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410078 上传时间:2023-10-28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7.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德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品德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品德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品德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品德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品德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德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羊口镇杨庄小学品德与社会科研团队,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的课程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它的课程理念表明了品德课程的人文性和方向性并强调了德育的功能。,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核心素养定位为人文素养,人文素养强调两个方面:一个是“人”,指的是关心人,关心人现实的生存状态,关心人未来的发展空间;一个是“文”,指的是文明和文

2、化,关注人类文明的延续和发展。人文素养是人文社会学科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一个人身上的综合表现。,除了课程理念突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定位外,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也与人文素养相吻合。,例如山人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内容设计如下:1.在集体中成长(快乐的集体生活 大家都是好朋友)2.我们生活的地方(欢迎到我家乡来 家乡的故事)3.爱护我们的生活环境(垃圾带来的烦恼 节约用水),教学过程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的发展需要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只有在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所传递的价值观产生心理认同,才会在行为上表现出一种自觉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发表自己的观

3、点,积极参与,积极体验,从而自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我们的班集体,拍全家福,制定班级目标,我为班级争荣誉,班级集体活动,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是我们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核心素养。,品德与社会质量评价的内容方法,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教学效果,了解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的程度,以利于教师改进教学,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评价内容,1.课本填写课本填写是指在现行教材中需要学生填写的内容。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课本填写也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开展日常评价工

4、作的一部分。在教学质量评价中,将评价学生填写的数量和质量。课本填写的数量包括全班学生中同一课本填写内容的完成人数和一个学生对本学期所有需要填写内容的完成数量。,2.学生作品学生作品是指学生课程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教师指导来完成的资料搜集、调查问卷、手工制作、手抄报等作品。在教学质量评价中,将评价学生作品的数量和质量。,3.问卷评价问卷评价是指采用书面形式,以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情感态度来获得学生发展信息为主要内容的评价方式。在教学质量评价中,将评价学生问卷的质量、问卷的优秀率和及格率、组织问卷评价的真实程度。,学生学习评价一般通过课堂观察评价和阶段性评价两种途径进行。评价方法和手段,应坚持倡导

5、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鼓励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鼓励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通过评价,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学习的氛围。,评价方法,一、过程性评价,评价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学习结果等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二、阶段性评价,即采用书面问卷的方法进行。书面问卷要注意:1.要以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注重对学生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察,要突出主干知识和重点。2.问卷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做到理论联系实际。3.问卷的难度要适宜。4.可以采取等级制对问卷做出最终评价。,三、多元评价,多元评价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引入学生、家长和社会力量,采用自评、互评、组评、师评、家长评、社会评等形式,以评价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行为等为主要内容的评价方法。,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