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概要分析.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452842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57.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新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概要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2新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概要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2新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概要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新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概要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新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概要分析.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单元它们是用什么做的单元概要分析一、单元整体解读与学情分析材料的发现、发明及利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材料与口常生活密切相关,材料与能源、信息并称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因此,引导学生尽早了解材料的发展、基本性能及其主要用途,是现实生活的必然要求。物质、物体、材料是物质科学领域最基本的三个概念。物体是具象化了的物质,材料是功能化了的物质。课程标准中要求,从低年级开始引导学生认识常见材料的基本性能和主要用途,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理解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这些概念。在此基础上,促使学生逐步建立“世界是物质的”这一大概念。对二年级学生而言,材料的概念既熟悉又陌生。幼儿园阶段,他

2、们用积木搭房子,用卡纸做手工,用泥巴捏泥人故他们对一些具体材料不陌生。但他们很少会用到“材料”这个名词,对“材料有什么特点”“各种物品与材料之间有什么关系”这样的问题也未有过思考,故他们对材料又是陌生的。对学生做前概念调查时发现,学生对某些材料的正确指认率较低,尤其对金属这类材料的认识不清晰,对材料的简单特点及其利用也不太关注。这些都成为编写本单元教材的认知起点。本单元作为学生系统认识材料的起始单元,需要从学生身边最常见、最熟悉的材料开始,引导他们在观察中比较,在体验中感知,从而对材料的简单特点、材料对人们生活的重要影响,以及新材料的神奇功能,都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二、单元目标解读与概念分析(1

3、)本单元通过观察、比较、实验、交流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低年段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科学探究: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科学态度: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和物质的外在特征、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人类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让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域”“技术与工程领域”的低年段要求。1.1 物体具有质量、体积等特征。通过观察,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1.2 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辨别生活中

4、常见的材料。1.3 工程和技术产品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体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三、单元构成与逻辑分析本单元由认识常见材料各种各样的杯子神奇的新材料三课组成,按照先常规后特殊的逻辑顺序展开。其中,第一课认识常见材料与第二课各种各样的杯子针对的是常见材料,第三课神奇的新材料指向特殊材料中的新材料。在常见材料部分,第一课是对各种材料的总体认识,包括辨认陶瓷、玻璃、木材、石材、塑料、布、金属,以及对这些材料基本特点的认知。第二课是通过具体的物品一一杯子,更深入地理解材料的不同特点,进而展开针对材料特点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和现象解释,让学生对常见材料的性质初步建立较全面的认识

5、。第三课是对特殊材料中的某些新材料进行介绍,重点展示的是材料纳米化后性质的改变,目的是让学生对新材料有一个粗浅的认知,并通过观察和实验,激发他们对新材料的兴趣。四、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了解新材料的神奇。(2)能观察、比较、描述常见材料的轻重、薄厚、颜色、软硬等特征。(3)乐于发现材料的不同特点,并尝试提出自己的问题。(4)感受现代科技进步对人类生活的改善。五、单元活动导图3.1 在荷叶上滚 水滴.发现荷叶 不沾水、水滴卷 走荷叶上的粉 笔灰。3.2 在蜡烛黑灰 上滚水滴,发现 蜡烛黑灰不沾 水、水滴卷走黑 灰上的粉笔灰。3.3 阅读资料,了 解一些新材料及 其在生产生活中 的应用。六、课时安排序号课题课时1认识常见材料12各种各样的杯子13神奇的新材料1总课时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