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化学导论3共价键和原子晶体.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451553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375.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固体化学导论3共价键和原子晶体.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固体化学导论3共价键和原子晶体.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固体化学导论3共价键和原子晶体.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固体化学导论3共价键和原子晶体.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固体化学导论3共价键和原子晶体.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固体化学导论3共价键和原子晶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体化学导论3共价键和原子晶体.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3 共价键和原子晶体,在离子键的静电模型理论发展同时,共价键理论也在建立发展当时提出简单成键规则,如八隅规则和Lewis结构,今用量子力学可说明共价键。成键的规则:(1)形成共价键的原子A和B,它们的电子的能量应该比较接近,如果B原子上电子能级低于A原子上的,那么电子将由A转移到B,从而形成离子键AB;(2)成键原子原子轨道必然重叠,就是说电子共处于一定的空间;(3)一般是由两个电子配对形成每一个价键;,(4)对大多数分子,价电子层中的电子最多为8个这是由于以s和p轨道成键时,只有4个轨道。共用电子对和孤电子对总数等于4。(5)但对于有可成键的d轨道的元素,价电子层中电子可以多于8个。如长周期

2、中的高价态的非金属元素和络合物中的过渡金属都有这种情况。6)电子电子间的推斥力应是最小;(7)分子将具有最低的能量。,3.1价键理论(Valence Bond Theory,VB),价键理论由电子配对成键的概念发展起来的。1927年Heitler&London提出了氢分子的量子力学处理又由Pauling&s1ater等加以发展。H2是只包括两个质子和两个电子的最简单和最典型的共价键分子体系。人们是从H2开始来认识和讨论共价键理论的 设想有两个独立的H原子,可分别用两个波函数来描述它们:(3-1),其中R(r)是反映电子与核之间距离的函数,()和()是反映电子与核之间角度的函数当两个原子是完全独

3、立、不互相作用的,那么体系的波函数可写为:=A(1)B(2)(3-2)状态函数的右下脚符号A和B指的是原子,1和2指的是电子的编号。当两个原子互相靠近形成分子时,它们将互相影响,单独的波函数将要改变。对其逐步加以改进,使波函数最终逼近体系的真实情况求体系能量对于核间距离的函数,发现当核间距为0.90时,(3-2)确有一个极小值(图3-1a),约24kJ/mol但实验测得H2核间距为0.74。这和一次近似值相差不太大,可是实验测得的H2分子键能是458kJ/mol,比一次近似能量大20倍。,过于局限地运用(3-2)式描绘H2,把电子记为1和2是不正确,电子是无法区别的,即使能区别它们,也不能肯定

4、电子1总是A周围电子2总是在B的周围。要去掉达些人为的限制,在波动方程中加上第二项,以反映两个电子可以互换位置:=A(1)B(2)+A(2)B(1)(3-3)用(3-3)式求解能量,就得到曲线b,能量值就修正了许多(303kJ/mol),核间距离也稍有修正。能量降低归结为:由于电子交换位置后,可以在更大的体积内运动。考虑到电子可以互相屏蔽,有效核电荷Z*稍小于Z,可进一步修正波函数,可得到能量曲线c。,虽允许电子可交换其位置但又要求必须同时交换位置,在同一时间内一个核只能联系一个电子。规定得过严,由于电子互相排斥,可设想电子将不互相靠近,趋向分别待在各个原子上,不能引伸说,电子总是待在各自的原

5、子上。也有一定机会完全集中在一个原子上,而形成离子的结构,可以表示为:=A(1)B(2)+A(2)B(1)A(1)(2)+()B()(3-4)式中前两项共价结构,后两项离子结构,两个电子同时在一个原子A或B上,这种离子结构的几率较小,在整个方程中后面两项所占的比重也较小(1)。,(3-4)式可更贴切地表示为:=共价 H+H-+H-H+(3-4)求解方程(3-5),得到进一步修正的能量和核间距,如图3-1d所示d与实验值(e)就更接近了。可以进一步的修正波动方程,得到更接近于实际情况的对氢分子的描绘。简化处理已经包括了共价键中的三个重要因素:电子离域、电子互相屏蔽和价键具有部分的离子的性质。上面

6、假定成键的两个电子是自旋相反的情况如两个电子自旋平行,不会成键,而只有排斥作用,图3-1中的曲线 f 所示,是包利不相容原理规定结果。生成每个键需要两个电子配对,所以价键理论常常叫做电子配对理论,是路易斯电子配对理论的量子力学逻辑外延。,5-2分子轨道理论,另一讨论共价键的理论叫做分子轨道理论MO。该理论认为:当两个原子核位于它们的平衡位置时,所有的电子将处于分子轨道中,分子轨道在许多方面类似于原子轨道。在原子中存在着由各组量子数所规定的原子轨道s、p、d、f,在分子中则存在着由量子数所规定的分子轨道,、分子轨道理论不同于价键理论主要区别在于:分子轨道理论把分子看成是一个整体,认为分子中每一个

7、电子是在各原子核和其余电子组成的势场中运动,它的运动状态可用状态函数来描写。,这种在分子中的单个单子的状态函数叫做分子轨道,犹如在原子中单个电子状态函数叫做原子轨道一样。由两个氢原子核与一个电子所组成的H2是这种模型的最简单的一个体系,光谱实验证实了H2的确存在,很不稳定对这样一个体系可写出它的薛定谔方程,但不能精确地求解,须作某些近似处理一种叫做原子轨道的线性组合方法(LCAO)。此方法认为:如果在多数时间内,这个电子比较靠近一个核,并受其控制,那么分子轨道就十分接近于该原子的原子轨道。因此,可假设用构成分子的各原子轨道组成分子轨道。,用A和B表示两个H原子轨道,两个原子轨道组合成两个分子轨

8、道化b和a,其中b的能量较原子轨道低,是成键的分子轨道(bonding molecular orbital),a的能量较原子轨道高,是反键分子轨道(anti-bonding molecular orbital)b=A+B a=A-B(3-6)如果让一个电子进入H2+的成键轨道中去,那么相应分子的波函数是:b=b(1)=A(1)+B(1)(3-7),对于双电子体系(如H2分子)来说,总的波函数应该是每个电子的波函数之乘积:=b(1)b(2)=A(1)+B(1)A(2)+B(2)(3-8)=A(1)A(2)+B(1)B(2)+A(1)B(2)+A(2)B(1)(3-9)这种分子轨道处理H2分子的结

9、果跟价键理论的结果相似,(3-9)式和(3-4)式是一样的。只不过分子轨道理论更加重视分子中的离子性,把它着重地加以考虑。,如果我们对波函数加以修正,把电子的屏蔽效应和电子电子的推斥作用也加进去,然后求解,得到相应的能量值和核间距值与实验结果是很接近的(表3-2)。表3-2 H2分子轨道波函数的能量和核间距 波函数形式 能量/(kJ/mol)核间距/pm 未校正 260 85添加屏蔽效应 337 73添加电子排斥作用 397 71 实验值 458 74,讨论一下成键轨道和反键轨道的差别在成键轨道中,组成原子的波函数在两核之间是互相增强如图3-2(a)、(b)所示。但在反键分子轨道中,原子的波函

10、数互相抵销,在两核之间形成一个波节如图3-2(d)所示,为了解氢分子中电子的分布,取波函数的平方:b2=A2+2AB+B2(3-10a)a2=A2-2AB+B2(3-10b)两个电子几率密度函数间的差别在中间一项 积分叫作重叠积分在成键轨道中,重叠是正值,两核之间电子密度是增加的;而在反键轨道中,两核之间电子密度是减少的如图3-2(c)和(e),在成键的情况下,原子核被互相屏蔽,核对电子的吸引也被增强,这样就使分子的能量降低;在反键情况下,两核之间电子密度很小,电子此较集中在核的一边,而不被另一核吸引的地方。可用图3-3表示相应的H2+的电子密度图。圆圈表示电子的等密度面是一个截面图,如绕核间

11、连线旋转180,即可得到立体的图形。对成键的情况,核间电子密度较其他地方大,表示核间电子云密集的重叠。,图3-3 H2+的电子密度图。(a)成键轨道,(b)反键轨道,因为在空间某处找到一个电子的几率所以方程(3-10a)可改写为:(3-11)Nb是归一化常数以S代表重叠积分,(3-11)可写成(3-12)前面已经把原子波函数归一化了,因此(3-13),重叠积分S是个较小的数值,为简化计算可把它忽略,不致导致太大误差。完全忽略重量积分这一项,这样分子轨道波函数便可以简化为:(3-16)(3-17),“完全忽略重叠”是一种很常用的简化计算法,在分子轨道计算中经常遇到。另一方面电子云重叠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键的强度就是和电子云重叠成正此的,当重叠为零或为负时,就不能成键。互相矛盾的问题怎样解释呢?“完全忽略重叠”仅仅意谓着在归一化处理中,把重叠积分S的数值给忽略了。不是无视共价键中的电子云重叠,相反,下面还要特别着重地讨论轨道的重叠和对称性问题。归一化计算时,把重叠积分S考虑进去,归一化系数为Na=1.11,Nb=0.56,而不是Na=Nb=0.71,在其他分子中,电子云重叠比H 2分子中小,所以重叠效应也较小。,H2轨道的形成见图3-4,成键轨道的能量低于原子轨道Ec,而反键轨道则高E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