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九章-核酸代谢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040532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4.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化学九章-核酸代谢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生物化学九章-核酸代谢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生物化学九章-核酸代谢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生物化学九章-核酸代谢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生物化学九章-核酸代谢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化学九章-核酸代谢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化学九章-核酸代谢课件.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节 DNA的合成一、DNA的半保留复制DNA双螺旋的两条链碱基顺序互补的性质是DNA自我复制的基本要点,第九章 核酸代谢,复制部位:真核生物:细胞核原核生物:细胞质的核质区,DNA复制时,亲代DNA的双螺旋先解旋并分开,然后以每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配对原则,各形成一条互补链。这样,从亲代的一个DNA双螺旋分子复制成两个与亲代的碱基序列完全相同的子代DNA分子。每个子代DNA分子中,有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另一条则是新形成的,这样的复制方式叫做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半保留复制,DNA半保留复制实验证据1958年Meselson(梅塞尔森)和

2、Stall(斯塔尔)用同位素(15N)和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首次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用15NH4Cl唯一氮源培养大肠杆菌,之后,用14NH4Cl培养,然后进行CsCl2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由于15NH4Cl密度大于14NH4Cl,因此,形成不同区带,经过若干代培养后,两个14NH4Cl区带增多。,复制的反应,PPi随即被焦磷酸酶水解,从而推动聚合反应的进行。,二、聚合酶I1956年Kornberg科恩伯格提取出了DNA聚合酶I。此酶为单肽链蛋白质,它以脱氧核苷三磷酸为活性单体物质来合成DNA链DNA聚合酶I在合成DNA时需下列物质:(1)所有四种脱氧核苷三磷酸-dATP、-dGTP、-d

3、CTP、-dTTP(脱氧胸苷三磷酸)及Mg2+。(2)带有自由3-羟基末端的有一定长度的DNA链作为前体,DNA聚合酶I不能从头开始合成DNA。(3)DNA模板DNA合成时增链的方向是从53的方向进行,增链速度约为10个核苷酸/秒,脱氧核苷三磷酸上的-磷酸亲核进攻DNA链的3-OH末端。DNA聚合酶I具有外切酶的功能(35或53)。,三、DNA聚合酶II和III1970年从大肠杆菌中分离出了DNA聚合酶II和III在生物体中,聚合酶III的功能是合成新的DNA链;DNA聚合酶I的功能是除去RNA引链和修补裂口。DNA聚合酶II的功能尚不清楚。,DNA聚合酶III是大肠杆菌DNA复制过程中真正的

4、复制酶!,四、解链酶(helicase)作用:能断裂互补碱基间的氢键,使DNA双链分离形成“复制叉”。,五、单链DNA结合蛋白(single stranded DNA-binding protein,SSB)选择性地与单链DNA结合。作用:稳定DNA单链模板,包括防止重新形成双 链、双螺旋结构以及防止被核酸酶水解。,六、引物酶(Primase)实际上该酶是一种特殊的RNA聚合酶。作用:在DNA复制开始时,在5端(5 3方向)合成一小段RNA引物。,七、DNA聚合连接酶1967年,在几个实验室同时发现了一种DNA连接酶作用:催化一条链的5-磷酸末端与另一条链的3-OH末端之间形成磷酸二酯健。只能

5、连接处于nick(缺口)状态的双链DNA,不能连接游离的两条单链DNA,八、DNA的复制真核细胞的复制是从多个起点开始的,以双向方式复制可是任何一种DNA聚合酶只能进行53的复制(领头链)。如何解决以53为模板进行复制的过程?,复制的起始,1、在拓扑异构酶、解链酶及单链DNA 结合蛋白的共同作用下,DNA解旋、解链,形成复制叉。2、依赖于单链模板,由引物酶催化按碱基配对规律合成一小段RNA引物(原核细胞引物长50-100个碱基,真核约10个碱基。),复制起始阶段的特点,真核细胞:具有多个起始位点,原核细胞:仅有一个复制起始位点,但往往是双向复制(如E.Coli),复制过程的调控主要取决于复制启

6、动的频率,而DNA延长的速度大体上是恒定的。由于真核生物在多位点上启动复制,所以尽管其DNA比原核生物DNA大得多,但复制的总速度反而比原核生物快。,DNA的复制是由引发体识别并结合于复制原点而被启动的,其机理比较复杂,目前还不十分明了。,链的延长,引物合成后,由DNA聚合酶催化,在引物 3-OH末端逐一添加与模板链对应互补的脱氧核苷三磷酸。随着复制叉的推进,两条新链的合成方向是不同的:领头链:链的延长方向(5 3)与解链方向(复制叉移动方向)相同,为连续合成。,随后链:,另一条链延伸的方向与复制叉前进的方向相反,它显然不能被连续合成,需要复制叉推进了一定的长度,有了一段DNA单链后,才能以此

7、为模板合成一个片段。因此这条新链的合成是不连续的,而且总晚于先导链,所以称为随后链。,这种前导链连续合成,随后链断续合成的方式,称为半不连续复制。随后链中合成的多个DNA片段,称为冈崎片段。冈崎片段的长度原核细胞中约10002000个核苷酸,真核细胞中约100200个核苷酸。,引物酶在复制原点附近合成一段RNA引物;DNA聚合酶(原核细胞)在引物的3末端逐个添加脱氧核苷酸。随着复制叉的推进,亲代DNA双螺旋不断被解开,先导链也不断延伸。,先导链的合成,随后链的合成,引物的合成:随后链的每个冈崎片段都需要合成 RNA引物。也是由引物酶催化。,冈崎片段的合成:DNA聚合酶(原核细胞)在引物的3末端

8、使DNA链延伸,直至抵达其下游的另一个冈崎片段的RNA引物的5端。,随后链的合成,冈崎片段的连结:DNA聚合酶一边以其DNA聚合活性在上游冈崎片段的3-OH末端添加脱氧核苷酸,一面以其53核酸外切活性切除引物,直至将引物全部切除。DNA连接酶将最后的缺口补好。,先导链和随后链中DNA的延伸由同一个DNA聚合酶全 酶二聚体催化,随后链的模板回折成环,从而使冈崎片段的延伸方向与先导链的延伸方向一致,它们的3末端分别落在DNA聚合酶全酶的双活性部位。因此,随着聚合酶的移动,两条链同时延伸。,复制的终止,水解引物及填补空隙 冈崎片段合成后,由DNA聚合酶水解去除RNA引物,并填补留下的空隙(53)聚合

9、。最后由DNA连接酶催化连接成完整的链,从而产生完整的双链DNA分子。,九、DNA的复修修复步骤如下:(1)特异的内切酶与损伤部位结合,在损伤部位的5-端切断磷酸二酯键;(限制性内切酶降解陌生的DNA)(2)外切酶水解除去包括损伤部位在内的一小段DNA单链。(3)DNA聚合酶I催化以母体为模板进行修复53。(4)连接酶进行连接。,差错率为10-9-10-10,新合成的子链与母链之间碱基配对严格性使用引物RNADNA聚合酶对底物专一性DNA聚合酶的校对作用5.DNA修复机制,DNA分子的完整性对细胞至关重要,这一点是其它生物分子无法比拟的。在生物的进化中,DNA复制中可因DNA聚合酶催化作用引发

10、出偶然的错误。环境因素(如辐射、紫外光照射、化学诱变物等)也可引起DNA序列上的错误,这些错误若不能予以改正而保留下来,会直接影响机体的生理功能,以致影响到后代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但是,生物体内存在有效的修复(repair)体系,保证了DNA复制的高度精确性。,1.DNA损伤的原因,外环境中的射线:X-射线、紫外线等 高剂量的紫外辐射使DNA链上邻近的嘧啶核苷酸之间形成化学键,生成二聚体;此外还有脱嘌呤作用和脱氨基作用.,2.修复,所有细胞对DNA的损伤都有一定的修复能力,以恢复正常的DNA结构。,修复的方式:光修复、切除修复、重组修复、SOS修复,(1)光修复 由DNA光裂合酶(photoly

11、ase)催化。该酶需要光(400700 nm)才能激活,它能切除嘧啶二聚体之间的连键(C-C键),从而修复由紫外照射而造成的损伤。,(2)切除修复 该类修复是指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将DNA分子中受损伤的部分切除,并以完整的那一条链为模板,合成出新的被切去的部分,然后使损伤的DNA恢复正常结构的过程。切除修复系统可对多种损伤起修复作用。切除修复有核苷酸切除修复(nucleotide excision repair,NER)和碱基切除修复(base excision repair,BER)两种。,(2)切除修复 修复机制:其过程是:切补切缝 由专一性核酸内切酶催化,在离损伤处附近切断 由DNA聚合

12、酶在断口处进行DNA合成 由5核酸外切酶将损伤部位切掉 由连接酶将新合成的DNA链与原来的链连接,知识窗 NER缺陷与癌症和遗传疾病,核苷酸切除修复(nucleotide excision repair,NER)缺陷与癌症的发生有关,如着色性皮肤病是由于体内NER系统缺陷引起皮肤细胞对日光或紫外线特别敏感,其所形成的T-T二聚体就是因缺乏能切除T-T二聚体的特异性核酸内切酶所致,以致在后续的复制中造成遗传信息改变,最终出现皮肤癌。,一些常染色体退行性疾病患者对太阳光极其敏感。还有的患者在婴儿时期皮肤明显地改变,如干燥、进行性的雀斑和角质化(一种皮肤肿瘤)并伴有眼损伤如角膜溃烂、晶体混浊和神经退行性症等,进而发展为致死的皮肤癌,其发病率是正常人得此症的200倍。科凯尼氏综合症(cockayne syndrome CS)也是一种遗传疾病,与NER基因缺损有关,因此,CS患者对紫外照射高度敏感,表现出与皮肤癌同样的发病率。,2.修复,(3)SOS修复 细胞在紧急状态下,能诱导产生缺乏校对功能的DNA聚合酶,它能在DNA的损伤部位进行复制,从而避免了死亡,但产生很高的变异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