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对外汉语教学模式.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451734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4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内对外汉语教学模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国内对外汉语教学模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国内对外汉语教学模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国内对外汉语教学模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国内对外汉语教学模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内对外汉语教学模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对外汉语教学模式.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马小叶,目录,一、概念的界定,(一)区分几个概念(二)教学模式及其含义,(一)区分几个概念,教学流派,教学法,教学模式1.教学流派:指一些教学主张相近、教学风格相似的教师在教学艺术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正式或不正式地结合在一起并在一定范围内产生影响的教学派别。,2.教学法:是在一定地教学理论指导下对教学实践地总结和探索,包括教学论与教学方法两部分。研究的三个层面:宏观方面的研究方法论层面地理论研究微观层面的研究操作层面地教学技巧研究中观层面的研究教学模式,(二)教学模式及其含义,1.含义:一般指具有典型意义的、标准化的教学或学习范式。2.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包含五个基本

2、要素: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手段和策略)、评价3.一个成熟的教学模式必不可少的环节:实验验证(反复的),二、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概述,(一)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提出的原因(二)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含义,(一)教学模式的提出,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研究鲜有涉及的原因(1)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其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都还处在发展成熟期。(2)对教学模式本身以及教学模式对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影响力和作用力认识不足,研究视角受到限制。(3)教学模式研究和实验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和条件,如:对个人教学经验的积累与多年形成的习惯做法进行一定规模的教学实验、反复验证不够,因此无法升华成有意义的教学模式

3、。,(二)含义,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模式:从汉语独特的语言特点和语言应用特点出发,结合第二语言教学的一般性理论和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在汉语教学中形成或提出的教学(学习)范式。这种教学(学习)范式以一定的对外汉语教学或学习理论为依托,围绕特定的教学目标,提出课程教学的具体程式,并对教学组织和实施提出设计方案。,三、常见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一)整体教学模式的介绍、构建(二)侧重于教学法的教学模式研究(三)针对汉字特点的教学模式研究,(一)整体教学模式的介绍、构建,1.崔永华(1999)对1973年到20世纪末我国基础汉语教学模式进行了总结:1973-1980年的“讲练一复练”模式1980-1986年

4、的“讲练一复练+小四门”模式1986年一20世纪末是“分技能教学”模式,分技能教学模式,由鲁健骥等于1986年提出,基础汉语教学阶段的一个教学模式,受到听说法、功能法、交际法等多种教学模式的影响。该模式认同交际技能的培养是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认为分技能教学是语言教学的最佳途径,因而主张以汉语交际技能为培养目标,以汉语综合课为教学的核心内容,按照语言技能项目分设课程。,2.陈贤纯(1999)的“词汇强化教学模式”提倡在中级阶段取消精读课,通过加快词汇教学速度,提高汉语学习效率。该模式有效利用记忆的心理规律和汉语词汇规律,使每个词进入相应的语义网络,多个循环的强化记忆,加快学习生词的速度。设计者拟

5、按每周学习250-300生词的速度,迅速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大幅度提高汉语学习的速度,计划让学生在两年内学习2万个生词。,3.马箭飞(2000)构建的“汉语短期教学新模式”该模式将教学的重点从学习的最终目的状态转移到学习和教学过程本身上来,使教学“产品式”转变成“过程式”,突出短期教学的交际性、实用性、趣味性,进一步满足短期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介绍了实施以交际任务为基础的短期教学的原则以及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汉语交际任务教学模式,其借鉴了交际教学法中的任务式大纲模式,以功能-意念大纲为基础,从汉语语言交际的实际需要出发,把语言交际内容归纳为一系列交际任务项目,并按语料难易和繁简程度分级。该模

6、式主张以交际任务为教学组织单位,让学生通过大量的交际性操练掌握相应层级和数量的汉语交际任务项目,提高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4.徐子亮(1999,2000)从词语模式的构建、句子模式的构建、思维模式的构建三个方面入手,提高学生对汉语模式的匹配和提取能力,这是一种从语言单位模式入手的教学模式构想。5.杨惠元(2000)提出一条改革思路:从听入手,在一年内给学生输入一万个汉语词汇解决学生的日常交际问题,达到“最低职业技能”水平。,6.鲁健骥(2003)根据20年实践的情况和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的最新发展,分析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得失,提出将目前的口笔语综合训练课分为口语和笔语两门课,二者各有分工,互相补充

7、。这个模式有利于学生口笔语能力的迅速发展。笔语课在中高级阶段自然地发展成精读课,并有泛读课与之配合。,7.赵金铭等(2004)总结的北语的“对外汉语短期速成强化教学模式”。是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结合北语速成学院短期强化教学实践,从理论上升华而形成的。这一体系建立了系列化、多样化的适合各种学习需求的教学模式,创建了完善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规范,并编写出了配套教材,开发研制了系统的测试体系,其目的是通过短时间、最优化的教学和强化训练,使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有明显提高。,8.刘亚辉(2007)介绍的“准家庭”教学模式 遵守四大原则:汉语环境原则、加快进度原则、精讲活练原则、激

8、发兴趣原则 实施办法:从编班住宿、课程设置、教材使用、课程要求、课外延伸教学、文化教学、教师职责等多方面要求。,(二)侧重于教学法的教学模式研究,1.付继伟(2005)认为高级汉语教学可以参考直接法的原则,以综合训练代替分技能训练、课堂教学以操练、讨论为主,实行大小班配合的方式,将教师定位为“操练员”和“主持人”,旨在落实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和“精讲多练”的原则。2.吴铮(2006)的“规约开放任务教学模式”对任务类型进行了有效的区分,既体现了任务教学重视交际特点,也充分利用了课外环境。,3.顾婷(2006)尝试把任务型教学法的本质特点及原则融入到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提出一个适合对外汉

9、语口语教学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4.萧海薇(1999)对掌握学习法教学模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作了一个大胆的理论探讨,其介绍的掌握学习法教学模式由四个环节组成:给“掌握”下定义;制定掌握的计划;为实现掌握而教;为实现掌握而评分。,5.朱昱晟(2008)列举出了“听”“说”“读”“写”模式、专门课程模式、生活实践模式和角色扮演模式共四种文化教学的具体形式,是文化因素的教学策略。6.裴维襄(2002)语言直观教学和画面直观教学,认为能够使对外汉语课堂生动有趣,语言实践教学,则是直观教学的继续与深入。它是老师把学生带入经过策划的实地人际交往训练,包括“一帮一”式、聊天式、模拟社会活动式三种语言实践

10、。,7.谭春健(2004)提出初中级对外汉语教学听力课应进行“理解后听”教学模式,是从意义到语音的匹配式教学,训练学生在语流层面上形成理解意义的新定式。8.孟国(2003)总结的“实况视听教学模式”是中高级阶段培养学生新闻视听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模式借鉴了交际教学法和话语分析的一些主张,提出让学生视听实况材料,培养学生接受真实信息并直接用于实际生活需要的技能。,(三)针对汉字特点的教学模式研究,汉字教学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难点,由此引发的教学模式的研究包括汉字教学模式研究、由汉字引起汉语教学模式研究以及对汉语教学模式导向性的理论思考。1.白乐桑(1996)将1970年以来巴黎第七大学东亚

11、语言文化学院中文系所使用过的初级教材简单地总结,并就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原则发表了看法,最终目标是要在将来建立一种以字与词之间的关系以及语和文之间的关系为标准的评估系统去评估所有的汉语教材。,2.张朋朋(1999)的“语文分开、集中识字”模式 针对欧美学生的汉字教学模式,受传统的识字教学方法的启发,结合汉字及汉字学习的特点,在教学程序和教学安排上,主张把口语教学和汉字教学分开,先语后文;把汉字教学中的写字教学和识字教学分开,先写后识。,3.王若江(2000)从“字本位”教材、本位论、字本位和词本位之争、字词比例关系、字本位教学法与“词”的界定、字本位教材和汉语语体体系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对外汉语教学

12、中字的地位,认为汉语语言文字启蒙这部教材,冲出了传统的教材框架,找到了汉语的基本结构单位字,循着汉语自身的语言规律进行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4.李犁(2006)探讨在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如何处理“语”和“文”教学的问题,即汉语和汉字的教学路子问题,首先对各类的教材进行研究,发现了不同的教材遵循不同的编写原则和对“语”和“文”的处理方法,讨论各自的优势及弊端,然后探求三套教材各自遵循的语言文字理论基础,对不同的语言文字理论进行对比分析,最终对合理的对外汉语、汉字教学路子提出一点建议。,5.张德鑫(2006)认为“字本位”教学模式,抓住了汉语的最小书写单位、形音义三位一体的字,并对“字

13、本位”教学作了“修正”,提出对外汉语教学应向“字中心”教学路子作战略转移。,6.张朋朋(2007)基于“语”和“文”、“语言能力”和“文字能力”、“语言单位”和“文字单位”相对独立的三个理念,提出“语文一体”“语文并进”模式中“语”和“文”的教学相互阻碍,“语文分开”“语文分进”模式中“语”和“文”的教学相互促进,并从课程设置、教材编写、课堂教学法等角度阐述“语文分开、语文分进”模式的具体做法。,补充,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中、高级水平的学生):a检查学生课前线上视频学习的情况。b就课文内容、语言点进行翻转式操练。c进行讨论复述。在将近90分钟的教学时间里,除去

14、播放课文录音的时间,学生的操练时间约占50%,讨论复述的时间约30%。由此可见,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对外汉语课堂话语是以操练与讨论相结合的互动模式。,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评价 该教学模式尤其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知识的运用能力,重视高密度地进行重点词语与句型的操练,重视培养学生的汉语语感,从而能有效而快速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好地树立学生自主学习与协作式学习的典范,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同时又能兼顾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要求。问题,2.慕课形式下的对外汉语网络教学模式 慕课的授课形式以微视频为核心内容,微视频通常在10至15分钟左右。整个课程由若干个微视频组成,并且所有微视频都可以下载,使学习者可以随时回看。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自主选择学习的路线并掌握学习。慕课+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清华大学开设的慕课平台“学堂在线”网络孔子学院、“中文在线网站”、国讯网校长城汉语、“Chinesehour”、网上北语,四、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化的意义,(一)连接基础研究和教学实践,形成系统一体化研究。(二)建立自己的品牌、输出规则。(三)缩小与国际第二语言教学法研究水平的差距。(四)实现教学创新。(五)形成规范化、科学化教学体系,提高教学效率。(六)教学的最优化解决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