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研究生考试复习之齿轮.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449111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4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研究生考试复习之齿轮.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研究生考试复习之齿轮.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研究生考试复习之齿轮.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研究生考试复习之齿轮.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研究生考试复习之齿轮.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研究生考试复习之齿轮.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研究生考试复习之齿轮.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齿轮传动设计,齿轮传动,闭式传动开式传动半开式传动,封闭在箱体内,润滑条件好,外露,润滑较差,易磨损,介于上两者之间,有防护罩,齿轮传动的特点,优点:传递功率和转速适用范围广;具有稳定的传动比;效率高、结构紧凑。,缺点:制造成本较高;精度低时,噪声和振动较大;不宜用于轴间距离较大的传动。,(按工作条件),3-1 齿轮传动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一、失效形式,1、轮齿折断,疲劳折断,过载折断,全齿折断常发生于齿宽较小的直齿轮,局部折断常发生于斜齿轮或齿宽较大的直齿轮,措施:增大齿根圆角半径、提高齿面精度、正变位、增大模数(主要方法)等,2、齿面疲劳点蚀,点蚀常发生于闭式软齿面(HBS350)

2、传动中,点蚀的形成与润滑油的存在密切相关,第三章 齿轮传动设计失效形式,点蚀常发生于节线附近,开式传动中一般不会出现点蚀现象,措施:提高齿面硬度和齿面质量、增大直径(主要方法),3、齿面胶合,配对齿轮采用异种金属时,其抗胶合能力比同种金属强,4、齿面磨损,是开式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5、齿面塑性变形,措施:提高齿面硬度,采用油性好的润滑油,措施:采用异种金属、降低齿高、提高齿面硬度等,措施:改善润滑和密封条件,第三章 齿轮传动设计失效形式,二、齿轮传动的设计准则,主要针对轮齿疲劳折断和齿面疲劳点蚀这两种失效形式,齿根弯曲疲劳强度齿轮抵抗轮齿疲劳折断的能力,齿面接触疲劳强度齿轮抵抗齿面疲劳点蚀的能

3、力,开式齿轮传动采用准则二,但不校核齿面接触强度,设计准则一:,对于闭式软齿面(HBS350)传动,,主要失效形式是齿面点蚀,,所以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而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准则二:,对于闭式硬齿面(HBS350)传动,,主要失效形式是齿根弯曲疲劳折断,,所以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而校核齿面接触疲劳强度。,第三章 齿轮传动设计设计准则,3-2 齿轮材料、热处理及齿轮传动的精度,一、齿轮材料,金属材料,45钢,中碳合金钢,铸钢,低碳合金钢,铸铁,非金属材料,选材时考虑:,工作条件、载荷性质、经济性、制造方法等,齿轮毛坯锻造选可锻材料;铸造选可铸材料,第三章 齿轮传动设计齿轮

4、材料,二、热处理,调 质,正 火,表面淬火,渗碳淬火,表面氮化,软齿面。,改善机械性能,增大强度和韧性,硬齿面。,接触强度高、耐磨性好、可抗冲击,配对齿轮均采用软齿面时:,小齿轮受载次数多,故材料应选好些,热处理硬度稍高于大齿轮(约3040HBS),第三章 齿轮传动设计热处理,(HBS350),(HBS350),三、齿轮传动的精度,第公差组 反映运动精度,即运动的准确性;,第公差组 反映工作平稳性精度;,第公差组 反映接触精度,影响载荷分布的均匀性。,GB10095-88将齿轮精度分为三个公差组:,每个公差组有12个精度等级,1级最高,12级最低。,精度标注示例:,常用69级。且三个公差组可取

5、不同等级。,887FL,若3项精度相同,则记为:8FL,按表8-2查取精度等级,第三章 齿轮传动设计精度等级,条件:标准齿轮并忽略齿面间的摩擦力,法向力:,圆周力,3-3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及计算载荷,一、轮齿受力分析,小齿轮基圆直径(mm),小齿轮转矩(N.mm),径向力,法向力,小齿轮分度圆直径,分度圆压力角,注意:下标“1”表示主动轮 下标“2”表示从动轮,第三章 齿轮传动设计受力分析,Ft,Fr,Fn,各力关系:,各力方向:,Ft 1与主动轮回转方向相反(阻力),Ft 2与从动轮回转方向相同(驱动力),Fr1、Fr2分别指向各自齿轮的轮心,例:,注意:各力应画在啮合点上!,第三

6、章 齿轮传动设计受力分析,二、计算载荷Fnc,Fnc,=K Fn,=K Ft/cos,载荷系数,K=KA Kv KK,KA 使用系数,Kv 动载系数,K 齿间载荷分配系数,K 齿向载荷分布系数,影响因素:,1)外部附加动载荷原动机、工作机的性能,2)内部附加动载荷基节误差和齿形误差,3)各对齿载荷分配不均弹性变形、制造误差,4)载荷沿齿宽分布不均变形及制造安装误差,载荷系数 K 按表83选取。,圆周速度低 齿轮对称布置 齿轮制造精度高 斜齿轮传动 K取小值,齿轮速度高 非对称布置 开式齿轮传动 直齿轮传动 K取大值,第三章 齿轮传动设计计算载荷,3-4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齿轮承载能力

7、计算标准:,英国国家标准 BS436,德国国家标准 DIN3990,美国齿轮制造者协会 AGMA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齿轮标准,中国齿轮承载能力计算国家标准3480-83,基本理论:,齿面接触强度以赫兹(Hertz)公式为依据,齿根弯曲强度以路易士(Lewis)公式为依据,第三章 齿轮传动设计直齿轮强度计算,一、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齿面疲劳点蚀,强度条件:,H HP,工作时的接触应力,许用接触应力,H 根据Hertz公式求出,负号用于内接触,第三章 齿轮传动设计直齿轮强度计算,材料的泊松比,材料的 弹性模量,令:,综合曲率半径,可将Hertz公式推广到其

8、它曲面接触,则1、2表示接触处的曲率半径,渐开线齿廓各接触点的曲率半径是不同的,故各点的接触应力不等,须确定一个计算点,因点蚀常发生于节线附近,故以节点处的H为计算依据,节点处的曲率半径:,又:u=z2/z1,=d2/d1,、L=b,、Fn=Ft/cos,并引入K,第三章 齿轮传动设计齿面接触强度计算,A1,A2,B1,B2,节点处的接触应力:,齿面接触强度条件:,第三章 齿轮传动设计齿面接触强度计算,(校核式),H1=H2,且为脉动循环,讨论:,齿面接触疲劳强度主要取决于分度圆直径 d,d 越大,,接触强度,越大。,H,越小,齿宽 b 的大小应适当,b 过大会引起偏载,令:d=b/d1 齿宽

9、系数,软齿面、对称布置:d=0.81.4,非对称布置:d=0.61.2,悬臂布置、开式传动:d=0.30.4,直齿轮取小;斜齿轮取大;硬齿面降低50%左右,模数的大小对接触强度无直接影响,第三章 齿轮传动设计齿面接触强度计算,b=d d1,(Fn 减小),d1m z1,H1=H2,而HP1 HP2,设计式:,设计时,HP=minHP1,HP2,求出 d1 选择 z1 计算 m=d1/z1 计算 a(应为整数),为便于装配,取 b1=b2+(510)mm,b1=b2,b1b2,第三章 齿轮传动设计齿面接触强度计算,向大的方向靠标准值,且m1.5,b2=,b=d d1,按标准模数反算d1、d2,至

10、少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防止轮齿疲劳折断,二、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轮齿受载后,相当于悬臂梁,故齿根部分弯曲应力最大,是危险截面,为防止轮齿折断,必须保证:,FFP,危险截面弯曲应力,许用弯曲应力,假设:全部载荷由一对轮齿承担,并忽略摩擦力,载荷作用于齿顶时的受力分析:,水平分力 F1=FncosF,垂直分力 F2=FnsinF,齿顶载荷作用角,引起弯曲应力,引起压应力(忽略不计),危险截面的具体位置在哪?,第三章 齿轮传动设计齿根弯曲强度计算,常用30切线法确定危险截面位置,力臂为 hF,齿根厚为 sF,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以受拉边为计算依据,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条件:,弯矩:M=,F1 hF,=

11、FncosF hF,K,抗弯截面模量:W=b sF2/6(矩形截面),齿宽,Fn=Ft/cos,令其为齿形系数 YFa,第三章 齿轮传动设计齿根弯曲强度计算,分子、分母同除以m2,齿形系数,、与齿形有关的比例系数,YFa与模数m的大小无关,只取决于轮齿的形状,当齿廓的基本参数已定时,YFa取决于齿数 z 和变位系数,查图813。,考虑齿根应力集中,引入应力校正系数 Ysa,则,Ft=2T1/d1,标准齿轮:z 越多,YFa 越小,第三章 齿轮传动设计齿根弯曲强度计算,标准齿轮:YFa1 Ysa1 YFa2 Ysa2,z 越多,Ysa 越大,弯曲强度条件:,引入齿宽系数 d=b/d1,并代入 d

12、1=mz1,则:,设计式:,讨论:,m,弯曲强度,齿厚 s,截面积,F,标准齿轮 YFa1 Ysa1 YFa2 Ysa2,故F1 F2,第三章 齿轮传动设计齿根弯曲强度计算,(校核式),中心距 a、传动比 i 一定时(d 不变):,z1,YFa,m,F,F,F,z1,m,平稳,h,切削量少,原则:在保证齿根弯曲强度的前提下,选取尽可能多的齿数。,闭式传动:z1=2040开式传动:z1=1725,第三章 齿轮传动设计齿根弯曲强度计算,双侧受载时H 的性质?,三、许用应力,许用应力与材料、齿面硬度、应力循环次数等因素有关,1、许用弯曲应力FP,Flim 试验齿轮的弯曲疲劳极限,,YST 试验齿轮的

13、应力修正系数,YST=2。,YN 寿命系数,根据应力循环次数 N 查图815。,SFmin 弯曲强度最小安全系数,查表85。,注意:,双侧受载时,F为对称循环,应将Flim减小30%,开式齿轮传动,考虑磨损,应将Flim减小20%,一般按MQ线查取。,第三章 齿轮传动设计许用应力,2、许用接触应力HP,Hlim 试验齿轮的接触疲劳极限,,ZN 接触寿命系数,查图810,SHmin 接触强度最小安全系数,查表85,一般按MQ线查取,三种硬度单位之比较:,HV(维氏)HBS(布氏);HRC(洛氏)10 HBS,应力循环次数 N=60na t,主动,主动,a=2,单侧受载 F为脉动循环,a=1,双侧

14、受载 F为对称循环,第三章 齿轮传动设计许用应力,n齿轮转速(r/min),a每转一圈同侧齿面啮合次数,t齿轮预期的总工作时间(h),若齿轮按无限寿命设计,则取ZN1、YN1,斜齿轮的特点 轮齿呈螺旋形;啮合时接触线倾斜,3-5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一、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条件:标准齿轮并忽略摩擦力,圆周力,径向力,轴向力,法向力,n法面压力角,t端面压力角,螺旋角,第三章 齿轮传动设计斜齿轮强度计算,各力关系:,各力方向:,Ft、Fr与直齿轮相同,Fa 取决于齿轮的转向和轮齿的旋向,例:,用“主动轮左、右手定则”判断,第三章 齿轮传动设计斜齿轮受力分析,二、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

15、算,斜齿轮的强度,当量直齿圆柱齿轮的强度,相当于,当量直齿圆柱齿轮(假想齿轮):,模数=,斜齿轮法面模数 mn,压力角=,斜齿轮法面压力角n,齿数=,当量齿数 zv=z/cos3,分度圆直径,dv=d/cos2,法向力=,斜齿轮的法向力 Fn,把斜齿圆柱齿轮的强度计算问题,转化成直齿圆柱齿轮的强度计算问题,第三章 齿轮传动设计斜齿轮接触强度,将当量直齿轮的参数代入直齿轮强度公式,得斜齿轮接触强度条件:,ZH 斜齿轮的节点区域系数,,Z、Z 分别为重合度系数和螺旋角系数,查图89。,常取 0.9 1.0,接触线长度变化系数,端面重合度。,斜齿轮的 ZE ZH ZZ 直齿轮的 ZE ZH,第三章

16、齿轮传动设计斜齿轮接触强度,相同条件下,斜齿轮接触应力比直齿轮小,故:斜齿轮接触强度比直齿轮大,原因:,重合度大,同时啮合的齿数多,接触线是倾斜的,当量齿轮直径大(dv=d/cos2),齿廓平直,引入齿宽系数 d=b/d1,则b=d1d,得设计式:,第三章 齿轮传动设计斜齿轮接触强度,设计出 d1 后,其他几何参数计算:,初步选定齿数 z1(闭式:2040;开式:1725),初步选定螺旋角,常用10 15,计算 mn=d1cos/z1,,向上圆整成标准值且 mn 1.5,计算中心距 a=mn(z1+z2)/(2cos),,并圆整,反算=cos-1 mn(z1+z2)/2a,,精确到秒,精确计算

17、 d1、d2,至少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接触线倾斜,特点:,轮齿局部折断,第三章 齿轮传动设计斜齿轮接触强度,斜齿轮的弯曲强度计算也按当量齿轮 进行,斜齿轮的弯曲强度条件,由于的影响,斜齿轮弯曲应力比直齿轮小,故:斜齿轮弯曲强度比直齿轮大,引入齿宽系数 d=b/d1,则 b=d1 d,代入强度条件得设计式:,第三章 齿轮传动设计斜齿轮弯曲强度,且d1=mz1/cos,注意:,YFa、Ysa 按 zv=z/cos3 查取,设计时,代入YFa1 Ysa1/FP1与YFa2 Ysa2/FP2中的大值,结论:,斜齿轮的强度等同于其当量直齿轮的强度,条件相同时,斜齿轮的强度大于直

18、齿轮,第三章 齿轮传动设计斜齿轮弯曲强度,3-6 直齿锥齿轮传动设计,振动和噪声较大,常用于线速度v5 m/s的场合,轮齿分布在锥面上,逐渐收缩,特点:,载荷沿齿宽分布不均,为简化计算,假定:,法向力Fn作用于齿宽中点,锥齿轮的强度等同于齿宽中点处的当量直齿圆柱齿轮,半径=锥齿轮齿宽中点背锥母线长度,齿宽=锥齿轮齿宽 b,模数=锥齿轮齿宽中点平均模数mm,第三章 齿轮传动设计锥齿轮设计,作用于齿宽中点的法向力分解成三个分力:,dm1=d1(1-0.5 b/R)=d1(1-0.5R),d1 小锥齿轮大端分度圆直径,一、受力分析,圆周力,径向力,轴向力,dm1 小锥齿轮齿宽中点分度圆直径,R 锥顶

19、距,b 齿宽,R=b/R 锥齿轮齿宽系数,1 小齿轮分度圆锥角,第三章 齿轮传动设计锥齿轮受力分析,利用当量直齿圆柱齿轮进行分析计算,各力关系:,各力方向:,Ft、Fr与圆柱齿轮相同,Fa1、Fa2 分别指向各自齿轮的大端,二、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锥齿轮接触强度条件:,接触强度设计式:,第三章 齿轮传动设计锥齿轮受力分析,讨论:,HP、K 的查取同圆柱齿轮,R不宜过大,否则载荷分布越不均匀。R=0.250.3,通常 u 5,限制大齿轮直径,利于锥齿轮加工,设计出d1后,其他参数计算:,初选 z1,计算 m=d1/z1,并向上取标准值,计算 d1=mz1、z2、d2、u 等,三、齿根弯曲疲劳强

20、度计算,同理,根据当量齿轮推出锥齿轮的弯曲强度条件,不能圆整!,第三章 齿轮传动设计锥齿轮接触强度,通常取 b1 b2,便于安装调整,使两齿轮锥顶重合,锥齿轮弯曲强度条件:,弯曲强度设计式:,大端模数。计算后向上圆整成标准值,按当量齿数zv=z/cos查取,第三章 齿轮传动设计锥齿轮弯曲强度,3-7 齿轮的结构设计,自学,3-8 齿轮传动的润滑及效率,作用,一、润滑,减小摩擦损失、散热及防蚀,方法,人工定期加油润滑,浸油润滑,喷油润滑,开式或半开式传动,v 10 m/s的闭式传动,v 10 m/s的闭式传动,二、效率,=123,1啮合中的摩擦损失,2搅油损失,3轴承中的摩擦损失,第三章 齿轮传动设计结构、润滑及效率,作业(P228)87、89、811,第三章 齿轮传动设计结构、润滑及效率,说明:811题未给定齿轮工作期限,故按无限寿命设计,即寿命系数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