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提升学院内涵建设水平.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474611 上传时间:2023-11-03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6.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提升学院内涵建设水平.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构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提升学院内涵建设水平.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构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提升学院内涵建设水平.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构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提升学院内涵建设水平.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构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提升学院内涵建设水平.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构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提升学院内涵建设水平.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提升学院内涵建设水平.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构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提升学院内涵建设水平,童加斌2017年1月10日,对诊断与改进工作的理解与思考,一、体系架构,主要依据三个文件,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启动相关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5168号),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北省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鄂教职成20166号),基本框架五纵五横一平台,一、体系架构,二、体系建设,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思路目标,(一)组织体系,党委领导,院长指挥学校诊改领导小组负责全面协调质管处负责体系设计

2、与考核诊断各职能部门保证质量提升各专项诊改工作组负责目标标准制定各教学单位是质量生成核心,1健全组织机构,明确职能分工,学院行政职能部门职能,健全组织,形成组织体系,建立学校职能部门教学单位三级质量保证组织,明确职责,学校诊改领导小组,教学质量管理处(各专项诊改工作组),各教学单位(教学工作诊改小组),组长由学校院长担任,负责全面统筹协调指导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负责落实全院教学诊改、教学督导与视导、信息化推进与协调、目标考核与绩效管理,负责专项工作调研诊改,系统设计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不同层面的质量目标和标准。,负责制定本单位事业发展子规划,督办教学质量管理处下达的

3、诊改工作任务,并向其反馈工作进展状况,负责所属单位的教学诊改工作,考核所属教职员工工作绩效。,2厘清部门归属,编制工作标准,各部门在五大纵向系统中的归属,厘清部门职责岗位工作标准,表1 职能部门职责厘清一览表,表2 职能部门岗位工作一览表,表3 职能部门之科室岗位工作标准一览表,1基于SWOT分析编制学院规划,形成完整的目标链,学校“十三五”规划目标链示意图,(二)目标体系,完善规划,形成目标体系,学校教学单位规划目标链与执行链示意图,落实规划任务于年度工作计划中,制定考核标准,任务完成 与绩效考核挂钩,图4 规划目标任务年度落实执行流程图,2建立规划落实与反馈机制,不断修正目标,确保完成质量

4、,n 形成规划执行信息链,编制教学单位规划学校专项规划学校总规划系列的规划执行年度报告,基于信息流的三级规划系列年度执行报告示意图,1.建立职责岗位工作标准关联的系统工作包,职责岗位工作标准关联的五大纵向系统工作包,(三)标准体系,建立标准,形成标准体系,2建立和完善专业、课程标准,专业课程标准系列示意图,3建立教师发展标准,三阶段九要素组成的阶梯式教师发展标准示意图,4建立学生发展标准,学生发展标准构架图,1梳理组织机构管控事项,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并形成内控机制,内控体系框架图,(四)内控体系,修改制度,形成内控体系,部分工作流程名单,考核性诊改和质量保证螺旋递进图,2建立考核性诊改

5、和质量报告制度,实现质量保证螺旋递进,1开发过程性采集平台,完善网络物理校园(转向校园物联网),网络物理校园向校园物联网的转变,n对接教育部状态数据平台,构建一体化的管理系统,完善校本数据平台功能,(五)平台体系,建设平台,形成智能校园,信息化管理和教学平台简图,n实现不同角色的应用,面向管理、教学、生活的信息化系统,实现过程数据实时采集,n 建立面向管理、教学、校园生活的信息化系统,将学院各项工作与信息平台结合,实现过程数据实时采集。,构建信息化教学环境,n 建设智能化移动与在线学习平台,构建信息化教学环境,紧扣课前、课中、课后教学三环节,课程教学质量诊改在线跟踪。,2挖掘平台数据,实现基于

6、数据信息的运行管控(目标校园服务互联网),基于数据信息的运行管控示意图,来源与分析依据,概念: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指学校根据自身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聚焦专业设置与条件、教师队伍与建设、课程体系与改革、课堂教学与实践、学校管理与制度、校企合作与创新、质量监控与成效等人才培养工作要素,查找不足与完善提高的工作过程。(教职成厅20152号),三、诊改运行,诊改概念,目标:建立基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学校自主诊改、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需要抽样复核的工作机制,促进高职院校在建立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基础上,构建网络化、全覆盖、具有较强预警功能和激励作用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7、实现教学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教职成司函2015168号,诊改目标,1.完善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以诊断与改进为手段,促使高职院校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不同层面建立起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强化学校各层级管理系统间的质量依存关系,形成全要素网络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2.提升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3.树立现代质量文化。通过开展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引导高职院校提升质量意识,建立完善质量标准体系、不断提升标准内涵,促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诊改任务,前台,后台,8字型质量改进螺旋,运行基本单元,运行流程,联动机制,完善“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

8、提升”管理流程,运行基本方式,五纵五横一平台体系联动机制,1实施目标管理与部门绩效考核,保证各项工作运行质量,主管领导或直接考核,(一)学校层面,按五大纵向系统开展考核性诊改,建立”目标标准运行诊断改进”质量螺旋递进的常态化自我诊改机制,2依托数据平台,建立基于数据分析的诊改与报告机制,建立基于数据分析的三层四步诊改与报告机制,教学单位(部门),1进行专业质量分析,实施专业动态优化调整,实施专业动态优化调整,n每年一次调查分析,(二)专业层面,按建设方案开展考核性诊改,2基于状态数据分析,实施专业考核性诊断,以学习标准作为课堂教学检测依据,实施课程质量适时监控,(三)课程层面,按学生学习达标开

9、展过程监控和考核性诊改,1完善教师发展标准,系统设计激励提升机制,系统设计教师激励提升机制,(四)教师层面,按教师发展标准开展考核性诊改,2着力建设教师发展中心,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1实施学生自测诊断,开展学生状态数据分析,(五)学生层面,按学生发展标准开展自测性诊断,2完善制度,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四、问题思考,(一)一号工程,必须是一把手工程,四、问题思考,(二)全员参与,顶层设计集体智慧全员参与符合校情,四、问题思考,(三)形态转变,认真开展诊改工作,必将助力“内涵发展”,极大促进:内部治理形态转变信息化形态转变教学形态转变组织形态转变办学形态转变,四、问题思考,(四)理念更新,以质量为核心,以制度为起点,以体系为保证,以“实”字为基石。,四、问题思考,(五)信息平台,信息化平台建设是基础,网络化运行是关键,没有信息化平台,就没有有效的诊改。,五、结语,克服“项目建设”情节,克服“迎接评估”思维。诊改一定要与工作融为一体,常态化,网络化,全覆盖,全员参与,强调“一岗双职”,而不是另搞一套,是在原有基础上更加系统、客观、服务需求(实现目标)。,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