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12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385957 上传时间:2023-10-26 格式:PPT 页数:100 大小:8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第12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宏观经济学第12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宏观经济学第12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宏观经济学第12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宏观经济学第12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第12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第12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ppt(10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第12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基础),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重点掌握GDP指标体系;了解GDP的核算方法;理解GDP指标的缺陷;掌握两部门、三部门和四部门模型中的国民收入的构成。,本讲主要介绍以下几个问题:一、宏观经济重要变量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核算方法三、国民收入基本公式宏观经济 模型四、GDP指标的缺陷,一、宏观经济重要变量,(一)GDP指标体系(第二节、第三节)(二)和GDP相关的指标(第五节)(三)失业和物价水平的衡量(第六节),一、宏观经济重要变量,(一)GDP指标体系1.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生产总值(G

2、NP)2.国内生产净值(NDP)3.国民收入(NI)4.个人收入(PI)5.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一、宏观经济重要变量,(一)GDP指标体系1.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s)(1)定义一个国家在一年内所创造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国土原则),(2)理解要点:,是市场价值,而非产量。何谓市场价值?用价格而不是实物来衡量所以,各国的GDP具有可比性。产品市场价值等于产品单价乘以产量。,注意:,必须是新创造出的价值。一般转移支付等不计入GDP。“口袋转移”.,是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而不包括中间

3、产品。最终产品:最后供人们使用的产品。中间产品:在以后的生产阶段中作为投入的产品。.具体计算时采用增值法。举例:生产阶段 产品价值 中间产品成本 增值 小 麦 100-100 面 粉 120 100 20 面 包 150 120 30.,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Final goods&Intermediate goods),最终产品(final products)指最后消费而不再投入到生产中的产品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goods)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和劳务。例:一件价值180元的羊毛衣:羊毛100-毛线130 元-毛衣180 元全部价值:410元(重复计算问题)最终产

4、品价值:180元,0.5,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价值增值”,计算GDP的方法最终产品法:为了避免重复计算,GDP只计算最终产品价值,而不计算中间产品价值。价值增值法:计算在生产不同阶段增加产值,即计算销售产品收益与为生产该产品购买的中间产品费用之间差额。,GDP=增加值=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本年度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例如,建筑房子和售卖房子。.是流量而不是存量。流量是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存量是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是生产的而不是销售的,企业生产100万美元产品,当年销售了80万,所剩的20万也计入GDP,当作该年存货投资,即计入GDP为100万企业今年生产了100万美

5、元产品,去年还余有20万产品,今年实际销售了120万,但计入GDP仍为100万股票买卖等金融市场交易本身与生产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不计入GDP*,是计算期内(当期)流量,张三2004年从开发商手中买了一套房子,价值30万;2007年把这套房子再卖出去,卖价50万,其中张三实得49万,支付中介费1万则30万计入2004年GDP,不能再计入2007年GDP50万,2007年GDP仅计入中介费1万。思考:为何张三所得多余的19万不计入GDP?,是一个地域概念。.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不包括自产自用的商品及家务劳动。如果不是市场交易活动,不计入GDP。自给自足的生产、在家中自己做饭和打扫卫生的活动等

6、等,都不计入GDP。*,是按国境的原则来计量(地理概念),凡在中国大陆境内(暂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在国外的中国企业和个人生产的不计入GDP),GNP,与,区别,见后.,小结:对GDP概念的理解,=为了避免重复计算,GDP只计算最终产品价值,而不计算中间产品价值。=GDP是个市场价值概念。除少数例外,D仅仅是指为市场而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价值,非市场活动不包括在内。=GDP仅指一个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而不是一定时间内所售出的最终产品。(是个生产概念)=GDP仅仅是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价值,故包含时间因素,是个流量。=GDP是指一个国家国土内所生产的产品价值,是一个地域概

7、念,而不管这种生产的生产要素的归属关系。这就有了GNP与GDP的区别。,典型习题,1、下列情形中,应计入GDP的是()A、去年生产的而在今年销售的电脑B、某人去年购买而在今年转售给他人的电脑C、生产企业今年计划在明年生产的电脑D、当年生产的电脑2、下列计入GDP的是A、出售股票的收入B、家庭成员进行家务劳动而折成的货币收入C、为他人提供修理所得的收入D、拍卖名画所得的收入,单项选择题:,1国内生产总值表示一定时期内的某一国家或地区经济的()的市场价值。A所有经济交易 B所有市场交换的最终物品和劳务 C所有物品与劳务 D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和劳务2下列()项应该计入GDP中。A面包厂购买的面粉 B

8、家庭主妇购买的面粉C家庭主妇购买的股票 D以上各项都不计入,3下列哪一项将不计入当年的GDP?()A当年整修过的古董汽车所增加的价值 B一辆新汽车的价值 C一辆二手汽车按其价值销售的价格 D一台磨损的高尔夫球清洁机器的替换品4下列各项中,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是()。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 B政府转移支付 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 D保险公司收到的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对GDP指标的评价,GDP仅仅是一个衡量一国整体经济状况的数字指标 GDP表示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这代表一国的经济实力和财富,是人民福利增加的基础。没有GDP的增长,决不可能有福利增加。因此追求GDP是各国政府的共同

9、目标.有专家乐观预测,中国经济总量2012年有可能超越日本 升居世界第二,乐观估计2025年中国经济总量可以超越美国,雄踞世界第一。那一天中国的经济总量估计会占到全球总额的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GDP并不是衡量一国经济和人民福利的完善指标,-中国GDP总量与世界最发达的发达国家“平起平坐”,并不代表中国已跻身发达国家行列。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言,再大的数字,除以13亿人,就很小了.人均GDP还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分析排名可看出,世界财富的分布极不平均。排名前五十位的国家和地区,有二十三个在欧洲和北美洲,非洲国家大都人口众多,排名靠后。亚洲国家如中国、印度,虽总量排名靠前,但人口分居世界第

10、一、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依然靠后。12个经济体占到世界总产出的三分之二以上。其中7个是高收入经济体(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5个是发展中经济体或转轨经济体(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和墨西哥)。5个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占全球产出的20%以上.,启示:差距100年,判断中国的发展程度,必须将总量与人均、平均与相对等多组数据进行综合比对,才能得出真实的、准确的结论。国内研究现代化问题的专家曾经计算过,如果把人均GDP和经济结构的综合年代差理解为中国经济现代化水平与其他国家的年代差距,那么,2008年中国与美国等7个国家的综合年代差约100年。,100,一、宏观经济重要变量,2

11、、国民生产总值(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s)定义:一国居民在一年内所创造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国民原则)3、GNP和GDP的关系:GNP=GDP-外国居民在本国获得的要素收入+本国居民在国外获得的要素收入,二者关系:,例如,中国诺基亚公司归芬兰人所有,该公司在中国经营得到的利润,虽是中国GDP一部分,但不被统计为中国GNP,而应归入芬兰GNP。中国海尔在美国工厂的利润,应作为美国GDP一部分,但应被统计为中国的GNP。,思考:GDP与GNP的关系,某国企业在本国的收入为200亿,在国外的收入为50亿,外国企业在该国的收入为80亿,该国国民在本

12、国的劳动收入是120亿,在国外的劳动收入是10亿,外国人在该国的劳动收入是12亿,求该国GDP和GNP。答案:CNP=200+50+120+10=380GDP=200+120+80+12=412,思考:何谓“资本输出国”和“资本输入国”?,国民生产总值(GNP)大于国内生产总值(GDP),则为资本输出国。国民生产总值(GNP)小于国内生产总值(GDP),则为资本输入国。,1.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二者启示,数据表明,我国利用外资占GDP比重已经超过了40,而日本只有1.1。在

13、进出口中,外商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55.48。这就形成了我们的GDP虽然增长迅速、规模较大,但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国民收入有多少还值得研究。外资在我国借地生财,消耗我们的资源,最后把真金白银汇走,留给我们的只是GDP。而同时可以创造GDP和GNP的经济实体,除了既有的国有企业,就是民营资本。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也应该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并且能做大做强,甚至能够“走出去”开发利用外国的资源,创造我们的GNP,这对我国自身资源可持续利用大有裨益。,资料:日刊称中国经济面临被外资左右危险,中国国家昌盛而民族工业走向衰亡-日本选择1月号中国经济在宏观上取得了成功和发展,但在微观上中国的民族企业发展开始达到

14、了极限;中国企业只是关注使用外国技术,依靠低成本生产产品,而不是全力开发自主技术。日本企业当时更重视的是在技术和质量上领先,而不是只关注价格。索尼公司在彩电方面开发出了单枪三束彩色显像管,不仅在国内市场上获胜,而且成为世界市场的霸主。本田公司在世界上首先开发出完全满足美国环境标准的CVCC发动机,在北美市场上大获成功。,表面上,中国经济仍维持着非常好的势头。的确,中国有收购了IBM电脑部门的电脑大企业联想集团,有在日本也销售其商品的家电大企业海尔集团,也有生产的显像管和彩电居世界第一的TCL集团等。但是,如果冷静地看,其中许多企业只是维持着表面的繁荣和发展势头,而实际潜力不大。外资厂家从一开始

15、就在国内市场扎满了根,发挥着技术和品牌的绝对优势,而中国企业只能以剽窃技术和品牌,通过效仿和低价格来与外资企业抗衡,除此之外别无他法。既然技术可模仿,企业也就没那么大热情投入财力和人力进行研发。其结果是,中国制造业的研发费用占销售额的比率平均只占日本同行业的15至110。,这样,中国企业也就无法发明出单枪三束彩色显像管,也发明不出CVCC发动机。如果想通过模仿取胜,那么企业只有一个选择,就是通过大量生产,降低成本,展开价格竞争。因为各厂家为生存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生产过剩及竞相降价也就不可避免。结果,中国企业利润低,没有余力抽出资金进行开发研究。这就是中国有许多摩托车、家电、电脑、手机等厂家,但

16、是都在“没有利润地忙碌”“进行没有胜者的竞争”的原因。在中国厂家发挥了优势的彩电领域,随着液晶、等离子等平板彩电市场的扩大,没有技术的中国厂家开始被淘汰。,尽管中国厂家从台湾及韩国采购显示屏,也在生产平板彩电,但是因为没有线路设计及最核心的处理图像的LSI等技术能力,所以无法生产出有竞争力的产品。中国有影响的彩电厂家有可能发生连锁性破产。在手机领域,随着手机市场需求向带照相、能上网等多功能手机转移,过去在第二代GSM方式的产品方面表现出竞争力的宁波波导、东方电子、科健等中国厂家,开始表现出劣势。今后如果开始向第三代的方式过渡,中国厂家有可能再次处于劣势。,中国经济在宏观上取得了成功和发展,但是

17、在微观上中国的民族企业已经碰壁,其发展开始达到了极限。如果中国的民族企业在国内市场也被外资逼入困境,中国经济有可能被外资左右。出口大国中国的出口中,60都是外资企业的出口,这个事实反映了民族企业难以发展的中国经济的本质。,一、宏观经济重要变量,(二)国内生产净值(NDP)一国在一年内新创造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NDP=GDP-折旧额,一、宏观经济重要变量,(三)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 NI)广义国民收入泛指GDP等经济活动总量。宏观经济学中“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决定”指广义国民收入。狭义国民收入指一国居民在一年内所获得的全部要素收入的总和。即工资、利

18、润、利息和租金的总和。GDP中要扣除折旧、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再加上政府补助金才形成国民收入。NI=工资+利息+租金+企业利润NI=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对企业补贴,1、减间接税:间接税是消费者替企业交税,虽然属于市场价值而计入GDP,但不属于要素收入而不能计入NI。2、减企业转移支付:企业转移支付的接受者(企业捐款接受者和赖帐者)未提供劳务,所以它不属于要素收入。3、加政府对企业的补贴:补贴是国家对产品售价低于生产要素成本价格的企业的补贴,目的是弥补企业的损失来维持这种产品的生产。这种补贴可以看作是一种负税(倒付的税),属于企业生产要素的收入。,一、宏观经济重要变量,(四)个人收入

19、(PI)个人收入(PI):一国居民在一年内所获得的全部收入。PI=NI-(企业所得税+企业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险税)+转移支付1、减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交纳给政府2、减企业未分配利润:公司利润不可能完全成为个人收入。3、减社会保险:社会保险金交纳给政府,未到达个人手中。4、加转移支付:补助金、退休金、抚恤金等实实在在是个人收入;企业转移支付也是个人收入。,一、宏观经济重要变量,(五)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一国居民在一年内个人可以支配的收入。DPI=PI-个人所得税,五个总量指标的关系,国内生产 国内生产 国民 个人 总值 净值 收入 收入 个人 可支配 收入,折旧,

20、间接税净额,保险税等 所得税,转移支付,(二)和GDP相关的指标1、名义GDP(Nominal GDP):按产品和劳务的当年(报告期)销售价格核算的GDP。2、实际GDP(Real GDP):按基年(基期)价格核算的GDP。即选定某年为基期,用报告期同基期比较的物价指数的变动来剔除隐含在名义GDP里的物价变动,由此得出的GDP,称为按基期价格计算的实际GDP。,一、宏观经济重要变量,GDP变动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数量变动;二是价格变动。名义GDP用当年价格(现期价格)计算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实际GDP用前一年的不变价格(基期价格)计算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GDP平减指数(折算指数)名义GDP/

21、实际GDP实际GDP 名义GDP/GDP平减指数(折算指数),例子:猪肉,选2006年为基期,2007年的1元相当于2006年的10/15=2/3 0.67元。这时,实际:30000=名义:4500010/15,例子:,如果以1929年的物价指数为100,已知1933年的物价指数为75,名义国民生产总值为480亿美元,那么1933年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480亿美元/75X100=640亿美元。,实际GDP和名义GDP的关系,(1)关系之一:30000=4500010/15实际GDP=名义GDP(基期价格/报告期价格)=名义GDP物价指数=名义GDP GDP折算数物价指数(价格指数):衡量物价总

22、水平变动情况的指数。它等于报告期价格/基期价格。GDP折算数(GDP压缩指数)=名义GDP/实际GDP,用来衡量一国的通货膨胀程度(2)关系之二:30000=300010实际GDP=报告期产量基期价格,例:胡佛总统与克林顿总统个人收入比较,1931年当时胡佛总统的年薪是7.5万美元,1995年克林顿作为总统年薪20万美元.以1992年为基期,这一年消费物价指数为100,则1931年物价指数为8.7,1995年物价指数107.6,换言之这一年物价水平较1931年上升了12.4倍,可根据以92年为基年来比较:1995年胡佛总统的工资=1931年的名义工资*1995年物价指数/1931年物价指数=7

23、.5*107.6/8.7=92.7586万美元1931年克林顿工资=1995年名 义工资*1931年物价指数/1995年物价指数=20*8.7/107.6=1.617万美元,3、潜在GDP:木桶的最大容量(1)含义:一国一定时期内可供利用的生产资源(L、K、N、E)在正常情况下可以生产的最大产值。(2)公式:GDP*=*(L*H*)其中,*每人每小时的平均产值,L*充分就业时的就业人数,H*就业者在一年内每人劳动的小时数而GDP=*(LH*)其中,L实际就业人数(3)GDP*与GDP的关系GDP*GDP时,L*L,存在失业,经济萧条;GDP*=GDP时,L*=L,社会实现了充分就业,而且无膨胀

24、。GDP*GDP时,L*L,经济膨胀。,4、人均GDP:等于 GDP除以该国人口之商。它越高,表示该国生活水平越高。*5、每人时GDP:等于 GDP除以该国总工作时数之商。它越高,表示该国生产率水平越高。而GDP或NDP越高,则表示该国总体经济实力越强。*,(三)失业和物价水平的衡量,1.失业的衡量衡量失业的指标:失业人数(绝对数)失业率(相对数)(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劳动大军中没有工作而又在寻找工作的人所占的比例。失业率的波动反映了就业的波动情况。失业率(unemployment rate)=(失业人数/劳动力人数)100%劳动力参与(工)率=(劳动力人数/成年人数)100%,2

25、.物价水平的衡量,41%住房,17%食物,17%交通,8%,7%,6%,4%,娱乐,衣服,医疗保健,其他物品与劳务,价格指数是衡量物价总水平变动情况的指数。它是用一篮子(一组)固定物品(与劳务)不同年份的价格来表示物价总水平的变动情况。,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GDP紧缩(平减、折算)指数,(1)价格指数,消费者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例如,我们所选的一篮子物品是5个面包和10瓶饮料。在2007年,每个面包价格为1元,每瓶饮料价格为2元,这两种物品的总支出是25元(1元*5+2元*10)。在2008年,每个面包价格为2元,每瓶饮料价

26、格仍为2元,这两种物品的总支出是30元(2元*5+2元*10)。把2007年作为基期年,25元则为价格指数100,2008年的价格指数是120(25:100=30:X,X=120)。从2007年到2008年,价格指数上升了20(120-100),所以,通货膨胀率是20%。,(2)通货膨胀率,定义:衡量通货膨胀程度的指标,是指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计算工具: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某年CPI=某年消费品价格水平/基年消费品价格水平例如:已知消费品价格水平:1998年8.07;1999年10.82;2000年12.37。以1998年为基期,计算1999和2000年的CPI

27、。1999年CPI=10.828.07=134%2000年CPI=12.378.07=153%,计算公式:通货膨胀率=(本年CPI上年CPI)/上年CPI例如:1999年通胀率=(134%100%)/100%=34%2000年通胀率=(153%134%)/134%=14%,其他指标,1、遗憾指数: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和。越大,民众越遗憾、越痛苦。又称痛苦指数。2、政府不受欢迎指数:失业率乘以6再加上通货膨胀率。越大,政府越不受欢迎。表明,政府在宏观方面要有所作为已经成为民众的共识。,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核算方法,支出法(产品流量法)收入法(成本流量法)部门法(生产法),(一)支出法(产

28、品流量法),1、定义: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即最终产品的总卖价来计算GDP。2、构成:理解要点:谁购买?各支出多少?按支出法计算GDP,包括以下几项支出:个人消费支出(C)国内私人总投资(I)政府购买支出(G)净出口(XM)GDP=C+I+G+(XM),3、详解:,(1)居民个人消费支出:consumption包括购买耐用品、非耐用品和劳务的支出,但不包括建造住宅的支出。(2)私人国内总投资支出:investmentA、诠释投资:一定时期新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的支出B、统计学意义上的分类固定投资非住房投资: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投资住房投资:居民购买新建住房存货投资:存货使

29、企业的资本存量增加总投资=固定投资+存货投资=净投资+重置投资(重置投资也称折旧),(3)政府购买支出:government purchase“阳光下的交易”,包括公共工程、购买物品和劳务、转移支付,其中转移支付不计入GDP。(4)净出口:net exports,X-M。出口减去进口。,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小知识:,在美国的国民收入统计中,按支出法计算包括这样一些项目:个人消费支出(C)耐用品 非耐用品 住房基金其他劳务私人国内总投资(I)厂房设备居民住宅企业存货净变动额(年终存货-年初存货)政府购买支出(G)联邦政府支出州与地方政府支出净出口(NX)出口(+)进口()总计:GDP,支出法

30、,小结:支出法统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居民购买住宅不计入消费支出,而列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下的住房投资中。存货投资是指已经生产出来还未销售的产品的存量的增量。经济学中的投资是实际投资。如购买厂房设备等;但购买股票、债券只不过是产权转移,并未使社会资产有任何的增加。总投资=净投资+重置投资(即折旧)政府的转移支付(如退休金、养老金等)和公债利息支付不计入GDP。,(二)收入法(成本流量法),1、定义:用要素收入亦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GDP。2、构成:理解要点:社会成员是谁?他们收入多少?从收入的角度出发,GDP等于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获得的各种收入的总和。GDP=工资+利息+租金+企业利润+间接税+企业转

31、移支付+折旧,3、详解:,(1)要素提供者的收入:雇员收入:为别人提供劳动。利息收入:资本所有者的利息收入租金收入:出租固定生产要素得到的收入。(2)非公司企业主收入:自我雇佣的企业主的收入,律师、农民、小业主等(3)企业经营者收入:公司税前利润包括公司所得税、分配前的股息、未分配利润(4)企业间接税间接税是由消费者在购买产品与劳务时支付的税收。通过企业抬高产品价格来实现。体现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关系,而非生产者与政府的关系(本来税收是体现生产者与政府的关系的)。间接税为何计入GDP?是消费者的购买支出,体现为市场价值。,(5)企业转移支付(transfer payments)企业转移支付:企业把

32、自己的收入转移到社会或其他经济主体。如企业慈善捐款,消费者呆帐。企业转移支付为何计入GDP?不构成国民收入,但和间接税一样,通过产品价格转嫁给购买者。(6)折旧(depreciation)折旧:资本品由于损耗造成的价值减少。折旧为何计入GDP?损耗后,要靠投资来补偿,包含于总投资中。,收入法,净利息是贷款利息与存款利息的差额。间接税是消费者在购买物品和劳务时所支付的税收,它是政府的收入,但补贴是政府的支出,因而计算时应是净值,以免重复。企业转移支付包括对非盈利组织的社会慈善捐款和消费者呆账。折旧包括在支出法计算的投资中,因而收入法也应加上折旧,这主要是起平衡的作用,否则,支出法与收入法的计算就

33、会不一样。如果不计算折旧,则是国内生产净值(net domestic product at market prices NDP)。,收入法注意:,思考,分别用支出法和收入法计算GDP个人租金收入 318 折旧 2873 个人消费支出 16728 间接税 2123 政府购买 5347 统计误差-6 总投资 3953 出口3398雇员报酬 15963 公司利润 1827 进口 3165 企业转移支付 105 利息 1798 财产所有者收入 1352,答案,支出法 C+I+G+X-M=16728+3953+5347+3398-3165=26261收入法=15963+1798+318+1352+182

34、7+105-6+2123+2873=26261,(三)部门法(生产法),部门法-按提供物质产品和劳务的各个部门的产值来计算国民生产总值。小知识:在美国的国民收入统计中,按部门法计算包括这样一些部门:农林牧渔采掘业建筑业制造业运输业邮电和公用事业电、煤气、水业批发、零售商业金融、保险、不动产服务业政府服务和政府企业统计误差合计:国内生产总值 加:国外要素净收入总计:GDP,(四)产出、支出、收入的关系,广义看,宏观经济中的产出、收入与支出完全等值,一国或一地区,一定时期内的产出总量就是其收入总量从而也就是其支出总量,即:,总产出 总收入 总支出1)产出收入。产出增值投入要素的收入。2)产出支出。

35、最终销售最终支出。,从一个国家来说,总支出与总收入应当是相等的;但由于统计误差,即用支出法与收入法统计的结果可能不同;在这样的情况下,以支出法为准进行调整,所以,用收入法核算GDP要额外有一个统计误差项。,(五)总产出核算的重要意义,(1)总产出是最基本的宏观经济变量。其他宏观经济变量如消费、储蓄、投资、税收、财政支出、进出口等等都是由它派生出来的。,(2)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只有通过总产出水平的变化才能得到最终说明。比如就业水平、物价水平、经济增长、经济周期等等。,(3)“总产出 总收入 总支出”的恒等式是建立宏观经济模型的基本依据。,思考:,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用支出法、收入法、部门法计

36、算的GDP哪个更准确?以上三种方法是从不同角度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计算所得出的结果,从理论上说应该是一致的,叫做“三面等值原则”。但实际上,这三种方法所得出的结果往往并不一致。在实际经济分析中,因为最终产品的使用去向比较清楚,资料比较容易搜集,所以各国政府比较重视支出法,如果三种核算方法得出的结果不一致,一般以支出法统计的结果为准,然后通过统计误差进行调整。运用最普遍的是支出法。,三、国民收入基本公式宏观经济模型,总方针:支出=收入,无论用什么方法核算,支出应等于收入(一)两部门模型1、主角:居民户(家庭)厂商(企业)2、关系:在两部门经济中,企业和家庭的关系是:家庭向企业提供生产要素,企业向

37、家庭提供要素报酬。,3、两部门经济循环数学表达式,支出:AE=AD=C+I收入:GDP=NI=C+S国民经济恒等式:支出=收入,则C+I=C+S所以IS注入量 漏出量,总产出=总支出=总收入,家庭,企业,生产要素,产品和劳务,总产出,消费者支出(总支出),总收入,总收入,(二)三部门模型,1、主角:居民户 厂商 政府2、政府的经济职能:税收(T)政府购买支出(G)转移支付(Tr)净税收(T):T=T0-TR,3、三部门经济循环数学表达式支出=AE=C+I+G收入=NI=GDP=C+S+T国民经济恆等式:C+I+G=C+S+T 或:I=S+(T-G),即投资=私人储蓄+政府储蓄,(三)四部门模型

38、1、主角:居民户 厂商 政府 对外经济关系2、一国对外经济关系的最基本形式:进口(import)和出口(export),3、四部门经济循环数学表达式,支出=AE=C+I+G+X 收入=NI=C+S+T+M 国民经济恒等式:C+I+G+(X-M)=C+S+T+Kr 或:I+G+(X-M)=S+T+Kr 即:I=S+(T-G)+(M-X+Kr)表示投资=私人储蓄+政府储蓄+国外储蓄。,四、GDP指标的缺陷,(一)忽视了道德因素 1、计入犯罪活动和色情活动创造的价值 例如,赌博/性工作者2、计入不增加社会福利的活动创造的价值例如,军事支出/给环境造成重大污染的活动,(二)错误和遗漏,1、忽视地下经济

39、活动:未申报经济活动,黑市交易2、忽视非市场活动:如家庭主妇做家务。3、忽视闲暇:不能反映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加或减少。4、忽视内容:GDP表明社会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量,但不能说明它包含具体是什么商品(导弹、面包、防盗窗等)。5、忽视收入分配状况:GDP不能反映收入分配的均等化程度。6、忽视经济增长的代价:GDP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效率和效益,例如,是否掠夺式经营,是否浪费资源,小结:GDP指标存在的问题,(-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许宪春)首先,GDP的统计并不是准确的,难免有重复或遗漏,GDP是计算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不进入市场交易的物品与劳务就无法计算进去。例如,毒品、娼妓等非法交易

40、,如虽然合法但为逃税而产生的地下经济及相应的灰色收入,自我服务的家务劳动或自给自足的物品生产等等。法制越不完善,市场化程度越低,GDP中遗漏的就越多。,据经济学家估计,就全世界而言,这一部分占GDP的2%-7%左右。而且,经济越不发达,这一部分越大。其次,GDP没有反映出为增加GDP而付出的代价。例如,在GDP增长的同时环境恶化了,自然生态破坏严重,资源枯竭。这种代价无法计算入GDP中,但对人民福利有负面影响。正基于这个原因,经济学家早就区分了反映生产水平的GDP和反映人民福利的净经济福利(NEW)指数。,最后,GDP是总量指数,不能反映收入分配状况。在经济发展的某一阶段,随着GDP增长会出现

41、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现象。这时,GDP增加反而会引起人民福利的下降。GDP也好,人均GDP也好,都无法反映收入分配状况,从而出现“富裕中的贫困”这种不正常现象。,由于这些原因,当今各国都不把GDP作为衡量一国经济状况的惟一标准。在衡量经济与福利状况时还有物价指数、失业率、贸易总量、人均收入、环境污染指数、基金系数等指标。同时,由于各国市场化程度不同,汇率不同,也很难仅仅用GDP来比较各国的经济与福利水平。,近半个世纪前,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就提出了净经济福利这个指标,但至今仍没有一套可以操作的计算方法,至今未被各国和联合国统计当局采用。至于有学者提出的绿色GDP与净经济福利指标也并没有什么根本差

42、别。,绿色GDP,是指在名义GDP中扣除各种自然资源消耗之后,经过环境调整的国内生产净值,也称绿色国内生产净值(EDP)。目前在核算上还存在不少技术难题。但是,世界银行1997年开始利用EDP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来衡量一国(地区)的真实财富。因为它符合科学发展观。,资源经济核算 REA,环境经济核算 EEA,资源消耗成本 RDC,环境损失成本 EDC,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框架 Proposed China SEEA,拓展:国民收入核算述评,国民收入核算原理是在美国经济学家库茨涅茨(S.Kuznets)和英国经济学家斯通(Rtone)的研究成果上建立起来的。库茨涅茨于1941年发表了国民收入核

43、算的重要著作国民收入及其构成。斯通也与1944年发表了他的著作国民收入和支出。斯通1968年还与他人合作发表了联合国国民收入核算体系(SNA),从而最终确定了统一的核算方法。因而两人被誉为美英两国的GNP之父,它们分别与1971年和1984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长期以来世界各国都采用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标,从80年代开始,欧洲多数国家认为从地域反应产值的GDP比从所有权反应产值的GNP更能说明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动水平,从而较多地使用GDP指标。美国1991年开始也使用GDP指标。,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库兹理茨建立了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有两种: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简称SNA(a s

44、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主要由市场经济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采用,也叫西方体系。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简称MPS(the system of material product balances)主要由原来的计划经济国家采用,也叫东方体系。现在主要采用SNA。,相关链接:我国国民经济核算演变,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建立了中央计划经济体系,国民经济核算采用物质产品平衡表系统(MPS),建立在“生产性劳动”概念基础上,核心指标是国民收入。两个缺陷。一是仅反映所谓五大物质生产部门,即工业、农业、建筑、运输邮电和商业的经济活动,不包括服务性行业经济活动,因而存在低估经济活动规模。

45、另一方面,对物质生产部门活动资料,由于不区分中间,最终产品,存在大量重复统计,从而高估经济活动规模。,改革开放以后,服务业如金融保险业,旅游业,房地产业等迅速发展,对这类经济部门信息需要加大。统计部门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研究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标,并从1985年开始建立了国家和省两级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制度。后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化,有关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制度和方法也不断改进并日臻健全完善。同时,统计部门对GDP历史数据进行了两次重大补充和调整,使之与新的GDP数据适当地衔接起来。,相关连接,2004年1月31日,在北大国际MBA的美方合作伙伴-福坦莫(FORDH

46、AM)大学,林毅夫教授向数百名经济学界的专家学者发表了关于中国经济的演讲。林老师观点鲜明地提出,近几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是真实的,而且这种经济高增长势头完全有可能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林教授提出,国外一些人对我们统计数字的怀疑是没有根据的,因为目前我国的经济统计数据主要依靠分布在全国各地的6000多家专门调查点的调查,而不是依靠上报系统,这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虚报现象。所以,我们国家发布的经济增长率是真实可信的。,本章知识脉络图,国民收入,核算方法,基本公式,实际GDP,核心指标:GDP,支出法,收入法,其他指标:GNP NDP(NNP)NI PI DPI,GDP=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折旧,总支出等于总收入,两部门:I=S,三部门:I=S+(T G),四部门:I=S+(T G)+(MKrX),储蓄-投资恒等式,思考,某国国民统计资料如下:,试求GDP NDP、NI、PI、DPI个人储蓄S,解答,GDP=C+I+G+X-M=500+125+50+200+15=890NDP=890-50=840NI=NDP-企业间接税=840-75=765PI=NI-(未分配的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障税)+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765-100-50-130+120=605DPI=PI-个人所得税=605-80=525个人储蓄S=525-500=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