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交流分享-心理健康学习心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交流分享-心理健康学习心得.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习、交流、分享-心理健康学习心得,镇江市润州区教育局教研室周正红,一、健康的定义:健康,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体格强壮或没有生理疾病,它还意味着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复杂社会的能力。,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含义:1、躯体没有疾病2、心理正常3、社会适应状态良好,二、心理健康的定义,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给出的心理健康的定义是:“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什么是心境?根据情绪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持续的时间我们将情绪分为:1、心境:微弱、持久、具有弥漫性(心情)2、激情:强烈、爆发、持续时间短3、应激:意外事
2、件或危险情景出现时高度紧张的状态,此定义过分突出了“个人的体验”“最佳”这一标准难以量化、也难掌握综合许多文献后,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给出的定义是:指各类心理活动正常、关系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和人格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最新定义主要是从判定人的正常、异常三大原则来描述的:1、主客观世界统一性2、精神活动内在协调性3、个性相对稳定性,三、心理正常、异常、健康、不健康的关系,心理正常,心理不正常,心理健康 心理不健康(心理问题 严重心理问题),当今的教育者已意识到:只有在德智体美劳诸项教育工作之外,逐步建立和强化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才能更有效地保证广大儿童和青少年健康成长,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社
3、会的发展。,四、不同年龄段的心理主要特点和问题,根据发展心理学对个体心理的划分:婴儿期(0-3岁):动作 幼儿期(3-6岁):游戏、第一反抗期、口头语言发展 关键期 童年期(7-12岁):学习为主导活动、思维发生质变(转折期)个体心理 青春期(11、12-15、16岁):生理发育高峰期、危机 期、第二反抗期 青年期(17、18-35岁):进入社会、承担社会义务 人生的黄金时代 中年期(35或40-60岁):更年期(围绝经期)第二 青春期 老年期(60岁以后):老年丧失期观、毕生发展观,婴儿期,1、认知起源于动作皮亚杰(规律:头尾、近远、大小)2、独立行走:里程碑(躯体移动,被动主 动 扩大了认
4、知范围 增加了交往3、主要心理问题:安全感的获得4、心理卫生:保证充足的营养和睡眠 关注情感需要,建立安全型的母婴依恋 促进认知,幼儿期,1、游戏成为主导活动2、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词汇量:3-4岁增加率为70%,3岁1000左右,6岁3000左右,7岁4000左右;词类扩展:名词、动词,3、第一反抗期出现:3-4岁(活动与行为的独立)自我意识开始形成、自主欲求逐渐提高、活动范围扩大了、要求独立“不”来反抗、“我自己来”发展中的正常现象,过于溺爱、严格均不可 研究表明:有反抗的幼儿,成人后自主性较强 无反抗的孩子,成人后自主性、主动性缺乏,4、心理卫生:组织多种游戏、鼓励与同伴交往 培养良好
5、的生活行为习惯、培养独立性,童年期,1、以学习为主(间接经验、指导、被 动强制)2、思维转折期(10岁左右):具体形 象抽象逻辑 特点:掌握守恒 思维具有可逆性 补偿关系的认知3、心理卫生:学会学习(习惯、方法)培养良好的品行,青春期,1、生理发育高峰期:体型变化(身高、体重、头面部)生理机能变化(性器官、第二性征、性机能成熟)2、心理发展的矛盾:成人感半成熟 心理断乳精神 心理闭锁开放性 成就感挫折感,3、第二反抗期(独立是全面性的)(1)硬抵抗(2)软抵抗(3)反抗的迁移原因:生理、心理、社会4、人际关系:同伴之间交友范围开始缩小 男女同学先疏远后接近 与父母关系:依赖减少、看到父母身上的
6、缺点、但能从人的整体对父母进行评价 与教师关系:品头论足、喜欢热情和蔼、风趣幽默、知识渊博、关心学生的老师,4、心理卫生:(1)提前作好青春期性教育:(2)学校专门的青春期知识课和家长的引导:月经、遗精、消除神秘、好奇、不安、恐惧 早恋:宜疏不宜堵 正确认识手淫(性心理学家:玛斯特斯),(3)尊重他们的独立意识、帮助他们顺利度过反抗期 矛盾的焦点:成长者对自己发展认识超前,而成人对他们发展的认识滞后.(做好思想准备,调整态度;尊重独立权,隐私权;以友相待;引导他们接纳自己、正确对待困难挫折)(4)教给他们情绪调控的方法(积极、合理、纠正非理性观念:过度概括、绝对化、以偏盖全),青年期,心理学家
7、如斯谱蓝格:形容青年期为:“第二次诞生”(第一次:生存;第二次:生活)霍尔:“疾风怒涛相对平稳”进入成人社会,承担社会责任、恋爱结婚人生观、价值观确立主要心理问题:是社会需求变成动力还是压力的问题心理卫生:树立正确的择偶观 职业指导 提高人际交往、适应社会变化,中年期,平稳期、也有过渡期的变化、此时个体差异最大:成就高低、婚姻成败更年期:围绝经期人格的变化:性别角色日趋整合心理问题:家庭、社会、自我需求的重压下产生的心理问题心理卫生:劳逸结合、避免心理疲劳 培养豁达的人生观、战胜中年危机,老年期,1、老年丧失观:心身健康、经济基础、社会角色、生活价值 毕生发展观:(德:巴尔特斯)2、心理问题:
8、社会交往减少产生的孤独感3、心理卫生:提前作好退休后的生活准备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活动不止、消减空虚感 坦然面对死亡,五、低年级学生 主要心理特点,1、观察事物往往只注意整体,比较笼统,不够精确,思维主要凭借具体形象的材料进行。,2、情绪容易冲动,多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破涕为笑”之类的表现时常见到。自我控制能力仍比较差,特别容易受他人的影响与暗示,进而产生不自觉的模仿行为。,3、活动的依赖性较强,尤为依赖老师。有独立的愿望与要求,在家中表现明显。4、爱抚的需要迫切,仍有游戏的需要。,5、喜欢交朋友,邻里的伙伴,同座的同学,给他东西吃的高年级学生,均可能成为朋友。朋友关系很不稳定。,6、自我
9、评价几乎完全依赖老师。较多地评价他人,不善于客观地评价自己。,7、学习的主要动机:看学习活动本身是否有趣,老师态度是否亲切和气。逐渐了解分数的客观意义。,六、低年级学生 心理健康的标准 1、智力发展正常。能在成人的点拨下展开思维;对具体的、形象、直观的内容,能较好地理解。有观察的兴趣。,2、愿意上学读书,初步适应学校生活。在成人的帮助下,自己准备好、整理好学习用具。3、愿意参加班、队集体的活动,不是一个人游离于集体之外。乐于跟小朋友交往。,4、有初步的延迟满足需要的能力:能暂控制住自己对某些物质的需求。5、为学习成功而高兴;学习受挫时,能懂得自己是有责任的。,6、感兴趣的活动,能坚持四十分钟以
10、上;不感兴趣的活动,在成人的要求和督促下,能支持十五分钟以上。,7、面对许多小朋友讲话时,不感到紧张、胆怯。8、想玩耍,想娱乐,并努力参与玩耍、娱乐之中。,9、对自己的情绪有一些控制能力:遇小困难、小挫折,在成人的帮助下,尽力克服困难;在不该哭泣的场合,能收住哭声。,10、自我认识初步发展:根据成人的某些提示、暗示,知道自己的优点,知道自己的一两点不如他人之处;学习跟他人比较。,11、听成人的话,尤其听老师的话。懂得成人及老师的话有时也有错。12、在活动中,显现出较多的主动,有独立的欲求。,七、低年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1)入学的第一学期,重点培养儿童对学校学习生活和集体生活的适应性,使
11、他们愿上学、爱学校、乐意学习。,(2)、友好交往的指导。要指导儿童与本班级的小朋友和中、高年级的大朋友的交往;要指导儿童与教师的交往。(3)、正确认识“分数”,懂得分数的意义,防止学习挫折引起儿童的焦虑。,(4)、帮助儿童认识“我”。引导儿童同幼儿园的“我”比较,同本班的小朋友比较,把活动前后的“我”放在一起比较,以了解实际的“我”。引导儿童初步了解别人心目中的“我”。,(5)、培养儿童初步的自控能力,训练儿童在一两个小问题上战胜自己。(6)、培养勇敢精神:勇于在众人面前说话;不怕黑暗;勇敢承担任务。,(7)、保持愉快情绪。既要保持自己的愉快情绪,又要懂得帮助同伴改变不良情绪。(8)、增强自理
12、和自立的意识,减少依赖性。,(9)、教育儿童学习延迟满足自己的需要。(10)、培养儿童良好的观察习惯和思维品质。,八、低年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例案,1、交友活动:目的:促进交往,学习交往。“我去和他玩”“我去跟他学”“我去陪陪他”,2、讲话比赛 目的:培养儿童对学校生活的热爱。“我是小学生啦”“我第一天来到学校”“我背起了新书包”。老师讲一句,儿童接着讲,看谁讲得多,讲得好。,3、画画我自己 目的:培养良好的情绪和自我意识能力。先让孩子回忆加入少先队戴上红领巾的心情;再引导儿童画“入队时我的笑脸”,画好后,全班交流、展览。,4、猜猜他在想什么 目的:培养“心理置换”的习惯,指导友好交往。老师先
13、让一些儿童扮演较为熟悉的多种角色。如:受到批评的小朋友,皱起眉头的老师;然后要全班同学猜猜他在想什么;最后由“角色”来样对。猜测对的儿童,“角色”将给一支“朋友之花”。,5、小哨兵 一儿童被蒙上眼睛,站在过道上;另外的儿童悄悄地从该“哨兵”的身边穿过;被蒙上眼睛的“小哨兵”用耳朵听,判断是否有人从身边过去,训练集中注意力。,6、夸夸我自己 目的:鼓励、激发学生的自理、自立精神和进取意识。每人每周向小组长汇报“我能自己做什么?”“我学会做什么?”(如:自己整理书包,自己动脑解决难题);组长记录下来后,检查一遍,如果属实,即在“自理自立竟赛栏”上添一面红旗;一个月(四星期)结束,全班评比,并请得奖
14、最多的儿童夸夸自己。,九、低年级学生 常见心理障碍及防治 1、学校适应性障碍 表现:害怕上学校;厌恶学校生活;想方设法逃学;入学时间较长,但教学常规仍不能遵守;在校期间,过多地思念家长等等。,原因:学校生活单调;学习负担过重;教学形式不适合儿童特点;教师对学生缺少爱的抚慰,过多的不恰当的责罚;家长对孩子学习要求不适当;入学前的心理准备不足;成人对学校生活有过不当的讲述、恐吓;学习初期儿童过多的失败;儿童神经系统脆弱。,防治:帮助儿童做好入小学前的良好的心理准备,幼儿园老师和家长尤应重视;教师给予儿童以充分的爱抚(特别是对长相不好看、有生理或智力缺陷的儿童),以代替父母的爱抚;教学形式儿童化、多
15、样化、趣味化。,逐渐强化儿童的入学动机,激发儿童对学校生活的向往之情;进行适应性行为训练;学习文化课之初,尽量减少儿童的失败。,2、孤独症 表现:不愿与多数小朋友交往,只和同座的或邻居等个别小朋友交往;不乐意参加集体活动,每当同学们在一起活动时,他总是站在一边,别人叫他去,他常常回答“我不会”、“我不想”。,原因:家庭的破裂或父母关系紧张;幼儿期,家庭的封闭教育;曾经受过交往方面的强烈挫折刺激;神经系统脆弱。,防治:通过家访,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做父母的工作;以交往之乐吸引;老师的爱抚,其他儿童主动的接近;分析潜意识因素,对症治疗;逐步要求参加集体活动,先是要求他(她)和一两个儿童活动,然后到
16、三、四个,活动范围逐渐扩大。,3、多动症 表现:该自控不动的时候,也动个不停;明知上课要安心听讲,可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甚至老师示意不要搞小动作,也不能完全停止;动作多紊乱性、冲动性、泛化性。,原因:脑发育迟缓,脑功能障碍;神经系统的长期过度兴奋;幼儿期家庭的过度放纵。,防治:把“多动症”与儿童好动、好奇的特点区别开来,要找精神医生确诊;按医生嘱咐,吃点镇静类药物;给患有此症的儿童多些同情、谅解;经常不间断地进行自控性的训练和集中注意力的训练;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优秀是一种习惯。,这句话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的。如果说优秀是一种习惯,那么懒惰也是一种习惯。人出生的时候,除了脾气会因为天性而有所不同,其他的东西基本都是后天形成的,是家庭影响和教育的结果。所以,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日积月累养成的习惯。我们有的人形成了很好的习惯,有的人形成了很坏的习惯。所以我们从现在起就要把优秀变成一种习惯,使我们的优秀行为习以为常,变成我们的第二天性。让我们习惯性地去创造性思考,习惯性地去认真做事情,习惯性地对别人友好,习惯性地欣赏大自然。注解:要会“装”,要持续的、不间断的“装”,装久了就成了真的了,就成了习惯了,比如准时到会,每次都按时到会,你装装看,你装30年看看,装的时间长了就形成了习惯了.我说,当学习成为习惯的时候,你一定是优秀的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