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解(裂化)工艺安全控制设计指导方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467051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94.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裂解(裂化)工艺安全控制设计指导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裂解(裂化)工艺安全控制设计指导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裂解(裂化)工艺安全控制设计指导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裂解(裂化)工艺安全控制设计指导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裂解(裂化)工艺安全控制设计指导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裂解(裂化)工艺安全控制设计指导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裂解(裂化)工艺安全控制设计指导方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裂解(裂化)工艺安全控制设计指导方案目录1概述11.1 裂解(裂化)工艺11.2 裂解(裂化)反应类型11.2.1 热裂解(裂化)11.2.2 催化裂解(裂化)21.2.3 加氢裂解(裂化)21.3 裂解(裂化)工艺关键设备和重点监控单元21.4 裂解(裂化)工艺涉及的主要危险介质31.5 XX省主要裂解(裂化)工艺产品目录42危险性分析52.1 固有危险性52.1.1 火灾爆炸危险性52.1.2 中毒危险性分析52.1.3 腐蚀及其他危险性62.2 工艺过程的危险性分析62.2.1 反应过程的危险性分析62.2.2 反应安全风险评估72.2.3 危险和可操作性分析73重点监控的工艺参数及控制

2、要求83.1 温度83.2 压力83.3 流量93.4 加热系统的运行状况94推荐的安全控制方案104.1 各工艺参数的控制方式104.2 工艺系统控制方式104.2.1 基本监控要求104.2.2 基本控制要求104.3 根据反应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114.4 仪表系统选用原则124.4.1 基本过程控制系统(BPCS)选用原则124.4.2 安全仪表系统选用原则124.4.3 气体检测报警系统(GDS)选用原则134.5 其他安全设施135通用设计要求145.1 收集产品工艺资料145.2 确定改造范围145.3 仪表设备选型155.4 提交方案155.5 与建设方技术交底

3、,提交改造图纸,签署设计变更156典型工艺安全控制系统改造设计方案166.1 工艺简述166.2 装置裂解(裂化)工艺危险性分析166.2.1 固有危险性166.2.2 工艺过程危险性176.3 装置裂解(裂化)工艺控制方案综述177裂解(裂化)工艺安全控制系统设计指导方案附表、附图197.1 XX省主要裂解(裂化)工艺产品目录(附表1)197.2 裂解(裂化)工艺重点监控参数的控制方式(附表2)197.3 企业需提交的设计资料清单(附表3)197.4 某企业裂解(裂化)工艺控制、报警、联锁一览表(附表4)197.5 某企业裂解(裂化)工艺管道与仪表流程图(附图1)19附表1XX省主要裂解(裂

4、化)工艺产品目录20附表2裂解(裂化)工艺重点监控参数的控制方式21附表3企业需提交的设计资料清单22附表4某企业裂解(裂化)工艺控制、报警、联锁一览表23附图1某企业裂解(裂化)工艺管道与仪表流程图241概述1.1 裂解(裂化)工艺裂解是指石油系的烧类原料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碳链断裂或脱氢反应,生成烯垃及其他产物的过程。产品以乙烯、丙烯为主,同时副产丁烯、丁二烯等烯燃和裂解汽油、柴油、燃料油等产品。烧类原料在裂解炉内进行高温裂解,产出组成为氢气、低/高碳烧类、芳煌类以及偶分为288C以上的裂解燃料油的裂解气混合物。经过急冷、压缩、激冷、分播以及干燥和加氢等方法,分离出目标产品和副产品。在裂解过

5、程中,同时伴随缩合、环化和脱氢等反应。由于所发生的反应很复杂,通常把反应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原料变成的目的产物为乙烯、丙烯,这种反应称为一次反应。第二阶段,一次反应生成的乙烯、丙烯继续反应转化为烘烧、二烯崎、芳崎、环烷崎,甚至最终转化为氢气和焦炭,这种反应称为二次反应。裂解产物往往是多种组分混合物。影响裂解的基本因素主要为温度和反应的持续时间。化工生产中用热裂解的方法生产小分子烯烧、快烧和芳香烧,如乙烯、丙烯、丁二烯、乙烘、苯和甲苯等。1.2 裂解(裂化)反应类型裂解(裂化)反应主要包括热裂解(裂化)、催化裂解(裂化)、加氢裂解(裂化)等三种类型。热裂解(裂化)反应在无氧条件下,通过加强热

6、使原料分子链断裂,形成较小分子的工艺过程,可称为热裂解(裂化)。如乙烷热裂解制乙烯工艺、二氟一氯甲烷(HCFC-22)热裂解制四氟乙烯(TFE)工艺、二氟一氯乙烷(HCFC-142b)热裂解制偏氟乙烯(VDF)工艺。催化裂解(裂化)反应通过在裂解炉内加入催化剂,提高裂解(裂化)反应产品质量及收率,可称为催化裂解(裂化)。如重油催化裂化制汽油、柴油、丙烯、丁烯。加氢裂解(裂化)反应在裂解(裂化)原料进入裂解炉时,同时按比例通入氢气,以减少反应产物中的芳香族化合物,提高反应产物收率,改善产品质量的裂解(裂化)工艺,可称为加氢裂解(裂化)。如焦化蜡油加氢裂解制干气、液化气、石脑油、轻柴油、重柴油。1

7、.3 裂解(裂化)工艺关键设备和重点监控单元131裂解(裂化)工艺的关键设备裂解(裂化)工艺关键设备是裂解炉。裂解炉是裂解工艺的核心设备,裂解炉内温度、压力、物料流量等工艺参数都需要严格控制,裂解炉需要设置压力、温度检测系统。热裂解(裂化)和加氢裂解(裂化)的裂解炉内一般压力较高,裂解炉应设紧急放空阀、泄压系统以及压力与反应进料管线、加热炉、压缩机的联锁系统等安全设施。132裂解(裂化)工艺的重点监控单元裂解(裂化)工艺重点监控单元为裂解炉、制冷系统、压缩机、引风机、分离单元等。热裂解(裂化)和催化裂解(裂化)为吸热反应,需要设加热炉。加热炉加热温度与裂解炉内温度有直接关系,加热炉温度需要严格

8、控制,具体控制方式根据加热炉加热方式采取不同手段,如:对燃料油炉可以控制燃料油进料量、进料压力、主风流量等;对电加热可以控制加热器电流、电压;对以熔盐或导热油作为热媒的,可以控制热媒的温度、流量。对于加氢裂解(裂化),由于加氢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开始后不需要加热即能维持反应温度,而且还需要通入过量的冷氢移出反应热,有些工艺还要使用冷媒移出反应热。所以加氢裂解炉内的温度调节主要依靠控制进料速率、裂解炉内压力、氢进料速率和冷媒流量等手段。裂解(裂化)工艺一般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反应物料大多为易燃易爆物质,若裂解炉出现泄漏或是进料管线混入空气,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所以裂解炉应设有开、停车惰性气体置换管

9、线;蒸汽消防汽幕,加热炉炉膛内设有灭火蒸汽入口;在可能发生泄漏的位置设置可燃气体报警器;管道、设备上按相关规范安装防静电接地设置;适当位置设置阻火器、爆破片等安全附件。1.4 裂解(裂化)工艺涉及的主要危险介质裂解(裂化)工艺主要涉及的介质有重油、屈分油、渣油、乙苯等可燃、易燃液体,乙烯、丙烯、甲烷等易燃气体,加氢裂解(裂化)还涉及高压氢气,上述物质均有易燃易爆性,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有些物质还可能发生聚合反应,在储运过程和使用过程中会发生聚合造成火灾。对于催化裂解(裂化)和加氢裂解(裂化)工艺,使用的催化剂有些具有可燃性,部分种类的催化剂在空气中可发生自燃。裂解(裂化)产物和裂解(裂化

10、)原料一般为混合物,包括毒性较低的烷烧、烯燃等物质,以及毒性较强的甲苯、苯、蔡等。部分裂解(裂化)工艺的原料中含有硫、氮等,在工艺过程中会产生硫化氢气体、氨气等具有很强毒性和刺激性的气体。1.5XX省主要裂解(裂化)工艺产品目录XX省主要的裂解(裂化)工艺有热裂解(裂化)工艺、催化裂解(裂化)工艺、加氢裂解(裂化)工艺。XX省主要裂解(裂化)工艺产品目录详见附表1。2危险性分析裂解(裂化)反应是一个高温吸热过程,所用的原料多为易燃易爆、毒性、腐蚀性物质,一旦泄漏危险性较大。2.1 固有危险性固有危险性是指裂解(裂化)工艺中的原料、产品、中间产品等本身具有的危险有害特性。2.1.1 火灾爆炸危险

11、性裂解(裂化)工艺中原料均为有机物,有不同程度火灾危险性,同时裂解(裂化)产品大多为低沸点易燃液体或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或明火有燃烧爆炸危险。在石油化工行业中,裂解(裂化)原料大多为分子量较高的可燃液体,如重油、微分油、渣油等,大部分沸点、闪点较高,不易发生爆炸。加氢裂解(裂化)工艺中使用的氢气为易燃气体,可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部分裂解(裂化)工艺使用的原料为小分子有机化合物,闪点、沸点较低,可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如乙苯,其闪点15,为甲类火灾危险物质。裂解(裂化)产品主要为易燃液体和易燃气体,这些物质沸点、闪点较低,有些在常温常压下为气态,可与空气形成爆炸

12、性混合物,这类物质储存压力较高,受热易蒸发使容器内压力升高导致容器物理爆炸。易燃液体如汽油、柴油、苯乙烯等,汽油闪点为-50C,沸点40-200C,属于甲类火灾危险物质,柴油闪点为38,属于乙类火灾危险物质,苯乙烯闪点34.4C,属于乙类火灾危险物质;乙烯、丙烯、丁烯等为易燃气体。2.1.2 中毒危险性油品多为低毒或微毒类物质。原料油如重油、常减压偏分油、渣油等,产品油如汽油、柴油等均为混合物,其成分十分复杂,如重油主要组成为碳水化合物,同时含有硫磺(0.1-4%)及微量无机化合物;常压储分油,含包括芳香烧、脂肪烧、环烷烧以及部分含硫、氮杂质等;汽油、柴油主要为不同沸点脂肪烧、环烷崎。裂解(裂

13、化)工艺中所涉及的芳香族化合物、脂肪烧的卤代物等具有一定毒性。2.1.3 腐蚀及其他危险性裂解(裂化)工艺中涉及物质的腐蚀性差别很大,部分物料如汽油、柴油、丙烯、乙苯、乙烯、丁烯等腐蚀性较低,部分原料油如有的重油、偏分油中含有腐蚀性物质,具有较强腐蚀性,而有些裂解(裂化)工艺中需加氢,在高温高压工艺条件下,氢对钢制设备有一定腐蚀性(氢脆)。2.2工艺过程的危险性裂解(裂化)反应是一个高温吸热过程,所用的原料多为易燃易爆、毒性、腐蚀性物质,因此在裂解(裂化)反应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2.2.1反应过程的危险性热裂解(裂化):热裂解(裂化)在高温高压下进行,装置内的油品温度一般超过其自燃点,若

14、漏出油品立即起火。热裂解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裂解气,且有众多的气体分离设备,若发生气体泄漏,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或明火有燃烧爆炸危险。催化裂解(裂化):催化裂解(裂化)一般在较高温度(460-520oC),(M-0.2MPa下进行,火灾危险性较大,若操作不当,再生器内的空气和火焰进入裂解炉会引起恶性爆炸。U形管上小设备和小阀门较多,易漏油着火。在催化裂化过程中,还会产生易燃的裂化气,若烧焦、活化催化剂处理不当,还可能出现易燃、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加氢裂解(裂化):加氢裂解(裂化)大量使用氢气,而且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都较高,在高压下氢气与钢材发生反应,产生氢腐蚀,使碳钢的强度下降而硬度增大,如

15、设备或管道更换不及时,会在高压下发生容器爆炸。加氢裂解(裂化)工艺过程中有硫化氢气体产生,当出现泄漏,可能引发中毒事故,同时工艺中产生的硫化氢对工艺设备也有腐蚀性。另外,加氢反应是强放热反应,裂解炉必须通入过量冷氢控制温度,防止设备局部过热,防止加热炉炉管烧穿或高温管线、裂解炉漏气而引起着火。在开、停车时,惰性气体吹扫不完全,设备内有残留氢气或空气,在停、开车时都会引起火灾、爆炸事故。2.2.2 反应安全风险评估按要求开展反应安全风险评估的企业,应按照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导则(试行)进行反应安全风险评估,综合反应安全风险评估结果,考虑不同的工艺危险程度,建立相应的控制措施。2.2.3 危险

16、和可操作性分析针对具体的裂解(裂化)工艺,应在基础设计阶段开展危险和可操作性分析(HAZOP),及预先危险分析(PHA)或事故树分析(ETA)等定性、定量风险评价方法,对整个工艺过程的危险性进行分析。3重点监控的工艺参数及控制要求3.1 温度裂解(裂化)工艺中需要对裂解炉的温度进行严格控制,裂解炉内温度对裂解(裂化)反应进行程度有直接关系。裂解(裂化)温度过高会导致裂解炉内压力升高甚至导致设备破裂、爆炸,裂解炉温度过高还有可能导致物料碳化结焦堵塞裂解炉管道,使裂解炉内局部温度、压力过高,导致设备被烧穿或设备强度下降引起泄漏,进而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热裂解(裂化)和催化裂解(裂化)一般为吸热反应

17、,其反应温度主要依靠裂解炉加热系统的温度调节,如通过改变加热炉燃料油或燃料气流量调节加热炉温度进而调节裂解炉温度。加氢裂解反应是强放热反应,在反应过程中,需通入过量的冷氢转移反应热,因此加氢裂解(裂化)过程中,温度控制除通过裂解炉加热系统或冷却系统调节之外,还应通过裂解炉进料量对裂解炉内温度进行控制。3.2 压力裂解炉内压力与裂解炉内温度和裂解炉进料速率有一定关系,裂解炉内温度升高有可能使压力升高,同时裂解炉内管道发生堵塞也会导致压力升高,为避免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保证产品质量,需对裂解炉内压力进行监控。对于热裂解(裂化)和催化裂解(裂化),裂解炉内压力与进料温度和进料压力以及裂解炉内温度密切相

18、关,一般裂解炉内压力主要通过控制裂解炉出口压力、控制裂解炉进料量和控制加热炉温度等手段进行调节。对于加氢裂解(裂化),裂解炉内含有大量氢气,裂解炉内压力主要由氢气进气压力、反应物料进料温度控制,当裂解炉温度出现异常时,通过加大冷氢的进气量、减小物料流量进行控制。3.3 流量裂解(裂化)工艺中,裂解炉进料流量与裂解炉内温度、压力有直接关系,同时与产品质量相关。进料量升高容易导致炉内压力升高,若炉内压力过高容易导致设备出现泄漏,甚至出现爆炸危险。进料量降低,炉内流量减少,炉内热量不能及时移出使炉内温度升高,当炉内温度过高时,物料容易出现碳化结焦,堵塞炉内管道引发安全事故,因炉温过高也可能导致设备强

19、度下降,发生变形、泄漏出现火灾爆炸事故。3.4 加热系统的运行状况对于热裂解(裂化)和催化裂解(裂化),其反应为吸热反应,为保证裂解炉内温度、压力维持在一定水平,需要对加热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具体控制方式根据加热炉加热方式采取不同手段,例如:对燃料油炉或燃气炉可以采用控制燃料流量、燃料压力、主风流量等手段。对电加热可以采用控制加热器电流、电压等控制手段。对于熔盐、导热油加热可以采用控制热媒的温度和流量等控制手段。对于使用燃油加热炉的裂解(裂化)工艺,加热炉一般为负压操作,若引风机发生故障突然停转,炉膛内变成正压,窥视孔或烧嘴等处会向外喷火,严重时会引起炉膛爆炸。当燃料系统大幅度波动,燃料气

20、压力过低,则可能造成裂解炉烧嘴回火,使烧嘴烧坏,甚至引起爆炸等事故,因此,需要对加热炉相关的引风机、燃料进料量等工艺参数进行监控。4推荐的安全控制方案4.1 各工艺参数的控制方式裂解(裂化)工艺的温度、压力、进料流量、再生催化剂料位、滑阀差压、燃料油(气)的进料流量及压力、主风流量等重点监控工艺参数的控制方式见附表2。4.2 工艺系统控制方式基本监控要求裂解(裂化)工艺装置设置的自动控制系统应达到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目录中有关安全控制的基本要求,重点监控工艺参数应传送至控制室集中显示,并按照宜采用的控制方式设置相应的联锁。自动控制系统应具备远程调节、信息存储、连续记录、超限报警、联锁切断、紧急

21、停车等功能。记录的电子数据的保存时间不少于30天。基本控制要求4.2.2.1 裂解(裂化)工艺安全控制基本要求中涉及反应温度、压力报警及联锁的自动控制方式至少满足下列要求:(1)热裂解(裂化)和加氢裂解炉宜设紧急冷却系统、紧急切断系统、安全泄放系统。裂解炉宜设进料压力指示,进料流量控制和高限报警,裂解炉反应温度指示和高限报警、反应温度高高限报警并联锁切断进料、打开紧急冷却系统,打开安全泄放系统。加热炉的引风机电流与裂解炉进料阀、燃料油进料阀、稀释蒸汽阀之间形成联锁关系,一旦引风机故障停车,裂解炉自动停止进料并切断燃料供应,同时继续供应稀释蒸汽,以带走炉膛内的余热。将燃料油压力与燃料油进料阀、裂

22、解炉进料阀之间形成联锁关系,燃料油压力降低,则切断燃料油进料阀,同时切断裂解炉进料阀。(2)石油系的烧类原料催化裂解炉宜设紧急冷却系统、紧急切断系统、安全泄放系统。裂解炉的反应压力由压缩机转速控制,再生压力由烟机入口蝶阀和旁路滑阀(或蝶阀)分程控制,再生温度由外取热器催化剂循环量或流化介质流量控制。再生、待生滑阀正常情况下分别由反应温度信号和裂解炉料位信号控制,一旦滑阀差压出现低限,则转由滑阀差压控制。外取热汽包和锅炉汽包液位采用液位、补水量和蒸发量三冲量控制。4.2.2.2 其他(1)反应过程中需要通过调节冷却系统控制或者辅助控制反应温度的,应当设置自动控制回路,实现反应温度升高时自动提高冷

23、却剂流量;调节精度要求较高的冷却剂应当设流量控制回路。(2)裂解(裂化)工艺安全控制基本要求的涉及反应物料液位、进出物料流量等报警及联锁的安全控制方式,应同时满足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目录中的要求,并根据设计方案或HAZOP分析报告设置相应联锁系统。(3)设计时,应结合具体的工艺机理,合理的设置控制方案,避免出现因控制回路间密切相关、互相影响导致工艺参数无法控制的情况,控制措施中相互关联不允许发生耦合控制。(4)裂解(裂化)反应区域设置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根据监视需要设置视频监控系统。4.3 根据反应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所有涉及硝化、氯化、氟化、重氮化、过氧化工艺的化工生

24、产装置按照关于加强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实施方案(安监总管三(2017)1号)要求必须完成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并综合反应安全风险评估结果,考虑不同的工艺危险程度,设置相应的控制措施,裂解(裂化)工艺参照执行。4.4 仪表系统选用原则基本过程控制系统(BPCS)选用原则(1)基本过程控制系统(BPCS)宜首选DCS系统;(2)基本过程控制系统的CPU、通信、电源等模块应冗余设置。(3)生产过程中的重点工艺参数监控回路的AI、AO、DLDO点应冗余配置,且相同仪表位号的AI、AO、DLDo点应配置在不同的卡件上。(4)在控制室内加装紧急停车按钮,确保现场出现紧急情况(如重要设备损坏等)时,操

25、作人员可在控制室内切断原料进料、启动紧急冷却系统、紧急泄放系统等。BPCS的报警及联锁的设计应满足信号报警及联锁系统设计规范(HG/T20511)之要求。安全仪表系统选用原则针对具体的裂解(裂化)工艺,依据反应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危险和可操作性分析(HAZOP)、LOPA分析确定相关各安全仪表功能(SIF)的安全完整性等级(SIL)o通过LoPA分析,安全仪表功能(SIF)的安全完整性等级(SlL)1时,应配置独立于DCS系统之外的安全仪表系统(SIS),Wl的可以与DCS合并设置。根据仪表的安全性和可用性,测量仪表宜三取二。安全仪表系统的逻辑控制器硬件要求、测量仪表独立性和冗余性、最终元件独立

26、性和冗余性等技术要求,须符合石油化工安全仪表系统设计规范(GB/T50770)规范要求。安全仪表系统在投入运行之前,应进行SIL等级的验证,验证合格方能投入运行。4.4.3气体检测报警系统(GDS)选用原则工艺过程中的原料、中间产品及产品大多为有毒、易燃易爆物品,装置应按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GB/T50493)设置独立的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并保证装置停车或工艺控制监控系统失效后,仍能有效地进行监测、报警。4.5 其他安全设施对于具体的装置,考虑安全设施时不应孤立的看待具体的设备或工序,还应考虑相关的原料准备、产品储存、公用工程等相关设施和工序,任何一个工序出现故障都可能影

27、响到整套装置的安全,在设置监控或联锁、报警时一并考虑进去。对于装置中因工艺参数失控而引起的过压、危及设备或管道时,除了设置自控、联锁系统外,还应设置爆破片、安全阀、单向阀、紧急泄放阀及紧急切断装置等其他安全设施,必要时采取防止二次爆炸、火灾的措施。5通用设计要求对于新建或改、扩建装置,在制定设计方案时,应根据工艺、自控及安全要求,结合本指导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对于在役裂解(裂化)工艺装置进行自控与安全联锁改造,增加或者完善安全控制系统,其设计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要求:5.1 收集产品工艺资料企业产品简介、使用工艺简介、裂解(裂化)工艺管道与仪表流程图,涉及的设备简图和工艺物性参数、危险和可操作性

28、分析(HAZoP)报告和保护层分析(LOPA)及SIL定级报告。按要求开展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的企业,应提供反应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改造企业需提交的设计资料清单详见附表3o5.2 确定改造范围(1)与企业协商,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09)116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第二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目录和调整首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中部分典型工艺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3)3号)、关于加强化工安全仪表系统管理的实施方案(安监总管三(2014)116号)文要求,实现裂解(裂化)工艺过程的自控联锁。(2)核实裂解(裂化)工艺过程所涉及

29、的上下游工艺过程对自身的影响。(3)将裂解(裂化)工艺以及对该工艺过程产生影响的上下游的工艺过程和对工艺安全产生影响的相关公用工程一并纳入自动化控制与安全联锁技术改造范围,确定控制方案,绘制PlD图。5.3 仪表设备选型(1)确定相关检测仪表型号;(2)计算并选定执行机构型号;(3)根据工艺过程复杂程度、检修能力等确定自动化和安全联锁的实现载体(如SIS、DCS;检测仪表、自控调节阀、紧急切断阀等)。5.4 提交方案(1)工艺管道与仪表流程图(PID);(2)顺序控制逻辑图(需要时);(3)控制、报警、联锁一览表;(4)自控设备表;(5)检测取源和执行器改造图(说明或标注标准号);(6)自控、

30、联锁能源供应方案。5.5与建设方技术交底,提交改造图纸,签署设计变更6典型工艺安全控制系统改造设计方案某企业二氟一氯乙烷(HCFC-142b)高温热裂解生产偏氟乙烯(VDF)裂解部分的安全控制方案。6.1 工艺简述气化后的二氟一氯乙烷(HCFC-142b)经流量计计量进入预热器与裂解反应气进行换热,再进入裂解炉进行裂解反应。裂解反应完成后的气体经预热器换热降温,再经急冷器进一步冷却后,进入后续除尘、水碱洗工序。反应方程式如下:CH3CF2ClCH2=CF2+HCl二氟一氯乙烷T偏氟乙烯+氯化氢6.2 装置裂解(裂化)工艺危险性分析固有危险性VDF裂解装置涉及到二氟一氯乙烷、偏氟乙烯、氯化氢和盐

31、酸、液碱等。其中二氟一氯乙烷、偏氟乙烯均为甲类易燃气体,氯化氢和盐酸具有毒性和腐蚀性,液碱具有腐蚀性。盐酸属于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氯化氢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皮肤直接接触可出现大量粟粒样红色小丘疹而呈潮红痛热,发生氯化氢泄漏,空气中毒性物料浓度超标,将会对操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危害,甚至引起急性中毒事故,皮肤吸收或误食也会引起中毒。盐酸、液碱具有较强的腐蚀性,操作人员如果防护不到位,在生产过程中腐蚀品泄漏或喷射出来与人体接触,会造成化学灼伤。工艺过程的危险性本工艺涉及易燃气体,易燃物料泄漏是发生火灾、爆炸的主要因素。设备、管道破损是导致物料泄漏的最主要原因;工艺设计不合理或工艺失控,引

32、起冲料;未按操作规程操作和计量指示不正确,操作不当如容器装料过满、误开关阀门、阀门开度过大等都有可能导致物料泄漏。物料输送由于具有一定的压力,若设备、管道连接不紧密、牢固,容易造成管道脱落引起事故。反应失控也是工艺过程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生产之前未对存在易燃易爆介质的装置进行惰性置换,使装置设备、管道内有残留的空气,加料后可燃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气体,也会造成爆炸事故。生产过程中,裂解炉及其进出口物料管线温度较高,若存在安装缺陷或生产运行、检修过程中管理不善,可能会造成高温物料泄漏,进而导致人员的烫伤。6.3 装置裂解(裂化)工艺控制方案综述二氟一氯乙烷(HCFC-142b)进

33、料管线设置压力表、调节阀、流量计和紧急切断阀,通过调节阀控制二氟一氯乙烷(HCFC-142b)进料流量,通过流量计在控制室显示瞬时流量和累积量。裂解炉的温度由电加热器的电流控制,裂解炉温度高高,DCS联锁切断裂解炉进料调节阀和急冷器出口出料管线紧急切断阀、联锁停裂解炉加热电源、联锁打开裂解炉氮气进气管线紧急切断阀、联锁打开急冷器出口泄放管线紧急切断阀。急冷器冷媒进口设置紧急切断阀。根据保护层分析(LOPA)及SIL定级报告,某企业VDF裂解装置的安全完整性等级采用SlLl级。裂解炉温度高高,考虑仪表的安全性和可用性,测量仪表四取二,SlS联锁切断裂解炉进料紧急切断阀和急冷器出口出料管线紧急切断

34、阀、联锁停裂解炉加热电源、联锁打开裂解炉氮气进气管线紧急切断阀、联锁打开急冷器出口泄放管线紧急切断阀。本工序基本过程控制系统采用DCS系统,并配置了独立的安全仪表系统(SIS),以上控制、报警及联锁方式在控制室实现。工艺管道与仪表流程图见附图1,控制、报警、联锁一览表见附表4。7裂解(裂化)工艺安全控制系统设计指导方案附表、附图7.1 XX省主要裂解(裂化)工艺产品目录(附表1)7.2 裂解(裂化)工艺重点监控参数的控制方式(附表2)7.3 企业需提交的设计资料清单(附表3)7.4 某企业裂解(裂化)工艺控制、报警、联锁一览表(附表4)7.5 某企业裂解(裂化)工艺管道与仪表流程图(附图1)附

35、表1XX省主要裂解(裂化)工艺产品目录产品名称四氟乙烯汽油柴油煤油液化气双乙烯酮芳煌D4、DMC二异丁烯焦油六氟乙烯异丁烯乙酰丙酮氢氨酸偏氟乙烯氢气附表2裂解(裂化)工艺重点监控参数的控制方式序号工艺参数控制方式备注1裂解(裂化)反应炉温度1、集中显示、控制、报警2、联锁2裂解(裂化)反应炉压力1、集中显示、控制、报警2、联锁3裂解(裂化)反应炉原料进料流量1、集中显示2、恒定或比值调节3、报警、联锁4裂解(裂化)反应炉原料进料温度1、集中显不2、自控,必要时与反应温度构成串级调节系统3、报警、联锁5滑阀差压1、集中显示、控制、报警2、联锁6再生催化剂料位1、集中显示2、报警7燃料油(气)流量

36、1、集中显示、控制、报警2、联锁8燃料油(气)压力1、集中显不2、自控3、报警9主风流量1、集中显示、控制、报警2、联锁附表3企业需提交的设计资料清单文字说明部分图纸部分1、工艺操作规程2、安全操作规程3、安全设施设计专篇4、设备一览表(含设备规格、材质、介质、设计及操作温度、压力、仪表口规格等)5、公用工程状况(包括供电、供汽、供水、循环水、冷冻水、压缩空气等)6、现有自控、仪表状况描述(包括控制室或操作站)7、主要物料及公用工程管线规格、材质8、实际生产中存在的工艺、安全方面的问题及对本次改造内容的建议9、同类装置历史上发生的事故案例10、危险和可操作性分析(HAZoP)报告11、保护层分

37、析(LOPA)报告12、反应安全风险评估报告1、厂区总平面布置2、工艺管道与仪表流程图3、各工序设备布置图4、爆炸危险区域划分图5、可燃、有毒气体报警系统图及报警仪布置图6、主要物料平衡图表4.1裂解(裂化)工艺DCS控制、报警、联锁一览表序号位号测控变量联锁参数功能一、温度控制、报警、联锁1TIA-IOl裂解炉进料温度显示、报警2TIA-102裂解炉下部管壁温度显示、报警3TICAS-103ab裂解炉中部管壁温度温度高高,DCS联锁关进料阀和急冷器出料阀、停电加热器、开氮气进气阀和急冷器泄放阀显示、控制、报警、联锁4TIA-104裂解炉上部管壁温度显示、报警5TIA-105裂解炉出料温度显示

38、、报警6TISA-IO6abcd裂解炉温度温度高高,SIS联锁关进料阀和急冷器出料阀、停电加热器、开氮气进气阀和急冷器泄放阀显示、报警、联锁二、压力控制、报警、联锁1PIA-IOl预热器进料压力显示、报警2PIA-102裂解炉进料压力显示、报警3PIAS-103裂解炉压力压力高高,DCS联锁开裂解炉氮气进料阀、开裂解炉泄放阀显示、报警、联锁三、流量1FICQA-IOi原料进料流量显示、累积、控制、报警表4.2裂解(裂化)工艺SlS报警、联锁一览表序号位号测控变量联锁参数功能一、温度报警、联锁1TISA-106abcd裂解炉温度温度高高,SIS联锁关进料阀和急冷器出料阀、停电加热器、开氮气进气阀和急冷器泄放阀报警、联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