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通论章习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外汉语教学通论章习得.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每位同学课堂发言至少2次,按质量和数量计入平时成绩。为同学指定教材和参考文献,教师讲授教材要点。可以随时提问,不同观点可以争论。组织一定的教学实践:写教案,观察留学生学习汉语的过程和问题,汉语课堂教学竞赛。阅读至少一篇或一章英文原版文献,写出提纲,课堂交流。,写一篇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论文。从实践和文献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经过科学实验或调查统计得出证据,来证明自己的假设,得出科学的结论。每一章请同学写一篇读书笔记,把课堂内容和教材和课外读物作对比、写心得。期末考试由题库中抽取试题进行闭卷考试:填空(20题1分),判断(10题1分),名词解释(5题4分),简答(4题5分),分析(2题15分)。
2、,教学安排,总论: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理论怎么教:第三章 教学设计和大纲第四章 课堂教学第五章 教材第六章 测试,怎么学:第七章 习得研究教什么:第八章 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本体研究结语:第九章 现代科学技术和前景展望,阅读材料,赵金铭(2004)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商务印书馆。刘珣(2000)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吕必松(1996)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教育部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认定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内部资料。盛炎(1990)语言教学原理,重庆出版社。Stern,H.H.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
3、选节),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课堂教学评估,1、注意事项:普通话标准、语音清楚、教态自然书写端正,板书/课件设计合理教学环节和时间安排合理教学内容正确、紧扣大纲、重点突出教学方法科学、注意师生配合2、8个组每组6-7人,组长一人,抽签顺序,记录教学过程,讨论优缺点,讨论推荐一人班级试讲。,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第一节 概说1、研究对象: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系统。一般语言学研究母语使用者的语言现象。SLA以语言理论为基础提出关于SLA的理论框架(原则参数理论和参数重设理论,语言类型学和语言类型对二语习的影响),因此既是理
4、论“消费者”也是“贡献者”。(语言学),获得语言系统的一系列心理过程(心理学);学习者个体特征,年龄、性别、情感、认知方式、学习策略等,对习得的影响(心理学);学习者学习环境、文化背景、社会等级对习得的影响(教育学、社会语言学、文化人类学)2、学科性质:跨学科的特点。,3、重要概念语言能力(competence)和语言行为(performance)乔姆斯基提出“语言能力”是一种“潜在的”(implicit)的语言原则。“语言行为”是交际者在语言理解与生成过程中对其内在语言能力的运用。,研究者通过收集和分析学习者语言行为来推理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归纳法)研究者通过对学习者语言能力提出假设,来解释
5、和预测学习者的语言表现。(演绎法),4、“习得”和“学习”Krashen提出成人以两种互相独立的方式获得第二语言:语言习得,即儿童习得母语的方式,是一种下意识的过程;语言学习,有意识学习语言的过程。“监控假说”(Monitor Hypothesis/Model):“学习”获得的语言知识可用来监控自己的语言,过度监控,很少监控,适当监控。“无接口(non-interface)观点”:学习获得的知识不能转换为习得获得的知识(大脑左半球某个专门区域)。,无接口的观点受到质疑。Ellis等交互使用这两概念。Klein从心理语言学角度划分spontaneous acquisition和guided ac
6、quisition.Ellis认为课堂环境下也存在自发习得过程。主张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划分naturalistic SLA和instructed SLA.,第二节 SLA理论介绍和探讨,一、学习者个体因素 学习者因素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参考学习者因素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生理因素:年龄(关键期假设得到很多实验支持,但最佳年龄段难以确定);性别,认知因素:智力(IQ,Intelligence Quotient)智力对年龄小学习者、自然环境、口语习得影响小;对年龄大学习者、班级环境、书面习得影响大语言学能(language aptitude),情感因素:动机(内部外部,近景远景,融合工具);
7、态度(对目的语社会文化、对目的语、对课程教师教材);性格(内向外向、自尊心和自我保护的抑制心理);焦虑(交际、考试、负面评价,作用,克服:正确态度、认识自身优势、充分准备)。,二、语言习得环境,1、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言语输入环境、教学环境。2、胡明扬特别强调语言输入环境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重要作用;心灵学派认为决定因素是学习者内在的习得机制。在考虑语言输入的外在环境同时也不能忽视学习者内在因素的重要作用。3、李宇明提出child directed speech或mother/caretaker/teacher talk,交互式言语输入,可理解输入,有助于第二语言习得。,三、第一语言习得和SLA
8、,1、一般意义上的异同对比: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学习动机、学习过程、生理心理水平、文化因素。2、俞约法关于第二语言习得中直觉和自觉的观点:SLA中,学习者母语言语机制和思维机制已经形成,因此语言学知识有助于语言获得,可以“从自觉到直觉”,不必“从直觉到直觉”,不一定遵循“听、说、读、写”的顺序。,3、胡明扬关于语言习得的社会文化问题:SLA中把语言和社会文化的联系降到最低限度,是一种不完整的学习。4、能了解母语在二语学习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语言的正负迁移。化石化与僵化,四、学习策略12,根据学生的学习策略调整教学方法。研究成功二语学习者的特点认知策略(理解、推理、实践、记忆、纠错或称监控)元认
9、知策略(对认知的认知。计划自己认知,监控自己认知,评估自己认知,调节自己认知),社交策略(语言手段不能应付交际需要时采用的措施或技巧,如回避简化、依赖母语、近义表达、利用环境等)学习风格(审慎型和冲动型)场依赖型与场独立型(部分分析和整体综合,儿童倾向前者而成人倾向后者),五、中介语理论的探讨,1、中介语定义中介语是一个以学习者母语和目的语为连续体两端动态过渡系统。Corder的观点。与其它自然语言一样,是一种独立的语言系统,有其内在规律性。Selinker的观点。从共时角度看,指学习者在特定时点构建的语言系统;从历时角度说,指学习者经历过的不同的发展阶段。Selinker、Ellis,Cor
10、der的观点。,“一般认知派”强调可以观察得到的语言输出,其心理基础是“一般认知结构”。Selinker为代表。心灵学派(乔姆斯基理论)强调存在一种抽象的语言原则,其心理基础是“语言习得机制”。Ellis为代表。,错误理解:中介语“来源”于学习者对目的语所作的不正确归纳和推理,“一个天”。只是源头之一,“开嘴”。中介语就是两种语言“混合体”。未抓住本质,忽视了它的规律性和系统性,中介语和母语、目的语“无联系”。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对中介语的影响:母语迁移过程、目的语规则泛化的过程,2、中介语和对比分析、偏误分析的关系,1)语言对比最早用来进行语言研究。拉多1957年跨文化语言学建立SLA对比分
11、析理论系统。对比分析以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为基础提出“迁移”概念,正迁移和负迁移,负迁移形成干扰,阻碍性干扰(母语中没有的,如汉字)和介入性干扰(目的语中没有的,如被动泛化),强势说:通过对比来预测学习者难点,“预测的观点”。弱势说:从学习者偏误入手来解释偏误产生原因,“解释的观点”,2)Corder1967学习者言语错误的重要意义倡导偏误分析。偏误(error)相对失误(mistake)而言。偏误可能来自母语负迁移;目的语规则泛化;交际策略(简化“*他不高兴,他走了”、回避等);误导。,偏误分析将偏误与目的语对比,不是母语和目的语对比。第一次将研究的目光放在学习者的语言系统上。缺陷
12、是指静态研究偏误,看不到学习者语言的全貌及其动态发展轨迹。,3)中介语研究以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为起点,但存在本质区别。对比分析把母语迁移解释为学习者言语行为的迁移,而中介语研究认为母语迁移是一种重要的心理过程。中介语理论既研究学习者的错误也研究正确习得情况,重视习得发展。,第三节 汉语学习者语言系统描写,一、汉语学习者语言偏误分析1、语音偏误:鲁健骥(1984)分析汉语学习者常见语音偏误(音素、声调、重音和语调);文章试图从两种语音系统差别来预测学习者难点,实际上很难做到。,2、词汇、语法偏误,鲁健骥(1987):*这个铅笔很厚、*前边有一个厚树林。词义交叉造成的偏误*请你开书、*大夫让我开我
13、的嘴搭配关系造成的偏误*王二结婚了玉兰用法不同造成的偏误。*她恨鱼。*你吹捧我。感情色彩、语体色彩、使用场合造成的偏误。,鲁健骥(1994)、李大忠(1996)系统进行语法偏误分析。,3、语用偏误,吕文华、鲁健骥(1993):“你不去了吗?是的,我去/不,我不去。,4、偏误综合研究,田善继(1995):*哪一只眼睛也不盲。*他们将为瞎子和聋子盖一所学校。替代性偏误*全星期。类推偏误,*他很忙,甚至五分钟吃饭的时间没有。*你从来没见花吗?回避偏误*他离开了他家,他国家,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人称代词作定语,如果中心词是集体、机构名词,一般不用“的”)教材诱发偏误,5、价值和局限,偏误分析成果对汉语
14、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真正关注汉语学习者的语言系统研究,为汉语SLA研究发展奠定了基础。缺少理论支持;对偏误产生过程的历时描写与解释未引起重视;没有研究习得者学习进展,不够全面。,二、汉语习得过程研究,1、某一特定规则发展顺序研究Sequence of acquisition。英语否定结构习得过程:句外否定(no look my card),否定词内移(I no can swim),否定词和助动词混合(I cant play this one)。,2、语音方面袁博平(1995)无论低年级还是高年级,不同言语情境中(口语、读句子、读词组、读词、标调号),由于注意力不同,运用声调正确率形成一个
15、连续体(48%-73%)。,3、语法方面:王建勤(1999)把“不/没”习得过程分为四个时期:“不”单一否定期,“不/没”混用期,“没”泛化期,“不/没”分化期。,“主题突出”(topic-prominent)和“主语突出”(subject-prominent)母语是主题突出语言的学习者在习得主语突出语言时,要经历一个“语法化”过程靳洪刚(1993)*提出母语是英语学习者学习汉语时经历一个相反的“语用化”过程。,4、不同语言规则的习得顺序Order of acquisition。英语复数早于助动词。施家炜(1998)发现不同母语背景、性别的留学生习得汉语22类句式表现出高度一致的顺序。,三、目
16、的文化习得研究,文化对比的观点,张占一(1991)从语言、文化和交际三方面入手归纳对比细目。未能把习得这目的文化习得过程列入考察范围。王建勤(1995)第一次把学习者“中介文化行为”作以独立系统分析其过程:母语文化迁移、目的语文化泛化等。,参考文献,鲁健骥(1994)外国学生汉语的语法偏误分析田善继(1995)非对比性偏误浅析王建勤(1999)表差异比较的否定结构的习得过程施家炜(1998)外国留学生22类现代汉语句式的习的顺序研究靳洪刚(1993)从汉语”把”字句看语言分类规律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作用袁博平(1995)Variability and systematicity i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four Chinese tones by English SLA learners of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