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比伦文学.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450664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6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巴比伦文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古巴比伦文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古巴比伦文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古巴比伦文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古巴比伦文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巴比伦文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巴比伦文学.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讲 古巴比伦文学,教学要点,1、了解两河流域古老的文明历史;2、掌握古代巴比伦文学主要成就;3、深入解读吉尔伽美什,分析其中的情节原型、人物原型、意象原型、神秘数字原型等;,一、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Mesopotamia 古希腊语“两河之间的地方”,圣经称“伊甸园”古希伯来“阿拉姆纳哈莱姆”(两河间的叙利亚,叙利亚即“土地”之意)美索布达米亚平原则是现今古巴比伦(Babylon)的位置;古巴比伦是对文明发源地的称谓。两河文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摇篮。现属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文明变迁史苏美尔人(BC4000)阿卡德人 阿卡德王国(BC2300)阿摩利

2、人古巴比伦王国(BC1894BC729)汉谟拉比法典(共282条,刻在一块高2.25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最早的一部完整的法典亚述人亚述帝国迦勒底人新巴比伦帝国(BC626BC539)尼布甲尼撒二世、空中花园,巴比伦城市图,空中花园,二、巴比伦文学,在文化渊源上,巴比伦文学与远古的苏美尔、阿卡德文明血脉相通,它们一般被视为一个整体。,1、苏美尔(Sumerian)文学 世界上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文学楔形文字:公元前3000多年前,几乎与埃及的象形文字同时出现泥板文献比希腊书面文学早2000年,比中国商代的甲骨卜辞早1700年主要文学成就:神话与史诗,苏美尔神话特殊性:人与自然尚未完全分化原始思维的

3、某些特征。神谱:1)天神安(An)2)风神恩利尔(Enlil)“众神之父”“天上地下的王”3)水神恩基(Enki)、埃阿(Ea,阿卡德人,巴比伦文学中)“文化创造者形象”:普罗米修斯、神农氏4)母神宁图(Nintu)宁胡萨格(Ninhursag)“一切生物之母”创世说,苏美尔史诗 五部以苏美尔城邦乌鲁克的王者吉尔伽美什为主人公的史诗:1)吉尔伽美什和生物之国(讲述主人公同战友恩启都率领50名战士征伐妖怪芬巴巴)2)吉尔伽美什和天牛(主人公拒绝天后印南娜的求爱,后者降下天牛破坏城邦,战胜天牛)3)吉尔伽美什之死(主人公寻求长生不老但未能如愿,终于倒地身亡)4)吉尔伽美什、恩启都和另一世界(两位主

4、人公阴间的对话情况)5)吉尔伽美什和阿伽(讲述苏美尔两城邦间的战争,近似真实历史。阿卡德人入侵,苏美尔灭亡。)这些史诗彼此间没有联系,前四部被巴比伦改编者再创造成巨著吉尔伽美什。,2、阿卡德文学(公元前2300前2000)阿卡德神话:对苏美尔神话的模仿,类似古罗马模仿古希腊。萨尔贡(Sargon)出生的传说弃儿文化母题:摩西、居鲁士、俄狄浦斯、沙恭达罗、罗慕洛与瑞摩斯、玄奘等不凡人物(参看叶舒宪水与生命原型、类型、文学整体),3、巴比伦文学日常语言用闪米特语,宗教沿用苏美尔语。亚述对保留、传播巴比伦文学起着重要作用,多从其都城尼尼微的国家图书馆遗址中发掘出来。安和恩利尔仍是大神,但主神属于巴比

5、伦人自己的神马杜克。,巴比伦神话,艾努玛艾利什Enuma elish最早的完整的创世神话,原写在七块泥板上,暗合圣经中的7日创世观。主要描述宇宙和人类的创造过程,并着重于对巴比伦的主神马尔都克的颂扬。为后代创世神话提供原型范本。如水为世界万物和生命之本源的观念,子辈神杀死父辈神的争斗等。,伊什塔尔下冥府The Descent of Ishtar into the Nether World描写的是女神伊什塔尔(又译易士塔)赴下界地狱中搭救坦穆斯(又译阿都尼斯)的动人故事。NinsarAsharIshtarAphroditeVenus(女神的演变);Adonis崇拜(弗雷泽的人类学解释)经叙利亚、

6、腓尼基、塞浦路斯一直传到希腊,Demeter(得墨忒耳)与女儿Persephone(珀塞福涅)的故事、Jesus的故事等中的复活观念。,阿达帕Adapa:BC.14世纪刻在4块泥板上,现留残本。“人祖神话”:AdapaAdam(希伯来语,亚当),旧约创世纪中一些情节的相似。,叙事诗:咏正直受难者的诗 描写一个诚实、正直、始终按天神和统治阶级要求行事的人,却老是得不到好报。旧约约伯记的雏形:对信仰的理性质疑。,三、吉尔伽美什,古巴比伦文学的最高成就当推原始英雄叙事史诗 吉尔伽美什 这部亚述语楔形文字所刻的泥板书共有3000多行,记述在12块泥板上,是目前世界文学史上已发现的最古老的一部史诗。主要

7、取材于苏美尔阿卡德神话故事、英雄传说。,关于史诗(Epic)历来有两种解释。一是认为,史诗是指人类童年时代用诗歌体裁记录下来的古代神话传说和英雄事迹的长篇叙事作品,其结构宏大,充满幻想和神话色彩;另一种解释是,史诗是指反映了一个历史时期全体人民参加的历史事件和人民多方面生活的叙事作品。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有过歌颂祖先创业或部落征伐的英雄史诗:荷马史诗(古希腊)、贝奥武甫(日耳曼人)、摩珂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印度)、列王纪(波斯),汉族缺乏史诗 我国的诗歌传统是抒情诗,汉族没有像荷马史诗或中世纪的英雄史诗那样的史诗作品,诗经中的大雅有五篇记载从后稷出世到武王灭商的历史,可说是中国最早的叙事诗萌芽或史诗

8、雏形,但它们不能与西方的史诗相比。最早的史诗 过去文学史家总把荷马史诗奉为史诗的始祖和楷模,自19世纪70年代乔治哈密斯发现巴比伦史诗吉尔伽美什这部4000年前的西亚伟大作品后,史诗出现于文学史的上限向前推移了足足1000多年。,形成过程 吉尔伽美什的原始形式是民间口头流传的文学,史诗的基本内容于公元前3000年代的苏美尔阿卡德时期已形成雏形,“它是公元前2000年代的巴比伦人对公元前3000年代苏美尔人的文学遗产进行加工改造的结果。”从一个口头文学演变成为泥板文书。其成书过程长达一千多年。,故事情节(1)吉尔伽美什与恩启都结交(1、2块泥板)(2)征讨杉妖芬巴巴(2、4、5块泥板)(3)女神

9、伊什妲尔的求爱和迫害(6块泥板)(4)恩启都之死与吉尔伽美什的悲悼(7、8块泥板)(5)吉尔伽美什远游,探求生命的奥秘(9、10、11块泥板)(6)吉尔伽美什同恩启都亡灵对话(12块泥板),吉尔伽美什 大洪水后苏美尔人的著名城邦乌鲁克第一王朝第五位“恩”或“恩西”(意为国王或执政)。执政时间大约在公元前2700年至公元前2600年之间。据考古资料苏美尔王表证明,吉尔伽美什的名字被编在苏美尔最古老的国王名录里面。大神阿鲁鲁所创造的“三分之二是神,三分之一是人”的英雄,女神宁松(Ninsun)之子,在巴比伦神话中相当于太阳神。“吉尔伽美什”(Gilgamesh)的含义是“火与斧的人”。,情节象征

10、恩启都的出现与吉尔伽美什性格的转变反映了古代两河流域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城邦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以及广大人民的价值观念和道德理想。恩启都的人化暗示人类蒙昧走向文明,吉尔伽美什的两重性格以及民众对他的两种态度,是氏族社会的原始平等到阶级社会的奴隶主专制这一漫长的历史变迁中广大人民的政治愿望和道德理想的一种曲折表现。英雄历险、吉尔伽美什为寻访人类始祖乌特那庇什提姆、探求死与永生之谜的长途 跋涉、方舟救渡与人类再造、生命之草得而复失、幽冥地府的故事,象征着人与自然环境、自然法则的不懈拼搏、协调,又象征着人对生命奥秘的不断探索、理解,人认识自身、发现自我的社会化进程。,深层象征:吉尔伽美什的

11、人生轨迹(“英雄与太阳”模式)生命的意义,英雄是“沿着太阳的路”行进着。一方面渴望着向太阳一样获得永生,另一方面在生命的无可把握的恐惧中上下求索而领悟生命的。对死的关注是人类哲学的开端。人知道了必然死,才会去思考如何生的问题。,神秘的数字原型“7”:“七贤”、“七身索子甲”、“七年歉收”、“造船七天竣工”、“船在尼什尔山搁浅七天”、“祭神时的七只又七只酒盏”、“烤了七个面包”等“12”:12块泥板、12个月、一天12个时辰(古巴比伦历法规定)、恩启都从患病到死恰好12天、吉尔伽美什在第12块泥板结束了他必死生涯的故事。巴比伦人按太阳运行的黄道圈即太阳轨迹分成12部分和12个黄道星座。“11”:载在第11块泥板上的洪水浩劫和方舟救渡神话与巴比伦历法中的11月份称为“大雨天灾之月”暗合。,影响 流传学角度 对西亚地区、对世界文化(尤其西方文化)的影响:古希腊(神话、荷马史诗),圣经,印度的造型艺术等。情节原型上 大洪水方舟、英雄情谊(阿卡琉斯与帕特洛克罗斯)、生命树与蛇、约伯对生命限度的感叹等。九大母题罪恶、转变、杀妖、求永生、得不死药、失不死药等。,思考题:谈谈吉尔伽美什与古希腊文学(神话、史诗)的相似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