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基本理论.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394707 上传时间:2023-10-26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3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基本理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财政基本理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财政基本理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财政基本理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财政基本理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政基本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基本理论.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财 政 与税收,课外新闻阅读材料,财政研究税务研究公共经济研究财政与税务经济研究财贸世界经济学(季刊)财经管理世界世界经济,主要教学内容,基本理论:财政、财政职能支出:支出规模与结构、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收入:税收、公债、收费管理:政府预算、财政平衡、政府间财政关系财政政策教学中主要侧重阐述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有时也会运用这些知识和原理直接回答现实中提出的问题,但更主要的是开阔分析问题的思路,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则和方法,以便为今后的学习和深造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1.财政基本理论,1.1 财政概念,“财政”在现代社会是一个常用词汇,人们并不陌生;由于财政是政府经济活动的核心,因此它是现实社会

2、中最为普遍的经济现象之一,日常生活中是充斥着财政现象的。,1.1.1 财政现象,人们的一生时时、处处受政府经济活动的影响。一方面,它直接表现为各级政府在安排各项支出;另一方面,人们又必须向政府缴纳各种税收和费用,以便为政府的各项支出提供所需经费。因此,财政是由收入和支出组成的。,从摇篮到坟墓,预算收支还不是政府的全部收支,人们甚至认为只有1/3的政府财力被列入了预算内。由此可见,我国政府收支在整个经济和社会活动中的重要性。政府收支活动作为一个客观经济范畴,始终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它所呈现出来的现象,就是财政现象。,1.1.2 财政概念,“财政”的来历:“政府分配活动”是在社会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的

3、。我国古代曾使用过“户部”、“度支”等名词,去概括政府分配活动。至于“财政”一词,则迟至19世纪末才开始使用,并且是借鉴和引进日本术语的结果。我国使用“财政”一词大约始于1898年清政府的“户部”向皇帝上的奏章“财政折”。辛亥革命后,“财政”一词逐步成为我国形容政府分配活动的专用术语。,财政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私有制阶级国家(财政)剩余产品是财政产生的基础,国家(政府)是财政产生的前提。财政与国家(政府)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最早的财政范畴是捐税。中国最早的财政形态是夏代的贡赋。,财政,是国家(政府)的分配行为。它具有强制和无偿的基本特征。,由于政

4、府不同于企业和私人,决定了财政活动具有强制和无偿的基本特征。所谓“强制性”,指的是政府对企业和个人课征税款或收取费用,遵循的并不是自愿原则,无论纳税人或缴费者是否愿意,只要发生了应税或应费行为,他们就必须照章纳税缴费。这种强制性,是直接以法律的权威和政府的政治权力为依据确立的。所谓“无偿性”,指的是政府分配大体表现为是货币的单方面转移,而不存在货币与资源和要素的直接等价交换。,1.2 西方财政理论,重商主义财经理论:15世纪初开始,盛行约300年。,主要观点:主张发展工业、扩大进口、限制出口,征收保护主义关税。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需要,古典政治经济学财经理论:盛行200多年,主要观点:反对国家

5、干预经济、提倡提高国家税收收入,加强对内财政管理,保护工商业发展,限制进口等,亚当斯密:1776国富论,标志财政学作为独立学科出现。廉价政府、受益者负担为中心的收入理论、平等、确定、便利、最少征收费用的赋税、公债有害、量入为出,凯恩斯主义财经理论盛行时期,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1936年,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发表。“有效需求不足”认为政府应放弃自由资本主义原则,直接干预经济,政府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增加投资、刺激消费,实现充分就业。论证了财政赤字存在的合理性。,新自由主义财经理论及当代公共财政理论,施行凯恩斯主义理论带来的经济滞涨引起争论,带来新的理论:拉弗的供应学派:政府重

6、点应转移到刺激生产、投资以增加供应上来。供应学派。拉弗曲线为减税刺激经济增长提供依据。布坎南公共选择理论:运用经济分析方法进行政府决策,1.3 财政制度,不同的经济体制,有着不同的国家和政府制度,形成不同的政府与经济的关系,决定了不同的财政制度。不同的财政制度即为财政类型。自然经济下存在的是家计财政,市场经济下存在的是公共财政,而计划经济下存在的是国家财政。,1.3.1 家计财政制度,封建君主制是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对于君主来说,国家和臣民都是自己的私人财产,决定了此时财政收支就是君主的私人收支。称为“家计财政”,即“私人”的财政。由于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特性,决定了此时的国家及其财政基本上是不

7、干预经济的。作为私人性质的财政,必须将支出控制在自己的收入范围内,必须追求财政年度平衡。如果出现财政赤字,往往是封建君主陷于政治危机和私人财务危机的表现与结果。在自然经济条件下,财政主要是通过实物和力役的征调使用,来开展活动的。,1.3.2 公共财政制度,收入:税收逐步取代其他收入形式,成为唯一的财政收入基本形式,占居了整个财政收入绝大部分的比重。于是,政府收入鲜明地表现出来自于“纳税人”的腰包,是纳税人在养活政府及其官员。支出:政府支出也必须并且只能为纳税人服务,必须集中到国防、行政、公共管理和公共工程等为市场服务的内容上来。“公共性”成为市场经济下财政最为典型的特征,这就是它被称为“公共财

8、政”的根本原因。,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所谓“公共财政”,是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财政,是社会公众或者人民大众的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类型。,(1)弥补市场失效,在市场经济下,总是存在若干市场失效状态。市场失效就成为公共财政存在的经济根源,换言之,公共财政就是为了弥补市场失效而存在的。弥补市场失效就成为公共财政必须遵循的活动准则。由于弥补市场失效,其受益者是所有的市场活动参与者,因而此时的财政活动就是在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从而成为“公共”财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存在着所谓的“缺位”和“越位”问题。该弥补的市场失效,政府和财政没有去弥补,是为“缺位”;不该干预市场的,政府和财政却插手

9、了。是为“越位”。这些问题严重阻碍着我国改革的深化,直接危害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建立健全。为此,要想在我国建立健全公共财政制度,就必须严格遵循弥补市场失效准则,真正克服政府和财政的“缺位”和“越位”状态。,财政资金很大一部分都投入到了生产建设中,而在提供公共产品、满足公共需要方面却欠账颇多。可以说,公共财政的长期缺位,不仅使人民群众在共享改革成果上打了折扣,也加剧了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政府不能再直接或变相审批项目投资。政府必须退出一般性竞争领域,减少直至停止对一般企业的亏损补贴。其次,市场失灵的地方,财政一定要保障到位,补足“缺位”。包括财政支出要重点投向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10、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让更多人捧上饭碗。、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实现所有社会成员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安居乐业。发挥财政在刺激消费方面的重要作用,调节收入分配,改善消费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增加财政科技投入,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2一视同仁服务,政府和财政在为市场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必须公平对待所有的市场活动。这样,才能避免所有的市场主体,或者依靠政府权力而寻租,或者遭受额外的费用和损失。政府和财政服务的“一视同仁”,为经济主体的公平竞争提供了外部条件,是与市场经济的本性相一致的。公共财政为市场服务的“一视同仁”,是具体通过公共支出、公共收入和政府对市场的规范作用等表现出来的。,遵循“一视同仁

11、”准则,对于我国现实的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尽管我国已经进行了20余年的改革,但至今仍然没能解决不同经济成分之间的“国民待遇”问题。在已经加入WTO的今天,如何按照“一视同仁”准则的要求,全面梳理我国的财政税收制度,真正取消不同所有制成分,取消内资和外资之间的差别待遇,已成为当务之急。,3非市场营利性,所谓非市场营利性,是指政府的财政活动不是以直接追求市场收益,而是以社会的共同利益为目标,从而决定了公共财政进行的只能是非营利性活动。政府不能追逐市场盈利目标,对于市场经济来说具有根本意义。只有当市场和资本依靠自身的力量,从根本上否定了政府追逐市场盈利的可能性之时,使得政府官员只能通过为市场提供公共服

12、务来实现自己的存在价值,只能以社会利益为标准来评判其政绩,才能避免政府对市场不应有的干预和介入。,然而,时至今日,我国各级政府仍然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程度地追逐直接的市场营利。这类现象的存在,直接决定了目前的财政还不是公共财政。,4法治化的财政,公共财政的法治化,意味着社会公众通过议会和相应的法律制度,即通过政府预算的法律权威,来决定、约束、规范和监督着政府的财政行为。这种法律约束,使得财政鲜明地体现出是社会公众的财政,是“公共”的财政。它表明,政府是代表社会公众在使用他们的“钱”。正是通过法律形式,依靠法律手段,社会公众才得以真正决定和支配政府的收入与支出,真正约束和规范政府的活动,才能确保政

13、府行为遵循市场和资本的根本要求,政府活动必须符合私人的根本利益。这样,法治性也成为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之一。,财政法治化在我国具有特殊意义。我国有着数千年的人治传统,要建立法治社会是极为困难的,其中尤以将政府行为纳入法治的轨道更是如此。财政法治化意味着政府的活动被直接置于法律的约束之下,是整个社会实现法治化的核心条件。目前政府正大力提倡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为此,在构建公共财政过程中,应当赋予财政法治化问题以更多的关注。,1.3.3 国家财政制度,我国于1950年代建成计划经济体制,并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国家财政”制度。从建国至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财政模式的代表是“国家分配论”在计划经济下,国家和政

14、府以计划方式直接配置社会资源和要素。此时基础性资源配置功能不是由市场机制,而是由政府计划机制来承担的,其中财政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总之,这一时期存在的是计划经济型的财政,是“国家”以自己的财力在为自己服务,因而称之为“国家”财政制度。,1.3.4 财政制度转轨,改革开放20余年来,我国先是否定计划经济,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继而构建市场经济。与此同时,财政也在逐步否定自身的计划性并形成市场性。这是一个日益公共化的过程,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财政占GDP比重大幅下降2从税利并重转向税收为主3从单一税制转向复合税制4从“建设财政”转向“吃饭财政”5从生产性投资为主转向非营利性投资为主6财政愈益直接承担社会保障职责7政府预算制度改革8从坚持预算平衡原则转向赤字预算政策9恢复公债并转向市场发行10经济体制从统收统支转向“分税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