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总则.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454444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4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总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总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总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总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总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总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总则.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总 则宣讲人:方玉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教授国家注册岩土工程师,分五个部分,前言一般规定评估工作技术程序评估级别评估成果,0 前言,0.1 标准的性质技术标准0.2 标准的章节划分二类评估的共同章与节:反映二类评估的共性二类评估的专门章与节:反映三类评估的差异,不能视为三类评估的全部内容,0 前言,0.3 标准所用助动词采用国家标准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1.1-2000)的规定“应”和“不应”:等效于“要求”和“不允许”“宜”和“不宜”:等效于“推荐”和“推荐不”“可”和“不必”:等效于“允许”和“不要求”,0 前言,0.4 标准的适用范围适用

2、于:地质环境影响评估不适用于:地质灾害调查、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地质灾害责任认定、拟建工程对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安全影响论证不能把非地质环境影响评估项目视为地质环境影响评估项目0.5 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的概念地质环境问题产生可能性和可能造成的损失的综合估量。,0 前言,0.6 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类型的认定规划区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着重分析现状条件下地质环境问题产生可能性及其影响范围,提出规划建议;建设场地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着重分析有拟建工程介入的情况下地质环境问题产生可能性和可能造成的损失,拟建工程在该场地建设的适宜性;不能把某一类型的地质环境影响评估项目视为另一类型的地质环境影响评估项目,1 一般规

3、定,1.1 地环评估与所服务项目工作阶段的时序关系建设场地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应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规划区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宜在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进行。说明:这是由地环评估工作性质决定的,1 一般规定,1.2 地质环境问题种类地质灾害、含水层破坏、地质遗迹破坏、地下空间破坏及由地下空间开挖引起的岩土体变形,其中,地质灾害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 土体或岩体向下塌落并在地面形成坑、洞和洼地的现象。地面塌陷的基本条件是地下有空洞(包括天然洞穴和人工采掘形成的洞室与采空区),地面塌陷形成的直接原因既可能是由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如岩溶、地面开挖、地下采掘)造成的空洞扩大和覆盖层变薄,也可能是地面

4、加载。地面沉降区域性的地面高程降低的现象。地裂缝区域性的地面开裂现象。,1 一般规定,1.3 地环评估范围不应小于规划区和建设场地范围,应视规划和建设项目的特点及影响范围、地质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种类按下列原则确定:可能受崩塌、滑坡影响和可能引发崩塌、滑坡的的评估项目,其评估范围应包含崩塌、滑坡所涉及的范围。可能受泥石流影响的评估项目,其评估范围应包含泥石流三区(物源区、流通区、堆积区)中所在区及其上游区分布范围,可能引发泥石流的评估项目,其评估范围应包含泥石流主要影响范围,调查范围宜包含完整的泥石流流域。可能受地面塌陷影响和可能引发地面塌陷的评估项目,其评估范围应包含可能塌陷范围。,1 一般规

5、定,1.3 地环评估范围可能受地裂缝影响的评估项目,当根据已有资料不能对地裂缝作出恰当评价时,评估范围应包含地裂缝延展的范围。可能引发地表水体渗漏的项目,其评估范围应包含各渗漏途径的分布范围,调查范围宜包含地表水体的汇水范围及用水范围。可能造成含水层破坏的评估项目,其评估范围应包含整个含水层分布范围。,1 一般规定,1.3 地环评估范围可能造成地下空间破坏的评估项目,其评估范围应包含导致地下空间破坏的各主控要素影响范围,调查范围宜包含整个地下空间分布范围。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其评估范围应包含枢纽、引水工程、厂房和库区(含库区水域及受库水位影响的岸坡);调查范围应适度扩大,库区宜包含枢纽以上全流

6、域,调查范围边界应到达库区两岸级分水岭,涉及向邻谷渗漏时,宜到达邻谷。各类拟建项目的评估范围均应包含可能受拟建工程影响的区域。调查范围不应小于评估范围,以能合理划定评估范围为原则。,1 一般规定,1.4 二类评估应具有的资料规划:范围、规划功能和布局。建设项目:用地范围、拟建物平面布置、功能、规模、整平高程、项目投资。,2 评估工作技术程序,本框图反映的是评估工作的一般技术程序,具体评估工作中,可能有反复。本框图不反映评估报告章节安排,也不反映管理方面的内容,3 评估级别,3.1评估级别的划分城市总体规划区、村庄和集镇规划区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级别应为一级。建设场地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级别应根据地质环

7、境复杂程度与建设项目重要性按表1划分。,3 评估级别,3.1评估级别的划分,3 评估级别,3.1评估级别的划分说明:进行评估分级是为了使评估工作手段和工作精度因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在同一地质环境中,项目越重要,工作手段和工作精度要求越高;对同一项目,地质环境越复杂,工作手段和工作精度要求越高。因此,评估级别应根据项目重要性和地质环境复杂程度进行划分。,3 评估级别,3.1 评估级别的划分说明:一般情况下,评估级别可在评估工作开始前通过搜集已有资料与现场踏勘确定。但随着评估工作的开展,认识逐渐深入,评估级别也可能发生改变。矿山评估级别划分与以前不同,不再分初步分级和最终分级,和建设评估级别划分

8、方法相同。,3 评估级别,3.1 评估级别的划分当拟建线状工程长度小于30km大于等于10km或非线状工程用地面积小于0.5km2大于等于0.1km2时,按表1划分的评估级别如为二、三级则应提高一级;当拟建线状工程长度大于等于30km或非线状工程用地面积大于等于0.5km2时,评估级别应定为一级。说明:本标准强调了建设场地面积和拟建工程长度对评估级别的影响,这是考虑到面积、长度很大时地质环境差异往往较大,拟建项目构成也往往多而复杂,其重要性也有所提高,常常需要分区、分段进行评估,按一般标准确定的评估级别可能与所需完成的工作不匹配。,3 评估级别 3.2 建设项目重要性划分,3 评估级别,3.2

9、 建设项目重要性划分附录A未列出的其它项目的重要性应根据相应行业建设工程设计规模划分表确定,大型为重要,中型为较重要,小型为一般;未列入相应行业建设工程设计规模划分表的建设工程的重要性宜根据其破坏后果的严重性确定,严重为重要,较严重为较重要,不严重为一般。,3 评估级别,3.2 建设项目重要性划分说明:附录A列举了多种建设项目重要性归属,基本上包括了常见的项目类型,其重要性划分多数与相应行业建设工程设计规模划分表一致(即大型为重要,中型为较重要,小型为一般)。表中按跨度划分的单层工业厂房不含简易工业厂房。在建设场地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工作中可能会遇到某种建设工程在附录A中查找不到甚至在建设工程设计

10、规模划分表中也查找不到的情况,本条为这些建设工程的重要性划分作了原则规定。,3 评估级别,3.4 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划分,3 评估级别,注1:自然陡坡系指坡角35的自然土坡或坡角60的自然岩坡。注2:洞顶覆岩厚度不包括应力松动圈(冒落带)、土层和强风化层厚度;洞跨指洞室最大宽度,当为分离式复洞其相邻侧壁底45+/2角射线交点高于塌落拱高度时,可分别按单独洞室计算覆跨比,反之应合并成一个洞室计算覆跨比。注3:贯通性结构面指岩层层面、岩土界面、断层面及贯通性裂隙。注4:表中采空区限指开采深厚比200的采空区。,3 评估级别,3.4 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划分a 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应由复杂向简单推定。除自然陡

11、坡高度、贯通性结构面与斜(边)坡关系、不良地质现象占用地面积比例和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活动等4(大)项外,其余项中有5小项首先满足某较高等级时,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即为该等级。自然陡坡高度、贯通性结构面与斜(边)坡关系、不良地质现象占用地面积比例、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活动4(大)项中,有任1小项首先满足某较高等级时,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即为该等级。,3 评估级别,3.4 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划分b 地震基本烈度应按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确定。c 不良地质现象面积含其影响范围面积,影响范围可结合工程类比法确定。d 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活动6小项中,有任1项首先满足某较高等级时,破坏地质环

12、境的人类活动即为该等级。,3 评估级别,3.4 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划分e 用自然陡坡高度、边坡高度、洞顶覆岩厚度、贯通性结构面与斜(边)坡关系及地表水、地下水漏失量占蓄(流)量比例决定复杂程度时,当以上各要素影响面积之和小于用地面积10%时,宜降一个档次;洞顶覆岩厚度与洞跨之比不包含采空区。,3 评估级别,3.4 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划分说明:对丘陵山区,自然陡坡高度、贯通性结构面与斜(边)坡关系、不良地质现象占用地面积比例和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问题关系相对于其它因素更加密切,因而列为地质环境复杂程度的控制因素。表中自然陡坡高度和边坡高度界限值的确定参考了国家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

13、B50330-2002)对不同高度边坡区别对待(高于30m的岩质边坡和高于15m的土质边坡要专门论证、高于15m的岩质边坡和高于8m的土质边坡通常视为高边坡)的做法。自然陡坡高度和边坡高度系指最大高度。表中地形坡角系指一般值。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的确定应考虑地表水体距离及洪水位影响,地下水位埋深、地下水类型及富水性。,3 评估级别,3.4 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划分说明:对已治理的致灾地质体而言,虽然治理后的稳定性高于治理前,但相应地质环境仍然比不存在这样的致灾地质体时复杂,对外界因素也相对敏感。故考虑不良地质现象占用地面积比例时不排除已得到治理的致灾地质体。计算不良地质现象占用地面积比例时

14、,其中的岩溶只限于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塌陷的垂直或水平岩溶。顺向指结构面倾角与坡向夹角不超过30,切向指结构面倾角与坡向夹角超过30而不超过60。非顺向、非切向结构面都归入“简单”。,4 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成果,4.1 评估成果的方式和图件规划区和建设场地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成果应以评估报告方式提交。报告应附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平面图、剖面图,必要时尚应附与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有关的专项图件。4.2 评估平面图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平面图应以地形地质图为背景,反映致灾地质体及各种地质环境问题的分布。对规划区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尚应反映规划方案,对建设场地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尚应反映拟建工程概况及周围保护对象。,4 地质环境影

15、响评估成果,4.3 分区段评估图件当需分区段进行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时,应编制分区段评估图件和各区段特征说明表4.4 反映地环问题的图件致灾地质体及各种地质环境问题应有专门的平面图、剖面图、照片或素描图,剖面图纵横比例尺应一致。当有勘探测试资料时应附勘探测试成果图表。,4 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成果,4.5 其它要求当有正式的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方案或具有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功能的工程建设方案时应附相应方案。评估报告的文字、术语、代号、符号、数字和计量单位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4 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成果,6,4.6 附件评估委托书应体现规划用地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建设场地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的区别。评估纲要要有针对性,要具体,要对评估有指导作用。地质灾害野外登记表应选择恰当的登记对象;对目前稳定程度和今后变化趋势应有正确理解;表格应在野外填写,不能搞事后追忆;纵横比例尺应尽量一致,不一致时应注明。,剧 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