足,养老机构高质量的不多,而且大部分社区居家养老体系很不完善,不能满足老年人诸如送餐、陪护、提供心理健康咨询等需求。政府对城区养老社区建设投入不足,在土地

2、供应、税费减免、水电气、医疗卫生文化及出行等保障方面缺少配套扶持政策和保障措施。独居老人家庭显著增加,愿意到养老机构的人越来越多。二是老年人的社会服务需求与社会的养老服务体系之间差距较大。生活自理状况受年龄因素影响很大,高龄老年人的照料问题比较突出。女性75岁、男性80岁以后生活自理能力丧失迅速增长,随着老龄化趋势加快,高龄老年人的照料问题日趋严重。城市社区为老服务发展迅速,老年活动室和托老所显著增加,虽然城市老年人有住养老院、福利院、老年公寓等养老机构,但绝大多数老年人仍会居家养老。三是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缺乏必要的专业培训。近年来创办起来的养老机构对从业人员的要求缺乏较高专业标准,普遍雇用的

3、是一些文化素质偏低的合同工或临时工,或是出于照顾,吸纳一些下岗女工,在观念上认为这类工作本身就无多少学问或技能,更谈不上专业培训了。其实老年人较婴幼儿和其他年龄段的人来讲,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都呈现出较大的个体差异,更需要专业护理,更渴望体贴入微的温情,照料老年人决不仅仅是个住宿、衣食问题,更多的是精神和心理问题,只有专业护理人员才能更好的胜任工作,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四是医疗保健和护理设施不健全,服务不专业。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特别是高龄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患病率上升,器官功能退化,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老年人口对医疗保健、家庭护理和生活照料的需求大大增加。然而现在的很多机构在这方面的设施很简陋

4、,只有简单的医务室,没有老年医学方面的专家坐诊,更没有相关的科室设置,不具备医疗急救和提供专业护理的能力。五是精神文化生活、社交娱乐不够丰富。据调查,城市老年人中有18%的人常常感到孤独,农村为30.9%,特别是丧偶老人由于缺少诉说对象,其常常有孤独感的比例则更高。有过自杀念头的老年人,城市占2.6%,农村为4.9%o老年人在离退职以后,生活时间结构起了转折性的变化,需要以合理的消闲来调节弥合他们因离、退职以后带来的身心、环境等诸多方面的不适应。对多数老年人而言,除了要有较好的物质条件之外,更需要有较高层次的文化与精神生活,追求的是具有丰富精神内涵的养老享老,并且对精神文化的追求还呈现个性化的

5、趋势。可在这些方面绝大多数老年社区服务内容比较缺乏,除了一些诸如麻将、牌类等简单游戏之外,高品位的文化服务比较少,例如人文艺术、花鸟虫鱼、学习交流等。以至于许多老年人,特别是“空巢老人”普遍存在感情寂寞和无助的心理,不利于老年健康。二、针对养老问题解决对策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建议在政策扶持、行业监管、体系建设、细节完善等方面予以解决。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措施,加快城区养老社区建设,开展多层次、多种类、多方式的居家养老和集中养老服务,建立健全老年福利服务网络,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通过以奖代补、购买服务、贷款贴息等方式,积极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和支持老

6、龄事业发展。现提出如下建议:一要系统制定加快城区亲情养老社区建设发展规划。按照X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充分预留好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用地。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充分考虑和预留老年社区空间,鼓励和支持在现代住宅小区的开发兴建过程中,置入亲情养老的理念和功能,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建造专供老年人居住的住宅,创造住宅小区的养老功能附加值,实现老年人养老居住的同时,又能享受到各方面社会化的服务。同时,要结合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有计划地建设一部分城区养老社区,安排曾经对国家和人民作出过突出贡献的老年人安享晚年。积极发展老年服务产业,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积极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氛围,在更高层次上实现

7、“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目标,推动X区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二要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满足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针对老年公寓建设、运营困难,建议适当提高养老机构补贴标准,并尽早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在土地、规划、财政、税收、物价等方面予以扶持。针对居家养老范围窄、时间短,建议进一步扩大居家养老覆盖面,将低保、空巢、高龄老人纳入免费服务范围,推动居家养老服务逐步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性转变。针对社区日托站的发展受限,建议一方面放宽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审批条件。通过协调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文件,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审批上予以照顾,从源头上解决社区托老站没有

8、服务场所的问题;另一方面探索建立政府补贴长效机制,除托老站建设初期给予一次性建设资金支持外,还要考虑到目前养老服务收费标准低的实际情况,对正常运营的社区托老站提供资金补贴,维持其正常运营。建立健全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老年医疗保障服务体系,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与医疗保险制度的衔接,推行首诊负责制和绿色通道制,积极为老年人开展电话约诊、家庭病床、上门服务、方便就医等项目,使老年人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集医疗、康复、预防和健康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三要建立完善社区服务中心,实现管理、人才和服务的专业化。在民政部门的协助和监管下,各个社区都需要组建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对社区内老年人的所有事务负责,在常规物

9、业管理、日常社区服务如家政服务、医疗保健服务以及社区文化服务等方面统一协调管理,着重打造一个专业化的队伍,提供专业化的服务。严格要求从业人员,应培养一批具备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专职助老工作人员,与当地一些职业院校合作,在一些具备条件的高校开展专职培训与正规教育,既能解决部分剩余劳动力用工问题,又能经过专业培训提升服务水平。同时,要处理好志愿者与专业工作人员的关系。志愿者虽然是一支不可忽视和让人尊重的力量,但是,大部分志愿者毕竟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不宜让他们担当护理工作,最适合他们做的是与老年人精神陪护,给老年人的生活注入活力。对老年人服务的内容应在营造家庭气氛与手足温情上下工夫,多给参与者一些

10、宽松自在、心舒气爽的切身感受。四要逐步拓展社区养老服务内容。根据老年人的需求特点,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应的服务,才能真正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满足老年人的便利需求、补偿需求、情感需求、精神需求,社区应从以下方面逐步建立、完善其服务策略。一是提供便利服务,实现老有所养。老年人大多体弱多病,活动不便,便利需求是老年人第一需求,社区服务首先应提供各种便利设施。二是建立专为老年人服务的购物中心。老年购物中心应该明显区别于一般的购物中心,要根据老年人需求特点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使老年人能够方便地买到各类生活用品。比如在饮食上老年人比较注重保健,讲究食物的营养搭配和饮食禁忌;在服饰上老年人追求与自己年龄相符的

11、服饰,轻便、保暖、透气和适用;同时老年人体力差、眼神差,因此应增加现场销售服务人员,向老年人耐心介绍产品,帮助老年人运送产品等。三是建立老年人医疗保健机构。老年人往往会存在身体不适,老年群体医疗保健需求是重中之重。目前,普遍存在就医难的问题,挂不上号、排大队等现象处处可见。因此,在社区开设老年门诊、老年康复保健站等老年医疗保健机构,就可做到小病不出社区、健康保健日常化。同时对于一些大病重病,医疗保健机构能提供到社区外就医的各种服务。重视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老年期常见疾病的发病率和致残率,在老年人中普及卫生保健知识,增强自我保健能力,针对老年人的身心特点做好预防保健

12、工作,努力提高健康寿命。建立社区老年人口健康档案,针对老年人健康问题开展老年人体质监测指导工作。五要积极扶持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X对全省来说,可谓经济洼地,也是投资福地。政府要多渠道、多层面地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外来资金来淮投资养老产业。要加大对建设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提供对建设城区亲情养老社区和老年服务机构的税费减免政策,符合条件的免征企业所得税;对城区养老社区及老年服务机构的用电、用气、用水费用按照民用价格标准收取,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用酌情给予减免。积极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将各项优惠减免政策逐步落实到位,并在项目审批、土地使用、费用减免、医疗保障、社会捐助、政府资助等方面都给予明确的优惠政策,为X区民办养老机构的提档增速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