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性反应及防治.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475568 上传时间:2023-11-03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325.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毒性反应及防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毒性反应及防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毒性反应及防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毒性反应及防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毒性反应及防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毒性反应及防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毒性反应及防治.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化疗毒副反应及处理原则 李娜,一、化疗药物外渗、组织坏死二、化学性静脉炎三、过敏反应四、心肺毒副反应五、骨髓毒副反应六、胃肠道毒副反应七、泌尿生殖系统毒副反应八、神经毒副反应九、其他,抗肿瘤药物常见的毒副反应,一、化疗药物外渗、组织坏死,定义 外渗是指在化疗药物的输注过程中药物漏出或渗漏或渗侵到皮下组织中。化疗药物按外渗引起局部组织损害程度不同分三类:腐蚀性:外渗后可引起局部组织发疱甚至坏死如多柔比星、柔红霉素、表柔比星、长春新碱等 刺激性:足叶乙甙、紫杉醇、博来霉素、顺铂、氟尿嘧啶非刺激性,化疗药物外渗、组织坏死的临床表现,局部皮肤可出现红斑、肿胀、硬结、焦痂、疼痛严重者局部皮肤发生坏死形成

2、溃疡,甚至可累积筋膜、肌肉、韧带、骨骼神经,导致局部组织大面积坏死,从而导致功能丧失、挛缩致残胸腔内化疗药物外渗可引起发热、剧烈疼痛、胸闷、呼吸困难以及胸腔积液等,有致死的个例报道,药物外渗、组织坏死的处理原则及技巧,重在预防选择合适的静脉用头皮针建立静脉通道用一次性注射器冲入8-10ml生理盐水,检查注射器部位有无红肿、疼痛及回血情况,确认静脉回血良好确保经脉通畅后,再接化疗药物静注时缓慢注射,减少阻力每注射1-2ml应检查有无回血,药物外渗的处理(一),外周或中心静脉外渗的处理1.如患者诉输注部位不适,如疼痛、烧灼感、肿胀、输液速度发生变化或胸部不适,即使没有外渗的征象,也应立即停止输液2

3、.根据需要原位保留针头,必要时摄正侧位胸片,确定渗液原因及影响范围。3.用针筒尽量吸出局部外渗的残液4.使用相应的解毒剂5.病人注意休息,抬高患肢或注射部位48小时6.避免外渗部位受压,鼓励患者多做肢体活动,就经常按摩四肢末梢血管7.溃疡处用生理盐水洗净并用无菌纱布浸透庆大霉素或雷夫努尔贴于创面,严格无菌操作8.外渗局部可以外敷烫伤软膏或四环素可的松软膏等。9.严重者立即清除坏死组织或考虑手术。,药物外渗的处理(二),皮下药泵外渗的处理1.立即停止化疗药物的泵入,并通过原通路注入解毒剂。2.应立即拔除穿刺针,皮下积液者给予针头抽取积液,并严格注意无菌操作,然后用1%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加地塞

4、米松局部封闭,在红肿的外围进行环形封闭,注意勿损药囊及药囊管。3.局部肿胀明显者,可用50%的硫酸镁外敷,切忌热敷或理疗。4.慢性期除局部50%的硫酸镁湿敷外,应注意皮肤表面的保护,可给予喜疗妥软膏局部反复涂抹,每天3-4次。5.对皮下组织坏死者,可用醋酸泼尼松、维生素B1、1%普鲁卡因溶液,根据坏死部位大小每次选2个部位,隔日封闭注射1次,6次为1个疗程。并加强每日伤口的换药,防止坏死处感染。当药物逐渐被皮下吸收后,伤口经反复换药可最终缓慢愈合。,抗肿瘤药物渗漏的处理方法,治疗剂量半数以上渗漏才按要求处理,二、化疗药物引起的化学性静脉炎,定义:化学性静脉炎是化疗药物引起的常见毒性反应之一,是

5、由刺激性和腐蚀性化疗药物直接损伤输注的静脉而引起的一种无菌性炎症。常见于长春碱类(NVB、VLB)、蒽环类抗生素、氮芥、丝裂霉素、放射菌素D等,且易并发血栓形成。,化学性静脉炎的临床表现,局部静脉径路的疼痛、肿胀或可触及条索状静脉或硬结,有压痛,周围皮肤出现充血、红肿,一般持续1-2周左右,而后逐渐消退,疼痛缓解,继之色素沉着,呈树枝状、条索状静脉炎改变。严重时静脉发生闭塞。可分三型:1.红热型:延静脉径路走向的区域出现皮温增高肿胀,并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2.血栓型:延静脉径路走向处局部变硬,呈现条索状静脉或硬结,外表皮肤延静脉径路走向出现色素沉着,像大理石条纹状,通常有疼痛。3.坏死型:静脉径

6、路局部疼痛持续性加剧不能缓解,皮肤坏死发黑,严重者可累及深部组织。较罕见。,化学性静脉炎处理原则及技巧(一),化学性静脉炎关键在于预防:(一)、常规预防技巧1.正确选择静脉注射部位;2.严格把好静脉注射关3.输注腐蚀性化疗药物过程中,可分次用生理盐水冲入静脉,以减少静脉刺激,注射完毕后拔针前应在输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液一段时间(二)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化学性静脉炎处理原则及技巧(二),化学性静脉炎的处理1.已发生但没有明显不适者可继续观察,不做特殊处理;2.早期(72小时内)可按药物类型不同,参照外渗处理要求或用解毒剂,如局部可用75%酒精湿敷或外涂地塞米松软膏,并间断冰敷12-24小时;

7、3.可用1%-3%普鲁卡因或加地塞米松5-10mg溶于生理盐水经受累静脉注入,或用透明质酸、利多卡因1-2ml在疼痛处或肿胀区域外缘做多点注射。4.72小时候仍有疼痛者可采用50%硫酸镁湿热敷或在患处外涂抹激素类软膏、鱼石脂软膏或喜疗妥软膏,每天1-2次,并进行局部按摩;5.疼痛明显者,可用0.25%/-0.5%普鲁卡因加地塞米松或泼尼松局部封闭注射;6.已有水泡形成者,避免水疱脱皮,用碘伏消毒,局部外敷含抗生素软膏;7.如出现局部组织坏死,及时手术清除坏死组织。,三、化疗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常引起过敏的化疗药物主要有:L-门冬酰胺酶、紫杉醇、多西紫杉醇、替尼泊苷、金属铂类药物及吉西他滨临床表

8、现:支气管痉挛、气喘、躁动不安、皮疹与血管性水肿、发热、皮疹、呕吐、喘咳、呼吸困难。,过敏的处理原则及技巧,预处理特异性脱敏治疗局部过敏反应的处理全身过敏反应的处理,预处理 如紫杉醇及多西他赛、培美曲塞等药物使用前均需预处理。紫杉醇:治疗前12、6小时口服地塞米松10mg,治疗前30-60分钟给予苯海拉明40mg肌注,静注西咪替丁300mg或雷尼替丁50mg;多西他赛:使用前一日开始口服地塞米松8mg,每12小时1次,连用3-5日。培美曲塞:治疗前1天开始口服地塞米松4mg一日两次,连用三天。,特异性脱敏治疗定义:是将可引起病人过敏反应原提取后配成不同的浓度定期给病人反复使用,即通过反复给患者

9、注射特异性抗原,使体内产生相应的封闭性抗体,可防止变应原对靶细胞的攻击和细胞介质释放,使机体不出现或仅出现很轻微的症状,从而达到预防与治疗的双重目的。,局部过敏反应的处理:1.首先应观察如下症状:荨麻疹、丘疹、红斑,必要时考虑使用苯海拉明或氢化可的松,每15分钟监测生命体征一次,持续一小时。2.轻者不需处理,对皮疹或严重瘙痒者,可口服氯雷他定、等药物,同时外敷皮炎平、氢化可的松或派瑞松软膏,瘙痒明显者可给予炉甘石洗剂外用,并嘱患者穿宽松棉质衣物,禁止搔抓患处。3.对荨麻疹累积范围较广者可给予:氢化可的松2mg/kg静注,最大剂量为250mg;苯海拉明0.5-1mg/kg静注,最大剂量50mg;

10、10%葡萄糖酸钙10-20ml静注,每5-15分钟监测生命体征一次。,全身过敏反应的处理:全身过敏反应通常发生于用药后前15分钟内,一旦发生,立即抢救。具体:a:立即停止输注化疗药物,病人取仰卧位,每2分钟检测生命体征1次直至稳定,然后改为5分钟1次,共30分钟,最后改为每15分钟监测1次直至正常为止;b:维持或开通静脉通路,静脉输液;c: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2-0.5mg,视病情每10-15分钟重复使用,或缓慢静推0.5-1mg,根据情况每5-10分钟重复,儿童剂量为0.01mg/kg;d:吸氧,指氧饱和度监测,保持呼吸道通常,评价呼吸道水中变化,做好心肺复苏准备:必要时可使用地塞米松10-

11、20mg静注,解除支气管痉挛和水肿,氨茶碱5mg/kg静注30分,扩张支气管;多巴胺2-20ug/(kg.min)纠正低血压;e:避免再次使用该类化疗药物,必要时可考虑预防使用可抗过敏药物及脱敏疗法。,本节重点回顾,化疗药物外渗、组织坏死、化学性静脉炎、化疗药物过敏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药物外渗、组织坏死的处理原则及技巧,重在预防选择合适的静脉用头皮针建立静脉通道用一次性注射器冲入8-10ml生理盐水,检查注射器部位有无红肿、疼痛及回血情况,确认静脉回血良好确保经脉通畅后,再接化疗药物静注时缓慢注射,减少阻力每注射1-2ml应检查有无回血,药物外渗的处理(一),外周或中心静脉外渗的处理1.如

12、患者诉输注部位不适,如疼痛、烧灼感、肿胀、输液速度发生变化或胸部不适,即使没有外渗的征象,也应立即停止输液2.根据需要原位保留针头,必要时摄正侧位胸片,确定渗液原因及影响范围。3.用针筒尽量吸出局部外渗的残液4.使用相应的解毒剂5.病人注意休息,抬高患肢或注射部位48小时6.避免外渗部位受压,鼓励患者多做肢体活动,就经常按摩四肢末梢血管7.溃疡处用生理盐水洗净并用无菌纱布浸透庆大霉素或雷夫努尔贴于创面,严格无菌操作8.外渗局部可以外敷烫伤软膏或四环素可的松软膏等。9.严重者立即清除坏死组织或考虑手术。,抗肿瘤药物渗漏的处理方法,治疗剂量半数以上渗漏才按要求处理,化学性静脉炎处理原则及技巧(一)

13、,化学性静脉炎关键在于预防:(一)、常规预防技巧1.正确选择静脉注射部位;2.严格把好静脉注射关3.输注腐蚀性化疗药物过程中,可分次用生理盐水冲入静脉,以减少静脉刺激,注射完毕后拔针前应在输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液一段时间(二)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化学性静脉炎处理原则及技巧(二),化学性静脉炎的处理1.已发生但没有明显不适者可继续观察,不做特殊处理;2.早期(72小时内)可按药物类型不同,参照外渗处理要求或用解毒剂,如局部可用75%酒精湿敷或外涂地塞米松软膏,并间断冰敷12-24小时;3.可用1%-3%普鲁卡因或加地塞米松5-10mg溶于生理盐水经受累静脉注入,或用透明质酸、利多卡因1-2ml在疼痛处或肿胀区域外缘做多点注射封闭。4.72小时候仍有疼痛者可采用50%硫酸镁湿热敷或在患处外涂抹激素类软膏、鱼石脂软膏或喜疗妥软膏,每天1-2次,并进行局部按摩;5.疼痛明显者,可用0.25%/-0.5%普鲁卡因加地塞米松或泼尼松局部封闭注射;6.已有水泡形成者,避免水疱脱皮,用碘伏消毒,局部外敷含抗生素软膏;7.如出现局部组织坏死,及时手术清除坏死组织。,过敏的处理原则及技巧,预处理特异性脱敏治疗局部过敏反应的处理全身过敏反应的处理,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