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安全保障与管理技术.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395184 上传时间:2023-10-26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6.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交通安全保障与管理技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道路交通安全保障与管理技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道路交通安全保障与管理技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道路交通安全保障与管理技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道路交通安全保障与管理技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路交通安全保障与管理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交通安全保障与管理技术.ppt(8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 道路交通安全保障与管理技术,内容简介,道路交通安全的社会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法规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技术保障,道路交通安全设施,道路交通宁静化,驾驶人交通安全特性,7.1 驾驶人的交通安全特性,驾驶人的视觉特性,驾驶人的反应特性,驾驶人的判断,驾驶疲劳,生物节律对安全的影响,酒后驾车,7.1.1 驾驶人的视觉特性,7.1 驾驶人的交通安全特性,人体静止时的视力,驾驶人在考取驾驶执照时,检查的就是静视力。,静视力,1.视力视觉敏锐度,机动车在行驶中,驾驶人观察道路上的任何障碍物,都是在一定相对速度条件下进行的,这时的视力就是动视力。,动视力,夜视力指夜间行车时,在无外部照明,只用汽车前灯

2、照明的条件下,驾驶人能发现各种颜色的距离的能力。,夜视力,2.视力适应人的眼睛对于光亮程度的突然变化适应的过程。,7.1.1 驾驶人的视觉特性,暗适应,7.1 驾驶人的交通安全特性,7.1.1 驾驶人的视觉特性,3.视 野,静视野,动视野,人的眼睛注视前方,头部和视线固定时,所能看到的全部范围称为静视野。,如仅将头部固定,眼球自由转动时能够看到的全部范围称为动视野。,7.1 驾驶人的交通安全特性,7.1.1 驾驶人的视觉特性,行车速度对注视点、视野的影响,行车速度增加,注视点远移,动视野变窄,7.1 驾驶人的交通安全特性,7.1.1 驾驶人的视觉特性,4.炫目,5.颜色视觉,a.生理性炫目由于

3、强光人射到眼球内,不仅在视网膜上形成亮度很高的辉点,而且在角膜和网膜之间的介质中发生散射,形成一种光幕,致使人的视觉感受到的亮度对比度大大降低,进而造成的视觉伤害,降低视觉功能的现象。b.心理性炫目由于在视野内经常出现高亮度光源的刺激,使视觉产生不舒适或疲劳感。,7.1 驾驶人的交通安全特性,颜色视觉就是外界颜色的光线经过刺激视觉器官在大脑中所引起的生理反应。驾驶人对不同颜色的辨认和感觉是不一样的。红色刺激性强,易见性高;黄色亮度最高,反射强度最大,易唤起人们的注意;绿色光比较柔和,但视认性较低。,7.1 驾驶人的交通安全特性,7.1.2 驾驶人的反应特性,1.反应时间从驾驶人接受某种刺激开始

4、,到作出相应的反应动作所需要的时间。,驾驶人制动操作过程图示,制动反应时间,7.1 驾驶人的交通安全特性,7.1.2 驾驶人的反应特性,2.影响反应时间的主要因素,接受刺激的感觉器官,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与背景的对比度,运动器官,驾驶人的状态,7.1 驾驶人的交通安全特性,7.1.3 驾驶人的判断,1.对距离的判断,a.与对面来车相遇点距离的判断,7.1 驾驶人的交通安全特性,7.1.3 驾驶人的判断,1.对距离的判断,b.对同向行驶前车距离的判断,在同向行驶中,驾驶人判断与前车的车头间距往往要比实际的距离小。美国的洛克威曾经于1972年对12名驾驶人进行过两个试验,每次试验都做了140次观察

5、,经过数据处理得出结果如下表,7.1 驾驶人的交通安全特性,7.1.3 驾驶人的判断,2.对速度的判断a.速度适应性对速度判断的影响,速度适应性试验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当驾驶人以70英里/小时的速度行驶5秒钟后,把车速减至44.5英里时就认为是40英里/小时的速度了,实际上他把车速低估11.25。而且行驶的距离越长,低估误差的百分数越大。由此可见,速度适应性能够影响驾驶人对车速的正确判断,而这对于行车安全是非常不利的。,7.1 驾驶人的交通安全特性,7.1.3 驾驶人的判断,2.对速度的判断,b.对迎面来车速度的判断,7.1.3 驾驶人的判断,2.对速度的判断,7.1 驾驶人的交通安全特性,

6、c.对本车速度的判断,减速时车速判断,加速后的车速判断,d.对相对速度的判断,这种判断的准确程度会随着驾驶经验和训练程度的增加而逐渐提高。,7.1.3 驾驶人的判断,3.对超车时机的判断,7.1 驾驶人的交通安全特性,四种不同的超车方式示意图,超车时对向车道没有来车,从超车开始至结束都是从容不迫,因此超车距离可能较长。(2)超车时对向车道有来车,整个超车过程比较勉强,因此,必须加速完成超车过程,超车距离较短。(3)对向车道有来车,而且超车距离很近,因此开始超车时较困难,等对向车驶过后便可从容超车。(4)当有足够的超车距离时,单车超越车队,超车距离很长。,7.1.3 驾驶人的判断,4.对道路线形

7、的判断,7.1 驾驶人的交通安全特性,b.坡道错觉汽车在坡道下行驶时,如果坡度发生变化,驾驶人容易产生坡道错觉。,a.弯道错觉在连续弯道上行驶时,由于视线需要向相反方向改变,当注视相反弯道时,驾驶人容易产生弯道更为弯曲的错觉。,弯道错觉,坡道错觉,7.1.3 驾驶人的判断,5.判断不准确的原因,7.1 驾驶人的交通安全特性,a.感知材料不全面、不正确,b.知识经验不足,c.侥幸心理,d.思维缺陷,7.1.4 驾驶疲劳,7.1 驾驶人的交通安全特性,7.1.4 驾驶疲劳,7.1 驾驶人的交通安全特性,7.1.5 生物节律对安全的影响,7.1 驾驶人的交通安全特性,生物节律变化示意图,“生物节律”

8、:人体内存在的生理循环。,7.1.6 酒后驾车,7.1 驾驶人的交通安全特性,7.1.6 酒后驾车,7.1 驾驶人的交通安全特性,1.酒精对人体的影响,7.1.6 酒后驾车,7.1 驾驶人的交通安全特性,2.酒后驾车对安全驾驶的影响,影响驾驶人的颜色视觉,影响驾驶人的视野范围,影响驾驶人的触觉反应能力,影响驾驶人对距离、速度等的判断能力,影响驾驶操作能力,影响记忆能力,7.1.6 酒后驾车,7.1 驾驶人的交通安全特性,3.BAC(人体内血液酒精含量)的限度与检测,7.2 道路交通静化设计,7.2.1 道路交通静化设计的概述,1.交通静化的定义,7.2 道路交通静化设计,7.2.1 道路交通静

9、化设计的概述,2.交通静化的发展历程,7.2 道路交通静化设计,a.欧洲的交通静化,7.2.1 道路交通静化设计的概述,2.交通静化的发展历程,7.2 道路交通静化设计,b.美国的交通静化,美国联合使用交通岛与交通标志,有意识地改变行车道的宽度和方向,强迫车辆的正常行驶轨迹在这里发生改变。结合交通标志的使用,提醒驾驶员在这里实行一定程度的绕避行驶。,7.2.1 道路交通静化设计的概述,3.交通静化的实施原则,7.2 道路交通静化设计,a.以当地民众的期望和行为偏好作为指导原则b.降低机动车辆的速度c.不但要提高机动车、自行车、行人以及居民的交通安全水平,还要 改善道路交通系统的安全感受e.交通

10、量的控制纳入交通静化的目标中,7.2.2 速度控制措施与技术,7.2 道路交通静化设计,1.纵断面速度控制设施,a.减速路障 减速路障(Speed Hump),通常是一个圆拱型的突出设施,它横向贯通行车道,沿行车方向的宽度一般为35m,以此区别于停车场常用的更窄的条形路障(Speed Bump)。减速路障的纵断面形式可以是圆曲线、抛物线、正弦曲线,当接近路缘带时,应设置渐变段,以不影响纵向排水。,7.2.2 速度控制措施与技术,7.2 道路交通静化设计,1.纵断面速度控制设施,a.减速路障,7.2.2 速度控制措施与技术,7.2 道路交通静化设计,b.减速台减速台(Speed Table)与减

11、速路障的区别在于它是一种平顶的路障。经常采用地砖或其它的织纹材料修筑。其长度主要根据小汽车的轴距确定,以小汽车能够完全地停留在平台之上作为标准。它们在两端通过坡道与正常行车道相衔接;这个坡道通常要缓于减速路障,因此它所提供的减速效果要低于减速路障。,1.纵断面速度控制设施,7.2.2 速度控制措施与技术,7.2 道路交通静化设计,1.纵断面速度控制设施,b.减速台,适用地点:减速路障设置在需要降低车速,但对于大型车辆的行车顺适性也有较高要求 的地方。优点:大型车辆的行顺适性较好;有较好的降低车速的功能(当然低于减速路障)。缺点:如果不使用织纹性材料,则其识认性与视觉、美学效果都较差,如果采用织

12、纹材 料作路面,则造价会略高;与减速路障一样会造成噪声和空气污染问题。效果:根据相关研究,该设施一般能够将85位运行速度降低18,降低45的交通事 故数量。,7.2.2 速度控制措施与技术,7.2 道路交通静化设计,1.纵断面速度控制设施,c.突起型人行横道,突起型人行横道(Raised Crosswalk),是减速台与人行横道线配套使用的静化方案。通过将人行横道线突出于正常的行车道以上,渠化过街的人流,使驾驶员更容易察觉过街行人。,7.2.2 速度控制措施与技术,7.2 道路交通静化设计,1.纵断面速度控制设施,c.突起型人行横道,适用地点:行人经常随意穿行道路,并且机动车经常超速的交叉口。

13、优点:同时改善了行人和机动车的交通安全;如果精心设计,则可以提供良好的视觉效 果;具有较好的减速效果(但无法超过减速路障)。缺点:如果采用织纹材料作路面,造价会略高;可能会影响路口的排水;与减速路障一 样会造成噪声和空气污染问题。效果:根据相关研究,该设施一般能将85位运行速度降低18,降低45的交通事故 数量。,7.2.2 速度控制措施与技术,7.2 道路交通静化设计,1.纵断面速度控制设施,d.突起型交叉口,突起型交叉口(Raised Intersection),通常是一个突起的平台式交叉口,并且在每一个进口处设置坡道与道路平面相衔接。,7.2.2 速度控制措施与技术,7.2 道路交通静化

14、设计,1.纵断面速度控制设施,d.突起型交叉口,适用地点:行人流量较大的交叉口;无法缩减停车区域的交叉口。优点:同时改善了行人和机动车的交通安全;如果精心设计,则可以提供良好的 视觉效果;同时实现两条道路的交通静化。缺点:造价一般较高,这取决于选用的路面材料;可能会影响路口的排水;减速 效果较之前3种措施略差。效果:根据相关研究,该设施一般能够将85位运行速度降低10。,7.2.2 速度控制措施与技术,7.2 道路交通静化设计,1.纵断面速度控制设施,e.织纹路面,织纹路面,通常也包括彩色路面,主要是指采用压印图案的方法,或采用特殊的路面材料,创造一些参差的道路表面效果。这种措施可以用在一条人

15、行横道上,也可以用在完整的交叉口,在有些情况下,还被应用在整个街区的所有道路上。,7.2.2 速度控制措施与技术,7.2 道路交通静化设计,1.纵断面速度控制设施,e.织纹路面,适用地点:行人流量较大的城市主、次干道的相关区域。优点:能够在一个较长的区段上对车速进行控制;如果精心设计,可以创造良好的美学 效果;在交叉口使用时,能够同时降低两条道路的车速。缺点:造价一般偏高;如果在人行横道中使用,有可能会对轮椅的通过制造一定的 困难,也可能会给有视力障碍的用路者造成一定的麻烦。,7.2.2 速度控制措施与技术,7.2 道路交通静化设计,2.平面速度控制设施,a.街心花坛,适用地点:需要进行交通静

16、化的小型交叉口,经常出现在社区 内部。设置的前提是交通负荷较小,而降低车速与 保障交通安全是首要任务。优点:在控制车速方面非常有效,并且显著改善了交通安全性 能;如果精心设计,将成为一个很好的道路景观;可以 同时控制两条道路上的车速。,缺点:大型车辆环绕较困难;环绕行驶的车辆可能侵入人行横道;可能会减少一部分路上停车的空间;花坛需要专门的养护。效果:可使85位运行速度降低11,平均降低交通事故的比率达到73。,7.2.2 速度控制措施与技术,7.2 道路交通静化设计,2.平面速度控制设施,b.环岛,真正意义的环岛(Roundabout)是设置在交通量较大的交叉口的交通控制设施(与街心花坛相比)

17、,它的通用规则是车辆在此需要逆时针环绕行驶,以便为各路的交通流分配路权。,7.2.2 速度控制措施与技术,7.2 道路交通静化设计,2.平面速度控制设施,c.曲折式行车道,适用地点:车速需要控制,噪声也同样需要限制,因此不能采用类似减速路障之类设施的地点。优点:曲折式行车道通过限制车辆的横向空间,实现对车速控制,与纵断面控制设施相比,是 一种更为平滑的方式;只要不是在交通负荷较大的环境下,它对于车辆的方向诱导都较 为容易实现。缺点:这种行车道必须精确设计,否则车辆会偏出行车道;重新布设路缘带有时造价较高。,7.2.2 速度控制措施与技术,7.2 道路交通静化设计,2.平面速度控制设施,d.弯曲

18、交叉口,适用地点:T形交叉口。优点:能够有效地降低T形交叉口的运行速度,在那些支路不易察觉的交叉口处,可以明显 地提高交通安全性能。缺点:如果采用路缘石的空间重构来实现线形的弯曲,造价较贵;对“切角绕行”的那部 分车辆有可能需要额外分配一个通行路权。,7.2.2 速度控制措施与技术,7.2 道路交通静化设计,3.行车道窄化设施,a.交叉口瓶颈化,交叉口瓶颈化(Neck down),其实就是指平面交叉转角的路缘扩展措施,这样就缩小了行车道宽度。它们是一种“行人化”路口,使穿行道路的距离缩短,并且通过抬高交通岛提高了对行人交通的关注。,7.2.2 速度控制措施与技术,7.2 道路交通静化设计,3.

19、行车道窄化设施,a.交叉口瓶颈化,适用地点:行人流量较大,并且噪声限制较 严格的区域。优点:扩充行人的活动空间;对于直行、左 转的车辆不会造成转弯顺适性方面的 障碍;可以提供出受保护的路上停车 区;对右转车辆的速度控制效果明 显。缺点:如果不配合其它的静化措施,则对车 辆速度的限制效果较差;可能会降低 右转的急救车辆和其它应急车辆的速 度。效果:85位运行速度般降低4。,7.2.2 速度控制措施与技术,7.2 道路交通静化设计,3.行车道窄化设施,b.中心岛窄化设施,中心岛窄化设施(Center Island Narrowing)是设置在道路中线上的突起型交通岛,用以窄化行车道的宽度。它经常被

20、设计成具有视觉上的愉悦感。适用地点:居住区的进出口处;行人穿越流量比较大的宽阔街道上。优点:提高了行人的安全;如果精心设计,可以成为一个道路景观;能够控制车速及断面流量。缺点:如果没有其它的静化设施的辅助,该设施的降速效果比较有限;为了设置这种设施,可能 会减少一部分路上停车空间。效果:降低85位运行速度的幅度约为4。,7.2.2 速度控制措施与技术,7.2 道路交通静化设计,3.行车道窄化设施,c.人行道扩展的路障,人行道扩展的路障(Choker)是指由路缘带扩展而形成的窄化行车道横断面的设施,经常用于居住区内部,它通过扩展人行道或设置绿化带来实现。如果该形式的路障与人行横道线相结合,则又称

21、为“安全型人行横道(Safe Crossing)”。适用地点:需要进行速度控制的地点,并且该地的停车空间并不紧缺。优点:有利于诱导大型车辆的行车方向;如果精心设计,可以成为路上的景观;可以限制车速 和控制断面流量。缺点:如果没有其它的静化设施辅助,在局部区段上,可能造成自行车与机动车混合行驶;可 能需要减少一部分的路上停车空间。效果:降低85位运行速度的幅度约为4。,7.2.3 其他交通静化设施与技术,7.2 道路交通静化设计,1.交通量控制设施与技术,a.全封闭设施,全封闭设施(Full Closure)是一种横跨道路的隔离设施,完全阻断了过境车辆的穿行,只开放人行步道。适用地点:需要对车辆

22、驶入实行完全控制,并在其它静化设施毫无效果的情况下选用。优点:由于隔断了机动车流,因此彻底保护了行人与自行车的安全。缺点:必须获得交通管理部门对封闭道路的支持;即使是居民区内部的车辆,以及救护车辆等,也必须要绕行;可能限制居住区内商业的开发。,7.2.3 其他交通静化设施与技术,7.2 道路交通静化设计,1.交通量控制设施与技术,b.半封闭设施,是一种使用在双向道路上的隔离设施,在一个局部路段封闭了其中一个方向的车道,以起到限制车流的作用。交通量问题引发的安全隐患较大,并且其它的非限制性静化措施难以发挥作用的地点。有效地减少了交通流;允许双向自行车通行。即使是居民区内部的车辆及救护车辆等,有时

23、也必须绕行;可能限制居住区内商业的开发;在某些方案中,车辆可能会绕避隔离设施。降低交通流量的幅度达到42,7.2.3 其他交通静化设施与技术,7.2 道路交通静化设计,1.交通量控制设施与技术,c.中央隔离岛,支路与城市主、次干道衔接处;主、次干道与支路之间左转交通流 不够安全的交叉口。通过禁止较不安全的转弯行为,提高了交叉口的安全性能;可以减少支路上的交通流。主要道路的宽度必须充足才能够设置这种设施;可能会对毗邻的居住区内的车辆及紧急救护车辆等造成不便。减少支路交通量的幅度达到31。,7.2.3 其他交通静化设施与技术,7.2 道路交通静化设计,1.交通量控制设施与技术,d.导向交通岛,支路

24、与城市主次干道衔接,并且支路的直行交通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的交叉口;主路左转至次要道路上的交通存在安全隐患的交叉口。通过禁止较不安全的转弯行为,提高了交叉口的安全性能;可以减少支路上的交通流。如果设计不当,容易造成车辆不遵守转弯规则的现象发生;可能会将安全隐患由一条道路转移至另一条道路。降低支路交通量的幅度达到31。,7.2.3 其他交通静化设施与技术,7.2 道路交通静化设计,1.交通量控制设施与技术,e.对角线导流设施,连结交叉口(Diagonal Diverter)的对向转角,将一个四路交叉口分隔为两个“L”型的区域,限制交通流向,引导居住区内的车辆选择迂回道路运行。居住区内部,交通量负荷较

25、小的交叉口。其设计目标不是封闭车流,而是重新设置车流的路径;行人与自行车流不会受到影响。需要重新修建交叉口的转角区域;会对紧急救护车辆造成行车阻碍。减少支路交通量的幅度达到35。,7.2.3 其他交通静化设施与技术,7.2 道路交通静化设计,1.交通量控制设施与技术,f.其它交通流控制设施,星形导流设施(Star Diverter)双向一单向导流设施(Two Way-One Way)部分对角线导流设施(Truncated Diagonal Diverter),7.2.3 其他交通静化设施与技术,7.2 道路交通静化设计,2.组合型控制措施与技术,“纵向速度路障”与“人行道扩展的路障”组合,“导

26、流岛”与“封闭路障”组合,“中心岛”与“行车道窄化”组合,“中心岛”与“纵向速度路障”组合,7.3.1 道路交通标志,1.道路交通标志的发展历程,7.3 道路交通安全设施,1908年,在巴黎召开的首届国际道路委员会会议,最早提出促进国家间交通标志统一化的尝试。,1926年以后,欧洲各国、泛美国家以及非洲国家都提出了地区性的交通标志统一协定。,1949年联合国交通运输委员会首先提出交通标志的国际化。,1952年提出的“道路标志及信号相关议定书”,有68个参加国签字,于1953年起生效。,1968年,联合国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道路交通会议,通过了“道路标志与信号条约”,这是使道路交通标志逐步走向

27、国际统一化的基础。,2.道路交通标志的分类,7.3 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警告标志的分类,7.3.1 道路交通标志,2.道路交通标志的分类,7.3 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禁令标志的分类,7.3.1 道路交通标志,2.道路交通标志的分类,7.3 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指示标志的分类,7.3.1 道路交通标志,2.道路交通标志的分类,7.3 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指路标志分类,7.3.1 道路交通标志,2.道路交通标志的分类,7.3 道路交通安全设施,道路施工安全标志及设施分类道路施工安全标志及设施包括路栏、锥形交通路标、施工警告灯、道口标注、施工区标志、移动性施工标志等。辅助标志分类辅助标志是附设在主标志下起辅

28、助说明作用的标志。其形状为矩形,白底黑字(黑图案),黑边框。辅助标志可分为表示车辆种类、表示时间、表示区域或距离、表示警告和禁令理由等四种。辅助标志不能单独设置。可变信息标志分类可变信息标志是一种可以根据交通、道路、气候等状况的变化而改变显示内容的标志,多作为高等级公路、城市快速路上显示速度限制、车道控制、道路状况、交通状况、气象状况等信息的交通标志。,7.3.1 道路交通标志,3.标志设置场所,7.3 道路交通安全设施,7.3.1 道路交通标志,4.标志设置方式,7.3 道路交通安全设施,7.3.1 道路交通标志,a.路侧式,b.门架式,c.悬臂式,d.附着式,5.标志设置位置,7.3 道路

29、交通安全设施,7.3.1 道路交通标志,1.道路交通标线的分类,7.3 道路交通安全设施,7.3.2 道路交通标线,指示标线及其形式,禁止标线及其形式,1.道路交通标线的分类,7.3 道路交通安全设施,7.3.2 道路交通标线,警告标线及其形式,除以上三种基本类型外,道路交通标线还包括用以指示道路方向、车行道边界的轮廓标和固定于路面上起标线作用的突起标记块(突起路标)。,1.安全护栏的功能及两面性,7.3 道路交通安全设施,7.3.3 安全护栏,2.安全护栏的分类,a.功能保护作用、隔离作用、缓冲作用、导向作用。b.两面性护栏也是一种障碍物、对城市生活形成阻隔、存在安全隐患,a.按护栏设置位置

30、分类路侧护栏、中央分隔带护栏、桥梁护栏。b.按护栏结构特点分类刚性护栏、半刚性护栏、柔性护栏。c.按护栏的构造形式分类型钢护栏、钢管护栏、箱梁式护栏、钢缆护栏、混凝土护栏、隔离栅栏、隔离墩。,7.3 道路交通安全设施,7.3.3 安全护栏,3.护栏形式的选择,路侧和中央隔离带护栏形式的选择,7.3 道路交通安全设施,7.3.3 安全护栏,3.护栏形式的选择,桥梁护栏的防撞等级及其相应的设计条件,7.3 道路交通安全设施,7.3.4 防眩设施,1.防眩设施形式的选择,不同防眩设施的综合性能比较,7.3 道路交通安全设施,7.3.4 防眩设施,2.防眩设施的设置原则,根据规范,高速公路、汽车专用一

31、级公路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宜设置防眩措施:(1)夜间交通量较大,大型车混入率较高的路段;(2)平曲线半径小于一般最小半径的路段;(3)设置的竖曲线对驾驶人员有严重眩目影响的路段;(4)从互通式立交、服务区、停车场的匝道或连接道进入主线时,对向驾驶人员有严重眩目影响的路段;(5)无照明的大桥、高架桥上;(6)长直线路段;(7)地形起伏变化较大的路段。,防眩设施设置的一般要求:(1)防眩设施的设置应考虑设施的连续性,避免在两段防眩设施中间留有短距离间隙;(2)长距离设置防眩设施时,防眩设施的形式或颜色宜有一定变化;(3)防眩设施的设置应注意与公路周围景观协调;(4)防眩设施与各种护栏配合设置时,应

32、针对不同地区,结合防风、防雪、防眩的综合要求,考虑组合结构的合理性。,7.3 道路交通安全设施,7.3.4 防眩设施,3.防眩设施的遮光角和高度,a.遮光角结合经济和横向通视等方面的要求,通过大量的实际调查,并考虑到国内外的使用经验,确定平直路段上防眩设施的遮光角以8为宜;由于植树树枝稀疏漏光,其遮光角则以10为宜。这一结果已在国内几条高等级公路上得到验证。,b.不同车辆组合时的防眩设施最小高度,7.3 道路交通安全设施,7.3.4 防眩设施,4.植物防眩,优点:具有防眩、美化路容、降低噪声和诱导交通等多重功能。,方式:密集植物防眩、间隔植物防眩。,国外推荐方式:自由栽种方式。基本依据:由于交

33、通量一定时,在道路上行驶车辆的车头时距是连续型随机变量,并符合一定的统计分布,故由此联想到树木的栽种间距也可有大有小。做法:控制其平均值在56m,自由栽种,但疏密有序。优点:这种栽种方式比较接近于自然的随便栽植,符合人的心理和视觉特性要求,因而在日本和欧洲许多国家的高速公路上已流行开来。,7.3 道路交通安全设施,7.3.5 视线诱导设施,1.轮廓标,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一级公路的干道及互通式立交、服务区、停车场等的进出匝道或连接通道,原则上规定在全线连续设置轮廓标,但是在有道路照明设施的路线上可以省略。,2.分流或合流诱导标,分流、合流诱导标是指示交通流汇合和分岔的标志,原则上应在有分流、

34、合流的互通式立交进、出口匝道附近设置。分流诱导标设在减速车道起点和分流端部。合流诱导标设在加速车道终点和合流端部。,3.线形诱导标,指示性线形诱导标一般在改变行车方向的曲线路段设置,如曲线半径在一般最小半径以下、曲线路段通视较差、在曲线路段有下坡等对行车安全不利的地点。警告性线形诱导标是一种前方有危险须改变行车方向的警戒设施。警告性线形诱导标一般在局部地段有道路施工或维修作业、需要行驶车辆改变方向、提请注意前方作业的路段前方设置。,7.4 道路交通安全的技术支持,要实现整个道路交通系统的安全,必须建立一套反应迅速的、行动有效的紧急救援机制,使事故的受害者得到及时的救助,对于减轻事故后果,提高交

35、通安全水平无疑是十分必要的,7.4 道路交通安全的技术支持,快速反应与紧急救援,据有关部门的统计,在我国的交通事故死亡中,约40人是当场死亡,其余60死于医院或送往医院途中,其中30的受伤者是因为抢救不及时而死亡。事实上,交通事故死亡中的大多数是由于重伤而未得到及时救治所导致。法国曾经做过统计,同样伤势的重伤员,在30min内获救,其生存率为80;在60min内获救,其生存率为40;在90min内获救,仅为不到10。,国外紧急救援医疗服务系统,美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完善的“紧急救援医疗服务系统(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EMS)”,虽然该系统用于对交通事

36、故中的受伤者提供紧急医疗救援,但更侧重医疗资源的配置和紧急预案的制定。德国则不同,它在现有的医疗资源和应急手段的基础上,单独形成了一套专门的交通事故快速反应与紧急救援机制。这种方式对于建立我国的交通事故快速反应与紧急救援系统可能更有启迪意义。,7.4 道路交通安全的技术支持,德国的紧急救援系统,4个环节:现场急救即第一时间自救与施救(Erste Hilfe)、紧急呼救系统(Notfallmeldung)、紧急救援服务系统(Rettungsdienst)、医院救治(Krankenhaus)。,德国救护车抵达现场时间分布(19941995年),德国救护车抵达现场时间分布(19941995年),德国

37、救护车抵达现场时间的城乡分布(19941995年),7.4 道路交通安全的技术支持,德国的紧急救援系统,紧急呼救系统:在高速公路上,每隔500m就有一个专供紧急呼救用的免费电话装置。,第一时间救护:每个申请考取机动车驾驶执照的人,在学习驾驶的同时,都必须接受由当地红十字会组织的至少8h的急救知识培训。,紧急服务系统:与事故紧急呼救系统相配套的事故紧急救护站点,遍布全国各州、市、地区和乡镇,并且还覆盖了偏远山村。这些救护站点在全德国形成统一的网络。,7.4 道路交通安全的技术支持,ITS对交通安全的保障作用道路的智能安全保障技术,a.环境监测器(Environmental Detectors)用

38、以检测道路上灾害性的天气状况,例如结冰、浓雾等。它使用传感器对道路交通环境进行监测,然后对出行者发布危险警告,必要时通知道路管理部门采取一定的措施改善道路状况。b.车道使用控制装置(LaneUseContr01)的作用是限制、警告、诱导出行者,控制道路中的某一条车道。,7.4 道路交通安全的技术支持,ITS对交通安全的保障作用,c.可变隔离设施1.为实行“潮汐交通”而准备的可移动式隔离墩。如果一条道路的方向性系数比较大,并且早高峰和晚高峰的主要行车方向有规律地转换,则适用这种控制模式。2.遥控的开启型隔离栅栏。在高速公路中的隔离栅栏中,每间隔一定距离就会设置一处开口,以便让特许的车辆,如交通管

39、理车辆、道路施工车辆、紧急救援车辆等通过。,7.4 道路交通安全的技术支持,ITS对交通安全的保障作用车辆的智能安全保障技术,a.利用ITS技术的交叉口防撞系统,b.大型车辆的辅助驾驶技术,7.4 道路交通安全的技术支持,ITS对交通安全的保障作用交通管理的智能安全保障技术,例子:悉尼2000年奥运会。,1.悉尼联合交通控制系统(Sydney Coordinated Adaptive Traffic System,SCATS)将3 000多个交叉口进行了协调控制。,2.悉尼奥运会期间,对交通方向性特征非常明显的若干主干道、桥梁实行了潮汐交通管理方式,并且设置了自动潮汐管理系统,它通过移动式中央

40、分隔带以及相应的电子标志设施来实现。,3.由400多个监视镜头构成的闭路电视监视系统,是悉尼实行事件侦测和紧急反应的重要管理平台。,4.利用电子可变情报板,以及可变速度限制标志,悉尼实现了实时的交通信息发布,以及适时变化的速度控制方案。这个系统共包括1 000多个电子标志牌,将所获得的最新消息加以发布,并且根据天气状况等改变主要道路的速度限制方案。,7.5 道路交通安全的法规保证,法规对于减少交通事故的国外经验德国,7.5 道路交通安全的法规保证,我国道路交通法规的发展历程,上海于1920年前后颁布了上海租界内开车章程,1934年内务部制定了陆上交通管理规则,1950年3月20日新中国成立以后

41、的第一部交通法规汽车管理暂行办法颁布,1988年3月9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2004年5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7.6 道路交通安全的社会保障,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体系,1.我国 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为了配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实施,出版了一套共四本交通安全读本,分别为小学生交通安全读本、中学生交通安全读本、老年人交通安全读本、村民、进城务工人员交通安全读本。,2.德国a.全国性的交通安全教育与培训体系b.德国民间组织的交通安全教育方案,7.6 道路交通安全的社会保障,驾驶员培训体系,报名,填写机动车驾驶员申报表,医院体检合格,交通法规培训和考

42、试合格,参加驾驶技术培训,要求通过1.场地驾驶考试2.道路驾驶考试,领取机动车驾驶证,7.6 道路交通安全的社会保障,机动车检验体系,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分为:初次检验、定期检验、临时检验和特殊检验。,机动车检验的内容:车辆标志、车辆外廓尺寸、车辆核载及其他。,机动车辆保险体系a.我国2004年新版车险条款从4月1日起开始付诸实施。新版车险费率的调整,主要是以下各方面的因素直接影响着保费的数额:驾驶记录、汽车型号、使用汽车的方式、所在的地区、受保的项目、司机的年龄和开车的起步时间、是否连续投保。b.德国德国的机动车保险分为义务保险(Haftpfiicht)、部分保险(Teilkaskoversicherung)、全部保险(Vollkaskoversichemng)和乘客事故保险(lnsassenUnfallversichemng)4种类型。,The end,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