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农垦实验中学陈新涛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476934 上传时间:2023-11-03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省农垦实验中学陈新涛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海南省农垦实验中学陈新涛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海南省农垦实验中学陈新涛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海南省农垦实验中学陈新涛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海南省农垦实验中学陈新涛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南省农垦实验中学陈新涛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省农垦实验中学陈新涛课件.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考化学备考交流,海南省农垦实验中学 陈新涛,一、中考成绩,2011年化学中考,我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年级381人,有138人达到A等级以上,优秀率为48.8。具体如下:,这些成绩的取得与三方面的努力分不开:学校和领导的重视、全体教师的精诚合作以及学生的努力。,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师生为本,向学生升学 负责,向学生成长负责,生源:各个农场推荐的学生和周边市县的学生,良莠不齐。,学校专门安排教务科科长负责初三年级的备考工作,对于新课和总复习都作了周密的安排,于下学期安排了六次考试(含调研测试),每次测试后教师都要总结经验和教训,并且在专门的会议上讨论和交流,让教师明确今后的方向。年级教师经常在一

2、起讨论如何抓好中考复习、解决学生中存在的知识性及心理方面的问题,不断完善复习方案。学生在学校舆论的引导下充分认识到中考的意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踏踏实实的复习、备考,则是中考取得好成绩的最大保证。,因为爱所以爱让学生喜欢你,喜欢你的课堂,喜欢你所传授的知识。,一、夯实基础,突出能力。让学生对化学有持久的兴趣,我们的做法,学生实验培养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主要途径,新课程指出:“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为学生提供了最自主能动的实践活动形式,为学生创造了亲身经历和体验中获得知识与技能、激发兴趣、培养科学精神的生动的学习情境”。每一位学生都想成为知识的发现者、科学的探索者。创

3、新实验内容,尽可能把演示实验设计成探究实验,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例如,我在讲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事先准备了如下几组实验:(一)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二)纯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三)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四)石灰石与浓盐酸反应;(五)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让五名学生到前面来依次分别做这五个实验,然后让同学们共同讨论:在实验室条件下制取二氧化碳选用哪组实验最合适?为什么?在经过讨论和争论之后,同学们得出共同的结论:,实验室应用石灰石(或大理石)跟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最适合。如果按教材上的实验方法学

4、生就只知道石灰石(或大理石)跟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现象和反应原理,而不能体会影响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有关,浓盐酸、硫酸钙的一些物理性质,影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因素等等知识;而通过实验探究不仅使学生们牢固地掌握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方法、原理,还能体会影响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有关等重要知识,而且也使学生们学会了对比实验和优化实验的方法。,让学生描述自己观察的现象并对现象进行分析,小组同学发现不能解释的现象可向全班同学进行提问,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往往有意想不到的结果。如:在进行酸碱性质的实验探究中,就有不少同学提出了富有价值的问题:(1)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现象

5、是刚开始是蓝色沉淀,而随后慢慢变黑?(2)向硫酸铜溶液中放入镁条现象是镁表面有红色的附着物,同时有气泡产生。,学生分组实验,分享经验,体验收获,这些问题无疑是酸、碱、盐性质的重要知识点。通过小组实验,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且组员之间的合作使实验得以顺利完成,也是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增强集体荣誉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巩固了知识,培养了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学生探究科学的个性得到张扬。,关注文本,体验学科价值和引发人文思考,例1、观察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示意图,分析他们物理性质差异的原因。给你的思考是什么?,例2、铁与氧气在不同环境下的反应,引发的思考,1、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2、铁在干燥的

6、空气中保存长久;3、铁丝在富氧、点燃条件下燃烧;4、纳米铁粉暴露空气中自燃。,体会化学的神奇与可爱,让学生爱上化学,对化学产生持久的兴趣。,1、指导思想 围绕着海南省2011年考试说明的具体要求精心安排复习进程,研究题型示例明确中考化学命题趋势,从而把握复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二、制定好复习规划,2、确定目标,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初中化学组老师和学生共同制定了如下目标:1、平时月考在50分以上的学生力争达到E以上的等级;2、中等及以上的学生力争达到A等级;3、优生则要求力争12颗星,最大程度上消除非智力因素引起的失分现象。,只要愿意努力学习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 基础上有较大的

7、进步!,3、心理储备,在总复习前,先介绍省近两年中考化学题(化学毕业达标指导附有),让学生了解省中考题的题型、分值的分布、难易程度和考察的知识技能等相关内容,做到知己知彼、明确目标及有的放矢,从而建立复习的信心,进一步引导学生制定中考目标和复习计划,以轻松、有序、自信的姿态进入第一轮的复习。,三、加强知识的归纳,关注知识体系的建立,第一轮单元过关复习立足基础,培养能力,要求:立足掌握和巩固基本知识和技能在复习中我们对学生的进行“8字”要求:“通读、归纳、记忆、练习”,通读(课本),归纳(知识结构),记忆(概念、规律,如化合价、金属活动性顺序、物质溶解性等基本知识),练习(指导书中的和复习用书中

8、的典型题目要做好)。,四、复习“从易到难”,注意备考的层次性,第一阶段:梳理基础知识,系统建构;第二阶段:强化热点、专题突破,关注并 解决中、难问题;第三阶段:综合训练达到查缺补漏,模拟 中考达到突出重点,最后回归 课本。,第一阶段:梳理基础知识,系统建构,二氧化碳的再认识课件,二氧化碳的再认识,化学研究的内容:,化学研究内容之间的联系:,物质的组成与结构、性质与变化、用途与制法。,1.组成:,2.结构(构成):,CO2,3.性质,(元素观),CO2由C、O元素组成。,CO2由CO2分子构成;一个CO2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微粒观),4.用途,5.制法,3.性质,物理性质:通常

9、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能溶于水。,化学性质,(1)能与水反应,CO2+H2O=H2CO3,(2)能与 碱反应,2NaOH+CO2=Na2CO3+H2O,Ca(OH)2+CO2=CaCO3+H2O,(3)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4)不能供给呼吸,(5)能参与光合作用,4.二氧化碳的用途,(1)干冰人工降雨(2)制成灭火器(3)制碳酸饮料(4)气体化肥,a.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b.能与水反应,c.能参与光合作用,d.二氧化碳的三态变化,5.二氧化碳的制法,(1)工业制法,高温,高温煅烧石灰石,原理:CaCO3=CaO+CO2,(2)实验室制法,药品:大理

10、石(石灰石)与稀盐酸,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实验装置:,1.选择该发生装置的原因?,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不需要加热,2.为什么不用稀硫酸与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稀硫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硫酸钙,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进一步发生。,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小结:,化学研究的内容:物质的组成与结构、性质与变化、用途与制法。,1.组成:,2.结构(构成):,CO2,3.性质,(元素观),(微粒观),物理性质,化学性质,(1)能与水反应,(2)能与碱反应,(3)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 也不支持燃烧,(4)不能供给呼吸,(5)能参与光合作用,4.二氧化碳的

11、用途,5.二氧化碳的制法,2.按要求写出下列方程式,(1)有CO2参与的化合反应(2)有CO2生成的化合反应(3)有CO2生成的分解反应(4)有CO2生成的置换反应(5)有CO2生成的复分解反应,1.据研究表明,大量运动后,人体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则此时血液的pH值变化是(),B,1.CO2与CO中具有相同的是()A.都由C、O元素组成 B.都含O2分子C.都有一个C元素 D.C元素化合价都相同,练习题:,A,2.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因为他们的物质构成不同,CO2由CO2分子构成;CO由CO分子构成;分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实验:用大烧杯罩住燃着的阶梯

12、蜡烛,观察现象,并解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实验启示:,A,B,实验A:,现象,原因,实验B:,现象,原因,为什么检验CO2用Ca(OH)2溶液,而除去CO2却选用NaOH溶液?,因为CO2与Ca(OH)2溶液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变浑浊),而与NaOH溶液反应无明显现象,所以选用Ca(OH)2溶液检验CO2。NaOH易溶于水,它的浓溶液能消耗更多的CO2,而Ca(OH)2微溶于水,难以除尽CO2,所以选用NaOH溶液除去CO2。,实验探究(纸花是被石蕊试液浸泡晾干后得到的),1.观察到纸花的颜色变化是:I.纸花变红 II._III.纸花不变色 IV._,2.该实验进行的I、II两项实验,说明_

13、,3.进行4组对比实验的目的是_,纸花不变色,纸花变红,酸能使石蕊变红,水不能,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但其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能使石蕊变红。,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该怎么做?,启示:进入菜窖或是枯井、溶洞等地方时,应先进行灯火实验,检验二氧化碳的浓度是否过高,确保人身安全。,气体制取分类比较,气体制取根据反应物状态和条件,初中阶段接触到的有两类:固体+固体加热制气体,即制氧装置。块状固体+液体不加热制气体,即制二氧化碳装置。通过比较,使学生对气体的制备思路和方法、装置选择连接、气体收集等知识推广到一般,能进行迁移和拓宽。,第二阶段:强化热点、专题突破,关注并解决中、难问题,身边的化学物质、

14、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和科学探究几个专题进行复习,且每一专题的复习各有侧重。通过专题习,达到强化热点、突破难点。构建知识网络,提升学科素质和能力,强化知识的运用和实践,达到准确、规范、快速、高效的水平。,具体做法是:根据题型归类复习、训练。每一专题都有配套的试卷强化,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注重习题的针对性,根据学生的实际分层次完成习题。,关爱、关注后进生,永远不要放弃,1、经常性主动找后进生谈心,多给些关注,帮助其树立相应的学习目标。让他们鼓起学习的勇气。,2、定时间检查后进生的练习,督促他们认真完成试卷。按每次试卷难易程度规定完成他们认为简单

15、题,并要保证正确,鼓励他们尝试做一些中等题,只要敢于尝试都给予表扬。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后进生的学习情况,可以制定每一次考试的目标。,3、让他们参与评卷,部分后进生参与评卷后基础知识得到了巩固、提升,从而建立了信心,激发学习兴趣,学习成绩显著提高。,第三阶段:综合训练达到查缺补漏 模拟中考达到突出重点,最后回归课本,具体做法是:进行综合训练和模拟考试,及时全批全收及时详细讲评,对每个学生错题信息进行整理,提高复习的针对性。通过模拟训练,还可让学生提前进行“实战演习”,最后,在考前安排一周时间,让学生静心阅读教材和复习材料,做到查缺补漏、轻装简从,在心理上抖掉包袱,中考时才能做到心理稳定、思路清晰,最终考出好成绩。,总之,中考复习是对知识的深化、延伸、提炼、升华,是学生对初中化学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有效的整合、系统建构,是学生提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重要手段,从而形成化学基本观念,为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