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催化剂制备及使用.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466841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PPT 页数:96 大小:1.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催化剂制备及使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工业催化剂制备及使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工业催化剂制备及使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工业催化剂制备及使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工业催化剂制备及使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业催化剂制备及使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催化剂制备及使用.ppt(9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工业催化剂的制备与使用,第一节 工业催化剂的制备 第二节 工业催化剂的失活与再生 第三节 工业催化剂的使用,催化剂的性能:活性、选择性、稳定性影响工业催化剂宏观性能的两大因素:(a)催化剂的制备(b)催化剂的使用状况影响工业催化剂宏观性能的具体因素:(1)物理因素:形状、集合尺寸、物相、比重、密度 孔结构、比表面、机械强度、热稳定性(2)化学因素:配方(化学组成),第一节 工业催化剂的制备,1.沉淀过程和晶体的形成沉淀过程:离子浓度溶度积产生沉淀沉淀物形成阶段:(1)形成晶核(2)晶核长大晶核速率:(1)晶核生成速率 R1(2)晶核长大速率 R2 晶核速率的影响:如R1R2大量晶核出现细小无定

2、形颗 粒或胶体 如R1R2形成大颗粒晶体形成结晶条件:溶液离子浓度饱和浓度 生成固相速率固相溶解速度初生成的细小晶体:溶解度大、无定型、杂质多后长大的粗大晶体:杂质少、结构稳定、溶解度小,表面积小沉淀物的老化:沉淀反应终了后,沉淀物与溶液发生的不 可逆反应。(即初生的细晶体不断溶解,在 沉淀在粗大晶体上,杂质不断进入溶液,晶 体不断不断长大,逐渐稳定),1.盐的阴离子选择(a)要考虑的问题 溶解度:大 杂质:少 易获性:易 价格:尽可能低 后处理:简单(b)各种盐的特点 硝酸盐:沉淀物稳定性少差、煅烧时有有毒的烟雾 硫酸盐:沉淀物稳定性少差、易产生SO2、H2S、是毒物 盐酸盐:沉淀物稳定性少

3、差、CI-1常使酸性增加、是毒物 草酸盐:比较理想,2.沉淀剂的选择(a)要选合适的沉淀剂 碱类:NH4OH、NaOH、KOH(贵)碳酸盐:(NH4)2CO3、Na2CO3、CO2 有机酸:HAc、草酸(比较理想但贵)常用沉淀剂:NH4OH、(NH4)2CO3洗涤、热处理时好处理,(b)形成的沉淀要便于过滤和洗涤 沉淀晶形沉淀 和 非晶形沉淀 粗晶 细晶 杂质少 杂质多 盐类沉淀剂原则上形成晶形沉淀 碱类沉淀剂形成非晶形沉淀(c)沉淀剂溶解度要大 优点:(1)可以使金属离子沉淀完全(阴离子浓度高)(2)被沉淀物吸附的量少洗涤时容易,(d)形成的沉淀物溶解度要小 可保证沉淀反应进行完全(对贵金属

4、更重要)(e)沉淀剂要无毒、要环保 3.影响沉淀的因素 1 浓度的影响(因为浓度影响速率、速率影响晶体性质)浓度影响速率r(r晶核、r长大)速度:(1)晶核生成速率 N生=k(c-c*)34(2)晶核长大速率 N扩散=k(c-c界)N表面反应=k(c-c*)12 扩算还是表面反应控制取决于具体情况 扩散控制取决于湍动情况(搅拌状况)。表面反应情况取决于温度和浓度。,结论:必须要控制浓度的过饱和度、才能得到较理想的晶核物 做法:(1)沉淀开始时 溶液应适当稀以利于晶核长大 过饱和度不大时()晶核主要是离 子沿晶格长大,形成完整的晶体。过饱和度较大时()快速的晶 格长大速率易导致晶格缺陷和位错、保

5、藏杂质(2)沉淀产生后,沉淀剂加入时应不断搅拌且缓缓加入 以避免局部过浓,同时维持一定的过饱和度。,2 温度的影响 T 过饱和度r晶核生成 动能 r晶核生成但生成的晶体不稳定结论:(1)低温有利于晶核数量的增加得到细小的颗粒(2)高温有利于晶核的长大得到较大颗粒的结晶体,极值,水和氧化物沉淀过程的PH值,温度、浓度值、PH对沉淀过程的影响,4 加料顺序的影响 顺加:沉淀剂金属盐溶液中(由于几种盐沉淀所需要的溶度积不同易发生先 后沉淀现象不利,应尽量避免)逆加:金属盐溶液沉淀剂中(由于pH值总在变化操作不稳定应尽量避免)并加:金属盐溶液+沉淀剂同时按比例加入(最常用可保持值不变或变化很小很好),

6、5.沉淀物的过滤、洗涤、干燥、焙烧、成型、还原操作(1)过滤与洗涤 过滤作用:把沉淀物与水相分开 水相中含酸根和K+、Na+、NH4+等生成的盐 洗涤作用:洗去杂质(机械杂质、化学杂质等)滤饼中仍有6080%水分含有盐溶液+吸附杂质 杂质形态:1)机械参杂、2)表面粘着、3)表面吸附、4)内部包藏、5)化学组分杂质 1)3)可以通过洗涤除之;4)5)不可以通过洗涤除之;只能设法避免,洗涤方法:加水强烈搅拌、过滤反复多次 可采用升温、适当延长洗涤时间等方法加强效果 倾析法:费时但效果很好 注意:洗涤次数不要太多、沉降时间不能太长、要经常 检验溶液中(多数为水)杂质的含量。(2)干燥脱水 两个阶段

7、:水凝胶脱水、干凝胶脱水阶段 通常在60200的空气中进行 对化学结构没什么影响 对物理结构产生大的影响(尤其是孔结构、机械强度),润湿水分外表面附着水分 毛细管水分微粒内、孔隙内、晶体内孔腔的水分 化学结合水与阳离子结合的水分干燥脱水顺序:大孔中水 小孔 微孔 化学结合水水凝胶脱水阶段:开始到水降至50%左右的阶段失水速率 基本恒定,滤饼基本不结皮干凝胶脱水阶段:当水含量将至50%左右时,滤饼开始收缩、结皮,水分的蒸发受制于毛细管力。此时如果 蒸发太快,水分锁闭在较小的孔中,将产生很 大的蒸汽压,最后导致孔结构破裂,伴随而至 的将是孔容和表面积的减少。,(3)焙烧(T450)干燥后物料中仍含

8、有:(a)水合氧化物(氢氧化物)(b)可热分解的碳酸盐或铵盐焙烧作用:(1)热分解除去化学结合水和挥发性物质(主要 是CO2、NO2、NH3等),使之转化为所需要的 化学成分或化学形态(2)借助于固态反应、互溶、再结晶获得所需的晶 型、粒度、孔径、比表面(3)使微晶适当烧结提高机械强度,孔隙,典型的热分解反应:,焙烧过程特点:是吸热反应 T,有利 于焙烧过程 P(或分压),有利分解 通常在略高于cat.使用温度范围的T下进行。,典型的晶型转化过程:,典型的形成固溶体反应:,焙烧温度对平均孔径有影响,(4)成型 形状的影响:(1)对流体流动、流速有影响(2)对催化剂内的传热有影响(影响温度分布)

9、(3)对催化剂的内部传质有影响(影响浓度分布)(4)反应器内的流动阻力(压降)有影响(5)对催化剂的反应结果有影响(影响宏观选择性)(6)对催化剂的机械强度等有影响,催化剂的形状:典型形状:(1)球(圆球)(2)片(多为圆片或两端稍有凸起的鼓状)(3)柱(直条形)(4)环(主要是环柱状)(5)条(一般不太长)(6)网(只有铂、银等贵金属采用此形状)(7)无定型颗粒(类似于球型、椭圆形等)(8)异型(车轮、舵盘、三叶草、蛋白、蛋黄、蛋壳),典型的成型方法:(1)破碎(将大的颗粒破碎成无定型的小颗粒)(2)压片(由打片机压成片状)(3)挤条(由挤条机挤成条状)(4)滚涂(由滚涂机滚涂成所需形状)(

10、5)凝聚成球(靠表面张力凝聚成球)(6)喷雾成球(先喷成雾状,靠表面张力凝聚成球)(7)研粉(有研磨机研成粉状)(8)织网(编织成网)(9)其他特殊(化学腐蚀等),(5)还原 有的cat.焙烧后就已具有活性(不用还原了)有的必须还原 才能变成活性金属或低价氧化物 还原目的:使商品型催化剂中的化学组分变成真正的活性组分 还原方法:常在生产装置上进行然后立即使用生产 常用还原剂:H2、CO等 预还原Cat.:预先还原好,再钝化出售(如合成氨铁Cat.)(使用时稍加活化即可节省还原时间),二.浸渍法(将浸渍液浸泡载体后制备的催化剂)1 载体的选择与浸渍液的配制(1)载体的选择 从物理因素、化学因素

11、两方面考虑(a)物理因素:1)颗粒大小、表面积、孔结构 2)载体导热性 3)载体机械强度(b)化学因素:1)惰性载体只提供形状、孔结构、机 械强度等 2)载体与活性组分有部分相互作用 3)载体本身也具有催化活性双功能cat,表4-2银催化剂及其载体-Al2O3比表面对照,载体的预处理:1)热处理使结构稳定 2)扩孔处理扩大孔径(必要时才用)3)增湿处理使载体内、外扩散速率均匀 4)水煮、酸洗处理除杂质 注:人工合成载体一般不需要作化学处理(2)浸渍液的配制 活性组分制成易溶于水或其它溶剂的易溶盐(硝酸 盐、铵盐、有机酸盐(乙酸、草酸、乳酸)溶剂水(去离子水)或醇、烃类,2 活性组分在载体上的分

12、布与控制 活性组分在载体上的分布与载体对活性组分的吸附性质有关(a)r吸附r扩散,过滤后快干 活性组分集中于靠近孔口的 孔壁处,得到的活性是不均匀的。(b)类似(a)马上分离出浸渍液,但不立即干燥,而是 静置一段时间。由于活性组分从新分配均匀分布(c)继续浸泡,直至吸附-扩散平衡孔内活性组分均一(d)盐中活性组分浓度过低 不均匀,非均匀分布催化剂的制备 选择无机酸或一元有机酸得到均匀的活性分布 选择多元酸可以得到非均匀的活性分布 选择不同的竞争吸附剂及其用量是控制活性分布的关键 几种活性非均匀分布形式适用的反应类型:(1)反应由外扩散控制时蛋壳型为宜(2)反应由动力学控制时均匀分布为宜(3)介

13、质中有毒物蛋白、蛋黄型为宜,(2)等体积溶液浸渍法加入载体正好所需要的溶液量 适用场合:多孔性微球或小颗粒状载体 常用设备:转鼓搅和机、流化床 注意事项:对无孔载体或蛋壳型催化剂不适用 优 点:在一个设备内操作,设备少,投资低 可以连续操作,产品稳定性好 劳动环境好、污染小、劳动强度低,(3)多次浸渍法将浸渍、过滤、干燥、焙烧等过程反复 多次进行的方法。适用场合:活性化合物溶液溶解度较低 吸附能力不强 需吸附多组分且各个组分吸附能力相差较多 常用设备:类似于过量溶液法的设备 缺 点:劳动强度大 生产成本高 产品质量不容易保证质量不易稳定,(4)蒸汽浸渍法利用浸渍化合物的挥发性,以蒸汽的形 式将

14、其负载与载体上 适用场合:活性物质可以蒸发的催化剂。适用设备:反应器 优 点:再生容易 缺 点:失活较快(活性组分容易流失)典型实例:正丁烷异构化AlCl3催化剂 用AlCl3蒸汽作活性组分负载在铁矾土载体 上,失活时在用AlCl3 再生。,具体的方法:1)在不烧结条件下,尽可能高地提高还原温度 T还原 r还原 2)用大空速Vsp大,水汽扩散快 3)尽量使P水(因为H2O、O2越多,还原后晶粒越大)(3)利用互溶与固相反应调节催化剂的性能 特点:负载的活性组分如与载体密切结合形成固溶 体可以阻止或减缓金属微晶的长大或烧结 关键:看生成固溶体的金属氧化物是否能被还原成金属(活性组分)。如能被还原

15、,则希望形成固溶体。,四.离子交换法 利用载体表面上存在可交换离子,将活性组分通过离子交 换(阳离子交换)交换到载体上洗涤干燥焙烧 还原cat.特点:(1)遵循化学计算关系,是可逆过程(2)得到的cat分散性好、活性高尤适合于制贵金属cat.实例:Na型分子筛 H型分子筛 H型离子交换树脂 等等,五.熔融法 高温条件下,使cat.组分融合固溶体分散度好特点:(1)分散度高(2)活性好(3)机械强度高(4)生产能力大缺点:通用性不大 过程:固体粉碎高温熔融冷却破碎活化实例:合成氨用的熔铁催化剂 将磁铁矿(Fe3O4)、硝酸钾、氧化铝、助催化剂等于高 温(1600)下熔融,冷却后破碎,在氢气或合成

16、气 中还原,即可得到著名的Fe-K2O-Al2O3催化剂。,9.2.催化剂制备技术新进展 纳米技术、超临界流体技术、膜催化技术纳米催化剂制备技术进展纳米材料分子尺度为0.1-100nm超细粒子分子尺度为1-100nm,介于宏观物质与微观原子、分子间的过渡亚稳态物质。此尺度下会出现表面效应、体积效应及量子效应 表现出与传统固体不同的特异性质纳米cat.纳米催化剂表面原子、分子与体相内完全不同 含有大量悬空键及晶格畸变活性大增制备方法物理法、化学法,物理法(1)粉碎法机械粉碎 成本低 简单(2)合金法高能球磨机 成本低 简单(3)蒸发冷凝发 成本高、质量好 真空加热汽化,与惰性气体碰撞失 能,在液

17、氮棒上骤冷而得。化学法(1)气相沉淀法(CVD)(2)液相沉淀法(3)溶胶凝胶法(Sol-Gel法)液相法(4)微乳液法液相法,微乳液技术(始于1943年)由两种不互溶的液体形成的热力学稳定、各向同性、外观透 明或半透明的分散体系。在微观上是由表面活性剂界面膜所 稳定的一种或两种液体的微粒所构成。,微乳液形成机理 瞬间负界面张力形成机理(不成熟、有局限性)微乳液体系构成(1)表面活性剂 SDS(阳)、CTAB(阴)、Triton(聚氧)(2)助表面活性剂(3)有机溶剂(油相)(4)水制备方法(1)Schulman法油、表面活性剂、水混合滴加 助表面活性剂微乳液(2)shah法油、表面活性剂、助

18、、表面活性剂混合 滴加水微乳液,纳米粒子的特点(1)粒子表面包覆一层表面活性剂不易聚集(2)粒子表面可被修饰选择不同的表面活性剂(3)粒子大小可控、分布窄微乳液形成超细粒子三种情况(1)微乳液A、B混合,液滴间碰撞或聚集,水核内反应(2)反应物增容在微乳液水核内,另一反应物透过界面进入 水核内部发生反应,生成产物粒子(受水核大小约束)(3)反应物增容在微乳液水核内,另一气体反应物透过界面 进入水核内部发生反应,生成产物粒子(反应仍局限在 水核内),微乳液法制备纳米催化剂步骤(1)将制备催化剂的反应物溶解在微乳液水核中(2)剧烈搅拌下使另一反应物进入水核内部进行反应(3)产生催化剂粒子,水核中长

19、大,并被表面活性剂包围(4)用水或其他溶剂洗去表面活性剂(5)干燥、焙烧,注意事项(1)确定合适的微乳体系 使反应能够顺利进行(2)确定合适的沉淀条件 以获得分散性好、粒度均匀的纳米微粒(3)确定合适的后处理条件 以保障粒子聚集体的均匀性微乳液技术应用 主要集中在负载型金属纳米催化剂 金属氧化物纳米催化剂 复合氧化物纳米催化剂,微乳液法存在的问题(1)制备过程中的油相物质如何利用(2)工业规模催化剂如何制备,溶胶-凝胶技术(20世纪79年代)溶胶分散在介质中的分散相颗粒粒径在1-100nm时的溶液 是高度分散的非均相体系,表面能巨大、热力学不稳定 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状态;介质为水时称作水溶胶

20、制法分散法、凝聚法分散法:利用各种设备(机械粉碎、气流干造、超声波、电弧)和胶溶等方法将大颗粒分散成胶体状态胶溶法:在新生成的沉淀中加入电解质(HCl、HNO3等),使沉 淀重新分散成溶胶的方法。凝聚法:使分子或离子聚集成胶体的方法。,例如还原法:主要用于制备各种金属溶液 AU3+单宁(分散剂)AU溶液(加热、少量K2CO3)氧化法:用硝酸等氧化剂氧化硫化氢硫溶液 2H2S+O22S(溶液)+2H2O水解法:用于制备金属氧化物溶液 FeCl3+3H2OFe(OH)3+3HCl复分解法:常用来制备盐类溶液 AgNO3(稍过量)+KIAgI(溶液)+KNO3 初级颗粒:由凝胶法直接生成的胶粒(一次

21、粒子)次级粒子:由一次粒子聚积而成的粒子,凝胶分体积大而酥松,含有大量介质液体的无定形沉淀。具有网状结构、没有流动性 具有一定形状、和一定力学性质(弹性、强度等)由固液或固气两相组成分类水凝胶、醇凝胶、气凝胶水凝胶:介质为水的凝胶 醇凝胶:介质为醇的凝胶气凝胶:介质为气体的凝胶(有三种)Xerogel:采用普通蒸发干燥方法得到的Cryogel:采用升华方法干燥方法得到的Aerogel:采用超临界方法干燥得到的,类型(四种),影响溶胶胶凝过程的主要因素(1)电解质 加入恰当而适量的电解质,破坏双电层,溶胶稳定性下降 胶粒碰撞而凝结。(2)溶胶浓度 浓度高,易胶凝,应尽可能提高溶胶的浓度(3)PH

22、值 对氢氧化物,增加PH值,可提高溶胶浓度 OH-是胶团反粒子,增PH值,可促进氢氧化物溶胶的凝结(4)温度 通常增加温度加速胶凝,但过高也可使缩合的凝胶解聚,溶胶-胶凝法制备催化剂的过程及步骤过程:将易于水解的金属化合物(盐、醇盐、酯)在溶剂中水解 生成水合金属氧化物或氢氧化物,胶溶得到稳定的溶胶,再经缩聚(或凝结)作用逐步凝胶化,再干燥、焙烧。步骤:(1)金属醇盐的水解(2)胶溶(3)陈化胶凝(4)干燥(5)焙烧,催化剂制备过程分析(1)原料金属醇盐(制备含金属醇盐和水在内的均相溶液)通常金属醇盐在水中溶解度不大,故需加醇溶解 醇过多会延长水解和胶凝时间 醇过少水解聚合物浓度过高,易引起粒

23、子聚集 和沉淀,得不到高质量的凝胶,(2)水解同时存在三个反应(见下图)影响水解反应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水量(过量)温度影响水解速率(升温有利于水解反应)影响溶胶及胶凝时间 影响水解产物的相变化 影响溶胶的稳定性 最好能达到同步水解的要求 措施选择水解活性相近的醇盐 采用多核金属的醇盐 采用螯合剂(乙二醇、有机酸等)降低高活性醇盐 的水解速率,(3)胶溶向水解产物中加入胶溶剂(酸或碱等)靠静电作用(双电层)使沉淀重新分散成均匀稳定的粒子。单一粒径分布的溶胶是制备细孔径、窄分布的关键 胶溶剂常用HCl、HNO3、乙醇等(H+、OH-1形成双电层)(4)胶凝加入脱水剂或电解质,破坏水化膜或双电层,胶

24、粒 凝结成三维网状结构的冻胶状水凝胶。(5)干燥除去空隙中液体介质(分三个阶段,见下图)(6)焙烧稳定结构、提高稳定性等,、表面水分蒸发至出现月牙面(粒子层)形成毛细管压力(见图a、b)此阶段影响干凝胶的总容积、粒子在聚集体内迁移,形成单个充满液体的区域 此阶段影响孔径大小分布和残余湿含量(见图c、d)、粒子聚集体外壳破裂,离子直接碰撞 此阶段主要影响干凝胶的比表面,溶胶-凝胶法制备催化剂的优点(1)可得组成高度均匀的高比表面的催化材料(2)催化剂孔径分布均匀且可调、可控(3)可制得金属组分高度分散的负载型催化剂、活性高,9.2.3 超临界技术(制备催化剂)主要应用(1)超临界干燥(2)制备气

25、凝胶(3)超细催化剂颗粒的制备超临界流体的特点(1)粘度小(2)密度大(3)具有十分优异的溶解性能及传递性能,超临界流体干燥 普通方法干燥由于毛细管及表面张力的作用导致 骨架塌陷、凝胶收缩、团聚、开裂等超临界流体干燥应消除了毛细管及表面张力的作用 无骨架塌陷、凝胶收缩、团聚、开裂等 可得到具有大孔、高比表面的超细粒子,气凝胶的制备 特点:具有高比表面和孔体积 既可作载体也可作高活性催化剂制备过程:(1)先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普通的水凝胶(2)用相关的醇代替水制成醇凝胶(3)经超临界流体干燥,制备超细催化剂,9.2.4 膜技术 类型(按孔分)(1)致密膜Pd、Ag膜、Pd合金膜固体电解质ZrO2膜(2)多孔膜多孔金属膜、多孔合金膜、陶瓷膜、分子筛膜等 类型(按孔结构分)(1)对称膜分子筛膜等(2)非对称膜复合膜(顶微孔、中介孔、底大孔),制备方法(1)固态粒子烧结法制成生坯、干燥、高温烧结(1600)(2)溶胶凝胶法浸渍拉提法、粉浆浇注法(3)薄膜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化学镀膜法(4)阳极氧化法可制备几乎垂直于表面的平行孔膜(5)相分离-沥滤法可制微孔玻璃膜、金属膜和复合微孔膜(6)水热法主要用来制备分子筛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