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暑假:古诗鉴赏.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397354 上传时间:2023-10-27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23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暑假:古诗鉴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高二暑假:古诗鉴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高二暑假:古诗鉴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高二暑假:古诗鉴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高二暑假:古诗鉴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暑假:古诗鉴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暑假:古诗鉴赏.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诗鉴赏,表现手法,一、分析技巧型一般出题方式,1、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感情的?,二、常见表现手法回顾:,表现手法分修辞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三大类。1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对偶、通感等。2抒情手法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托物寓理等。3.描写手法主要有:动静结合、视听结合、视角变换、联想和想象(虚实结合)、色彩描绘、衬托(正衬和反衬)、对比、白描、渲染等。4其他手法:欲扬先抑、象征、赋、比、兴等。,三、分析技巧型答题步骤:,、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说明作者

2、是怎样运用这种手法的;、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四、范例解析:,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此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答案:主要运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漂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五、范例解析: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齐安郡中偶题杜牧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

3、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答案:两首诗都运用了拟人的表现手法。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六、范例解析: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问题: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答案:第三联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

4、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奇特,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使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七、当堂练习: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注:1、大庾岭:在今江西大庾,古人认为此岭是南北分界线,故有“北雁南飞至此回”的传说。2、荆州记载,南朝梁时诗人陆凯有这样一首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何所有,聊赠一枝春。”诗人暗用了这一典故。虽然家不可归,但他十分希望也能寄一枝梅,安慰家乡的亲人。这首诗在抒情方面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择一种赏析?,答案:在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对比、反

5、衬、用典上任选一种赏析即可。1抒情。诗人借“南飞雁”“陇头梅”将怀土思乡的感情融在具体形象中,含蓄委婉,深切感人。2北雁南飞“至此回”与“我行殊未已”相对比,把诗人怀土思乡的哀怨、痛苦表现的更加深刻。,一场大雨过后池塘里涨满了水,非常平静,好像蘸水轻轻磨光的镜子照映着岸边房屋的倒影。东风忽然吹起,下垂的柳条袅娜起舞,柳枝上的水珠撇向荷叶中间,不断发出声响。,八、当堂练习: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雨后池上刘颁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试从“静和”“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答案: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

6、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塘上的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动态,又写出了静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九、补充练习,夏日三首(其一)张耒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这首诗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环境的“清”?3、颈联中“邀”、“纳”二字极为传神,请简要分析。,(1)本诗通过夏日午夜燕雀、蝴蝶、蜘蛛等意象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清净、安宁的生活的喜爱。抒发了诗人淡泊名

7、利、厌恶世俗,想要归隐田园的情怀。,(3)“邀”字是拟人手法,把月光写得很有情味,晃动的月影好像是疏帘请来的一样;“纳”字展开想象,化虚为实,溪声好像可以用虚枕装起来一样。,(2)、颔联以燕雀、蝴蝶、蜘蛛等动景反衬乡村的清净;颈联月影、溪水动静结合从侧面烘托了夏夜的清静,全诗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巧妙地从侧面写出了环境之“清”。,移居东村作王庭珪避地东村深几许?青山窟里起炊烟。敢嫌茅屋绝低小,净扫土床堪醉眠。鸟不住啼天更静,花多晚发地应偏。遥看翠竹娟娟好,犹隔西泉数亩田。注:作者原注:“山中有阳泉寺故基。”,(1)本诗“鸟不住啼天更静”一句与王维的“鸟鸣山更幽”在写法上有何相同之处?你更喜欢哪一

8、句?请说明理由。(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1)都是反衬(以声衬静)(1分),以鸟的鸣叫(1分)反衬环境的幽静(1分)。观点一:更喜欢“鸟不住啼天更静”。1)语言平易,明白如话。2)以天为背景,比王籍的诗意境更为开阔。观点二:更喜欢“鸟鸣山更幽”。1)语言更加凝练。2)幽雅含蓄,意蕴深远。,(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东村山景的爱赏,对远离尘世的移居生活的喜爱。1)首联写避地东村,“避”字点明了作者对尘世生活的远离,对田园生活的主动回归。2)颔联表现作者不汲汲于物质追求,虽然生活条件简陋,但仍感满足。3)颔联表现対幽静僻远的自然环境的喜爱。4)尾联写远望所见,表现作者

9、安于农耕、怡然自得的心情。,野步周密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做简要的分析。(2)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结尾两句。,(1)这首诗描摹了一幅春日郊外麦浪葱葱、花草盎然、生机勃勃的动人画面。(2分)诗人在诗中写了和煦的春风,麦陇的新稻,草丛中不停的小青蛙,无忧无虑飞舞的蝴蝶,遍地的花田草甸,(2分)借以表达出诗人悠然自得、惬意喜悦的心境。(1分),(2)诗的结尾两句运用了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手法。(2分)诗人赋予笔下的蝴蝶以人的感情,彩蝶翩跹,为和煦的春风所陶醉,为野草花的芬芳所吸引,以至沉醉花丛,流连不去。(2分)“

10、烂醉”二字,语新意丰,既传达出春天的芳馨氛围与醉人魅力,描绘出蝴蝶追逐春色的如醉情态,也将诗人目睹此景时的陶然之情和盘托出。(2分),西楼曾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诗的前两句从什么角度来渲染这种景象?(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1)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的壮美景象。诗的第一、二句分别从视觉与听觉两个方面写浪卷、云涌、风吹、雷鸣、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情。借景抒情,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诗人却反而高挂

11、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行香子 七夕李清照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注】蛩:这里指蟋蟀。槎: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木筏。(1)上片抒发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2)本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试举其中主要的两种加以赏析。,(1)上片从人间写到天上,在云阶月地的星空中,牛郎织女被千重关锁阻隔,只有在如浩渺星河中的划着木筏,游来荡去,终不得相会聚首。(2分)借感叹牛郎、织女离愁之浓重,来抒发自己与之同病相怜的浓重的离愁。(2分

12、)也有对牛郎织女因阻隔极深不得团聚的深切同情。(1分),(2)虚实结合/想象。词作从人间的鸣蛩和落叶梧桐写到天上分离的牛郎织女,开拓了意境,丰富了词的意蕴/使境界更加奇丽。(3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如“草际鸣蛩,惊落梧桐”句,寒蛩哀鸣,梧桐叶落,借这凄凉之景,奠定了感伤的基调。又如,借描写天上牛郎、织女分离之景,抒发自己的离愁。(3分)一语双关。上下片的后三句都语意双关。上片三句表面写天上的分别,实则写人间有情男女的离别。下片三句表面写天气阴晴变化,实则写人的悲喜交集,由喜而悲。构思新颖别致。(3分),语句叠用/反复。上片,叠用三个“浮槎”,写有情人划着木筏,游来荡去,终不得相会聚首。将离别

13、的幽怨表现的淋漓尽致。下片,叠用三个“霎儿”,写天气阴晴不定,忽风忽雨,大概牛郎织女还在分离吧。将离别的幽怨表现的淋漓尽致。(任举其中一片作为例子即可)(2分)以动衬静。如“草际鸣蛩,惊落梧桐”句,词人清晰地听到草丛中蟋蟀的叫声和梧桐叶子掉落的声音,极写静夜,在如此静寂凄清的七夕之夜,词人愈加生发出一种与织女牛郎同病相怜的离愁。(2分)(任举其中一片作为例子即可)(2分)(技法,分析,情感/效果。各1分。1、2、3点每点3分;45点每点2分。),满江红 柳永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

14、,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注词人中进士后,被授予睦州团练推官,此词为赴任途中所作。长川,即下片词中的桐江。成底事:一事无成。云泉约:指退隐山水之间的约定。仲宣:王粲,建安七子之一,有从军行五首。乐府解题曰:“从军行皆军旅苦辛之辞。”(1)这首词的上片写景很有特色,请简要赏析。(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上下片加以分析。,(1)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的特色。(2分)词人先写了一系列的静景:傍晚雨停,桐江波静,夜幕来临,舟船帆落;蓼草疏淡如烟,芦苇萧索。然后写了动景:江上渔船飞快的行进,闪烁着灯火回归村落,做到了动静结合

15、。(2分)“飞短艇”,“载”“归村落”,这些动景更加衬托出环境的静寂。(1分),(2)表达了词人厌倦仕途,渴望归隐之情。(2分)上片通过写雨后秋夜的疏淡、萧索之景烘托作者凄凉的心情;渔人急于归家,反衬出作者漂泊的孤独和凄苦,表达出作者渴望结束漂泊,怀乡思归的心情。(2分)下片写桐江雾浓波染,两岸峰峦如削,这样的自然美景和“区区成底事”的宦途形成了强烈地对比,继而借王粲的诗,表达出自己对游宦生活的厌倦和向往自然的归隐心理。(2分),浣溪沙洞庭 张孝祥行尽潇湘到洞庭。楚天阔处数峰青。旗梢不动晚波平。红蓼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夜凉船影浸疏星。注 红蓼,指生长在水边的红色蓼草。(1)词的上片写了

16、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词的下片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举出两例作简要赏析。,(1)上片写了辽阔的楚天、青涩的山峰、平静的湖面、停泊的晚舟等景物;描绘了一幅境界开阔而又幽静的山水画面,显示出流连自然肌肉的心态。,(2)1)动静结合。“明”是跃出水面之鱼,在这样安静的环境中,静中见动。2)比喻、对比。将双尾白鱼比作“玉刀”,既写出鱼的特征,也和“红蓼”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给人强烈的色彩感。3)想象。停船之时是傍晚,而“夜凉船影浸疏星”一句直转入夜景,在想象中展现出水中船影遮盖着星空倒影的优美境界。,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梅尧臣客心如萌芽,忽与春风动。又随落花飞,去作西江梦。我家无梧桐

17、,安可久留凤。凤巢在桂林,乌哺不得共。无忘桂枝荣,举酒一以送。(1)本诗前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2)本诗的送别对象不是一般送别诗中常出现的亲人或朋友,而是门人。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者在本诗中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1)比喻。(2分)把欧阳秀才的出游念头比作草木,一经产生九不断滋长,变得愈来愈强烈的出游念头就像一经萌芽就不断生长的花草树木。(1分)把游历生活比作梦。欧阳秀才去江西后,行踪不定、丰富多样、难以预测的生活就像一场变幻莫测、飘忽无定的梦。(1分)这两个比喻新颖贴切,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欧阳秀才对未来游离生活的美好憧憬和对过去的深长怀念,体现了作者的才思和艺术创造力。(1分),(2)“我家无梧桐,安可久留凤”表达了对门人才华出众的赞赏,也是对门人的勉励,愿他振翅高飞,奋力进取。(2分)“凤巢在桂林,乌哺不得共”表达了作为老师对门人的谆谆嘱咐,希望门人去江西后,善自择居,慎于交友,不要同卑俗之人居处和往来。(2分)“无忘桂枝荣,举酒一相送”是希望门人不要放弃科举,并祝愿门人他日科举及第,不负所学,施展平生的抱负。(2分)(围绕“赞赏”、“嘱托”“期望”三点并结合具体诗句展开论述即可得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