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生适应.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462538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2.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新生适应.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大学生新生适应.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大学生新生适应.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大学生新生适应.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大学生新生适应.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新生适应.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新生适应.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心理健康教育,荆 慧,第一章 大学新生适应,你知道我心里想什么吗?,第一章 大学新生适应,第一章 大学新生适应,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一、心理学概述心理学,顾名思义,就是以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研究。什么是心理现象呢?心理现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动态和静态两个维度,其内容不很统一。但是,不论心理现象多么复杂,它总是包括下列几个方面的内容:1、心理过程2、个性心理特征3、心理倾向性,二、心理学的起源及发展,1、科学心理学的发展心理学从哲学中真正分离出来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主要由德国生理心理学家冯特(18321920)完成的。心理学不是玄学,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中间学科。,二、大学

2、生心理健康的标准1、健康的定义一是躯体健康,二是心理健康,三是社会适应健康,四是道德健康。身体健康似乎心理健康的基础和载体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条件与保证,谚语,When money is lost 当你失去金钱nothing is lost 你无所失When health is lost 当你失去健康something is lost 你有所失When soul is lost 当你失去灵魂everything is lost 你失去所有,失联。离家出走误入传销组织,幸福,幸=土+¥,案例,有一个大学生,平时性格开朗,活泼大方,但最近几周里,他变得抑郁、孤僻,甚至不能集中注意力学习,还经常在半

3、夜里哭醒,他精神失常了吗?若告诉你,他的母亲刚去世不久,你又会怎么认为?一位男青年在火车站站台上焦虑地徘徊着。列车刚进站尚未完全停稳,一位女青年便急切地走下列车,而刚才在站台上徘徊着的那位男青年也不顾一切地跑上前去,抱起她拼命的狂吻,全然不顾站台上众多乘客的目光。请问:你认为他正常吗?如果告诉你,这对青年男女是西方人,你的结论又是什么呢?有一个人正在看一本书,忽然手中的书被人夺走,于是他大哭大闹起来。请问:你认为他正常吗?如果告诉你,他是一个五岁的小孩,你的结论又如何,2、心理健康的定义心理健康是指各类心理活动正常、关系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和人格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3、几个概念的区分心理正常是

4、指具备正常的心理活动,或者说是不包含有精神病症状的心理活动。心理不正常是指有典型精神障碍(俗称“精神病”)症状的心理活动,包括变态人格、确诊的神经症以及其他各类精神障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比较正确的认知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情绪情感健康的个性心理,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心理学这一学科对于消极方面的研究远比对于积极方面的研究成功。它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的短处,他的缺点,他的过失,但很少谈到他的潜能,他的长处,他的实际愿望或精神高度,好像心理学自愿固步自封,让自己仅限于研究黑暗低劣的一半。”当时有资料证明,研究心理负面的论文和研究心理正面的论文,数量比例是211,人们把主要的关注点放在对负面心理的研

5、究和治疗。可几十年下来我们看看人类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问题仍非常严重,患抑郁症的人越来越多。-亚伯拉罕马斯洛,心理学家梅耶统计1967-2000美国部分期刊发表论文愤怒:5000篇 焦虑:41000 抑郁:50000正性情绪:快乐:415篇 幸福:2000篇 生活满意度:2500篇,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1)智力正常。(2)情绪稳定、乐观。(3)意志健全。(4)人格完整。(5)人际关系和谐。(6)恰当的自我评价。(7)社会适应良好。(8)心理行为表现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加强大学生心理将抗教育既是促进大学生全面

6、发展的客观要求,又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又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加强大学生心理将抗教育既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昂政治教育效果的客观要求,有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目前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及转型发展的时期,传统价值观、现代价值观与后现代价值观并存,社会、组织、个人价值追求各异。在现代大学教育中,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带来的价值观多元化虽然为大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充分空间,但也使得大学生容易出现认同缺失、价值观失衡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学生心理问题大量增加。,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7、常见问题环境适应、与学习有关的心理问题、人际交往、与恋爱和性有关的问题、与择业有关的心理问题、自我认识和发展有关的问题、与经济困难有关的心理问题,什么是大学,在中学阶段,学生伏案学习,在大学里,他应该站起来,四处瞭望英.怀特海,大学里学什么,学生在大学里,实际上是学四种东西,一是学怎样读书,learn to learn;二是学怎样做事,learn to do;三是学怎样与人相处,learn to together;四是学怎样做人,learn to be大学是人生中至为重要的阶段,从入学第一天起,对大学有正确的认识和规划。,现阶段的主要任务,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中学时的我学别人走路 大学时代

8、的我-学会自己走路,第二节 适应概述,适应:个体通过不断调整自身使其个人需要能够在环境中得到满足的过程,是自我与环境和谐统一的一种良好的生存状态。个体适应一般通过两种途径 一是个体自身做出了改变二是个体按照自身的要求改造了环境。,你的困惑,面对新生活你会有哪些心理困惑?好无聊,不知道该做些什么空虚我的方向在哪里迷茫我真的没用,别人比我强自卑身在异乡,我好孤单啊怀旧对新的一切都不满意,我该怎么办?怎样处理好生活、学习、人际这些关系焦虑大学里是不是该不顾一切的爱一场冲动,大学生常见的适应问题,角色变化与适应(一)角色改变的内容学业地位的改变,学业与活动的关系生活方式的改变,独立生活的个体,支配时间

9、、金钱人际关系的改变,朋友、异性关系,大学生常见的适应问题,环境变化与适应(一)环境变化的内容生活环境的变化:生活习惯、处事方式、饮食习惯语言环境的变化:方言学习环境的变化:没了老师和家长的监督,学习动力不足,“要我学到我要学”经济环境的变化:生活费管理、勤工助学就业环境的变化:就业市场、用人单位行为,大学生常见的适应问题,人际关系变化与适应(一)校园人际关系的内容以地域为条件结成的人际关系:同乡会以所学专业为纽带形成的人际关系:与任课老师、辅导员关系处理以兴趣为前提建立的人际关系:社团、协会,第四节 解开心结,一、正确掌握心理健康知识正确掌握心理健康知识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阅读相应

10、的书籍、报刊杂志,浏览网络媒体。(2)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课程。(3)参加学校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包括听讲座和参加各项心理培训、团体辅导等。,二、对自我进行积极调整,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可以使人心胸宽广,人生态度积极进取,心理健康。2、充分认识与接纳自己(1)大学生要对自己有正确的评估。(2)不盲目与他人比较。欣赏自己的独特性,同他人比较的标准恰当(3)有适当的抱负水平。,三、进行积极的人际交往青年时期是一个关注交往需要理解渴望友谊的时期。通过人际交往结成一定的人际关系,是个体能够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生活,担当一定的社会角色,培养健全人格的基本途径。大学生正处于学

11、习知识,了解社会,探索人生的重要发展时期。不仅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更重要的是对在人际交往中彼此该如何顺畅的沟通增加了解,培养情感有理性的思考。,四、学会管理和调整情绪(1)建立理性的认知方式。(2)学会以适当的方式管理情绪。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境、愉快开朗的情绪,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3)丰富个人生活,培养自己的各种兴趣爱好。,五、培养个人的自立能力探寻一些国家在自立能力方面的一些做法:美国父母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让孩子自己动手装配自行车,修理小家电,做简易

12、木工,粉刷房间,到外边参加义务劳动等;日本父母在教育孩子学好功课的同时,要求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做那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和到外面参加劳动挣钱,日本大学生勤工俭学的非常多,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做家庭教师,陪护老人等,挣自己的学费;瑞士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无能之辈,从孩子很小就培养他们自我服务的能力和自食其力的精神;德国法律规定,孩子到了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六、寻求心理帮助1、正确认识心理问题2、科学理解心理咨询心理问题精神病心理学窥视内心心理咨询无所不能心理咨询思想工作3、主动寻求心理咨询,大学生活第一课:思考着目标定位大学新生入学了,校园里一片热闹

13、,同学们朝气蓬勃。但时隔不久便会发现,一些同学的情绪出现了异常,有的懒散起来了,他们逛街、打牌、睡大觉。有的整天想心事,郁郁寡欢,落落寡合。一眨眼,一个学期、一个学年过去,他们的功课都在60分左右,甚至不及格,要补考。可以说这些现象是年复一年地出现。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的生活环境改变后,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不适应,产生这样那样的情绪问题,不足为奇。但每个人在意识到这点后,就应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以避免异常情绪产生破坏性后果。因此一个要求摆在新同学面前:必须学会及时调适自己的心理。那么如何调适呢?,CL90(症状自评量表)指导语:下面是一些关于人可能会有的问题的陈述。请你仔细地阅读每个条目,然后根据

14、最近一星期之内这些情况对你影响的实际感觉,在最符合的一项上划“”。答案没有对、错之分。不要对每个陈述花太多的时间去考虑,但所给的回答应该最恰当地体现你现在的感觉。本问卷共90题,作答时间约15分钟。(1)没有;(2)轻度;(3)中度;(4)偏重;(5)严重 1头痛。2神经过敏,心中不踏实。3头脑中有不必要的想法或字句盘旋。4头昏或昏倒。5对异性的兴趣减退。6对旁人责备求全。7感到别人能控制你的思想。8责怪别人制造麻烦。9忘记性大。10担心自己的衣饰整齐及仪态的端正。11容易烦恼和激动。12胸痛。13害怕空旷的场所或街道。,14感到自己的精力下降,活动减慢。15想结束自己的生命。16听到旁人听不

15、到的声音。17发抖。18感到大多数人都不可信任。19胃口不好。20容易哭泣。21同异性相处时感到害羞不自在。22感到受骗,中了圈套或有人想抓住你。23无缘无故地忽然感到害怕。24自己不能控制地大发脾气。25怕单独出门。26经常责怪自己。27腰痛。28感到难以完成任务。,29感到孤独。30感到苦闷。31过分担忧。32对事物不感兴趣。33感到害怕。34感情容易受到伤害。35旁人能知道你的私下想法。36感到别人不理解你,不同情你。37感到人们对你不友好,不喜欢人。38做事必须做得很慢以保证做的正确。39心跳得很厉害。40恶心或胃部不舒服。,41感到比不上他人。42肌肉酸痛。43感到有人在监视你、谈论

16、你。44难以入睡。45做事必须反复检查。46难以作出决定。47怕乘电车、公共汽车、地铁或火车。48呼吸有困难。49一阵阵发冷或发热。50因为感到害怕而避开某些东西、场合或活动。51脑子变空了。,52身体发麻或刺痛。53喉咙有梗塞感。54感到前途没有希望。55不能集中注意。56感到身体的某一部分软弱无力。57感到紧张或容易紧张。58感到手或脚发重。59想到死亡的事。60吃得太多。61当别人看着你或谈论你时感到不自在。62有一些不属于你自己的想法。63有想打人或伤害他人的冲动。64醒得太早。,65必须反复洗手、点数目或触摸某些东西。66睡得不稳不深。67有想摔坏或破坏东西的冲动。68有一些别人没有

17、的想法或念头。69感到对别人神经过敏。70在商店或电影院等人多的地方感到不自在。71感到任何事情都很困难。72一阵阵恐惧或惊恐。73感到公共场合吃东西很不舒服。74经常与人争论。,75单独一人时神经很紧张。76别人对你的成绩没有作出恰当的评价。77即使和别人在一起也感到孤单。78感到坐立不安心神不定。79感到自己没有什么价值。80感到熟悉的东西变成陌生或不像是真的。81大叫或摔东西。82害怕会在公共场合昏倒。83感到别人想占你的便宜。84为一些有关性的想法而很苦恼。,85你认为应该因为自己的过错而受到惩罚。86感到要很快把事情做完。87感到自己的身体有严重问题。88从未感到和其他人很亲近。89

18、感到自己有罪。90感到自己的脑子有毛病。计分标准一、项目和评定标准本量表共有90个项目,包含有较广泛的精神症状学内容,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均有涉及。它的每一个项目均采取5级评分制,具体说明如下:1没有:自觉无该项症状。2很轻:自觉有该项症状,但对受检者并无实际影响,或影响轻微。3中度:自觉有该项症状,对受检者有一定影响。4偏重:自觉常有该项症状,对受检者有相当程度的影响。5严重:自觉该症状的频度和强度都十分严重,对受检者的影响严重。这里所指的“影响”,包括症状所致的痛苦和烦恼,也包括症状造成的心理社会功能损害。“轻”“中”“重”的具体定义,则应由自

19、评者自己去体会,不必作硬性规定。,二、统计指标SCL90的统计指标主要为两项,即总分和因子分。1总分:90个项目单项分相加之和,能反映其症状严重程度。总均分:总分/90,表示从总体情况看,该受检者的自我感觉位于15级间的哪一个分值程度上。阳性项目数:单项分2的项目数,表示受检者在多少项目上呈现有“症状”。阴性项目数:单项分=1的项目数,表示受检者“无症状”的项目有多少。阳性症状均分:(总分-阴性项目数)/阳性项目数,表示受检者在“有症状”项目中的平均得分。反映该受检者自我感觉不佳的项目,其严重程度究竟介于哪个范围。2因子分:共包括10个因子,即所有90项目分为10大类。各因子名称、所包含项目及

20、简要解释如下:(1)躯体化(Somatization):包括1、4、12、27、40、42、48、49、52、53、56和58,共12项。该因子主要反映主观的躯体不适感,包括心血管、胃肠道、呼吸等系统的主诉不适,以及头疼、背痛、肌肉酸痛和焦虑的其他躯体表现。,(2)强迫症状(Obsessivecompulsive):包括3、9、10、28、38、45、46、51、55和65,共10项。它与临床强迫症表现的症状、定义基本相同,主要指那种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行为等表现;还有一些比较一般的感知障碍,如脑子“变空”了,“记忆力不好”等,也在这一因子中反映出来。(3)人际关系

21、敏感(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包括6、21、34、36、37、41、61、69和73,共9项。它主要指某些个人不自在感和自卑感,尤其是在与他人相比较时更突出。自卑、心神不宁,以及在人际关系中明显相处不好的人,往往是这一因子获高分的对象。(4)抑郁(Depression):包括5、14、15、20、22、26、29、30、31、32、54、71和79,共13项。它反映的是与临床上抑郁症状群相联系的广泛的概念。抑郁苦闷的感情和心境是代表性症状,还以对生活的兴趣减退、缺乏活动愿望、丧失活动力等为特征,并包括失望、悲观、与抑郁相联系的其他感知及躯体方面的问题。该因子中有几

22、个项目包括了死亡、自杀等概念。(5)焦虑(Anxiety):包括2、17、23、33、39、57、72、78、80和86,共10个项目。它包括一些通常在临床上明显与焦虑症状相联系的精神症状及体验,一般指那些无法静息、神经过敏、紧张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躯体征象,那种游离不定的焦虑及惊恐发作是该因子的主要内容,该因子还包括一个反映“解体”的项目。,(6)敌对(Hostility):包括11、24、63、67、74和81,共6项。主要从思维、情感及行为三方面来反映受检者的敌对表现。其项目包括从厌烦、争论、摔物,直至争斗和不可抑制的冲动爆发等各个方面。(7)恐怖(Phobia Anxiety):包括13、

23、25、47、50、70、75和82,共7项。它与传统的恐怖状态或广场恐怖所反映的内容基本一致。引起恐怖的因素包括出门旅行、空旷场地、人群、公共场合及交通工具等。此外,该因子还有反映社交恐怖的项目。(8)偏执(Paranoid Ideation):包括8、18、43、68、76和83,共6项。偏执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该因子只是包括了一些基本内容,主要指思维方面,如投射性思维、敌对、猜疑、关系妄想、被动体验与夸大等。(9)精神病性(Psychoticism):包括7、16、35、62、77、84、85、87、88和90,共10项。其中有幻听、思维播散、被控制感、思维被插入等反映精神分裂样症状的项目。(10)其他:包括19、44、59、60、64、66及89共7个项目,主要反映睡眠及饮食情况。,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