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第三章.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411168 上传时间:2023-10-28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4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经济第三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国际经济第三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国际经济第三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国际经济第三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国际经济第三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经济第三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第三章.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大连理工大学 经济系,本章内容概要,标准的国际贸易理论 要素禀赋论和赫克谢尔-俄林模型 赫克谢尔-俄林理论条件 要素禀赋论的检验,一、标准的国际贸易理论,1 封闭经济的一般均衡,假设某行业典型厂商使用两种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动生产一种商品,且等产量线具有同位相似性,即从原点出发的任一射线与等产量线族的交点的切线斜率相等。,生产者均衡也可以表达为既定产量下达到最低成本。生产者均衡对应的资本和劳动投入量是既定条件下最优生产要素组合,满足下列条件:,或,其中,MRTSLK: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 MPL:劳动的边际产量 MPK:资本的边际产量 w:工资率 r:资本租金率 k

2、:等成本线的斜率,从原点出发经过E1点、E2点和E3点的直线OE是扩张通道,是成本不断增加时最优生产要素组合和产量的变化轨迹。扩张通道上的每点都代表生产者均衡,具有相同的斜率或边际技术替代率。,研究厂商行为是为了推出社会经济运行的特征,更好地理解国与国间的贸易,对经济社会运行作如下假设:第一,经济社会使用两种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动)生产两种商品X和Y;第二,生产要素在国内自由流动,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第三,不同国家拥有不同的技术水平,给定各国的技术水平,且假定规模报酬不变;第四,经济体处在充分就业状态下,资源数量固定不变,商品和劳动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经济体不存在外部性(externality

3、)。,A国劳动拥有量大于资本,使用所有的资本和劳动生产两种商品X和Y,两个行业都是规模报酬不变。A国X行业的扩张通道OEX的斜率比Y行业的扩张通道OEY小,X行业(K/L)X小于Y行业(K/L)Y,称在A国X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Y行业是资本密集型行业。,A国两种商品的生产,埃奇沃斯盒式图和生产可能性曲线,埃奇沃思盒式图的矩形长、宽度分别表示A国可以利用的劳动和资本的数量。X行业和Y行业的等产量线族的原点分别为OX和OY,从OX(OY)向右(左)和向上(下)移动表示X(Y)行业劳动和资本的投入量增加。离OX(或OY)越远的等产量线表示X(或Y)产量越大,经济体处在充分就业状态,所有资本和劳动被

4、完全分配在X行业和Y行业中,资源被充分利用。完全竞争状态下资源在国内自由流动,当两个行业的要素价格相同时资源流动处于动态平衡,两行业的生产者均衡对应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等产量线相切,经济体的生产要素配置达到均衡。,埃奇沃思盒式图,两个行业等产量线的所有切点S、R、T连接得到A国的生产契约线,生产契约线上的任一点代表两行业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或要素价格)相等,资源在两行业间的流动相对静止,同时两行业的要素投入之和正好等于A国拥有的资源数量。生产契约线上X和Y商品的组合是A国最优生产组合,A国在生产契约线之外的任何一点生产都是缺乏效率的。生产契约线上的点都代表生产有效率,在生产契约线上移动时无法在

5、不减少一种商品产量的前提下增加另一种商品的产量,说明生产中资源配置有效率,是帕累托效率(Pareto efficiency)的重要条件之一。,生产契约线,在横、纵坐标分别表示X商品和Y商品产量的坐标系中,标示出生产契约线上各点对应的X商品和Y商品的产量组合,并连接成曲线,这就是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描述了一国两种商品的供给状况,反映了在等产量线代表的技术水平下所有资源被充分地有效率地利用时经济体能获得的最大产出组合。生产契约线凸向右下角意味着X商品在A国是劳动密集型商品;相应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与位置也反映了经济体的资源禀赋状况和商品的类型,如生产可能性曲线偏向X商品说明A国的劳动

6、拥有量较资本富裕。,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契约线越来越陡峭:随着A国增加X商品产量,不得不放弃Y商品的生产,由于Y商品是资本密集型商品而X商品是劳动密集型商品,Y商品产量减少释放的K/L大于X商品增产所需的K/L,部分资本得不到充分利用并导致资本价格下降。资本价格下降使A国用资本替代劳动直到资本被充分利用,所以A国生产的两种商品的K/L都增大,w/r上升。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反映了一国生产中机会成本递增,说明一国多生产一单位某商品必须放弃越来越多的另一种商品的产量。,生产契约线和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A国和B国均使用资本和劳动生产两种商品X和Y,其中X为劳动密集型,Y为资本密集型,A国的劳动

7、相对资本富裕,B国的资本相对劳动富裕,则A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偏向X商品,B国偏向Y商品。,不同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X商品对Y商品的边际转换率(MRTXY)表示增加一单位X商品必须放弃的Y商品的产量品的生产,表达为:,生产可能性曲线上某点X对Y的边际转换率就是生产可能性曲线在该点的斜率绝对值,X对Y的边际转换率反映了X商品对Y商品的边际成本之比:,机会成本递增更符合实际,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成说明了凹向原点的原因:同种生产要素不同质,生产要素从一个行业流向另一个行业过程中被转移要素对后者的适应性越来越弱,生产要素比例发生变动。,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商品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时市场达到均衡。边际转换率表示X

8、的机会成本,可用Y产量衡量(Y/X=MCX/MCY),假设A国的相对价格为(PX/PY)A1,则均衡条件为:,生产均衡点的确定,生产均衡点反映生产状况,要想确定相对价格必须考虑需求,需要引入消费者无差异曲线以确定生产和消费状况、相对价格等。社会无差异曲线是给整个社会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X和Y的不同组合的轨迹,不同国家的偏好不同、对应不同形状的社会无差异曲线。,社会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描述,随着X商品消费量增加,X商品对Y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XY)递减。X商品对Y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XY)可以表示为:,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是社会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绝对值,X对Y的边际替代率也是X商

9、品对Y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即:,当X商品的消费增加相同量时,A国和B国的Y商品消费分别减少YA1YA2和YB1YB2,且后者大于前者,所以A国较B国更偏好Y商品、B国较偏好X商品。,整个社会消费的目标是实现一定货币收入约束下的满足程度最大化,预算约束线与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切点代表消费者均衡,满足:,消费者均衡,封闭经济的一般均衡满足三个条件:生产均衡、消费均衡和市场出清,表示为:,封闭经济下的一般均衡,在封闭经济的A国和B国,生产量和消费量恰好相等,市场出清,没有进出口;机会成本等于相对价格,厂商利润达到最大化;边际替代率等于相对价格,整个社会的消费者也达到满足程度最大。现有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下,

10、A国不能通过自给自足达到更高的无差异曲线。,2 贸易基础和贸易收益的重新表述,由于资源拥有量或技术等原因,不同国家两种商品的相对价格有差异,既是比较优势的体现,也是两国开展贸易的基础。一国在专业化生产中会遇到机会成本递增,一旦经由贸易实现贸易伙伴间相对价格等同,劳动分工停止,两国贸易处于平衡。两国从贸易中获利,贸易收益的大小取决于贸易前和贸易后相对价格的对比。封闭经济下,A国相对价格线的斜率绝对值较小,意味着X商品在A国的相对价格较低,Y商品在B国的相对价格较低,两国分别在X商品和Y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贸易基础和贸易模式,A国专业化生产X商品,随着X商品产量增加,生产点从原来的EA1沿生产可

11、能性曲线向下移动,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绝对值递增,X商品的机会成本递增。,分工过程一直持续到两国的相对价格相等,A、B国的生产点分别为HA和HB。对应的相对价格(PX/PY)AB是开展贸易时商品的均衡相对价格,数值界于两国封闭经济下均衡相对价格之间。在A国,新的相对价格线(PX/PY)AB与更高的社会无差异曲线ICA2相切,与贸易前相比A国两种商品的消费量都增加了,社会福利在EA2点达到最大化。贸易后两国的消费点都高于其生产可能性曲线,即贸易允许一国在超出本国生产能力的水平上消费,贸易使两国实现更高的福利水平。,贸易收益,贸易模式为:A国向B国出口X商品,出口量为HAGA,同时从B国进口数量为

12、GAEA2的Y商品;相反,B国向A国出口数量为HBGB的Y商品,并进口数量为GBEB2的X商品。贸易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两个直边代表一国的出口或进口,而斜边代表开放经济下的相对价格线。均衡相对价格下两国的贸易三角形形状完全相同,即A国的出口HAGA正好等于B国的进口GBEB2,A国的进口也等于B国的出口,两国对两种商品的供给与需求相等,贸易处于均衡。,贸易模式,开放经济条件下,当两国实现贸易均衡时生产和消费满足下列条件:,贸易均衡条件,与机会成本不变的古典贸易模型不同,现代贸易模型中两国没有完全专业化生产,而是不完全专业化。古典贸易模型出现完全专业化的原因在于假定机会成本不变,而这里缘于贸易

13、伙伴国分别专业化生产有比较优势的商品时机会成本递增。,消费收益:指在开放经济的均衡相对价格下,即使不改变生产一国也能通过贸易消费得到的福利(EA1点到EA3),来源于交换环节。生产收益:指专业化生产有比较优势产品所带来的福利(EA3点到EA2),来源于专业化分工和生产环节。,贸易收益的构成,消费收益和生产收益共同构成了贸易总收益。贸易收益在两国间的分配取决于开放经济下的均衡相对价格:开放经济的均衡相对价格越接近A国封闭经济的均衡相对价格,A国获得的贸易收益越小;反之,越接近B国封闭经济地均衡相对价格,B国获得的贸易收益越小。一旦开放经济下的均衡相对价格确定,贸易收益的分配也就明朗化。,3 开放

14、经济的一般均衡,提供曲线:描述一国在所有可能的相对价格下愿意出口和进口的商品数量,反映一国在各种贸易条件下从事贸易的愿望,包含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内容。,提供曲线(相互需求曲线),随着A国贸易条件的改善(即PX/PY上升),A国出口的X商品越多,同时进口越来越多的Y商品。这种现象可以用贸易的替代效应、生产效应和收入效应解释。开展贸易后PX/PY上升,相对Y商品来说X商品更贵了,A国消费者减少X商品消费、增加Y商品消费,用Y商品替代X商品,导致国内X商品消费减少,A国有更多X商品出口,即替代效应。A国生产X商品的厂商因PX/PY上升而获得更丰厚利润,厂商有动力生产更多X商品并减少Y商品的产量,A国

15、向外出口更多的X商品,即生产效应。PX/PY上升使A国出口X商品收入增加、进口Y商品支出减少,A国的实际收入增加,消费者可消费更多X和Y商品。收入效应表现为相对价格变化引起实际收入增加后A国X商品的消费量增加。,在均衡贸易条件TOTE下,A国愿意出口的X商品数量(XE)等于B国愿意进口的数量;B国愿意出口的Y商品数量(YE)等于A国愿意进口的数量。市场上X商品和Y商品的供求分别相等,开放经济的相对价格(PX/PY)AB正好是均衡相对价格,市场出清。,均衡贸易条件的确定,假设A国对Y商品的偏好增强,即其他条件不变时A国消费者愿意购买更多的Y商品。表明A国的贸易意愿增强,愿意出口更多X商品以换得Y

16、商品,A国的提供曲线右移,均衡贸易条件变为TOTE2,前者的斜率大于后者,说明贸易条件变得不利于A国却有利于B国。,偏好对贸易条件的影响,贸易条件指一国出口商品价格和该国进口商品价格的比率,贸易伙伴的贸易条件即本国贸易条件的倒数。相对价格PX/PY称为商品贸易条件。在多商品和多国的贸易中,贸易条件通常被定义为一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该国进口商品价格指数的比值,即:贸易条件(出口商品价格指数/进口商品价格指数)100,贸易条件的衡量,一个国家贸易条件改善指在给定时期内出口价格相对于进口价格上涨,即一国出口较少的商品就可换回相同数量的进口商品。,如,以2000年为基年,假定A国2000年的出口商品价

17、格指数PXA2000和进口商品价格指数PMA2000均为100,2000年A国的贸易条件TOTA2000为100,2003年PXA2003108,PMA2003106,A国2003年的贸易条件为:TOTA2003(PXA2003/PMA2003)100(108/106)100101.9说明2003年A国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上升了1.9%,即每单位出口可以比2000年多换回1.9%单位的进口。,实 例,贸易条件变化反映了贸易收益的变化方向,但仅依靠贸易条件变化不足以准确判定一国福利水平的变化。如A国出口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下降引起A国出口商品价格上升,贸易条件改善的同时出口量和出口收益可能

18、下降,并可能引起A国福利下降。,二、要素禀赋论和赫克谢尔-俄林模型,李嘉图认为不同的劳动生产率是形成各国比较优势的唯一原因,但是影响比较优势的因素还包括各国资源和生产技术等,从根本上说他没有解释供给和需求不同的原因。瑞典经济学家赫克谢尔和俄林最早从资源差异角度分析贸易基础,其理论被后人称为赫克谢尔-俄林模型,该模型由经济学家不断完善最终成为著名的要素禀赋论。,1 要素禀赋与要素密集度,要素禀赋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该概念强调相对量,不同要素禀赋指不同的相对要素禀赋,而不是拥有生产要素的绝对数量。实物定义,即以各国拥有的生产要素总量衡量(是一个相对量,与绝对量无关)若A、B两国都

19、拥有且只有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A国的资本与劳动比率大于B国,即(K/L)A(K/L)B,称A国是资本富裕的国家、B国是劳动富裕的国家。价格定义,即用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测定 在A国劳动价格(即工资率)与资本价格(即资本租金率)的比率大于B国,即(w/r)A(w/r)B,称A国是资本富裕的国家、B国是劳动富裕的国家。,两种方法的关系,实物定义法考虑的是两国要素的相对量,它反映了一国供给方面的状况。价格由需求和供给共同决定,用相对价格测量要素禀赋的价格定义法同时考虑了一国供给和需求状况。如果两国技术水平、偏好和需求相同,两种测量方法得出的结论相同;当(K/L)A(K/L)B但A国对资本需求远远大

20、于B国时,可能出现(w/r)A(w/r)B,实物定义法测定A国是资本富裕国,价格定义法测出A国是劳动富裕国。此时应该使用价格定义法,即如果(w/r)A(w/r)B,A国是劳动富裕国。,要素密集度的定义,要素密集度:指生产某种商品投入的两种要素的比例。假设一国生产X和Y两种商品,X商品生产中资本与劳动的比率大于Y商品,即(K/L)X(K/L)Y,称X商品是资本密集型商品、Y商品是劳动密集型商品。要素相对价格变化对要素密集度的影响:A国生产X和Y两种商品,某种原因使劳动的相对价格w/r下降,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用劳动替代资本,此时两种商品生产中K/L都会下降,即变得更劳动密集化;反之,当w/r上升

21、时两种商品的生产趋向于资本密集化。若在任何要素相对价格下,(K/L)X(K/L)Y,称X是劳动密集型商品、Y是资本密集型商品。,要素密集度的几何图形判断,X商品是劳动密集型商品、Y商品是资本密集型商品。,要素禀赋与生产可能性曲线,劳动富裕国家(如A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偏向劳动密集型商品(如X商品),资本富裕国家(如B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偏向资本密集型商品(如Y商品)。,2 赫克谢尔-俄林模型,1919年,瑞典经济学家赫克谢尔在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中概括阐述了国际贸易理论,瑞典经济学家俄林在该文章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于1933年出版了著名的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详细地用各国资源差异解释贸易基

22、础。由于该理论关注不同国家不同生产要素占总资源的比例与它们在各种商品生产中投入比例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所以又被称为要素比例理论。,H-O模型的假设世界上有两个国家参与贸易,两个国家使用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生产两种商品(X商品和Y商品),生产要素和商品同质,各国拥有的生产要素给定且各不相同,简称为222模型;两国生产技术水平相同,生产函数相同,规模报酬不变;两国对各种商品的偏好相同,偏好与收入分配无关;两国所有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生产要素在各国国内自由流动、在国际间不能流动;两国生产要素供给不变,A国是劳动富裕国家、B国是资本富裕国家;两种商品具有不同的要素密集度,假定X商品是劳动密集型商品

23、、Y商品是资本密集型商品;没有运输成本、没有关税及其他影响自由贸易的壁垒或政府干预政策;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两国贸易均衡。,不同的要素禀赋和埃奇沃思盒式图的特征,在既定要素密集度关系下生产契约线的形状和位置由要素密集度和要素禀赋决定:A国劳动富裕,工资率相对资本租金率低,生产相对多的X商品,生产契约线平坦且偏向横轴;B国资本富裕,资本租金率相对工资率低,生产相对多的Y商品,生产契约线陡峭且偏向纵轴。,两国生产技术水平相同时不同的要素禀赋决定两国生产两种商品的能力,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差异反映了两国要素禀赋差异和不同的供给能力。两国不同的要素禀赋构成两国贸易基础,A国在X商品上有比较优势,B国在Y商品

24、上有比较优势。,要素禀赋与比较优势,A国和B国封闭经济的均衡相对价格差异,两国不同的供给能力形成各自的比较优势,表现为既定要素密集度下要素禀赋不同的两国在封闭经济中的均衡相对价格不同。假定两国的偏好相同,两国拥有相同的社会无差异曲线图。对应的封闭经济的均衡相对价格分别为(PX/PY)A1和(PX/PY)B1,且前者小于后者。,贸易前两国国内相对价格不同,A国X商品价格相对便宜,B国Y商品价格相对便宜,即劳动富裕国家在劳动密集型商品上有比较优势,资本富裕国家在资本密集型商品上有比较优势,A国出口X商品,B国出口Y商品。供给差异造成两国不同的相对价格,而供给差异是由不同要素禀赋引起的,两国要素禀赋

25、的差异造成封闭经济下不同的均衡相对价格。既定要素密集度下不同要素禀赋不仅构成贸易基础,也决定了两国的贸易模式。,A国和B国的贸易收益,A、B两国的相互需求共同决定了开放经济的均衡相对价格(或均衡贸易条件)(PX/PY)AB。,IC2,开展贸易后,两国按均衡贸易条件生产和消费,A国的生产点由原来的EA1点沿生产可能性曲线下移到HA点;与此同时,B国的生产点也由EB1点移动到HB点,实现生产的部分专业化。均衡贸易条件与两国共同的社会无差异曲线相切于EAB点,它是两国贸易后共同的消费点,与A国和B国贸易前的消费点相比,EAB点位于更高的社会无差异曲线上,代表更高的福利水平,贸易后两国的境况都得到改善

26、。A国的贸易三角形为HAGAEAB与B国的贸易三角形为HBGBEAB全等,两国贸易均衡。,国际贸易后的生产和消费,H-O模型的分析建立在要素禀赋差异上,这种差异引起两国封闭经济的均衡相对价格不同,由此形成比较优势。该模型的主要结论之一是:一国应出口相对密集使用富裕要素生产的商品,进口相对密集使用稀缺要素生产的商品,这就是著名的赫克歇尔-俄林定理(简称H-O定理)。后人在H-O模型的基础上完善了该理论,完整的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由H-O定理、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和罗伯津斯基定理组成。,三、赫克谢尔-俄林理论条件,H-O模型假定两国对各种商品的偏好相同,贸易基础和贸易模式只取决于

27、要素禀赋,而与需求因素无关,但是国际贸易不仅与供给有关,还可能因需求不同而发生。具有不同偏好的各国对商品做出不同的评价,如果一国在某商品生产上有比较优势,同时该国对该商品特别偏好,该国的贸易模式将有别于H-O模型预测的模式,即该国可能进口该商品,出现需求逆转。,1 需求逆转与要素密集度逆转,需求逆转,假定A国特别偏好X商品,B国特别偏好Y商品,两国的需求差异很大以致于封闭经济下(PX/PY)A1高于(PX/PY)B1。贸易发生时,A国反而专业化生产并出口Y、进口X,B国出口X、进口Y,需求逆转改变了两国贸易模式。,两国需求偏好的差异超过要素禀赋差异,贸易方式出现需求逆转,比较优势与生产的成本优

28、势不一致,需求对贸易的影响超过了供给。虽然各国的需求各不相同,但是只要需求差距未削弱供给的影响,H-O模型对现实的解释力仍然较强。,需求逆转的条件,要素密集度逆转,H-O模型还假定商品的要素密集度不变,现实贸易可能发生要素密集度逆转,即在某些要素相对价格下X商品是劳动密集型、Y商品是资本密集型,在另一些要素相对价格下X商品是资本密集型、Y商品是劳动密集型。通常用替代弹性说明要素密集度逆转发生的条件,劳动对资本的替代弹性指沿等产量线移动时劳动的相对价格w/r每变动百分之一时劳动替代资本K/L变化的百分比:,要素逆转对贸易基础的影响,随着要素相对价格变化,两种商品的要素密集度逆转,H-O模型无法预

29、测A国应该密集使用何种要素专业化生产何种商品,出口商品变得不确定。,要素逆转对贸易模式的影响,假定A国是劳动富裕国、B国是资本富裕国。若不存在要素密集度逆转,又假定X商品是劳动密集型,Y商品是资本密集型,H-O模型预测A国出口X商品、B国出口Y商品。如果要素密集度逆转,A国X商品是劳动密集型,Y商品是资本密集型;B国中X商品是资本密集型,Y商品是劳动密集型,根据H-O模型,A国和B国同时专业化生产并出口X商品,这是不可能的。只要一种商品在两个国家具有不同的要素密集度,H-O模型将无法判断两国的贸易模式。,2 运输成本及不完全竞争,假定A国X商品出口到B国时发生运输成本,且运输成本由B国支付。B

30、国X商品的相对价格上涨,B国对X商品的需求量减少,进口也随之下降,A国的X商品不能完全售出,A国X商品价格下降且可供出口的数量减少,B国包含运输成本的价格也下降且需求量增加。,运输成本对贸易模式的影响,调整过程一直持续到A国愿意出口的数量等于B国愿意进口的数量,此时A国的相对价格(PX/PY)AT低于(PX/PY)AB,B国的相对价格(PX/PY)BT高于(PX/PY)AB,二者之差等于运输成本。运输成本在两国之间的分担比例取决于两国的供给价格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若B国的供给与需求缺乏弹性、A国的供给与需求相对有弹性,运输成本主要由B国承担;反之,A国承担的运输成本比例大。另外,和古典贸

31、易模型一样,即便两国X商品的相对价格有差异,如果运输成本超过该差额,贸易不会发生、X商品成为非贸易品。,不完全竞与国际贸易,完全竞争是H-O模型的主要假设,也是商品和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必要条件。在现实经济中,主要的市场结构是不完全竞争,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国际贸易与H-O模型的结论有很大的差别,而前者更符合实际。近二十年来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主要集中在放松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等不现实假设上,第五章将详细阐述这些新发展。,四、要素禀赋论的检验,美国经济学家瓦西里里昂惕夫首先对H-O模型的结论进行经验验证,于1951年分析了美国1947年的数据,按常理判断美国是资本富裕国家,里昂惕夫希望得到如下结论:

32、美国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为检验要素密集度与要素禀赋的关系,里昂惕夫使用投入产出表检验美国1947年每100万元出口商品和进口替代品(即本国可以生产同时也从国外进口的商品)中的劳动与资本含量,比较两类商品的要素密集度。,1 里昂惕夫之谜,里昂惕夫统计量(Leontief statistic)用于验证H-O模型的正确性,该统计量被定义为:,(K/L)M表示一国进口替代品的资本-劳动比率(K/L)X表示一国出口商品的资本-劳动比率如果H-O模型的结论正确,则里昂惕夫检验的恰当预期应当是美国出口商品中的K/L大于进口替代品中的K/L,或美国的里昂惕夫统计量小于1。,实证结果,里昂惕

33、夫统计量高达1.30,这说明美国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检验结论与H-O模型的预期正好相反,里昂惕夫的研究引起人们对H-O模型的质疑,其研究结论也被称为著名的里昂惕夫之谜(Leontief paradox)。,里昂惕夫本人也从有效劳动的角度解释这个现象。他认为各国劳动素质差异较大,1947年在相同资本配合下美国劳动生产率是外国工人的三倍,如果以外国劳动为标准,美国的有效劳动是现存劳动量的三倍。因此,以有效劳动计量劳动时美国是一个劳动富裕国家,资本是稀缺要素。当美国的劳动生产率比外国高时资本生产率也较高。当美国的劳动和资本同时以有效劳动和有效资本表述时,美国的要素禀赋状况不会有太

34、大变化。,2 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人力资本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里昂惕夫定义的资本只包含实物资本,即机器、设备和厂房等,忽视了人力资本,即工人拥有的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教育程度、培训和健康状况等因素。人力资本投资类似于物力资本,考虑人力资本的资本计量包含实物资本和熟练劳动具有的人力资本。考虑人力资本后美国出口商品将具有较高的资本密集度,里昂惕夫统计量小于1,与H-O模型的结论一致。里昂惕夫之谜的原因在于使用资本和劳动两种要素的检验方法,没有考虑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等要素对贸易模式的影响。,考虑自然资源属性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和实物资本一样,自然资源(如土地、矿藏和森林等)是生产某些商品的重要投入

35、,如采矿业、石油业和治金业等需要大量的实物资本和自然资源,很难判断自然资源密集型商品是劳动密集型还是资本密集型。表面上美国国内石油是资本密集型商品,事实上美国进口的石油是自然资源密集型商品,两种要素检验法使进口石油成为资本密集型商品、提高了里昂惕夫统计量的数值。1956年,里昂惕夫考虑自然资源调整检验后消除了里昂惕夫之谜。,需求和要素逆转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在需求逆转情况下,美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是劳动密集型商品,美国将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并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以满足国内需求。需求逆转为里昂惕夫之谜提供了一种解释,前提是两国的需求结构存在相当大差异。美国的进口商品在贸易伙伴国是劳动密集型商品,但

36、是美国国内生产的进口替代品是资本密集型。里昂惕夫用进口替代品测算美国进口商品在贸易伙伴国的要素密集度,可能导致里昂惕夫之谜。需求逆转发生的可能性并不大,要素密集度逆转也只是H-O模型的一个例外,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缺少说服力。,运输成本和贸易壁垒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美国是资本富裕国家,自由贸易将提高资本所有者的实际收入,同时降低劳动所有者的实际收入,因此劳动所有者更倾向于贸易保护。当美国对劳动密集型的进口商品实施强硬的贸易壁垒时,这些商品的进口减少,国内进口替代品产量增加,进口替代品的劳动密集度降低,同时进口商品也包括较多的资本密集型商品。这些因素都会使里昂惕夫统计量上升,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里昂惕夫之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