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验与研究的伦理议题.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476842 上传时间:2023-11-03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3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验与研究的伦理议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测验与研究的伦理议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测验与研究的伦理议题.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测验与研究的伦理议题.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测验与研究的伦理议题.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测验与研究的伦理议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验与研究的伦理议题.ppt(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四章 測驗與研究的倫理議題,指導老師:田秀蘭老師 報告同學:李靈 黃靜怡,測驗與研究的倫理議題,實施心理測驗或心理衡鑑的倫理議題助人專業人員是否已具備心理測驗的專業知能?助人專業人員實施測驗的目的是否恰當?助人專業人員是否有尊重當事人知的權利?助人專業人員是否有適切的實施測驗?測驗結果的解釋與應用是否適切?測驗資料是否有適切加以保密?,進行諮商與心理治療研究的倫理議題研究者的責任與當事人的福祉知情同意的倫理問題 欺騙的倫理問題控制組的倫理問題保密與隱私權的倫理問題研究報告的倫理問題,Q&A,(1)測驗的結果與解釋是否會影響到一個人的人生?(2)你認識測驗或心理衡鑑的目的嗎?(3)做測驗或心

2、理衡鑑時,有沒有專業人員差別在哪?,實施心理測驗或心理衡鑑的倫理議題,諮商心理師之業務範圍包含:一般心理狀態與功能之心理衡鑑。因此實施心理測驗與心理衡鑑是心理師必備專業能力與實務工作中的重要內容。資料來源:心理師法(2001)第十四條,在諮商過程中運用測驗資料時,諮商師應注意:a.解釋測驗資料應力求客觀、正確及完整,並避免偏見和成見、誤解及不實的報導。b.審慎配合其它測驗結果及測驗以外的資料做解釋,避免以偏概全的錯誤。資料來源: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倫理守則(2001),一、助人專業人員是否已具備心理測驗的專業知能?,a.諮商師實施或運用測驗於諮商時,應對該測驗及評量方法有適當的專業知能和訓練。b

3、.在使用測驗及衡量技術時,心理學專業人員應具備適當的專業知識和經驗,並以科學的態度解釋測驗,以提升當事人的福祉。,(一)助人專業人員是否接受心理測驗之專業訓練?助人專業人員要實施心理測驗服務必須接受心理測驗的專業訓練包括:(1)基礎的心理評量知識(2)心理測驗的廣泛認識(3)施測與解釋之方法與技巧的了解(4)實作(5)進階單一測驗的深入研究(6)多元評量知識的進修,(二)助人專業人員是否了解有關於測驗的使用結果,信效度考驗及相關的研究報告?助人專業人員對於實務上所使用的單一測驗相關知識應有完整的了解與更新,其中包含:(1)情況控制(2)施測過程(3)指導語說明(4)計分方式(5)結果解釋(6)

4、信效度考驗(7)相關研究報告,你的心靈黑洞是什麼?有個朋友東西壞掉了,需要你幫他拿個東西來修理,你覺得朋友需要哪個工具?A.剪刀B.強力接著劑C.螺絲起子D.鴨嘴鉗 前提是你不知道朋友什麼東西壞掉了,你的心靈黑洞是什麼?,A.剪刀 分離焦慮太執著,不願放手愛回憶。B.強力接著劑 童年經驗受傷害,心靈黑洞太沉重。C.螺絲起子 孤單寂寞怕失焦,希望有人保護你。D.鴨嘴鉗 害怕表現不優秀,在意別人的眼光。也許你不想承認你選到的選項,但是你應該去深入了解,了解之後才能知道如何去處理或放下它。,三個圖形、三個圖形,請按直覺塗上你所喜愛的顏色顏色有:紅、粉紅、橙、褐、黃、綠、藍、紫、白、灰、黑,三個圖形,

5、從的顏色,解讀你的自我分析從形的顏色,解讀你所希望的未來從的顏色,解讀你的婚姻觀順便一提的是,你所塗的顏色,也分別代表你的幸運色。形所塗的是你服飾的幸運色。形所塗的是你隨身用品的幸運色。形所塗的是你室內裝飾品的幸運色。,二、助人專業人員實施測驗的目的是否恰當?,(1)在選擇測驗時,心理學專業人員應注意當事人的個別差異,慎重審查測驗的效度、信度及常模,選用自己熟悉而且對了解當事人當時心理狀態具有實用價值之衡鑑或診斷工具。(2)諮商師應避免選用以失時效之測驗及測驗資料,亦應防止他人使用。(3)諮商師選用測驗及評量工具時,應尊重編製者的智慧財產權,並徵得其同意,以免違反著作權法。資料來源:台灣輔導與

6、諮商協會(2001)之諮商專業倫理守則 台灣心理學會(2002)心理學專業人員倫理準則,(一)關於所要使用的測驗,助人專業人員所要知道的是什麼?,助人專業人員要確認所選擇之測驗性質、品質與當事人需求滿足的適切上,都有專業與實務的充分理由。,(二)在選擇測驗上當事人應該有多少的參與?,助人專業人員應讓當事人有所參與,包括:(1)挑選符合當事人需求的兩種以上測驗(2)向當事人做簡要的介紹與比較(3)與當事人共同討論以選擇最適切的測驗此等過程可落實施測知後同意程序的精神,(三)助人專業人員知道為何要選擇某一特定的測驗嗎?,助人專業人員對所選擇的特定測驗應有充分的專業訓練與對當事人需求適切性的判斷。,

7、(四)當當事人要求做測驗時,助人專業人員會探討理由嗎?,當事人要求做測驗時應視為尋求整體專業助人服務的一種求助行為,也是當事人接觸此等服務的一種管道,因此,當事人的心理需求與健康福祉的滿足應被探討與評估。,(五)助人專業人員如何統整測驗的結果到助人服務的過程中呢?,測驗的結果應配合其他之心理衡鑑技術與諮商服務,以求其應用之正確性與完整性。,(六)助人專業人員關切如何維持測驗結果的保密性嗎?,測驗結果的保密性應有周詳的考慮與具體的措施,以維護諮商的機密與當事人的隱私。,(七)助人專業人員在評鑑測驗時,是具批判性的態度嗎?,助人專業人員使用測驗應具批判性的態度,以確認測驗的品質與時效,並辨明測驗的

8、限制與缺失。,潛能開發,吞火劈材開發潛能?半年30萬,兒童潛能開發 1歲以前黃金期,潛能開發 洪蘭:沒這種事,(一)洪蘭指出,很多潛能開發業者都說,我們只用了大腦的百分之十,另外沒有用到的百分之九十要靠潛能開發,這種說法並不正確。(二)惡魔式的訓練方法絕對不正確,小孩若長期恐懼,神經反而會萎縮。,三、助人專業人員是否有尊重當事人知的權利?,在實施心理衡鑑或判斷工作前,當事人(或其監護人)有權利要求心理學專業人員,以其能懂的語言,告知心理衡鑑的性質和目的、衡鑑結果的參考價值與限制,及其何以需要接受心理衡鑑。為有在當事人對心理衡鑑或判斷工作所提疑問全部獲得釐清,並同意接受此項工作之後,始得進行心理

9、衡鑑工作。資料來源:台灣心理學會(2002)心理學專業人員倫理準則,(一)當事人是否知後同意接受測驗?,在施測前,助人專業人員應尊重當事人的自主意願,告知當事人測驗的相關資訊。,(二)當事人是否知後選擇測驗?,在選擇測驗時,提供當事人不同測驗之相關訊息後,與當事人共同討論以選擇最適切測驗的程序。,(三)當事人是否知悉測驗結果?,在測驗施測完畢且完成施測結果報告之後,應告知當事人測驗結果的意義與可能的應用。,四、助人專業人員是否有適切的實施測驗?,(一)測驗時是否合乎施測環境的適切性與標準化程序?(二)測驗的實施時助人專業人員是否有善盡督導的責任?(三)由當事人操作電腦話或網路化測驗時,助人專業

10、人員是否有確認系統的正常功能以及當事人的正確操作?,(一)測驗時是否合乎施測環境的適切性與標準化程序?,助人專業人員應確認施測環境是否適切,施測測驗的過程是否合乎標準化的施測程序。,(二)測驗的實施時助人專業人員是否有善盡督導的責任?,助人專業人員應確認當事人的作答與操作方式是否適切,並隨時監控以維護施測過程的正確性與標準化。,(三)由當事人操作電腦話或網路化測驗時,助人專業人員是否有確認系統的正常功能以及當事人的正確操作?,助人專業人員應確認電腦或網路系統的正常運作,並隨時監控當事人操作電腦化或網路化測驗過程的正確性。,五、測驗結果的解釋與應用是否適切?,在解釋測驗結果時,心理學專業人員應力

11、求客觀正確,並審慎配合非測驗資料,提出有效的適當證據,做嚴謹而適度的邏輯推論,撰寫衡鑑或判斷報告,提出有助於當事人的建議,並避免對當事人及其關係人產生誤導,或造成不良的後果。,(一)測驗結果的解釋是否有力求客觀、正確?,助人專業人員在撰寫施測報告與結果解釋時,應力求合乎客觀性與正確性,並將此等訊息正確的轉達給當事人。,(二)助人專業人員是否有與當事人進行雙向溝通的討論?,助人專業人員在轉達施測結果時,應與當事人進行雙向的溝通與充分的討論,以適切解答當事人的有關疑問,以利當事人對施測結果的應用。,(三)測驗結果的應用是否有考慮各種相關的因素?,由於測驗結果應用的適當與否會影響當事人的判斷與決定,

12、所以應考慮各種相關因素,包括:(1)助人專業人員本身的相關知識與價值觀(2)當事人的個人特質、生活經驗與文化背景(3)測驗本身的品質與限制(4)施測過程中可能影響結果的因素(5)當事人所遭遇的問題(6)所處的環境因素,(四)使用電腦化或網路化的測驗工具是否有考慮如何避免誤解及傷害?,應透過加強電腦與網路的硬體設備、軟體設計以及相關操作與確認程序而儘量加以避免。,皮紋檢測探孩子智商,皮紋檢測是在1823由John Perkinji所發起,1892年英國人類學家Francis Galton根據統計結果發現,僅640億分之1的機率會出現指紋相同,透過指紋確定人格特徵廣為世人應用。目前美國、日本與台灣

13、都將此應用在教育相關領域,藉以提升學生學習效能。,台北馬偕醫院與台北榮總就曾傳出有家長心急如焚帶著小孩求診,指稱皮紋檢測出孩子染色體異常與自閉症,不過經醫師檢查後,發現小孩並無異樣一切正常。由於業者解說常涉及醫療,甚至還判定孩子有自閉症。資料來源:今日新聞更新日期:2009/10/27 00:31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六、測驗資料是否有適切加以保密?,(一)測驗結果的公開是否有獲當事人的同意?(二)測驗資料與結果的保管,是否有安全措施與保密規定,查閱時是否依規定的程序?(三)使用電腦化或網路化的測驗工具是否有適切的保密考慮?,(一)測驗結果的公開是否有獲當事人的同意?,測驗結果如果要對外公開,應

14、獲當事人的同意,並將訊息正確的轉達給其他相關者。,(二)測驗資料與結果的保管,是否有安全措施與保密規定,查閱時是否依規定的程序?,測驗的題本、作答紙和操作物件等資料須被妥善保管,測驗結果的報告與資料,應有安全保管措施與相關保密規定,查閱時亦須依規定的閱覽程序。,(三)使用電腦化或網路化的測驗工具是否有適切的保密考慮?,助人專業人員應結合電腦專業知能或專業人員,確認相關資料的保密性。,Q&A,(1)測驗的結果與解釋是否會影響到一個人的人生?(2)你認識測驗或心理衡鑑的目的嗎?(3)做測驗或心理衡鑑時,有沒有專業人員差別在哪?,進行諮商與心理治療研究的倫理議題,這起國內首度爆發的基因產權爭議,起因

15、於林媽利執行國科會補助的南島民族的分類與擴散跨領域研究計畫,今年一月間到花蓮縣豐濱鄉採集廿九名葛瑪蘭族原住民唾液。連同過去兩年採集的巴宰、西拉雅和凱達格蘭等原住民族唾液,進行分析比對,追蹤研究台灣族群與東南亞國家及亞洲大陸族群的關係。研究團隊表示,採集唾液前,曾與部落長老及頭目溝通,並取得當事人同意。但葛瑪蘭發展協會認為,林媽利未完整告知研究目的及接受採檢唾液者應有的權利,也未依原住民基本法取得部落會議同意,違反研究倫理。三月間發函抗議,並向國科會和原住民委員會舉發。取自新聞,陳先生因解便帶血及腹痛而入院檢查,經確立診斷為癌症且多處轉移,且無法再以開刀的方式治療即移除病灶。他的兒子經網路搜尋了

16、解現階段的藥物對於父親的疾病已經沒有空間且效果不佳。但經打聽後得知有間醫學中心和藥廠合作,正在針對該類型癌症進行新療法的研究,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找到主持該研究醫生的門診,向其表達參加意願。該醫生告知此研究須住院接受注射,過程中可能產生副作用,但可以即時藥物處理。此項治療費用由研究單位負擔,且醫生及其父親都不知道會被分配到實驗組或對照組,醫生亦告知對照組使用的藥物為現臨床常用來該類癌症的藥物且效果有限。陳先生父子為了徵詢其他人的意見前來詢問 修選自:臨床倫理病案討論,倫理之前,WHO?WHY?HOW?,先問.,對誰有幫助?照顧的是誰?滿足誰的需要?為誰而做?為何而做?是否非這樣不可?怎麼做最好?

17、,以人為研究對象的倫裡最受矚目,其中最被關切的議題是:個人在研究中成為受試者而不受到傷害原因:受試者與研究者的關係中,研究者較居於權力地位,例如:師-生、治療者-當事人、成人-兒童、治療者-犯人,受試者依研究者的執行而暴露於勾起不適感覺的刺激或顯露情緒而這些有可能造成長期或短期的心理影響,甚至是創傷。因牽涉到當事人的福祉,故更需要重視並予注意。ex:納粹集中營、日本侵華、美國梅毒患者為觀察發病病徵而未治療、未測是人的抵抗力而對衰弱的慢性病人注入癌細胞懸浮液等人體試驗,冒險/效益的比率是在從事或使用科學的每一階段中無法避免的方程式。By Sieber、Stanley,治療同盟:治療者與患者-以關

18、心患者福祉科學同盟:實驗者與受試者-目鰾是發現新知識,科學事業(研究者)與助人專業領域(治療者)裡會面對的兩難與衝突,Kidder提出十項可被質疑的研究情形:身處研究中卻未徵求同意及被告知強迫參加隱瞞研究的真正本質欺騙參與者引導參與者做削弱自尊的行為侵犯自我決定的權利涉及行為控制與性格改變的研究侵犯隱私權至參與者於控制組而不予受益對參與者不公平對待、不關心與不尊重,進行諮商與心理治療研究的倫理議題,一.研究者的責任與當事人的福祉二.知情同意的倫理問題三.欺騙的倫理問題四.控制組的倫理問題五.保密與隱私權的倫理問題六.研究報告的倫理問題,一.研究者的責任與當事人的福祉(part 1),牛格正認為

19、涉及諮商研究的相關倫理研究者的能力及當事人是否願意接受試驗研究者為了研究效果是否可能運用欺騙的技巧對控制組的受試者是否可安撫了事如何運用研究資料而不侵犯當事人隱私權如何提出研究報告,一.研究者的責任與當事人的福祉(part 2),1.研究者在計畫涉及人類受試的研究方案時,考慮用以保護受試者的倫理準則是很必要的。2.過於嚴苛的倫理控制會影響研究的有效性3.Kitchener在倫理辯名模式中提出五個原則:自主、無傷害、受益、公正、忠實,以自主、無傷害、忠實與研究倫理最為相關。4.研究倫理的重點,在尊重當事人得自主權,避免因實施研究而傷害當事人,以及研究者要忠於自己的責任並要對當事人信守承諾(王智弘

20、,1994b),一.研究者的責任與當事人的福祉(part 3),Schmidt 和Meara在以人類為受試之研究的倫理守則中認為強調的內容包括:研究參與的充分志願性知後同意保護參與者免於不舒服、傷害和危險最小的冒險在參與研究後對受試者提供解釋維持參與者的保密性研究計畫的設計與實施過程,可藉研究流程的規劃及必要的審查程序,完善的書面資料的呈現與簽暑,並於專業機構或委員會監督下,以促使研究 者善盡職責且力求對當事人福祉的維護。(王智弘,1994b),二.知情同意的倫理問題(part 1),參與研究要求之後同意的作法即指對此參與過程的保護(Keith Spegel&Koocher)知情同意主張之潛在

21、法律及哲學前提全然的自我決定的概念何謂之後同意:受試者在受到解釋並對實驗的過程及其相關的冒險及效益獲致了解之後,同意參與研究。(Stricker,1982,p.413),二.知情同意的倫理問題(part 2),Waltz和Scheuneman闡釋道同意接受冒險,指的是當事人知覺到此一冒險,並且同意去遭遇它。徵求同意(同意接受冒險)-為尊重當事人的權益,研究者應告知當事人關研究過程及連帶損益,使它在權衡輕重和利弊之後自由決定是否參與,而諮商師也要把這項權利向當事人說明。徵求同意過程中,研究者也承諾去保證受試者的隱私權、安全和退出研究的自由。即當事人的知後同意權的尊重包含研究前的徵求同意及研究中的

22、自由退出兩項,以尊重當事人全然自我決定的權力。,二.知情同意的倫理問題(part 3),受試者是否有決定能力來決定參與研究:智能不足、認知能力減弱的老年人和兒童.學者看法並未一致 Ransey:兒童不應被用於任何研究中以為受試者,除非參與其中,兒童能直接受益。Powell:過於極端,二.知情同意的倫理問題(part 4),知後同意重要性:可保護人們的自主權可減少有害研究的可能性可保證只有在受試者志願同意的情況下,才會暴露在危險中可減少對人類研究持敵對公開反應的可能性,受試者知情同意的相關事項,1.研究的背景及目的2.研究的進行方式3.研究可能帶來的益處及傷害4.確認受試者參加研究出於自願5.受

23、試者是否對研究存有過度期待6.受試者資料的保密7.告知利益衝突8.告知與徵求同意的時機 出自:臨床倫理病案討論,三.欺騙的倫理問題(part 1),欺騙:導致一個人去相信不真實的事物欺騙和知後同意息息相關有意的欺騙:隱瞞訊息以便獲得可能會拒絕之參加者的參與,在實驗室的研究中使用欺騙的指示,共謀的操弄,在實務機構中運用隱瞞和預謀的操弄。不論是有意或無意,隱瞞或是誤報資訊,都是屬於欺騙的行為。,三.欺騙的倫理問題(part 2),研究中使用欺騙的基本假設是,認為隱藏實驗的真正本質是有需要的,如此方可使受試者的行為若常,或能依實驗者之指示而行。(Shaughnessy&Zechmeister,199

24、0)Schmidt和Meara提及,1981美國心理學會倫理守則修訂時即有過爭異:多數人認為:欺騙一般而言應加以避免,但若欺騙被宣告不合倫理,則許多研究將無 法完成。但從研究利益的觀點的欺騙是否正當?是否有不用欺騙的研究途徑可供選擇?參與者是否被燼早提供解釋?更應對研究者之特別責任須加以強調。故在相當的先決條件與必要行下研究中使用欺騙非全然不可行。,三.欺騙的倫理問題(part 3),1981美國心理學慧倫理守則修訂時爭異:反對欺騙為不可避免者認為:1.欺騙侵犯了個人志願決定參與的權力2.濫用了實驗者和受試者之間的基本人際關係3.助長了把欺騙當作是社會的價值與做法4.對規範的發展提供一可質疑的

25、基礎5.是與我們做為教師或科學家的專業角色相反6.最後導致對此一專業和對心理科學喪失信任,三.欺騙的倫理問題(part 4),在相當的條件下欺騙、隱匿非全然不可行,事後應項研究對象作適當的說明:研究必須使用欺騙、隱匿程序,研究者應在能夠告知真相時,盡快將研究的真實目的告知受試者。假若研究者決定使用欺騙的程序,腹家的責任和安全防護則有必要,以保護受試者的福祉與尊嚴,研究者必須小心的評量對受試者潛在的後果與冒險。(Heppner et al.,1992)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諮商師不可用隱瞞或欺騙的方法對待研究對象,除非這種方法對預期的研究結果有必要,且無其他方法可以代替,但事後應項研究對象作適當的說

26、明。解釋蒐集的資料:完成資料蒐集後,諮商師應項研究對向澄清研究的性質及資料的運用,不得延遲或隱瞞,以免引發誤解。,三.欺騙的倫理問題(part 5),在相當的條件下欺騙、隱匿非全然不可行,事後應項研究對象作適當的說明:解釋研究結果:研究完成後,諮商師應項研究對象解釋研究的結果,並應抱持客觀、正確及公正的態度,避免誤導。糾正錯誤:發現研究結果有誤或對當事人不利時,諮商師應立即查察、糾正或消除不利現象及其可能造成的影響,並應把實情告之研究對象台灣心理學會:研究過程中,必須包含隱匿部分程序的目的時,研究者應在研究前:(1)評估該研究的科學、教育、或應用價值,是否大到值得以隱匿的方式取得研究資料(2)

27、思考是否可以用不需隱匿的其他研究方法進行研究。如果研究必須使用隱匿程序,研究者應在能夠告知真相時,盡快將研究的真實目的告知受試者。,三.欺騙的倫理問題(part 6),對先欺騙後安撫不贊同者:受試者發現曾被欺騙後會困窘或憤怒,或不相信此一詢答過程。不贊成者認為此舉已經傷害信任感,較可接受對若干研究資訊保留但何種程度謂之保留?何種程度謂之欺騙,保留 和欺騙的判斷仍須審慎進行。,四.控制組的倫理問題(part 1),定義為操弄和控制當事人研究中設置不加治療處理的控制組的人,因其同樣需要協助卻不能予以處理,若因此造成病情惡化或延誤會造成對控制組受試的傷害及倫理的缺失。Parloff建議:以知名(有效

28、且具知名度)的治療方法為比較組,以避免使用寬心劑控制組的倫理問題。或:受試者內設計來改善。或多一些考慮來降低危險性:評估受試者是何種類型的當事人(嚴重性、危急性)、受試者呈現的問題類型與嚴重性也列入考慮、(慎選受試者的類型來成為研究的控制組)。以減少涉及倫理問題的嚴重性。,四.控制組的倫理問題(part 2),是否非須控制組不行?1.可強調不同處理組的比較2.先對少數對象使用單一個案研究來蒐集資料,若結果樂觀再進行團體實驗,並和目前被認為最有有效的治療處理比較沒有完美的倫理抉擇,只有傷害最小而利益最大的較佳抉擇。因此,事前更周詳的考量,不但可盡量避免對當事人的傷害,並可增進研究成果的正向評價,

29、也較合乎研究倫理的期待。,五.保密與隱私權的倫理問題,保密是諮商關係的核心專業學會倫理守則:研究者必須對受試者的個人資料加以保密,以維護受試者的隱私權台灣心理學會倫理守則:心理學專業人員對他在研究或工作過程中所獲得的資料,必須嚴守秘密,未經當事人同意不得予以公開。當他獲得當事人同意,而在著作、演講、或研討會中引用當事人資料時,必須以適當方式隱藏當事人之識別資料。矛盾:在學校或機構裡服務或接受委託的諮商師與研究者,因主管常認為其有權查閱各種資料,六.研究報告的倫理問題,1.報告是否忠實、客觀及謹慎2.造假資料:未經資料收集,捏造發現結果擅改或竄改真正的發現結果,使其更加接近意其達到的結果刪除部分

30、真正的發現,以除去不想要或矛盾的資料3.正確的簽署出版榮譽歸屬4.學術文章應避免重複發表,結論,無論測驗與研究都是助人專業人員透過科學方法與工具以探索心理特質或助人新知,以協助當事人自我了解、問題解決與學習成長的專業工作,本乎助人的初衷,自不應在過程與結果上傷及當事人,助人專業人員自當在執行測驗與研究時謹遵倫理要求時時以當事人福祉為念。,中央研究院醫學研究倫理委員會,本委員會遵守之相關規範有:研究用人體檢體採集與使用注意事項 Helsinki Declaration BelmontReport 目前本委員會常參考之法規有:人體細胞組織優良操作規範 研究用人體檢體採集與使用注意事項 胚胎幹細胞研究的倫理規範 原住民族基本法 基因治療人體試驗申請與操作規範 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 醫療機構人體試驗委員會組織及作業基準 體細胞治療人體試驗申請與操作規範,M受試者說明同意書.docMirb01.docM證書.doc,Mchecklist.docM赫爾辛基宣言.do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